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嘉祥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691355/0-17390056679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嘉祥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691355/0-17390056680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嘉祥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691355/0-1739005668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嘉祥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嘉祥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
2.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地的生存法则。读昼与夜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规律( )
A. 物影变化 B. 四季更替 C. 昼夜更替 D. 纬度差异
2. 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B. 地球本身不发光
C.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 D.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3.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的规律是昼夜更替,C符合题意;与物影变化、四季更替、纬度差异无关,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题详解】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而形成昼夜现象;由于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形成昼夜交替,由于地球公转而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是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 小时,也就是一天。故选A。
读某车载导航App(应用软件)导航界面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 )
A. 北 B. 南 C. 西北 D. 东北
5. 图中超市在学校的什么方位( )
A. 东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南
6. 通过放大车载导航界面来查找某居民小区,则示意图显示的( )
①实地范围更大②实地范围更小③内容更详细④内容更简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4. D 5. D 6. D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指向标指示北方可知,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东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根据指向标指示北方可知,超市在学校的东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放大车载导航界面,实地范围会更小,界面上的地理事物会更加详细,可能会出现某具体小区的名称位置,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D。
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历时近9个月,在全球9个国家的10个港口停靠,总航程共39895海里。下图为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航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7. 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出发地西班牙的阿利坎特所在的大洲( )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8. 图中B字母代表的洲界名称是( )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白令海峡 D. 乌拉尔山
9. 该路线从西班牙阿利坎特出发,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
【答案】7. B 8. B 9. A
【解析】
【7题详解】
由图可知,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出发地西班牙的阿利坎特所在的大洲是A欧洲。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由图可知,B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巴拿马运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读图可知,环球帆船赛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航线未涉及的大洋是北冰洋,故A符合题意,故选A。
读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主要是因为( )
A. 地壳运动 B. 海面上升 C. 大陆漂移 D. 海面下降
11.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主要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导致,这两大板块是( )
A.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D.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12.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甲、乙、丙、丁四地,发生地震可能性最低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0. A 11. A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主要是因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不断碰撞挤压抬升,以前的陆地变成海洋,A正确。跟海面上升、大陆漂移、海面下降无关,故选A。
【11题详解】
珠穆朗玛峰处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海拔高度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故选A。
【12题详解】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多火山地震,甲、乙、丙、丁四地,发生地震可能性最低的是乙地,甲、丙、丁都位于板块的交界处,故选B。
下表为某地2022年12月14日至19日天气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天气符号能正确反映该地14日天气的是( )
A. B.
C. D.
14. 这段时间,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14日 B. 15日 C. 17日 D. 18日
15. 这段时间,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是( )
A. 14日 B. 15日 C. 17日 D. 19日
16. 根据气温推测16日至19日该地居民最适合穿( )
A. 短裙 B. T恤 C. 衬衫 D. 棉服
【答案】13. C 14. B 15. C 16. D
【解析】
【13题详解】
A天气符号表示阴转晴,A错误;B天气符号表示多云转雷阵雨,B错误;C天气符号表示多云转阴,C正确;D天气符号表示阴转台风,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据公式计算得知:4月14日的气温日较差为:10-1=9℃;4月15日的气温日较差为:11-5=6℃;4月17日的气温日较差为:7-(-4)=11℃;4月18日的气温日较差为:5-(-3)=8℃。根据题意。故选B。
【15题详解】
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从表中可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是17日,空气质量指数为37,C正确;14日空气质量指数为83,15日空气质量指数为68,19日空气质量指数为58,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16日至19日的最低气温低于0℃,该地居民最适合穿棉服,D正确;不适合穿短裙、T恤、衬衫,ABC错误。故选D。
年平均气温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完成下面小题。
17. 找到20℃、10℃、0℃等温线,观察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图中全球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和-10℃以下的地区大致分别位于( )
A. 极圈以内 回归线之间 B. 回归线之间 极圈以内
C. 热带 温带 D. 温带 热带
18. 读图归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 沿海地区气温高,内陆地区气温低
B.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
C. 各个地区年平均气温大致相同
D. 由亚洲中部向其他地区逐渐升高
19. 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人类活动 C. 地形因素 D. 海陆分布
【答案】17. B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由图可知,全球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10℃以下的地区大致分布在南极圈以南地区和北极圈以北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A错误;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B正确;各个地区年平均气温并不相同,C错误;亚洲中部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高、气温低,并不是由亚洲中部向其他地区逐渐升高,D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广,海陆性质较为单一,所以等温线比较平直,其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故选D。
读某区域甲、乙两个地点的气候数据(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根据甲、乙两地的气温可以判定,该区域( )
A. 1月气温低于7月,位于北半球
B. 1月气温高于7月,位于南半球
C. 7月气温低于1月,位于北半球
D. 7月气温高于1月,位于南半球
21. 根据甲、乙两地年降水量数据,可以判定( )
A. 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甲为迎风坡
B. 甲地的降水少于乙地,乙为迎风坡
C. 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甲为背风坡
D. 甲地的降水少于乙地,乙为背风坡
22. 图示影响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答案】20. B 21. A 22. C
【解析】
【20题详解】
读表格数据可知,该地1月份气温高,7月份气温低,由此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故根据题意选B。
【21题详解】
读甲、乙两个地点的气候数据可知,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因为甲位于山地迎风坡。乙地降水少,位于山地背风坡。故A正确,BCD不正确。故选A。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降水多,是因为暖湿气流受到了山地的阻挡,被迫抬升,气温降低形成的地形雨。所以影响该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甲乙纬度、海陆位置差异不大,降水量差异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故选C。
读“聚落与河流分布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4. 促使其形成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④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聚落,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等信息。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它们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
B. 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场所
C. 它们是展现古今中外民俗风情的窗口
D. 它们外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答案】23. C 24. D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从图中看出,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c处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地形更平坦,水源更充足,更有利于城市和人口的集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C正确,故选C。
【24题详解】
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促使其形成城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开阔,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③④正确,故选D。
【25题详解】
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最主要原因是聚落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情况,A叙述符合题意,BCD叙述不符合题意,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国全部参加,报名规模创历届之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运会开幕式当天,地球公转到____(填序号)位置附近,该节气是____,杭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2)在9月23日至10月8日期间,杭州正值____(季节)。从这天以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往南移动,杭州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____,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____(多/少)。
【答案】(1)② 秋分 昼夜平分
(2)秋季 昼变短、夜变长 少
【解析】
【小问1详解】
亚运会开幕式当天(9月23日),地球公转到②位置附近,该节气是秋分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杭州昼夜等长。
【小问2详解】
在9月23日至10月8日期间,杭州正值秋季,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杭州昼变短、夜变长,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
27. 阅读图文资料(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处地形类型为____。
(2)图中a.b.c中,不能形成河流支流的是____处,属于支流的两条河流中,水流速度较快的是____。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线路,①、②线路中合理的是____。
(4)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理由是:____。
【答案】(1)盆地 (2)c a
(3)① (4)④ 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平缓,施工难度较小,容易修建,较为合理。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处海拔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b.c中,a、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脊处难以形成河流。其中a、b两条支流中,a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线路,①、②线路中,①线路由高处向低处引水,可以自流引水,比较合理。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从甲处向乙处修一条公路,③、④线路中,④线路经过处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平缓,施工难度较小,容易修建,较为合理。
28.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1)同学们发现,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西岸到东岸依次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____→温带季风气候。
A. B.
C. D.
(2)四幅图中反映地中海气候的是____,其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
(3)四幅图中的BD两种气候类型,造成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读图,B地的年降水量比D地____(填较多/较少),B地1月份的气温比D地____(填较高/较低)。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
(2)C 炎热干燥
(3)纬度位置 较少 较低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分析可知,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西岸到东岸依次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亚欧大陆分布最广。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A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反映地中海气候的是C,其夏季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小问3详解】
B温带季风气候和D亚热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类型,造成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两种气候的差异:①降水量:B温带季风气候:在夏季降水较为充沛,冬季相对较少。D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夏季同样有较多的降水,但相对于温带季风气候来说,降水量更为集中,往往会出现强降水和季风暴雨。②气温:B温带季风气候:1月气温较低,在0℃以下,冬季寒冷,温差大;D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气温相对较高,在0℃以上,冬季温和,温差小。
29. 地理课上同学们探究世界的居民与文化。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丁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当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甲、乙、丙三地人口____(稠密/稀疏),从纬度位置看,主要位于____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主要位于____地区。从____(自然因素)看,多分布在平原。
材料:传统聚落的结构、形态与当地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2)结合以上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终年高温少雨②厚③小④平顶
B. ①终年寒冷干燥②薄③小④平顶
C. ①终年高温少雨②厚③小④尖顶
D. ①全年高温多雨②厚③小④平顶
(3)丰富多彩的文化:结合所学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现象,完成下列表格。
【答案】(1)稠密 中低 沿海 地形 (2)A
(3)英语 伊斯兰教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观察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亚洲东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分布比较稠密,从纬度位置看,这三地均位于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主要位于沿海地区。从地形看,这些地区多分布在平原。
【小问2详解】
据该气候图可知当地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墙体厚度大及窗小,可以减少室内外的热量交换。干旱地区降水极少,这些房屋是平顶,因为极少考虑排水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乙地位于北美洲东部,该地区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通用英语,信仰基督教。丁地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该地区的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属于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日期
14日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天气
多云转阴
阴转雨
小雨转雪
多云
晴
晴
气温
1~10℃
5~11℃
-3~8℃
-4~7℃
-3~5℃
-1~9℃
空气污染指数
83
68
54
37
67
58
甲
乙
平均气温
1月
19℃
1月
20℃
7月
1℃
7月
-3℃
年降水量
1030mm
350mm
地区
主要人种
主要语言
主要宗教
乙地
白色人种
①____
基督教
丁地
白色人种
阿拉伯语
②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