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答案代号填入后面的答案卡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我国地势特征”简图中反映出我国( )
    A. 河流大多向南注入印度洋
    B. 第三级阶梯地势平坦,降水丰富
    C. 湿润水汽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西部地区,使得西部地区高温多雨
    D. 气象灾害频繁,集中发生在阶梯交界处
    【答案】B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太平洋,故A选项错误。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势平坦,降水丰富,故B选项正确。我国西部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降水少,存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故C选项错误。我国各地均存在不同的气象灾害,不仅集中在阶梯交界处,故D选项错误。故选B。
    2. 下图所示I、II、Ⅲ为该城市三个发展阶段的空间布局变化。据图分析,不同阶段影响该城市形成和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气候 B. 矿产——工业
    C.河流——交通 D. 土壤——植被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早期当地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河运,故聚落分布于河流沿岸。后来随着当地公路建设和铁路建设,城区不断向交通便利的区位发展,故影该地区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和交通,故C正确。图中不能体现地形土壤、和矿产的影响,排除ABD。故选C。
    3. 以下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特征差异主要受降水影响的是( )
    A. 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短夏
    B. 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广布
    C. 长江四季通航,黑龙江冬季结冰
    D. 夏季的四川盆地暑热难耐,青藏高原却清凉舒适
    【答案】B
    【解析】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短夏,主要受气温影响,故A错误。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广布,主要受降水影响,故B正确。长江四季通航,黑龙江冬季结冰,主要受气温影响,故C错误。夏季的四川盆地暑热难耐,青藏高原却清凉舒适,主要受气温影响,故D错误。故选B。
    4. 最近淄博烧烤火“出圈”有网友把淄博烧烤归纳为“烧烤灵魂三件套,小饼烤炉加蘸料”三件套中的小饼主要来自农业部门中( )

    A. 种植业 B. 林业 C. 渔业 D. 畜牧业
    【答案】A
    【解析】种植业是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渔业,也称水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收获各种水生动物、藻类和植物以换取商业价值的产业和行业;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畜牧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小饼的原料来自于小麦,属于农业部门中的种植业,A正确。故选A。
    5. 关于下面材料1、2内容,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材料1: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集中产区,其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3%,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3.8%。
    材料2: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持续一个月之久。至七八月份,一段时间出现了晴朗干燥的天气,这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极需要水的时期。
    A. “材料1”显示从水资源占有量来看,华北地区属于干旱地区
    B. “材料1”显示我国北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C. “材料2”显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一段时间的雨热不同期
    D. “材料2”显示我国南方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
    【答案】C
    【解析】读材料可知,材料1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其表现是南多北少,从水资源的占有量看,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区;材料2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季节)分布不均,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初有梅雨天气,夏季有伏旱天气,有一段时间雨热不同期。排除ABD,故选C。
    6. 从下图中信息可推测,沪宁杭工业基地与辽中南工业基地( )
    A. 两地都是靠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
    B. 两地都具有沿海和铁路的便利交通条件
    C. 两地都有巨大的内河航运便利条件
    D. 两地都是以轻工业为主
    【答案】B
    【解析】辽中南工业基地是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起来,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矿产资源缺乏,故A错误。沪宁杭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都具有沿海和铁路的便利交通条件,故B正确。辽中南工业基地没有巨大的内河航运条件,故C错误。辽中南工业是重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故D错误。故选B。
    7. 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各的特点,下列适合选择跌路运输的是( )
    A. 建造世界杯足球场的板材从我国浙江运往中东地区的卡塔尔
    B. 10000吨钢材从太原运到上海
    C. 从重庆到宜昌游览长江三峡
    D. 5筐活鱼从太白湖区运到济宁城区菜市场
    【答案】B
    【解析】建造世界杯足球场的板材从我国运往卡塔尔宜选择水路运输;10000吨钢材从太原运到上海,属于大宗笨重货物,运输距离远,由于太原不临海临江,宜选择铁路运输;从重庆到宜昌游览长江三峡,两城市均位于长江沿岸,宜选择水路运输;500千克荔枝从太白湖区运到济宁城区菜市场,距离较近,数量不大且容易变质,宜选择公路运输。根据题意,故选B。
    8. 下图是一种特殊的地貌景观,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放牧和大量修筑梯田导致
    B. 集中降水对疏松土壤的切割
    C. 强烈的风对土壤造成的切割
    D. 大规模开采露天煤矿造成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由于该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故B正确。修建梯田会减少水土流失,开采煤矿会加重水土流失,风的影响很小,故ACD。故选B。
    地坑院是在土源的地面向下挖一个深达6~10米的巨形四方大坑,再于地坑四壁开凿窑洞,构成布局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地下窑洞式住宅,堪称因地制宜的建筑典范。下图为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在地面向下挖一个深达6~10米的巨形四方大坑、四壁开凿窑洞,并将灶台露天摆放,其前提条件是( )
    A. 此区域没有长时间持续性暴雨现象
    B. 此区域地下水位高
    C. 此区域常年干旱无雨
    D. 此区域常年高温多雨
    10. 院子中间有一个土壤暴露的方池,并有种植的树木,下列关于其作用错误的是( )
    A. 有助于排水并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
    B. 一水多用,有效利用生活中的废水
    C. 可以增加院内植被
    D. 保护有限的耕地
    11. 炉灶上呈阶梯状设置7个灶口。并有一个高耸的烟囱,下面关于其作用错误的是( )
    A. 这里冬季严寒,用来取暖
    B. 可以充分利用炉内燃烧释放的热量
    C. 经过7层过滤,减少烟尘的排放
    D. 烟囱高立,起到抽风机的作用,有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
    【答案】9. A 10. D 11. C
    【解析】
    【9题详解】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强、不易崩塌的特点,而且当地降水少,没有长时间持续性暴雨,比较干燥,适宜开凿地坑院,故A正确;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位较低,地下水位高不利于开凿窑洞,故B错误;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不是常年干旱无雨,故C错误;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院子中间土壤暴露的方池中种植的树木可以涵养水源,有利于排水,故A正确。水池蓄水可以一水多用,能够有效利用生活中的废水,故B正确;院子中间土壤暴露的方池中种植树木可以增加院内植被,故C正确;院子中间土壤暴露的方池主要不是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故D错误;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D。
    【11题详解】
    炉灶上呈阶梯状设置7个灶口,并有一个高耸的烟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冬季严寒,用来取暖;可以充分利用炉内燃烧释放的热量;烟囱高立起到抽风机的作用,有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故ABD。并不是经过7层的过滤,故C错误。根据题意选择错误选项,故选C。
    冬至这一天,是济宁一年中夜最长的一天,济宁当地有吃饺子的习俗,因饺子形状像耳朵,意喻吃水饺“防止冬天冻耳朵”,南方则是这一天有做汤圆的习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冬至这天济宁夜最长,昼最短,是由于( )
    A. 地球自转产生的 B. 地球公转产生的
    C. 济宁特殊的地形导致的 D. 济宁的海陆位置决定的
    13. 饺子皮原料是小麦粉,汤圆皮是大米粉。导致南、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海陆位置 D. 生活习惯
    【答案】12. B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昼夜长短,12月22日,是北半球的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冬至这天济宁夜最长,昼最短,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B正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现象,与济宁特殊的地形、海陆位置无关,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饺子皮原料是小麦粉,汤圆皮是大米粉。导致南、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地形、海陆位置、生活习惯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CD选项,故选B。
    14. 2023年冬天,大批年轻游客到哈尔滨体验冰雪游,因其身高较矮、打扮可爱,被当地人宠称“小土豆”,她们很多人第一次见到真实的冰天雪地,这些“小土豆”最有可能是( )
    A. 哈尔滨的年轻人 B. 广州的年轻人
    C. 北京的年轻人 D. 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年轻人
    【答案】B
    【解析】由题目可知,这些“小土豆”很多人第一次见到真实的冰天雪地,说明这些人最可能来自南部沿海地区,以上四个地区的人中,哈尔滨、北京和新疆乌鲁木齐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寒冷、降雪多,常见冰天雪地,故ACD不符合题意。而广州位于南岭以南,冬季温和少雨,几乎没有下过雪,且南方人相比北方人更矮些,故B符合题意。故选B。
    读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线路,完成下面小题。
    15. 根据图中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线路、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推断,制约天津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
    A. 技术落后 B. 矿产资源贫乏 C. 淡水资源短缺 D. 交通闭塞
    16. 产生上述限制性因素主要是因为( )
    A. 地表河流缺乏 B. 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
    C.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 干旱区,蒸发量大
    【答案】15. C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中线调水线路、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都是为了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因此制约天津经济发展的因素是淡水资源短缺。C正确;天津位于京津唐地区,四大工业基地之一,技术并不落后,矿产资源并不贫乏,交通便利,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天津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地表并不缺乏河流,AD错误;天津人口众多,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导致淡水资源短缺,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C正确。故选C。
    17.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遇到横亘的黄河时,采用了在黄河河床底部深处开凿隧道的形式穿越黄河,这种以隧道形式穿越黄河的主要原因是( )
    A. 黄河含沙量大,水质的影响,使之不能与京杭运河的水混合
    B. 黄河水污染严重,严重影响输水目的地的使用
    C. 黄河下游水流速快,会将京杭运河的水冲击到渤海
    D. 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河床高
    【答案】D
    【解析】读图分析,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是因为黄河在华北平原形成了地上河,D正确;含沙量、水污染和水流速度不是开凿河底隧洞的原因,ABC错误;故选D。
    18. 根据所学知识以及下列饼状图的数据判断( )
    A. 我国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B. 北方的土地主要是不可利用土地
    C. 我国水土资源分配不合理,其中水资源的分配,主要受气候影响
    D. 我国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答案】C
    【解析】我国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A项错误。北方的土地主要是耕地(旱地),B项错误。我国水土资源分配不合理,其中水资源南多北少,主要受气候影响,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北方相对较少,C项正确。我国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D项错误。故选C。
    19.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玉流河殷,发源于云南省东部,被称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与此相关的主要条件有( )
    ①降水条件②气温条件③地形条件④植被条件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水能资源的“富矿”即水能资源丰富。由图可知红水河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的径流量大,①正确;该河流主要流经地形崎岖的云贵高原及两广丘陵地区,河流落差大,水流急,③正确;与气温和流域的植被条件无关,②④错。故选C。
    20.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读图,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 纬度、地形 B. 纬度、海陆 C. 土壤、地形 D. 土壤、海陆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纬度低,乙地纬度高,由甲到乙纬度越来越高,气温逐渐降低,所以甲地成熟早,乙地成熟晚,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乙和丙纬度相似,乙位于平原,丙位于高原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形。排除BCD,故选A。
    21.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据图推测包头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靠近原料、燃料产地②高新技术产业发达③经济发达,市场广阔④交通便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包头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靠近原料、燃料产地,交通便利,①④正确;包头市科技欠发达,市场不广阔,②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 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是( )
    A. 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在中部地区 B.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
    C. 中部地区工业中心均沿黄河分布 D.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
    【答案】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工业中心较少,中部地区工业中心并非均沿黄河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排除ABC,故选D。
    23. 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据图分析,下列优势条件中,对当地装备制造业影响不大的是( )
    A. 有丰富的煤铁、铝土资源 B. 丰富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
    C. 铁路交通便利 D. 电力充足
    【答案】B
    【解析】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重化工制造业基地,对当地装备制造业影响大的有丰富的煤铁、铝土资源,有便利的铁路交通,还有充足的电力。对当地装备制造业影响不大的是丰富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排除ACD。故选B。
    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农业部提出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且不能与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枪水争地。如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4. 马铃薯优势区多位于( )
    A. 高原、山区 B. 高寒地区
    C. 暖温带地区 D. 年降水量200毫米以西地区
    25. 华北平原没有成为马铃薯优势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资源不足 B. 耕地资源有限
    C. 种植技术落后 D. 土壤盐碱化严重
    【答案】24. A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据图中马铃薯的优势区分布可知,马铃薯的优势区主要位于高原、山区,比如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等,A正确;我国的高寒地区主要指青藏地区,但是据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可知,并不多位于高寒地区,B错误;马铃薯优势区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中温带地区,C错误;马铃薯优势区多位于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东的地区,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华北平原没有成为马铃薯优势区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有限,主要发展水稻、小麦、玉米的种植,B正确。马铃薯是耐旱、耐贫瘠作物,水资源不足、土壤盐碱化严重不是其主要原因,A、D错误,华北平原种植技术水平比高原山区的高,C错误。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 读黄河水系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的地形区是____;在乙河段区域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____。
    (2)黄河流经①区域后水量明显增加,而流经②区域(河套平原灌溉区)后水量却减少,其原因是①区域____,②区域____。
    (3)阴山山脉以北地区是内蒙古高原,此区域农业部门主要为____此区域没有以种植业为主的主要原因是____。
    【答案】(1)青藏高原 水土流失
    (2)汇集多条河流 灌溉水量大增
    (3)畜牧业 降水少,气候干旱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甲位于黄河的发源地,位于第一阶梯上的青藏高原;乙是黄河中游河段,这里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小问2详解】
    黄河流经①区域后水量明显增加,是由于湟水等多条支流汇入;而流经②区域(河套平原灌溉区)后水量却减少,是由于河套平原引水灌溉以及生活用水量增加等导致。
    【小问3详解】
    阴山山脉以北地区是内蒙古高原,这里以半干旱地区为主,农业部门主要是畜牧业,该地区没有以种植业为主的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水分满足不了农作物需求导致。
    27. 读南水北调相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缓解的是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的问题,而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则可以缓解水资源的____分配不均问题。
    (2)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小,是因为可以利用____进行输水。
    (3)据图2可分析,中线能自流向北输水的原因是____。
    (4)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华北平原,该地区水资源的紧张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
    【答案】(1)时间 (2)京杭运河 (3)地势南高北低
    (4)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较为严重
    【解析】
    【小问1详解】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
    【小问2详解】
    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小,是因为可以利用京杭运河进行输水。
    【小问3详解】
    读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中线能自流向北输水的原因是地势南高北低。
    【小问4详解】
    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终点都是京津地区,属于华北平原。该地区是我国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用水量大;同时华北平原地区水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加之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和浪费现象严重,使得当地水资源十分紧张。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淄博位于,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招远市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招远市七年级(上)(五四学制)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1卷两部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我国美食丰富的原因, 该图反映出我国的, 该剖面线经过的区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