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西师大版(2024)1.认识周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西师大版(2024)1.认识周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周长;掌握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周长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经历周长概念的抽象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并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树叶、课本封面、绳子、直尺、软尺、不规则图形卡片。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直尺、彩笔、数学本、学案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问题引入:出示“给相框围花边”的生活场景图,提问:“需要多长的花边才能围满相框?”
学生讨论后,教师揭示课题:认识周长。
2.直观感知: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课桌面、树叶的边缘,感受“一周”的路径。
(二)探究新知,建立概念
1.认识“一周”:课件动态展示蚂蚁绕树叶边缘爬行一周的动画,提问:“蚂蚁爬行的路线有什么特点?”
总结:从一个点出发,沿着边线走,最后回到起点,这就是“一周”。
2.理解“周长”:
结合实例提问:“树叶一周的长度叫什么?”
引出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动手操作,测量周长:
活动一:测量不规则图形树叶的周长。
小组合作,用绳子沿树叶边缘绕一周,拉直后测量绳子的长度。
活动二:测量规则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学生动手操作,用直尺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求和。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基础练习:
(1)判断哪些图形有周长(区分封闭与不封闭图形)。
(2)计算简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周长。
2.拓展应用:出示学校花坛平面图,提问:“要围一圈栅栏,需要多长的材料?”
思考:用同样长的绳子围成不同形状的图,周长会变吗?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1.学生分享收获:“今天我学会了…….”
2.教师总结: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测量方法有绕绳法和直尺测量法。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课本第78页练习题1-3题。
2.实践任务:测量家中餐桌、窗户的周
长,记录数据。
(六)教学反思(预设)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测量,学生能直观理解周长的概念,但在测量不规则图形时可能出现误差,需加强方法指导。后续教学中可结合生活问题,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门见山,理解“一周”,知道周长的概念,探究测量周长的方法,练习巩固 内化新知,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7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环节一感知并区分“周”与“面”,环节二,环节三,环节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