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7.1 物质的溶解(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688788/0-17389824765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7.1 物质的溶解(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688788/0-17389824765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7.1 物质的溶解(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688788/0-17389824766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7.1 物质的溶解(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688788/0-173898247664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7.1 物质的溶解(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688788/0-173898247666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7.1 物质的溶解(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688788/0-173898247668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7.1 物质的溶解(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688788/0-173898247672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7.1 物质的溶解(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688788/0-173898247674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课件
化学九年级下册(2024)7.1 物质的溶解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2024)7.1 物质的溶解备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锰酸钾,食用油,均一性,稳定性,常见溶剂,溶解过程,实验记录,①④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用到溶液什么是溶液?图中的各种液体是溶液吗?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许多物质在水中会分散开溶解是常见的物质分散现象。
目的 认识溶解现象【实验7-1】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酒精、泥沙、食用油,然后再加入约5mL水(如图7.1-2)。充分振荡试管后,还能看到这些物质吗?
可溶物质与难溶物质 都加入5ml的水
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观察实验现象。将两次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7-2中
固体溶解,变成紫红色的液体
固体溶解,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不溶解,得到浑浊的液体,静置后沉淀
不溶解,得到浑浊的液体,静置后分层
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往装有高锰酸钾和酒精的试管中加入水以后,高锰酸钾和酒精逐渐溶解分散,好像“消失”了一样,
最后形成一种均一(从其中取出任意一部分,它的组成都完全相同)且稳定(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压强不变化,高锰酸钾与水,或酒精与不会分离)的混合物。
高锰酸钾和酒精可以在水中溶解,泥沙和油在水中难溶解。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且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作溶质。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
1.在[实验 7-1]的溶液中,溶质分别是什么?溶剂分别是什么?2.你怎么理解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透明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
3.请尝试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氣化钠固体也能在水中“消失”的原因(如图 7.1-3)。
将氯化钠加入水中,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能稳定存在。
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各种水溶液,如盐酸、稀硫酸、氨水等。医疗上的许多药品是水溶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家庭生活中常见的酒、食醋、糖水、盐水等也都是水溶液。
有时我们还会使用其他溶液,如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溶液可用于皮肤消毒。
溶质和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固体、气体分别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少的一种叫作溶质,量多的一种叫作溶剂。
但当其他液体和水相互溶解时,通常都把水看作溶剂。例如,度数高的白酒。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通常是指水溶液。
水是最重要的溶剂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液体溶剂,如酒精、汽油等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可溶的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这表明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在溶解时则会出现放热现象。
怎样才能知道不同的物质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看看哪种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哪种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现以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固体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为例,进行实验观察
目的 知道溶解过程伴有不同的热现象【实验7-2】1.分别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各了g,置于3 个同样规格的烧杯中。2.另取3份各 20 m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水温。
3.将3份水分别倒进装有固体物质的烧杯中,搅拌,测量并记录固体完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
氢氧化钠易受潮并且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内进行称量,不能直接放在托盘或称量纸上进行称量。另外需注意,不要让它沾到身体上,若不小心沾到身上,先用布或纸巾等擦干,然后再用大量水进行冲洗,最后涂抹硼酸溶液
由上述实验可知,固体溶解时会吸收或放出热量,并且不同固体溶解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导致溶液温度的升降不同。
1.我们要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遵守实验室规则,能识别实验室安全标志和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注意预防化学实验安全事故,树立实验安全意识和观念。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试剂的取用、给物质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等。
利用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测定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可以测定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7.1-4a)。用量简向3个同规格的锥形瓶中各加入100mL水,再分别加入10gNH4NO3:、10gNaCl、10gNaOH固体,开动磁力搅拌器,数据采集器特自动采集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图7.1-4b)
7.1-4a 7.1-4b
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啤酒 ②水 ③泥水 ④澄清石灰水 ⑤盐酸2.某一杯长期放置的食盐水,若上部的密度为a g/cm3,则下部的密度为( )A.大于a g/cm3 B.等于a g/cm3 C.小于a g/cm3 D.无法判断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下册7.1 溶解与乳化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课时溶解pptx、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mp4、氯化钠溶解-微观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1 溶解与乳化图片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课时流程,溶液的形成,课时导入,感悟新知,溶液的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1 溶解与乳化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认识溶解现象,交流讨论,悬浊液与乳浊液,混合物,不稳定,水牛奶,常见的溶液,例75%的酒精,量少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