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685201/0-17389013092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685201/0-17389013093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685201/0-1738901309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长期以来,塞内加尔工业以食品加工和化工为主。加姆尼亚久国际化工业园是该国经济结构转型、实现振兴计划的灯塔项目,有便利的交通至达喀尔。政府规划将其建成集工业园、国际会议中心、政府办公、住宅区为一体的信息新城。该园区具有很强的投资吸引力,自投入运营以来,吸引食品加工、轻纺服装、机电加工、电子电器、医药化工和服务行业等多家企业入驻。图示意加姆尼亚久国际化工业园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 加姆尼亚久国际化工业园投资吸引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理位置优越,辐射海内外②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
③城镇较密集,劳动力素质高④国家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2. 该国建立加姆尼亚久国际化工业园的经济意义是( )
A. 加快工业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B. 创造就业岗位,助力民生改善
C. 完善交通网络,扩大内需和消费D. 引进外资,建成完整工业体系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加姆尼亚久国际化工业园投资吸引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地处沿海通往内地的必经之地,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产品辐射海内外,消费市场广阔,①正确;由材料“长期以来,塞内加尔工业以食品加工和化工为主”可知,塞内加尔是发展中国家,产业基础较薄,工业门类不多,劳动力素质较低,②③错误;该工业园有便利的交通至达喀尔,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政府规划将其建成集工业、住宅、办公等为一体的信息新城,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资吸引力强,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加姆尼亚久国际化工业园的发展能够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变较为单一的经济结构,具有优化经济结构的经济意义,A正确;工业园能够创造就业岗位,助力民生改善,这属于社会意义,B错误;工业园难以带动全国交通网络的建设,C错误;仅凭工业园入驻的外资企业,难以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D错误。故选A。
吉林省西部地区处于半干旱、半湿润交错地带,是平原农业区向西部草原牧区过渡地带。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劳动力向东转移策略。图示意吉林省西部地区多年来农业产值结构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3. 根据吉林西部地区多年来农业产值结构,可推测该地区( )
A. 人口密度较大B. 农业用水紧张
C. 湿地面积较广阔D. 对种植业依赖低
4. 吉林省西部实施劳动力转移策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年龄结构B. 工程建设
C. 生态环境D. 地形地势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吉林西部地区以种植业和牧业为主,对种植业依赖高,农业发展需水量较大,该地区位于农牧交错地带,水资源较短缺,易出现农业用水紧张状况,B正确,D错误;根据农业产值结构无法推测人口密度,A错误;吉林省西部地区处于半干旱、半湿润交错地带,降水较少,蒸发较强,湿地面积不会很广阔,C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吉林省西部地处农牧交错地带,种植业、畜牧业占比过高,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加剧西部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故实施西部劳动力向东转移策略,C正确;依据图文材料,年龄结构、工程建设、地形地势均不是吉林省西部实施劳动力转移策略的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
中老铁路在我国境内的玉磨铁路段桥梁、隧道多。施工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方式方法外,个别隧道采取“长隧短打,斜井施工”的方式,与常规由两边向中间打洞掘进的方法不同,增加了斜井施工方式(图1),从多个作业面同时开挖超长隧道。受经济发展影响,玉溪至西双版纳段为双线,西双版纳至磨憨段为单线。图2示意中老铁路我国境内线路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5. 个别隧道采取“斜井施工”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A. 避免生态破坏B. 稳定隧道结构
C. 提高建造效率D. 保证隧道通风
6. 玉溪至西双版纳段为双线,西双版纳至磨憨段为单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差异B. 运输需求
C. 技术水平D. 政府政策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与常规由两边向中间打洞掘进的方法不同,“斜井施工”的方式增加斜井施工,从多个作业面同时开挖超长隧道,可以提高施工进度,提高建造效率,C正确;“斜井施工”方式增加了斜井,会使井口增多,不利于生态保护,A错误;“斜井施工”并不能稳定隧道结构,C错误;“斜井施工”与保证隧道通风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双线运输能力强。受经济发展影响,玉溪至西双版纳段运输需求大,单线不能满足运输需求,所以选择双线方案。而西双版纳至磨憨段运输需求较小,单线就能满足运输需求。因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输需求,而非气候差异、技术水平和政府政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4年7月,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在新疆柯坪地区志留系海相红层(红层大多数是由岩层某些化学成分在氧化比较激烈的条件下形成)中发现了距今4.38亿年的长兴鱼属新种——念忠长兴鱼,是继江夏鱼属和西域鱼属之后,华南和塔里木盆地共有的第三个盔甲鱼类。图示意志留纪早期搭里木—华南联合板块古地理及盔甲鱼类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7. 念忠长兴鱼化石的发现,说明长兴鱼存活时期华南和塔里木板块( )
A. 属于同一板块B. 生物交流中断
C. 有海洋相连通D. 不断相互碰撞
8. 新疆柯坪地区红层的形成主要经历了( )
A. 海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成岩作用
B. 地壳抬升—海相沉积—成岩作用—风化作用
C. 地壳抬升—海相沉积—风化作用—成岩作用
D. 海相沉积—成岩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作用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念忠长兴鱼与华南板块的江夏鱼都属于盔甲鱼类,说明它们曾经生活在一起,4.38亿年前,两个板块距离较近,存在海洋环境,且水域相通,发生密切生物交流,B错误,C正确;华南和塔里木板块间是连通的海洋,古生代期间地壳运动剧烈,两大板块已经隔断,A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红层为海相红层,故该地区最初应为海相沉积,而后松散沉积物固结形成坚硬的沉积岩,之后地壳抬升,沉积岩出露,冷热干湿的气候频繁交替出现,沉积岩层风化作用强烈,形成红层。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九洞天风景区位于贵州省纳雍、大方两县交界处,六冲河流经两县,河水在九洞天景区潜入地下形成伏流。暑期,某游客乘船,沿伏流自西向东顺流而下进入该景区第三洞天时,恰遇一缕阳光从洞顶的天窗挤进洞来照在船上(如图所示)。此时,洞顶天窗位于船只右后方。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游客拍摄阳光射入洞中的时间约为( )
A. 8—9时B. 11—12时
C. 15—16时D. 18—19时
10. 伏流促进了九洞天景区洞内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其过程主要表现为( )
A. 加剧溶蚀作用B. 增添石笋数量
C. 加速河道弯曲D. 增加泥沙堆积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船只自西向东流,洞顶口位于船只右后方,即洞顶口位于西南侧,阳光从西南方射入洞内,故位于当地下午,AB排除;15-16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且此时太阳高度相对较高,可能出现该景观现象,C正确;18—19时接近日落,太阳高度较小,不能从洞顶的天窗挤进洞来照在船上,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需要流水的作用,地下河可以为水洞提供充足的可供蒸发的水汽,加剧溶蚀作用,溶解岩壁上的可溶性物质,促进洞内喀斯特地貌发育,A正确;伏流并不能增添石笋数量、加速河道弯曲,BC错误;增加泥沙堆积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若尔盖盆地是伴随青藏高原隆升而形成的断陷盆地,其黄土—古土壤序列较好地记录了古湖泊消失后的地表过程及演变。若尔盖盆地属高原寒温带湿润气候,周围低缓地带以亚高山草甸为主。某研究团队选取盆地内的玛曲段黄河二级阶地欧强村剖面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自下而上未见明显沉积中断,古土壤层细粉砂含量最高,平均粒径小。下图示意若尔盖盆地欧强村土壤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1. 欧强村剖面现代土壤层的土壤类型是( )
A. 泥沼土B. 草甸土
C. 紫色土D. 赤红壤
12. 欧强村剖面古土壤层平均粒径小,其土壤细颗粒物质的来源是( )
A. 西北地区沙漠B. 盆地岩石风化
C. 青藏高原盐漠D. 盆地河湖沉积
13. 欧强村地层剖面有多个土层更替,据此可以推测该地区古气候的特点是( )
A. 气候稳定B. 气候多变
C. 气候干旱D. 气候湿润
【答案】11. B 12. D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若尔盖盆地周围低缓地带,以亚高山草甸为主,欧强村剖面位于玛曲段黄河二级阶地,海拔高,气温低,地势相对低平,地下水位高,多草甸分布,形成草甸土,B正确;紫色土的形成与母岩和气候等环境有关,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盆地,赤红壤一般形成于高温多雨的环境,泥沼土形成于地势低洼,地表有积水的环境,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若尔盖盆地曾经为大湖,后期被黄河水系贯通形成盆地,盆地内有大量河湖沉积物,且欧强村位于黄河二级阶地,古土壤层形成时期外力作用导致大量河湖沉积物在此沉积形成古土壤层,D正确;该区域海拔高,西北地区的沙漠对该地区影响小,A错误;岩石风化产物颗粒一般较大,B错误;青藏高原盐漠主要提供盐类物质,对该地区古土壤层形成影响小,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据图文可知,剖面内有多个土层更替,包括河流相沉积物、黄土等,表明古气候多变,干旱与湿润气候交替。故选B。
羽枝青藓是秦岭北麓岩石表层的优势藓种,匍匐生长,具束状假根。羽枝青藓主茎生长时,其侧边分枝同步发育,且表现得较为密集,大多不与岩石表面接触,而与之形成一定夹角,可有效利用太阳辐射并减少周围空气流动。冠层下羽枝青藓的生长速率是冠层间的3倍以上。完成下面小题。
14. 羽枝青藓茎、枝同步发育的好处是( )
①获取适宜的光照条件②降低植株水分蒸发率③避免从岩石表面脱落④更多的吸收岩石养分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15. 与冠层间相比,冠层下羽枝青藓的生长速率高,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温度B. 光照
C. 降水D. 风力
16. 随着羽枝青藓的发育生长,该地岩石( )
A. 矿质元素流失严重B. 结构稳定性被破坏
C. 表层的干燥度增加D. 物理风化速度减缓
【答案】14. A 15. B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茎、枝同步发育可提高羽枝青藓在岩石表层的覆盖度,可有效利用太阳辐射,能够获取适宜的光照,①正确;减少周围空气流动,降低了苔藓植株和岩石表层的水分蒸发率,从而维持周围适宜的微生境,②正确。羽枝青藓为具束状假根,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外力作用而脱落,③错误;羽枝青藓大多不与岩石表面接触,而是形成一定夹角,故茎、枝同步发育并不是为了吸收岩石养分,④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冠层间光照充足,岩石表层因接受更高的光照强度而更易干燥,延长生物休眠状态的时间,羽枝青藓的生长速率较低;冠层遮阴作用,使得冠层下光照条件更适宜,可最大程度地延长羽枝青藓的光合作用时间,提高生长速率,光照是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冠层间和冠层下,空间尺度很小,温度、降水、风力差异不大,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羽枝青藓的发育生长,岩石表层的植被覆盖度提高,有利于减缓岩石的物理风化速度,起到保护岩石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减少矿质元素流失,D正确,AB错误;羽枝青藓存储的水分也可在岩石表层干燥时及时向下补充,维持岩石表层的湿润环境,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宜州地处黔桂交通要冲,又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地,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宜州出产的蚕丝被誉为“海内一等”。本世纪初,宜州成为“东桑西移”战略的主要承接地,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近年来,宜州综合运用地理信息、云计算、传感器网络等多种技术,实现桑蚕种养过程的智数化。图示意广西宜州的地理位置。
(1)简述早期宜州区的蚕桑业对其发展现代蚕桑业的有利影响。
(2)从交通位置的角度分析宜州区成为“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的优势条件。
(3)说明宜州数智化桑蚕种养对桑蚕业发展的意义。
【答案】(1)历史悠久的桑蚕业保留和传承了传统优秀的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从业人员数量多,素质较高;产品质量高,声誉好,拥有传统的销售渠道和市场。
(2)地处黔桂交通要冲地带,交通网络便利,为桑蚕产业的原材料运输、产品销售以及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地,临近东南亚,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了该地区的可进入性和物流效率,为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高效利用水、土等生产资源,优化蚕桑培育环境,提高桑蚕成活率,节省种桑养蚕成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绿色生产,利于品牌建设和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对产品的检验和溯源,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广西宜州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宜州出产的蚕丝被誉为“海内一等”,历史悠久的桑蚕业保留和传承了传统优秀的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宜州是“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从业人员数量多,素质较高;宜州综合运用地理信息、云计算、传感器网络等多种技术,实现桑蚕种养过程的智数化,产品质量高,声誉好,拥有传统的销售渠道和市场。
【小问2详解】
广西宜州地处黔桂交通要冲,交通网络便利,为桑蚕产业的原材料运输、产品销售以及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又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地,临近东南亚,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便利了该地的对外联系,提升了该地区的可进入性和物流效率,为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小问3详解】
数智化桑蚕种养可以实现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等,高效利用水、土等生产资源,优化蚕桑培育环境,提高桑蚕成活率,节省种桑养蚕成本;利用通过理信息、云计算、传感器网络等多种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绿色生产,利于品牌建设和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了实现桑蚕种养过程的智数化,可以加强对产品的检验和溯源,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为某年夏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从气流水平运动的角度,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气压系统类型及数量。
(2)比较图中A处与B处的风力大小,并分析原因。
(3)影响我国的台风,其移动路径的形成与副高关系密切,常见的移动路径为西移路径、西北路径和转向路径。推测图示台风T时刻后的移动路径,并说明原因。
(4)夏季冷锋通常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活动,分析此时图中冷锋却能移动至南方地区的原因。
【答案】(1)类型:气旋;反气旋。数量:气旋数量为1个;反气旋数量为2个。
(2)B处风力比A处大。原因:B处毗邻东南侧高压中心(副高),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劲;与A处相比,B处位于海面,摩擦力较小,风力较大。
(3)西北路径。原因:此时副高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南侧,且图中东部地区气压较高,可推测台风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动。
(4)此时图中西北部高压中心纬度位置较低,高压脊深入我国西北地区,推动冷空气南下;而副高位置偏南,且我国东南沿海此时有台风(气旋)形成,中心气压较低;南北间气压梯度力大,有利于冷锋长距离南下。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有低压中心也有高压中心,因此从气流水平运动的角度,控制图示区域的气压系统有气旋和反气旋。其中气旋是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系统,有一个(台风所处位置);反气旋是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系统,有2个(图中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各一个)。
【小问2详解】
B处风力比A处大。原因:图中东南处有一个高压中心,B处毗邻东南侧高压中心(副高),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劲;与A处相比,B处位于海面,摩擦力较小,对风的阻挡作用小,风力较大。
【小问3详解】
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形成热低压,而把高压(副高)留在海洋上。图中台风的东南方向有一个高压中心,即此时副高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南侧,且图中东部地区气压较高,西侧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可推测台风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因此图示台风T时刻后的移动路径为西北路径。
【小问4详解】
此时图中西北部也存在高压中心,该高压为冷高压。图中该高压中心位于50°N附近,纬度位置较低,高压脊深入我国西北地区,推动冷空气南下;图中台风的东南方向有一个高压中心,高高压中心为夏季付惹到高压留在海洋上的部分,图中显示副高位置偏南,且我国东南沿海此时有台风(气旋)形成,中心气压较低;由于南北间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劲,有利于冷锋长距离南下。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重要讲话
材料二智慧养殖工船是实现深远海养殖的智能平台,年产鱼量大,被称为“深海粮仓”。鱼苗投放后,它便驶入远海深海,不但能够根据鱼类生长特性模拟野生环境,还能躲避赤潮台风等自然灾害。2023年5月27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在青岛开工建造,作为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型,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养殖效率,在养殖过程中能自动进行饵料投喂、养殖箱清洁、起鱼捕捞以及鱼类排泄物处理。同时在船上就可以完成真空包装或冷冻处理。
材料三渔业生产活动(养殖、捕捞和加工等)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据农业领域温室气体的重要份额。图示意2006—2020年我国四大近海海域海水养殖碳排放的变化特征。
(1)根据图描述我国四大近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变化特征。
(2)简要论述大型智慧养殖工船的建造对我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
【答案】(1)总体上:我国四大近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总体波动上升;渤海和黄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变化远大于东海和渤海。
具体上:渤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大,碳排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征;黄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保持增长,增长速度先快后慢;东海和南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较低,增长速度慢。
(2)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对陆地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提供高品质的海产鱼类,保障食品安全;减少过度捕捞,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了海洋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海洋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解析】
【分析】本题以智慧养殖工船为材料,设置2个小题,涉及碳排放、耕海牧渔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我国四大近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变化特征可以直接从图中获取信息。读图可知,总体上我国四大近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总体波动上升;其中渤海和黄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变化远大于东海和渤海。具体上:四个海域中,渤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大,碳排放量在2014年达到峰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征;黄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先快后慢;东海和南海海水养殖碳排放量较低,且增长速度较慢。
【小问2详解】
大型智慧养殖工船为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型,是深远海养殖的智能平台,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年产鱼量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减少对陆地资源的依赖,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能自动进行饵料投喂、养殖箱清洁、起鱼捕捞以及鱼类排泄物处理,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它驶入远海深海,不但能够根据鱼类生长特性模拟野生环境,还能躲避赤潮台风等自然灾害,可以提供高品质的海产鱼类,保障食品安全;产鱼量大,可以增加市场水产供应,减少过度捕捞,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促进了海洋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海洋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地理+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5届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三上学期10月摸底测试地理试卷,文件包含地理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