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第1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第2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第3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第4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第6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第7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第8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遣隋使和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鉴真东渡,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为什么唐代长安会涌现出如此多的外国人物?
    1.通过阅读课本和地图等史料,梳理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东罗马帝国、大食等国家交往的史实以及唐朝文化对各国文化产生的影响。2.知道遣唐使、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等史实,了解唐朝中外交流的盛况,构建时空观念。3.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影响,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的交流非常频繁。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日本派到中国的使团称“遣隋使”“遣唐使”(包括使节和随使节来华的留学生、留学僧等)。
    想一想: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唐朝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批超过500人。
    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3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717年)、二十一年(733年)和开成三年(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
    阅读教材和材料,分析日本遣使来华的特点。
    (1)制度变革:日本仿照唐朝的先进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律令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等)。 (2)城市建设:都城平城京的建造仿照长安城。(3)文化传播:唐朝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画艺术、建筑艺术、社会风俗、佛教等传到日本。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哭晁卿衡》
    遣唐使团中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是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与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
    阿倍仲麻吕(晁衡)纪念碑
    鉴真(688—763),中国唐朝僧人,江苏扬州江阳县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鉴真。
    第六次东渡才成功抵达日本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法,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唐招提寺是公元759年根据圣武天皇之命为鉴真大师修建的,气势雄伟,集中了中国盛唐时期的建筑和雕像艺术之大成,成为日本“天平文化”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的明珠。鉴真大师的坐像供奉在御影堂,这尊塑像是763年鉴真大师圆寂后,他的弟子制作的,被尊为日本的国宝。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鉴真有不畏艰险和坚韧不拔的品质。2.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在日本讲授佛经,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主持修建唐招提寺等。3.在唐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中,遣唐使是重要方式,是日本主动学习中国,重在学习。鉴真应日本僧人之邀,东渡日本,重在传播。学习和传播两个层面显示出唐朝文化在当时东方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尊敬的原因
    新罗是朝鲜半岛国家之一,从传说时代起,立国达992年。公元503年开始定国号为“新罗”。
    (1)人员:(2)贸易:(3)政治:(4)科技:(5)音乐:
    阅读教材,归纳唐朝与新罗交往的表现。
    新罗派遣使臣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参加科举,在长安做官。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双方陆上和海上贸易往来都非常活跃。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 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学技术,建筑、艺术、服饰多受唐朝影响。 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窗前三更雨,灯前万里心。——崔致远《秋夜雨中》
    崔致远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唐朝的官员。
    玄奘,唐代著名高僧,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
    唐朝与天竺有着频繁的交往。
    玄奘(602一664)西行求法(邮票)
    路线: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经天山到达葱岭,最终到达天竺。
    阅读教材并观察地图,指出玄奘西行的路线。
    经过地区地形复杂,既有高耸入云的山峦,也有渺无人烟的浩瀚沙漠;气候恶劣,变化莫测;语言障碍、沟通不畅、饮食问题等。
    想一想:玄奘西行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过了玉门关,进入一望无际的莫贺延大沙漠,有八百多里长,又称八百里流沙。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却又“寒风如刀”,气候变化无常。茫茫黄沙之中,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地上连小草也不长。后经过终年积雪的凌山,山高七千公尺,山上有千年不化的冰河,狂风暴雪袭来,飞沙走石,往往把人埋没、砸死,或者冻死。玄奘一行人在冰雪封盖的大山中挣扎了七天,随行人员冻死了十分之三四。
    (1)前往天竺: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在那烂陀寺游学,并在多地讲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2)返回长安: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
    阅读教材与图片,概括玄奘西行的过程。
    (1)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梵文经典等,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年间改建为七层。
    横向对比: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优秀品质: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必胜的信心巨大贡献:都为唐朝时的中外交往做出贡献
    唐朝的对外交流具有双向性
    与东罗马帝国、大食的交往
    贞观年间,东罗马帝国的使者到长安。开元时,东罗马帝国多次派使臣来华,进贡狮子、羚羊等。
    伍·与东罗马帝国、大食的交往
    唐朝称古代阿拉伯人建立的帝国为大食;大食派遣使者与唐朝通好;中国的造纸术通过大食传到西方,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阅读教材,简述唐朝与两国往来的概况。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往来的桥梁
    唐朝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往来。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中国人被称为“唐人”。
    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法律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日本书纪》
    唐太宗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
    想一想:唐朝中外交往发达的因素有哪些。
    制度先进、文化繁荣,具有吸引力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与东罗马帝国、大食的交往
    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代表:阿倍仲麻吕;唐玄宗时鉴真东渡
    代表:崔致远;特点:双向交流
    唐太宗初年,玄奘西行;玄奘回国后主持翻译佛经,弟子记录《大唐西域记》
    东罗马帝国:遣使来华,进贡狮子、羚羊等;大食:多次派使通好,把造纸术传播到西方
    1.据记载,630—894年,日本共向唐派遣了十几批使节,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2.一位朝鲜籍留学生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唐朝官员。他是( )A.崔致远 B.阿倍仲麻吕 C.晁衡 D.郭子仪
    3.(深圳期末)唐太宗时,曾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敦煌云冈、麦积山及龙门石窟中的唐代壁画和雕塑,也保留着印度北部犍陀罗的艺术风格。与此同时,中国的造纸术经尼泊尔传到印度,结束了印度使用白桦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这说明(  )A.唐朝科技领先印度          B.印度绘画艺术强于中国C.佛教文化影响深远          D.友好交流利于共同进步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优秀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优秀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第6课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pptx、第6课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docx、第6课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第6课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原卷版docx、第6课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第6课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解析版docx、唐文华对日本影响mp4、玄奘西行mp4、鉴真东渡mp4等9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优秀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遣隋使和遣唐使,鉴真东渡,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人员素质高,吉备真备,日本学习唐朝的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示范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生活用具,鉴真其人,鉴真东渡的贡献,玄奘西行,《大唐西域记》,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