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94175/0-17390624765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94175/0-17390624766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94175/0-17390624766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94175/0-173906247671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94175/0-173906247679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94175/0-173906247685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94175/0-173906247689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94175/0-173906247692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94175/1-17390624790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94175/1-17390624790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694175/1-17390624791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讲义+课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基础排查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讲义+课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文件包含基础排查4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pptx、基础排查4实验装置与操作正误判断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判断正误(判断下列实验装置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打“×”)。1. 图1可生成SO2( )2. 图2可干燥SO2( )3. 图3可收集SO2( )4. 图4可吸收SO2( )
5. 用图5可灼烧干海带( )6. 用图6过滤可得到海带灰浸出液( )7. 用图7可将浸出液中的I-氧化生成I2( )8. 用图8萃取碘水中的I2( )
9. 用图9混合乙醇与浓硫酸( )10. 用图10制取乙酸乙酯( )11. 用图11分离乙酸乙酯和水层( )12. 用图12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13. 用图13制取CO2( )14. 用图14制取并收集NH3( )15. 用图15制备NaHCO3晶体( )16. 用图16加热NaHCO3固体制备Na2CO3( )
17. 用图17制取氯气( )18. 用图18除去氯气中的HCl和H2O( )19. 用图19过滤得MnO2( )20. 用图20干燥MnO2·4H2O晶体( )
21. 图21制备C2H4( )22. 图22除去C2H4中的SO2( )23. 图23收集C2H4( )24. 图24吸收C2H4尾气( )
25. 用图25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26. 用图26溶解废铁屑制Fe2(SO4)3( )27. 用图27过滤得到Fe2(SO4)3溶液( )28. 用图28蒸干溶液获得Fe2(SO4)3( )
29. 用图29演示喷泉实验( )30. 用图30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31. 用图31观察纯碱的焰色试验( )32. 用图32制备氨水( )
33. 用图33生成NH3( )34. 用图34干燥NH3( )35. 用图35收集NH3并验满( )36. 用图36吸收多余NH3( )
37. 用图37制取NH3( )38. 用图38制取NaHCO3( )39. 用图39分离NaHCO3( )40. 用图40制取Na2CO3( )
41. 用图41生成SO2( )42. 用图42收集SO2( )43. 用图43验证漂白性( )44. 用图44吸收SO2尾气( )
二、单项选择题1. 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2. 下列装置可以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
【解析】 Na2CO3固体受热不易分解,所以不能采用加热碳酸钠的方式制备二氧化碳,A错误;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无法采用分液方式分离,应采用蒸馏来分离,B错误;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验证其漂白性,不能验证酸性,C错误;测量氧气体积可选择该量气管,测量时要恢复到室温,量气管和水准管两边液面高度相等时,通入氧气,则气体排开水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相等,D正确。
3. 测定浓硫酸试剂中H2SO4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20.00 mL待测液,用0.100 0 ml/L NaOH溶液滴定。上述操作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
【解析】 转移定容得待测液,用到容量瓶,A正确;移取20.00 mL待测液,用0.100 0 ml/L NaOH溶液滴定,用到锥形瓶和碱式滴定管,C、D正确,选B。
4. 利用如图装置和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甲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收集某种产物B. 用乙装置探究蔗糖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C. 用丙装置证明醋酸是一种弱电解质D. 用丁装置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解析】 电解饱和食盐水,铁棒是阴极,阴极生成氢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石墨是阳极,阳极生成氯气,用氢氧化钠吸收氯气,A正确;蔗糖在稀硫酸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浓硫酸混合发生脱水反应,B错误;用1 ml/L盐酸和1 ml/L 醋酸溶液组成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一样大,灯泡亮度相同,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C错误;图示装置可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不能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
5. 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装置①可用于熔融NaOH固体B. 装置②可用于测定氯水的pHC. 装置③可用于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H4Cl D. 装置④可用于制备溴苯并验证发生了取代反应
【解析】 NaOH为强碱,能与瓷坩埚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不能用瓷坩埚熔融NaOH,A错误;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pH试纸变红后褪色,因此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B错误;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HCl和氨气,二者在圆底烧瓶底部重新化合成氯化铵,从而实现与氯化钠的分离,C正确;溴易挥发,进入硝酸银溶液中也会生成溴化银沉淀,干扰HBr的检验,D错误。
6. 下列实验装置、操作或现象正确的是( )
【解析】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B错误;浓硫酸为难挥发性酸,与浓氨水靠近时不会产生白烟,C错误;氯水中产生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D错误。
A. 用装置甲制取Cl2B. 用装置乙除去 Cl2中的HClC. 用装置丙使K2MnO4转化成KMnO4D. 用装置丁分离出溶液中的MnO2
8. 已知氨水可以与溴反应:3Br2+8NH3·H2O===N2↑+6NH4Br+8H2O。下列提纯粗溴苯(含溴苯、溴和苯),同时得到NH4Br晶体的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除去溴苯中的溴B. 用装置乙分离甲中反应后的混合液C. 用装置丙蒸干溶液得到NH4Br晶体D. 用装置丁分离溴苯与苯
【解析】 装置甲中通入的NH3与粗溴苯中的溴发生反应,得到NH4Br的溶液,进入水相,A正确;溴苯难溶于水而生成的溴化铵易溶于水,二者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B正确;溴化铵受热易分解,不能用蒸发装置得到晶体,C错误;溴苯和苯二者相互溶解,但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将二者分离,D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基础排查5 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讲义+课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文件包含基础排查5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pptx、基础排查5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基础排查3 化学基础知识(讲义+课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文件包含基础排查3化学基础知识pptx、基础排查3化学基础知识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2部分 回扣基础 规范答题 九、表格实验中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正误判断20例,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