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695125/0-17390818861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695125/0-1739081886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695125/0-17390818862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共7页。
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区和输入区的不同影响。
3.结合材料,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必备知识梳理
1.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____________的空间不匹配问题。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4)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概况
(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能源资源________和________的地区差异大。
②调整能源________结构。
③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知识链接] 管道运输
(1)优点: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2)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3)适宜运输的货物:石油、天然气等流体。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产生影响。
(1)有利影响
(2)不利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造成破坏。
【知识体系构建】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资源跨区域调配分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理解思路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带来的影响主要涉及三大区域、三大效益这两大方面。
(1)三大区域
(2)三大效益
[拓展延伸]
(1)西电东送
(2)南水北调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南水北调的影响思路分析
[典例] [2020·浙江1月卷]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工程Ⅰ、Ⅱ分别是( )
A.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2)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缓解洪涝灾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题能力培养]
[答案] (1) (2)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完成1~2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B.①②④
C.①②⑤D.①③④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68课时 资源跨区域调配
必备知识梳理
1.(1)生产和消费 (2)资源富集区 集中性 资源短缺 (3)统筹规划 区域发展 利用效益 交通运输
2.(1)东南沿海 (2)①生产 消费 ②消费
3.(1)经济 消费 基础 大气质量 协调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
[真题感悟]
[典例] 答案:(1)D (2)A
[变式演练]
1~2.解析:第1题,丹江口水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调水量受季节限制,①正确;没有现成河道可以利用,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②正确;中线在洛阳附近修建隧道穿越黄河,工程量大,④正确;供水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水资源污染少,③错误;受水区为华北地区,因缺水使环境恶化,工程建成后,缓解区域内缺水状况,改善生态环境,⑤错误。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A、C、D错误。第2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D正确;大量调水,汉江水量会减少,从而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A错误;盐碱化是由于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引起的,B错误;海河位于水源的调入区,调水主要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不会受到调水的影响,与南水北调关系不大,C错误。
答案:1.B 2.D
区域
西部地区(调出区)
东部地区(调入区)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______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______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大量投资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中西部地区管道等________设施建设
推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调出区及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环境保护的要求
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________
对整个区域: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________发展
效益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经济
缓解资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设施的完善,促进就业
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环境
提高大气质量,减轻环境污染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引水
线路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大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优点
有京杭大运河可利用,工程量小;可调水量大
可自流供水;水质较好
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缺点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水质差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大;迁移人口多
水量有限;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0课时国际合作,共5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9课时产业转移,共6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7课时流域内协调发展,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黄河的调沙减淤,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