![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84631/0-1738888023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84631/0-17388880233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84631/0-17388880233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各学科试题(Word版附解析)
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4题,共42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3分)高速铁路、量子计算机、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铁列车的受电弓和接触导线之间涂抹石墨主要是利用了石墨的润滑性和导电性
B.量子计算机计算精度高、能力强,其芯片主要材质是
C.手机保护壳通常是纳米硅胶材料,优点是防滑抗震性好,硅胶还常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D.共享单车用到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含有键和键,能使溴水褪色
2.(本题3分)天然方沸石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盐,其分子式为。其中、、和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某种单质可滤除大气中的大量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的第一电离能小于元素周期表中与之紧邻的左侧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2个,其单质及氧化物均为常见的共价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区B.电负性:
C.简单离子半径:D.W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3.(本题3分)下列各情境中对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利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驾:
B.甲烷和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
C.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
D.溶液中滴加足量溶液:
4.(本题3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激发态氮原子轨道表示式:
B.氢化钙的电子式:
C.的VSEPR模型:
D.形成键的过程:
5.(本题3分)的溶液称为奈斯勒(Nessler)试剂,其制备流程及特色反应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B.由反应②可知,用溶液可除去中的
C.反应③中消耗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可用奈斯勒试剂检验中微量的
6.(本题3分)乳酸亚铁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由废弃铁粉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Ⅰ”体系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将稀硫酸改为浓硫酸
B.进行“反应Ⅱ”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反应Ⅲ”能说明乳酸酸性大于碳酸
D.相同条件下,乳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7.(本题3分)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②和③的速率方程分别为和,其中分别为反应②和③的速率常数,反应③的活化能远大于反应②,测得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若,平衡时
C.其他条件不变,若升高温度,平衡时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的用量,平衡时的转化率减小
8.(本题3分)据文献报道,我国学者提出氧化生成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态Br原子最高能级原子轨道的形状为哑铃形
B.中间体的电子式为
C.步骤②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断裂
D.步骤③中,每生成转移电子
9.(本题3分)氯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B.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C.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数目为
D.反应②中每有作氧化剂,转移电子数为
10.(本题3分)向AgBr饱和溶液(有足量AgBr固体)中滴加Na2S2O3溶液,发生反应:Ag+ + S2O[Ag(S2O3)]-和[Ag(S2O3)]- + S2O[Ag(S2O3)2]3-,lg[c(M)/(ml/L)]、lg[c(N)/(ml/L)]与lg[c(S2O)/(ml/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Ksp(AgBr)=10-1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其中M代表Ag+或Br-;N代表或)
A.图中b点x=-8.35
B.已知反应Ag+ +2S2O[Ag(S2O3)2]3-,则K稳==1013.4
C.c点:c(Br-) = c(Ag+) + c{[Ag(S2O3)]-} + c{[Ag(S2O3)2]3-}
D.当c(S2O) =0.001 ml/L时,溶液中c(Br-)>c{[Ag(S2O3)]-}> c{[Ag(S2O3)2]3-}
11.(本题3分)复合硒()材料电极由于嵌入脱出,引起和和之间发生可逆变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极为正极
B.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当有参与反应时,外电路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12.(本题3分)Strk烯胺反应原理可用下式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过程为先发生加成反应,再发生消去反应
B.a存在饱和链状一元醛类同分异构体
C.的化学方程式为:
D.设计和的转化过程是为了保护酮羰基
13.(本题3分)某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X,在一定条件下X可分别转化为Y、Z。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mlZ最多能与8mlNaOH发生反应
B.1mlX最多能与3mlBr2发生取代反应
C.Y分子结构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D.Y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氧化、缩聚反应
14.(本题3分)化合物Z是合成非诺洛芬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反应中的可以用代替
B.根据Y→Z的反应可知NaBH4具有还原性
C.Y与足量的加成产物中含2个手性碳原子
D.Y、Z可用溶液进行鉴别
二、解答题(共58分)
15.(本题11分)一种利用炼锌渣(主要含、一定量的、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备硫化锌及高纯镓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电解制取镓时,溶液中的氯离子会影响镓的析出。
②。
③与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随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④晶胞可以看成是由8个图2所示的小立方体堆积成大立方体以后,占据四个互不相邻的小立方体的体心得到的结构。
(1)黄钠铁矾的化学式为,晶体颗粒大、易沉降。
①“沉铁”时生成黄钠铁矾的离子方程式为 。(2分)
②不采用调节的方式沉铁,从制备或分离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2分)
(2)“还原除杂”时先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粉,滤渣的成分除了、粉外,还有 。
(3)“调节”时,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2分)
(4)室温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 。
(5)直接电解“沉锌”后的溶液可制备镓,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分)
(6)在沉铁前可以加入铁氰化钾检验是否被完全氧化,若未被完全氧化,则会产生蓝色的沉淀,每个晶胞含 个。
16.(本题13分)利用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1)基态砷原子中,共有 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键角大小: (填“>”、“=”或“c{[Ag(S2O3)]-},故D错误;
选D。
11.D
【分析】由图示可知,该电池放电时,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为正极,发生的反应为,发生的反应为;充电时,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为阳极,发生的反应为,发生的反应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放电时电极为正极,A项正确;
B.放电时通过离子交换膜进行移动,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项正确;
C.当有参与反应时,也在同时发生反应,外电路转移的电子数目大,C项正确;
D.充电时,阳极应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D项错误;
故选D。
12.B
【详解】A.的过程可看作先发生酮羰基与亚氨基上H原子的加成反应生成羟基,然后羟基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A项正确;
B.a中含一个酮羰基和一个环,不饱和度为2,而饱和链状一元醛类的不饱和度为1,a不可能存在饱和链状一元醛类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
C.发生取代反应,产物除了还有HCl生成,所给化学方程式正确,C项正确;
D.的过程是酮羰基的反应,c→d又重新生成酮羰基,故设计和的转化过程是为了保护酮羰基,D项正确;
故选B。
13.B
【详解】A.1 ml Z中含有5 ml酚羟基、1 ml羧基、1 ml酚酯基,1 ml酚酯基可消耗2 ml NaOH,故1 ml Z最多能与8 ml NaOH发生反应,故A正确;
B.由结构简式可知,X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酚羟基的邻、对位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则1mlX最多能与2ml溴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Y分子中含有如图*所示的3个手性碳原子:,故C正确;
D.由结构简式可知,Y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有的羟基满足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能发生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含有的羟基和羧基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缩聚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14.B
【分析】根据已知,X发生取代反应生成Y,Y发生还原反应生成Z
【详解】A.X→Y反应中有HBr的生成,的作用是消耗生成的HBr,促进反应进行完全,不可以用代替,A错误;
B.Y转化成Z发生加氢还原反应,由羰基转化为羟基,NaBH4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
C.Y与足量的加成产物()中含3个手性碳原子,C错误;
D.Y、Z均不具有酚羟基,所以不可用溶液进行鉴别,D错误;
故选B。
15.(1) 直接调pH沉铁易生成胶体,不容易过滤,且Fe(OH)3胶体同时容易吸附Zn2+而造成ZnS损失
(2)CuCl
(3)pH过高时,Zn2+将转化为Zn(OH)2或,较稳定不利于ZnS生成,Zn(OH)2直接沉淀,不利于Zn2+转化为ZnS或ZnS中混有Zn(OH)2
(4)
(5)
(6)24
【分析】根据流程图分析,炼锌渣经过稀硫酸、H2O2酸浸过滤掉不溶性杂质,将ZnO、CuO、Fe2O3、FeO转化为Zn2+、Cu2+、Fe3+,向滤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进行沉铁,得到黄钠铁矾,结合已知,溶液中的氯离子会影响镓的析出,可知金属粉末中含有Cu粉除去Cl-,以及金属粉末Zn除去Cu2+,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8.2,目的是将Ga3+转化为,加入Na2S溶液将Zn2+转化为ZnS,最后电解NaGa(OH)4溶液得到金属镓。
【详解】(1)①“沉铁”时,加入硫酸钠生成黄钠铁矾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②直接调pH沉铁易生成Fe(OH)3胶体,不容易过滤;Fe(OH)3胶体同时容易吸附Zn2+而造成ZnS损失;
(2)加入铜粉的目的是:除去Cl-,发生的反应为,故滤渣的成分除了、粉外,还有CuCl;
(3)根据图示可得知,当pH过高时,Zn2+将转化为Zn(OH)2或,较稳定不利于ZnS生成,Zn(OH)2直接沉淀,不利于Zn2+转化为ZnS或ZnS中混有Zn(OH)2;
(4)由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1= ,结合 K=1.0×1034,可知K1====1×10-35×1×1034×2.0×10-5=2.0×10-6;
(5)电解NaGa(OH)4溶液得到金属镓,阴极的反应为;
(6)K+占据四个互不相邻的小立方体(晶胞的部分)的体心,所以晶胞中含有4个K+,化学式为KFe[Fe(CN)6],则每个KFe[Fe(CN)6]晶胞含有CN-的个数是24。
16.(1)18
(2) > 中的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均为成键电子对,而中的N原子存在一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斥力比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更大,所以中的键角更小
(3)C
(4)A
(5)
【详解】(1)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共有18个原子轨道,故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有18种不同的空间运动状态。
(2)中的N原子存在的孤电子对数为,价层电子对数=1+3=4,氨分子为三角锥结构,中的N原子形成3个普通的N-H,还有1个配位键,价层电子对数为4,且均为成键电子对,氨分子为三角锥结构,则键角大小:>,因为中的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均为成键电子对,而中的N原子存在一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斥力比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更大,所以中的键角更小。
(3)A.超分子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合体。超分子定义中的分子是广义的,包括离子。分子以什么样的作用形成超分子?说法很纷繁,有人将它概括为非共价键,有人则将其限于分子间作用力。超分子这种分子集合体,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无限伸展的。故超分子不可能都是通过配位键相互作用形成的,A错误;
B.的焰色试验呈绿色,是电子由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或者能量更低的激发态时释放能量产生的,B错误;
C.中的每个N原子形成3个普通的N-H,还有1个配位键,都是键,故1个中含有4×4=16个键,键的数目为中含有键的数目为,C正确;
D.对该晶体进行加热时,先失结晶水,内界的氨气不易失去,D错误;
选C。
(4)A.由图可知,一氧化碳分子中的碳原子提供孤电子对,铁原子提供空轨道,则每个粒子中含Fe-C配位键的个数为5,则中原子有5个杂化轨道,不可能以杂化方式与成键,具有三角双锥结构,为sp3d杂化,A错误;
B.已知配合物熔点为,沸点为,则固体属于分子晶体,按相似相溶原理,五羰基铁不溶于水,易溶于苯,B正确;
C.已知配合物熔点为,沸点为,则固体属于分子晶体,C正确;
D.由图可知,一氧化碳分子中的碳原子提供孤电子对,铁原子提供空轨道,则每个粒子中含5个Fe-C配位键,每个一氧化碳分子内,氧和碳原子间还有1个配位键,则每个粒子中含配位键的个数为10,D正确;
选A。
(5)晶胞中含Y的个数是:,含磷酸根的个数是:,二者的个数比是1:1,故该磷钇矿的化学式为YPO4。
17.(1)普通漏斗
(2)
(3)防倒吸
(4)先生成蓝色沉淀,后蓝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深蓝色
(5)降低溶剂的极性,利于结晶析出
(6)轻轻靠一下锥形瓶内壁
(7)
【分析】装置A中生成氨气,反应产生的氨气通入B中,先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向B中通入氨气,氢氧化铜溶解,生成硫酸四氨合铜,再滴入95%的乙醇析出,分离出,溶解后和氢氧化钠反应释放出氨气被稀盐酸吸收,通过滴定剩余盐酸溶质的量可以计算生成氨气的量,进而计算硫酸四氨合铜晶体的纯度。
【详解】(1)根据装置图,仪器X的名称为普通漏斗;
(2)A装置制备氨气,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溶于水易发生倒吸,使用长颈漏斗将A装置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B装置中,而不使用长导管通入的原因是防倒吸。
(4)向B装置硫酸铜溶液中持续通入A装置产生的气体,并不断搅拌,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继续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四氨合铜,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先生成蓝色沉淀,后蓝色沉淀消失,溶液变为深蓝色。
(5)水分子的极性大于乙醇分子的极性,加入乙醇能降低溶剂的极性,利于结晶析出,所以滴加95%乙醇溶液,有深蓝色晶体析出。
(6)接近滴定终点时,一般采用“半滴法操作”,即将悬挂在滴定管尖嘴处的NaOH溶液轻轻靠一下锥形瓶内壁,随即用洗瓶冲洗锥形瓶内壁。
(7)根据滴定原理,样品产生的氨气和滴定用的氢氧化钠共消耗HCl,则氨气消耗的氯化氢为,n(NH3)=,根据~~4NH3,的物质的量为,样品中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18.(1)C8H10O
(2) 酯基 乙烯
(3) H2,催化剂和加热 —OH 稀硫酸,加热 —OH
(4)AD
(5)40
(6)
【分析】
i发生取代反应生成ii,ii发生反应生成iii,iii与v发生取代反应生成vi,vi发生反应生成vii,vii先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再与结合成马来酸依那普利。
【详解】(1)根据i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C8H10O;
(2)v中官能团为酯基;反应ⅳ→ⅴ为ⅳ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乙醇可由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得;
(3)有机物vi含官能团:酯基和酮羰基,其中酮羰基可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形成羟基;酯基在稀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形成羧基和羟基;
(4)A.对比vi和vii结构简式可知,反应过程中酮羰基先发生加成反应,后由羟基发生消去反应,则断裂了中键和键,A正确;
B.反应ⅵ→ⅶ中,形成了键,但没有形成键,B错误;
C.化合物中形成双键的N为sp2杂化,C错误;
D.马来酸依那普利中存在羧基官能团,可形成氢键,D正确;
答案选AD;
(5)X是ⅵ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反应,说明含,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X的苯环上含有3个取代基,且含氧官能团直接连在苯环上,则苯环上存在另一侧链可为:、、和,苯环上连接3种不同侧链,存在10中同分异构体,则共存在40种同分异构体;
(6)
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参考合成路线ii→iii,与Mg反应生成,与乙二酸二甲酯发生反应生成,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a.有两种有机物参与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B
C
D
0
1
2
3
4
5
0.160
0.113
0.080
0.056
0.040
0.028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官能团
反应类型
a
(2分)
(侧链)加成(或还原)反应
b
(2分)
-COOH和
(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B
A
D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B
B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答案,共1页。
这是一份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3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