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五章大气的运动第20课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影响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695106/0-17390818563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五章大气的运动第20课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影响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695106/0-1739081856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五章大气的运动第20课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影响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五章大气的运动第20课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影响,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气候与自然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绘制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并说出其特征。
2.利用地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等形式,简述主要气候区典型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必备知识梳理
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2.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二、气候与自然景观
1.气候影响自然景观的原因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______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2.气候影响自然景观的具体表现
(1)同一纬度地区,不同气候类型自然景观不同:
(2)同一纬度地区,同一气候类型的不同时间,自然景观不同——非洲热带草原气候。
①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塞伦盖蒂进入________,食草动物便追随____________迁徙到马萨伊马拉。
②10月前后:塞伦盖蒂重返________,食草动物便回迁至塞伦盖蒂。
[图文拓展] 根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如图,图示景观应是热带草原气候。
【知识体系构建】
eq \x()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影响气候主要因素分析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带。
(2)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2.海陆因素
(1)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
(2)海陆位置与降水
盛行风由沿海吹向内陆时,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温
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冷海热,夏季陆热海冷。
3.大气环流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说明:赤道低压带和副高可以跨越10个纬度甚至更多,所以对气候影响很大,但副极地低压带是西风和极地东风辐合带,范围很小(联想锋面区域即明白),所以很少出现说某地受到极地低压带影响。
4.地形
(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高大地形区常形成低温区,如青藏高原。
(2)高大的山地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显著,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如安第斯山脉。
(3)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背风坡形成雨影效应,降水少。
(4)山脉的位置影响气候的分布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地区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5)高大地形对冷空气具有阻挡作用,如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三角洲冬季气温高于珠江三角洲。
(6)背风坡的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增温。
(7)谷地、盆地等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
5.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沿岸寒流有关,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等。
6.其他因素
(1)冰层的反射率:如南极地区。
(2)人类活动:如城镇化(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植树造林、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会对局部气候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也与人类活动有关。
[方法技巧] 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方法
(1)熟练掌握从哪些方面分析某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尤其是自然因素,可从纬度、海陆、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逐一分析。
(2)分析气候的区域差异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北差异重点考虑纬度和大气环流因素,东西差异优先考虑海陆和洋流因素,局部差异首先考虑地形因素。
(3)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时都要落实到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
[典例] [2021·浙江1月卷]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 )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2)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解题能力培养]
[答案] (1) (2)
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D.植被较好
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第20课时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影响
必备知识梳理
一、
1.西风 副热带 热带荒漠 赤道
2.温和多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赤道低压带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二、
1.自然
2.(1)炎热 少雨 风力 风沙 耐干旱 荒漠 流水 河流 常绿阔叶林 (2)①干季 降水由南往北 ②湿季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
[真题感悟]
[典例] 解题能力培养:非 北 东北 上升 西南 东南
答案:(1)C (2)B
[变式演练]
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位于热带,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低,位于热带,B对;海拔较高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距海远近、植被条件不是气温年较差小的主要因素,C、D错。故选B。第2题,甲地位于南半球,5~8月是当地干季,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对;西风在温带,A错;东北信风在北半球,C错;热带地区没有冷气流,D错。故选B。
答案:1.B 2.B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典型植被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全年受______带控制
终年温
和湿润
温带落叶
阔叶林
热带沙
漠气候
全年受________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
热干燥
________
热带雨
林气候
全年受________低压带控制
终年高
温多雨
热带雨林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典型植被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热带草
原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__________________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热带
草原
热带季
风气候
旱季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__________的控制,雨季时受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而形成的__________的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
热带季
雨林
地区
气候特点
景观特点
撒哈拉
沙漠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________、________,温差大,________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________地貌广布,河流稀少
只有少数________的植物生存,形成______景观
我国南
方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河网密集,__________作用强,________地貌广泛发育
植被繁茂,形成____________景观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气温日(年)较差
大
小
降水季节分配(年际变化)
不均匀
均匀
降水量
少
多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五章大气的运动第21课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共5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五章大气的运动第18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共5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大气的运动第27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湘教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