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习抒情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687043/0-17389435263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写作 .学习抒情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687043/0-1738943526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写作 .学习抒情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687043/0-17389435263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写作 .学习抒情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687043/0-173894352635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写作 .学习抒情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687043/0-173894352636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写作 .学习抒情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687043/0-173894352639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写作 .学习抒情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687043/0-173894352640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写作 .学习抒情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687043/0-17389435264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五大核心素养】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优质课件
写作 .学习抒情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写作 .学习抒情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共35页。
写作:学习抒情学习运用情感词、感叹句、反问句、排比、反复、呼告等方法来直接抒情。学习运用“融情于事”“融情于景”的方法来间接抒情。学习目标认识“抒情”,明确概念什么是抒情?抒情有哪几种方式?直接抒情“自古多情伤离别。”人生在世,我们会经历与亲人、朋友的离别。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哪次离别最令你难忘呢?在离别的时候,你都有哪些情感与感受呢?请分享给大家。运用感情强烈的词语直接抒情。使用情感词。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郑振铎《猫》)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母亲”“妹妹”“老师”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直接抒情 这两个文段采用了感叹句、反问句来加强情感的表达。第一个文段使用了感叹句,旨在强调一种悔恨、自责之情。第二个文段在最后使用了反问句,表达了作者获得知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运用情感句:感叹句、反问句。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摘自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摘自光未然的《黄河颂》)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摘自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 运用了排比、反复、呼告等修辞来增强情感的气势与力量。直接抒情运用情感修辞:排比、反复、呼告。触发情感,生成写作内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北朝民歌《木兰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触发情感,生成写作内容事件:老师冒雨来到我家给生病的我补课结尾抒情:老师啊,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对我的恩情我没齿难忘。结尾抒情: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1.抒发真挚、独特的情感学会抒情 由于我的作息不规律,一觉醒来我的脸上长了一个大肿块。它在我的眉梢旁鼓了起来,还慷慨地把我的右眼也弄肿了……我最终还是拗不过妈妈进入了校园。随风摇摆的树叶“沙—沙——”的声响似乎是无情的嘲笑,姿色秀美的月季微微摇摆也变成了轻视的目光。我发疯似的奔向教室,在众目睽睽之下避开所有人的眼神,直奔座位,把脸埋进双臂,绝望羞怯的眼睛里又闪现了晶莹的泪光。这一整天,我就像个钉子似的钉在座位上,头也不抬。有时不得不出去走一趟。我就像个心虚的小偷,走路靠着墙边走,眼睛也不看前方,就盯着脚下的路。有时,还会碰到几个其他班同学的发问。我就装作没听见,加快速度离开。 就这样,我像丢了魂似的过了一天。可是所有同学还是都知道了,还在不经意间听到班上的同学给我冠上了个“丑女”的外号。_______________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补充段落抒发情感2.抓住情感触发点学会抒情假如你在街上看到一个环卫工人,哪个具体情节或细节会格外触动你……课堂练习一:直接抒情 请运用我们探索出来的三种直接情的方法,分别写一个句子,将那一次离别时的情感直接抒发出来。 那次离别让我撕心裂肺的心痛,这种疼痛的感觉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没有丝毫的缓解。 (使用了情感词)(使用了情感词、反问句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用了感叹句、反复、反问句和呼告的修辞手法) 想到再难见到亲爱的同学,再难见到敬爱的老师,再难见到这美丽的校园,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老天,还有比这更让人悲伤的事情吗? 哦,你,我的故乡!我亲爱的故乡!我怎能忘记你?哪怕是在梦里,我也要再次回到你的怀抱!间接抒情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的《背影》)融情于事 父子分别之前,父亲穿过铁路,攀上对面月台给“我”买橘子的这个典型材料,来展现父亲对“我”浓浓的关爱之情及“我”深深的感激之情。融情于事,关键是要抓住典型材料。所谓典型材料,就是指最能表现情感的材料。融情于事融情于事:抓住典型材料。思考:除了抓住最能表现情感的典型材料外,这个片段还用什么方法把父亲的关爱之情和“我”的感动之情表现出来了? 细致描绘了父亲的穿着,反复突出服饰的“黑色”“臃肿”,旨在表现父亲的衰老、肥胖。又详细地描写了父亲攀爬月台的动作,突出其行动的艰难。这样就烘托出了父亲对“我”的深切的关爱。“我”看到父亲艰难的身影、动作,深受感动。融情于事启示:对典型材料中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动人的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可传递浓浓的情感。融情于事:抓住典型材料,详写动人细节。 病情会诊室 我就要去国外参加为期21天的研学旅行,对这次研学旅行我充满了期待。明天就要出发了,我异常地兴奋,但是也有一点不舍,毕竟,我从来没有离开父母这么久过。爸爸妈妈显然也有点不放心。我们提前了2个小时来到机场等待。我看到好朋友们都到了,就扎到他们那边去了。爸爸妈妈想要对我说什么,终究也没有说出来。很快我们就要登机了。我过了安检,上了飞机,一种不舍之情更加强烈了。(学生习作《那次离别》) 这个文段试图表现一种不舍之情,表现父母对“我”的关爱。但是这种情感抒发得动人吗?如果要用“抓住典型材料详写动人细节”的方法来修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①可以增加父母为“我”整理行李的片段,如可详细地描绘父母把衣服、日用品、药品小心翼翼、分门别类地放进箱子的动作。 病情会诊室②可以增加父母送“我”去机场的路上,一路的叮嘱与提示,在对话中传递出关爱与担忧。③可以写过安检时,父母把行李转交到“我”手里的一刻,母亲眼神中的不舍与担心(神态描写);也可以写父亲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加油!注意安全!多打电话”(动作和语言描写)。小结:添加典型材料,详写动人细节,这“离别之情”才会浓郁感人。 病情会诊室融情于景 我们还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通过景物描写传递出强烈的情感。这种间接抒情的方法就叫“融情于景”。 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来描写客观景物,以景物描写代替情感抒发,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蕴深远,深切动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郑振铎的《猫》)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融情于景 这两个语段都使用了“融情于景”的抒情方法。第一个语段中,“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以这样温暖的景物烘托了“我”当时的愉悦、宁静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猫的喜爱。第二个语段则用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这一凄凉的景物描写,来烘托“我”双腿瘫痪后悲伤绝望的心情。融情于景景物的选择要符合情感的需要。 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融情于景 这段文字细致描绘了荒地的巨大变化,处处传递出作者的欣喜惊讶,而这巨大的变化都是植树的牧羊人带来的,所以这些景物描写自然而然地渗透着对植树的牧羊人的赞美之情。 这些修饰语,渲染出了景物的美丽和富有生机。这样就更好地抒发了“我”看到这一切时的欣喜惊讶和对植树的牧羊人的赞美。 用“飘着香气”来修饰“微风”,用“流水般”来形容“风声”,用“干净”来修饰“农舍”,用“生机勃勃”来形容“沃土”,用“源源不断”来形容“泉水”,用“鲜嫩”来形容“薄荷”。融情于景:景物符合情感所需,可添加修饰语来渲染情感。融情于景[示例2] 数学考试刚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教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老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似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描写基础上的抒情】 【与议论相结合的抒情】 尝试用其他种抒情方式补充段落课堂总结例文赏析乡 情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很幸运,生长在苏州这块美丽而充满灵气的福地,而我的家乡——西山,更是天堂中的天堂。①①引用俗语,巧妙点出家乡“是天堂中的天堂”,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家乡的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它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在我的眼前慢慢展开,颜色是那么鲜明,线条是那么流畅。②而其间流动着的神韵,是那么让人陶醉。 ②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家乡绚丽多彩的秋天,令人陶醉。③紧扣“五彩斑斓的油画”,重点描绘了故乡“金黄色的稻谷、金黄的橘子”,展现出一幅丰收的美景图。 家乡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瞧!大片大片金黄色的稻谷,在阳光的照射下黄得发亮,直逼你的眼。那沉旬甸的稻穗在微风的吹拂下,如波浪一样,此起彼伏,煞是好看。那满山遍野的橘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金黄的橘子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艳丽,叫人垂涎欲滴。故乡的特产不只有橘子,更有那驰名中外的银杏、板栗等。③ 家乡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站在山坡上,抬头仰望,是湛蓝湛蓝的天空;环顾四周,是俊俏秀气的西山;俯瞰脚下,是一望无垠的太湖,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山坡上的草,已经枯萎变黄,恰似给山穿上一件金黄色的外衣;红叶此时最为茂盛,它充满激情和活力,火红火红的,好像要燃烧起来,真可谓锦上添花;弯曲的小路旁盛开着点点金色的傲霜秋菊,更为西山增添了勃勃生机。④ 家乡的夜是宁静的。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皓月当空的夜晚不禁使我想起“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想起许多在外的朋友,肯定会和我一样,每到这时都想回家一趟,走一走乡间的小路,摸一摸弯弯的小桥,亲一亲悠悠的河水,那感觉有多惬意啊!④以山坡为立足点,多视角描写西山美景,突出家乡秋天的美丽。 啊!家乡的秋天洋溢着果香,充满着诗意,让人深深地眷恋,这一切怎能不使我陶醉?⑤⑤直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反问作结,深化主旨,意味深长。 这篇不错的习作,亮点有三:一是抓住家乡秋天的特点来写,展现了家乡秋天“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二是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作品通篇洋溢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语言生动细腻,令人陶醉;三是文中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二者结合运用,让抒情真挚自然,恰到好处。 一、 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