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708540/0-17394883519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708540/0-17394883519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708540/0-17394883520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708540/0-173948835203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708540/0-17394883520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708540/0-173948835208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708540/0-173948835211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708540/0-173948835213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物理复习 PPT课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共60页。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3.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考点一 力与力的作用效果
例题1 2022年2月,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中顽强拼搏,勇夺冠军。图1是女足队员正在比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也对脚施加力的作用B.脚将球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D.向前运动的足球,若受到的力都消失,它将静止
分析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也对脚施加力的作用,故A项正确;脚将球踢出,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所以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项正确;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相对于地面位置在变化,所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C项正确;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向前运动的足球,若受到的力都消失,它将以力消失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方法点拨★ (1)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A.一张课桌B.一个手机C.一个鸡蛋D.一名中学生
1.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在不同位置按下图的方向开门,其中最容易的是( )。
A. B. C. D.
例题2 (2023·天津)如图2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
A.重力的方向B.重力的大小C.重力的作用点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分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铅垂线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可用重力的方向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故A项符合题意。
2.(2024·广西)如图3所示,在课间踢毽子的活动中,踢出的毽子在上升过程中( )。
A.具有惯性B.受力平衡C.受到的重力增大D.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2.(2023·扬州)若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将没有质量 ②摩擦力将不存在 ③火焰的形状是球形的 ④瀑布将消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例题3 (2023·烟台)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它的结构和使用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B.轴承内装有滚珠是为了减小摩擦C.刹车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D.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分析 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采用隔离的方式减小车轴摩擦,故A项错误;轴承内装有滚珠是用滚动替代滑动,是为了减小摩擦,故B项正确;刹车时通过增大刹车片对轮毂的压力来增大摩擦,使自行车速度减小,故C项错误;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利用增大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这是为了增大摩擦,故D项错误。
★方法点拨★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其平衡力的大小有关,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因此,要改变摩擦力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此外,使接触面分离、用滚动代替滑动也可以减小摩擦。
3.(2023·北京)下列实例中,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
A.轮滑鞋装有滚轮B.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D.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3.(2024·宁夏)自行车上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其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车把手上刻有花纹B.车轮做成圆形C.给链条加润滑油D.前后轮都安装在滚动轴承上
4.(2024·广州)如图4所示,把吸盘压在竖直的玻璃墙上,挤出空气,它就“吸”在玻璃墙上静止不动,则吸盘所受摩擦力( )。
A.方向竖直向下B.方向竖直向上C.大于其所受重力D.小于其所受重力
例题4 (2023·日照)“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劳动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某学校劳动教育课堂上,以下劳动场景中,利用了费力杠杆的是( )。
A.利用撬棒撬大石块B.用手拿石块C.用钢丝钳剪铁丝D.用羊角锤拔钉子
分析 利用撬棒撬大石块、用钢丝钳剪铁丝、用羊角锤拔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A、C、D项不符合题意;用手拿石块时,若把前臂看成杠杆,支点在肘关节的位置,肱二头肌收缩抬起前臂是动力,石块作用在手上产生的力是阻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B项符合题意。
4.(2023·齐齐哈尔)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筷子B.园艺剪C.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D.水龙头的扭柄
5.图5是小华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的情形。下列操作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增加钩码的个数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C.向右移动钩码的位置D.减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5.(2023·深圳)下列器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汽车方向盘B.门把手C.小白同学家的水龙头D.雨刮器
分析 由题图示可知,图中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匀速向上拉物体时,无论向哪个方向拉动绳
子,施加在绳子上的拉力都与物重相等,则三种拉法所用拉力一样大,故D项正确。
6.如图8甲所示,大人、男孩、女孩用两根相同圆木棍和一根绳子玩“比力气”的游戏。该游戏装置与滑轮组类似,图8乙是其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木棍上,在两根木棍上绕几圈后女孩捆住绳的另一
A.仅将绳在两木棍上多绕1圈B.仅将绳在两木棍上少绕1圈C.仅增加绳的总长D.仅减小绳的总长
端向外拉,大人、男孩则各握住一根木棍向外拉,三人中被拉动者为负,他们都使出了最大力气,仍处于“僵持”状态,没能分出胜负,忽略绳与木棍之间的摩擦,以下做法中最有可能使女孩获胜的是 ( )。
解析 如变式题7题解图所示
解析 如变式题8题解图所示
例题8 如图15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9.(2023·哈尔滨)小丽学习了滑轮的知识后,想利用滑轮组设计一个升降装置,自己把物体吊上楼来,请在图17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和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析 如变式题9题解图所示
实验一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物体等。2.实验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3.实验操作: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校零,使用时要注意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实验二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板、细绳、长方体物块、棉布、毛巾等。 2.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
4.实验方法。 (1)转换法: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的大小来反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控制变量法:①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通过在木块上添加砝码来改变压力的大小;②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原因:木块没有一直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另外,弹簧测力计在运动过程中不方便读数,误差较大。
6.实验的不足之处及改进。 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不好控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改进:建议按图21所示方式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这样改进的好处:不必拉动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易于操作;弹簧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例题10 (2024·广西)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先后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水平向右拉动木块,当木块匀速运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______有关。
分析 比较甲、乙两图,两次实验的接触面相同,题图乙中压力较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大,摩擦力较大,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3)比较甲、丙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
分析 比较甲、丙两图,两次实验的压力相同,题图丙中接触面比较粗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大,摩擦力较大,这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许多运动鞋的鞋底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是应用步骤(3)的结论来______(填“增大”或“减小”)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分析 运动鞋的鞋底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所以是应用步骤(3)的结论来增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11.(2024·大庆)图23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装置。
(1)如图23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下,木板和毛巾保持不动,物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比较乙、丙两图可知,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均填“压力”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小萌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23丁所示,用力拉动长木板向左运动,物块保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改进后的实验过程中,小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实验三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器材:杠杆、铁架台、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
2.实验装置:如图24所示。
3.实验注意事项。
(1)让支点处于均匀杠杆中央的目的: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2)让均匀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3)平衡螺母的调节:左高左调,右高右调。实验开始后,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 .
(1)如图25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 如题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说明左端重,则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25乙中杠杆平衡时,若在杠杆左右两边所悬挂的钩码下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填“左”或“右”)端下沉。
(1)挂钩码前,杠杆如图26甲所示,此时正确的操作是向____(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逐渐减小,动力慢慢变大
1.(2024·乐山)如图1所示,下列四种实例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甲图: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会在手上涂防滑粉B.乙图:轮滑鞋装有滚轮C.丙图:自行车刹车时捏紧车闸D.丁图: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
2.(2024·广西)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南宁举行。期间,小明利用垃圾钳捡垃圾,并进行分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环境,人人有责B.垃圾钳是省力杠杆C.可利用垃圾来发电D.垃圾钳是费力杠杆
3.(2023·广西)如图3所示,在龙舟比赛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队的平均速度一定一样大B.打鼓声主要通过水传给选手C.向后划桨,桨会受到水向前的力D.冠军队的龙舟所受阻力一定最小
4.(2023·海南)用下列简单机械提升同一重物,忽略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5.(2024·乐山)从物理学角度来看,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因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我国传统衡器“杆秤”是一种杠杆,要使如图4所示的秤杆在水平方向平衡,______________端移动。
解析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是省力杠杆;称量时,若秤杆右端向上翘起,说明右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小于左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而左边的力和力臂、右边的力一定,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应该增大右边的力臂,即应将秤砣向右端移动。
8.(2024·枣庄)小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所用实验器材及装置如图7所示。
(1)小华用力推箱子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发现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由此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有关;水平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由此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在实验中,小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____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3)小华按要求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7甲、乙、丙所示。小华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在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______;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______。在实验中,小华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转换法和__________法。
(4)联想到“雨天路滑”,小华猜想:除了接触面材料,接触面上有水也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是他在桌面上注水后再次实验,发现多次测出的摩擦力都比没注水时要____(填“大”“小”或“相等”)。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知道:在木块和桌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充当了润滑剂。
9.移动重物时,把重物一端稍微往上提起一些会更容易推拉,原因是( )。
A.重物对地面的压力变小,导致摩擦力变小B.重物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导致摩擦力变小C.重物受到的重力变小,导致摩擦力变小D.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小,导致摩擦力变小
10.(2024·镇江)小明用如图8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处于竖直方向,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稍稍超过量程。为了完成实验,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钩码的数量适当增加B.钩码的位置适当左移C.弹簧测力计转到图中虚线位置D.弹簧测力计位置适当向左平移
解析 如第12题解图所示
13.(2024·云南)实验小组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桔槔的使用原理。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进行多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用表格中的字母表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②如图11乙所示,此时在右侧钩码下端加挂一个钩码,杠杆会____(填“左”或“右”)端下沉。
(3)桔槔是我国古代的取水工具,如图12甲所示,在井边竖一根树权,架上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绑上大石块,另一端系绳和水桶,简化图如图12乙所示。若水桶盛满水后,为减小人向上提水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石块的质量或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杠杆的支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9-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PPT课件,共60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8-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要求,知识提要,真题详解,实验推演,实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7-第七章 运动和力 PPT课件,共47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