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四课《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检测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704591/0-17393495193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四课《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检测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704591/0-17393495194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四课《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检测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704591/0-17393495194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时单元期中期末检测卷(共27套)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
A.蔡伦B.毕昇C.沈括D.郭守敬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 )
A.降低了书籍的制作成本,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B.促进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C.使中国的造纸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
D.推动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进步
3.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 )
A.战国时期B.唐朝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
4.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中国及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中外交流,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B.使远洋航行更加安全,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C.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航海强国
D.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
5.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是在( )
A.唐朝末年B.北宋时期C.南宋时期D.元朝时期
6.火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后,对欧洲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
B.推动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C.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D.使欧洲封建城堡不堪一击,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7.下列关于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宋元时期,中国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B.宋元时期,中国的科技成就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
C.宋元时期,中国的科技成就都是由汉族人发明的
D.宋元时期,中国的科技成就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8.北宋时期,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科技著作是( )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梦溪笔谈》D.《天工开物》
9.《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
A.毕昇B.沈括C.郭守敬D.司马光
10.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
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晏殊
11.苏轼的词具有的特点是( )
A.委婉细腻,感情真挚
B.风格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C.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
D.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12.南宋时期,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反映的主要内容是( )
A.对山水田园风光的赞美
B.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C.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山河破碎的悲痛
D.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3.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在北宋灭亡前后发生了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环境的变化
B.个人性格的改变
C.文学流派的影响
D.创作手法的创新
14.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杂剧的奠基人是( )
A.关汉卿B.马致远C.郑光祖D.白朴
15.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B.《西厢记》C.《牡丹亭》D.《长生殿》
16.下列关于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宋词和元曲是宋元时期文学领域的杰出代表
B.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
C.宋元时期,佛教和道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D.宋元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17.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 )
A.《清明上河图》B.《送子天王图》C.《步辇图》D.《洛神赋图》
18.元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是( )
A.顾恺之B.阎立本C.吴道子D.赵孟頫
19.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③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④苏轼创作豪放派词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
20.宋元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经济的繁荣,为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B.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创新
C.统治者对科技与文化的高度重视
D.闭关锁国政策,保护了本国的科技与文化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项科技发明?这项发明有什么优点?(8分)
(2)材料二反映了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意义。(1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窦娥冤杀场唱词:‘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关汉卿《窦娥冤》
(1)材料一体现了苏轼词的什么风格?这种风格有什么特点?(8分)
(2)材料二反映了关汉卿作品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汉卿作品的社会意义。(12分)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蔡伦改进造纸术;沈括著有《梦溪笔谈》;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
2.答案:A
解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书籍的制作成本,使得书籍能够更广泛地传播,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活字印刷术与书法艺术发展、造纸技术改进、建筑技术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3.答案:C
解析: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战国时期出现司南;唐朝时期没有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期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4.答案:C
解析: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外交流,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远洋航行更加安全,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虽然指南针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但中国在当时并未成为世界航海强国。
5.答案:A
解析: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北宋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南宋和元朝时期,火药技术进一步发展。
6.答案:C
解析:火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后,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使欧洲的武器从冷兵器向火器转变;推动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火器需要大量金属;使欧洲封建城堡不堪一击,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和推崇,与火药传入关系不大。
7.答案:A
解析:宋元时期,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宋元时期科技成就涉及多个领域,并非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许多科技成就有少数民族的贡献,并非都是汉族人发明;这些科技成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用于军事等。
8.答案:C
解析: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地理、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的知识,是一部重要的科技著作。《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的农学著作;《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的地理学著作;《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科技著作。
9.答案:B
解析:《梦溪笔谈》的作者是沈括。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郭守敬是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
10.答案:C
解析: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柳永、李清照、晏殊都是婉约派词人。
11.答案:B
解析:苏轼的词风格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委婉细腻,感情真挚是婉约派词的特点;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是部分词人的风格特点,但不是苏轼词的主要特点;充满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在苏轼部分词中有体现,但不是其词的主要特点。
12.答案:C
解析:南宋时期,辛弃疾的词反映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山河破碎的悲痛,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词句,表达了他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愿望。对山水田园风光的赞美、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不是辛弃疾词的主要内容。
13.答案:A
解析: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北宋灭亡前后,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她的词风也随之改变。北宋灭亡前,其词多写悠闲生活,北宋灭亡后,其词充满了对身世和国家命运的感慨。个人性格改变、文学流派影响、创作手法创新不是其词风变化的主要原因。
14.答案:A
解析: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也是元曲四大家,但不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15.答案:A
解析: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通过描写窦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作品;《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作品;《长生殿》是洪昇的作品。
16.答案:C
解析:宋词和元曲是宋元时期文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有很高成就,出现了张择端、赵孟頫等著名画家;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如宋词、元曲的繁荣。宋元时期,佛教和道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依然较大,并非逐渐减弱。
17.答案:A
解析: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和市民生活。《送子天王图》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步辇图》是唐朝阎立本的作品;《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
18.答案:D
解析: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他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无不传神,富有情趣。顾恺之是东晋画家;阎立本是唐朝画家;吴道子是唐朝画家。
19.答案:D
解析: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时期;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词人。所以顺序为①③②④。
20.答案:D
解析: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为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创新;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如宋朝重文轻武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明清时期实行的,并非宋元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二、材料分析题
1.
(1)答案:材料一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优点:活字印刷术相比雕版印刷术,制版灵活,节省费用,效率高。如果印刷数量较少,优势不明显,但如果印刷数量多,就极为神速,大大降低了书籍的印刷成本,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保存。
解析:从材料一“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及出处《梦溪笔谈》可知是活字印刷术,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优点。
(2)答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意义:提高了航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使航海者在阴晦天气也能辨别方向,不再单纯依赖观测日月星辰。促进了中外交流,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的航海事业得以发展,商船能够远航到更远的地方。为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如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根据材料二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相关知识,从航海安全、中外交流、世界航海发展等方面阐述其意义。
2.
(1)答案:材料一体现了苏轼词豪放的风格。特点:风格豪迈而飘逸,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善于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描绘了壮阔的长江景色,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体现出豪迈的情怀。
解析:从材料一苏轼的词句可判断其风格,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豪放派词的特点。
(2)答案:材料二反映了关汉卿作品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社会意义:关汉卿的作品如《窦娥冤》,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司法的不公等问题,表达了对受压迫人民的同情。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有助于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愿望,推动了元杂剧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
解析:根据材料二关汉卿作品的内容,分析其思想,从社会批判、对社会认知、文学发展等方面阐述其社会意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同步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