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淮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题,每小题2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静电喷涂是一种利用静电作用使雾化涂料微粒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带上电荷,并吸附于带正电荷的被涂物的涂装技术,静电喷涂机的结构如图所示,规定大地的电势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化涂料微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B. 静电喷涂机喷口处的电势大于0
C. 工件表面处的电场强度小于喷口处的电场强度
D. 工件与喷口之间的电场线与真空中等量异种点电荷之间的电场线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A.涂料微粒吸附于带正电荷的被涂物上,根据异种电荷相吸的原理,涂料微粒应带负电,A错误;B.工件接地,电势为0,电场线由工件指向喷口,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静电喷涂机喷口处的电势小于0,B错误;C.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工件表面处的电场线比喷口处的电场线稀疏,则工件表面处的电场强度小于喷口处的电场强度,C正确;D.真空中等量异种点电荷之间的电场线上下对称、左右也对称,工件与喷口之间的电场线上下对称,但左右不对称,所以工件与喷口之间的电场线与真空中等量异种点电荷之间的电场线不相同,D错误。
2. 一运动员参加跳水比赛,在下落过程中( )
A. 以运动员为参考系,水是静止的
B. 以水为参考系,运动员是静止的
C. 以裁判员为参考系,运动员是静止的
D. 以运动员为参考系,裁判员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AD.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以运动员为参考系,水、裁判员、地面都是运动的,A错误,D正确;
BC.以裁判员、水、地面为参考系,运动员是运动的,B、C错误;
故选D。
3. 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便于形成单分子油膜,配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浓度要高一些
B. 为清晰显示油膜的边界,应该在滴入油酸酒精溶液后撒上痱子粉
C. 如果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D. 为减小实验误差,选用的玻璃板上正方形方格要小一些
【答案】D
【解析】A.配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浓度低一些,每滴酒精油酸混合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就少,铺在浅盘中形成的油膜的面积就小,更容易形成单层油膜,故A错误;
B.为清晰显示油膜的边界,应该先撒上痱子粉再滴入油酸酒精混合溶液,故B错误;
C.如果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那么油酸的体积偏大,根据实验原理可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可知会导致测量的油酸分子的直径偏大,故C错误;
D.为减小实验误差,选用的玻璃板上正方形方格要小一些,由于轮廓采取估测法,因此方格越小误差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各组单位中,属于国际基本单位的是( )
A. N、kgB. 、m、kg
C. m、kgD. m、kg、N
【答案】C
【解析】力学国际基本单位是kg、m、s,因此C答案正确
故选C。
5. 设汽车出站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能反映其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
A.图像的速度越来越大、斜率越来越小,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错误;
B.图像的速度越来越小、斜率越来越小,是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B错误;
C.图像的速度越来越大、斜率保持不变,是加速度不变的加速运动,故C正确;
D.图像的速度越来越小、斜率保持不变,是加速度不变的减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6. “科技让生活更美丽”,自动驾驶汽车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图1为某型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的测试照,为了增加乘员乘坐舒适性,程序设定汽车制动时汽车加速度大小随位移均匀变化。某次测试汽车“”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汽车制动距离即12m。则关于该次测试,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汽车开始制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C. 汽车开始制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D. 此车制动时间一定大于
【答案】D
【解析】A.汽车制动时汽车加速度大小发生了变化,汽车的运动不是匀减速直线运动,A错误;
BC.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
结合图像可知,在汽车运动过程中,图像与x轴所围几何图形的面积大小表示,则有
解得
BC错误;
D.刹车过程,汽车的速度逐渐减小,全程总位移为12m,则刹车时间必定大于匀速通过该段位移的时间,即有
D正确。
故选D。
7.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两者的关系图象来表示,该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BD.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故F一定时图像为直线,故D正确,B错误;
AC.图像为反比例函数,故A错误;C中无法确定函数类型,故C错误;
故选D。
8.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5N。当系统都处于静止时,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是( )
A. 15N,30NB. 30N,15N
C. 15N,15ND. 15N,7.5N
【答案】C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弹簧测力计一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物体都处于静止,拉力大小都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故选C。
9. 如图所示为内燃机部分结构的剖面简图,曲轴OA绕O点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速为n,曲轴与连杆AB连接在A点,连杆与活塞连接在B点,。此时,连杆AB与OB的夹角为,则( )
A. 图示时刻活塞的速度大小为
B. 图示时刻活塞的速度大小为
C. 曲轴和活塞运动周期不相等
D. 从图示时刻至活塞到最高点,活塞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A
【解析】AB.根据圆周运动规律可得点的线速度大小为
设图示时刻活塞的速度大小为,则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
解得
故A正确,B错误;
C.曲轴和活塞用连杆连接,运动周期相等,C错误;
D.设,活塞的速度大小为,则
解得
从图示时刻至活塞到最高点,不变,一直减小,一直增大,所以一直减小,活塞一直处于失重状态,D错误。
故选A。
10. 如图所示,分解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F=6N,已知一个分力F1=4N和另一个分力F2与F的夹角为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唯一解B. 一定有两组解
C. 可能有无数解D. 可能有两组解
【答案】B
【解析】已知合力、一个分力的方向、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所示:
由于
F>F1>Fsin30°
即
6N>F1>3N
故一定有两组解;
故选B.
11. 图示电路中有a、b、c三根电阻丝,关于三根电阻丝的电阻值,有( )
A. 长度最大的电阻丝b的阻值最大
B. 横截面积最大的电阻丝c的阻值最大
C. 若三根电阻丝的材料相同,则它们的阻值也相同
D. 若三根电阻丝的材料相同,则长度最大、横截面积最小的电阻丝b的阻值最大
【答案】D
【解析】由电阻定律可知,在外界环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且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即若三根电阻丝的材料相同,则长度最大、横截面积最小的电阻丝b的阻值最大。
故选D。
12. 如图所示,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 )
A. b点到c点先加速后减速
B. b点到c点一直减速
C. b点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
D. c点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A
【解析】AB.从b点到c点,小球受到重力和向上的弹力,弹力逐渐增大,开始时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加速度向下,小球做加速运动。后来,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所以b点到c点小球先加速后减速,故A正确,B错误;
C.在b点弹簧的弹力为零,合力为重力,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故C错误;
D.b、c间某位置弹力等于重力,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弹力增大,则在c点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因此c点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D错误。
故选A。
13.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半径分别为r1、r2,质量分别为m1、m2,两球间距离为r,则两球间相互引力的大小为( )
A. GB. G
C. GD. G
【答案】C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的公式可知两球间相互引力的大小为F=
14. 甲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甲所示,乙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关于甲、乙两物体在前8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s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B. 0~4s内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 4~6s内甲的加速度等于乙的加速度
D. 甲、乙在6s末改变运动方向
【答案】A
【解析】AB.由图像得0~4s内甲的位移为4m,乙的位移为
且由,知0~4s内
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像知4~6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甲的加速度为零;4~6s内乙的加速度为
故C错误;
D.因为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图像的纵轴表示速度,所以由图可得甲在4s末改变运动方向,乙在6s末改变运动方向,故D错误。
故选A。
15. 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为v,则它的角速度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可得
故选C。
16.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分别从两个高度相同的粗糙斜面和光滑圆弧斜坡的顶点滑向底部,如图所示,如果它们的初速度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物块B运动路程长些,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多些
B. 小物块A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多些
C. 小物块B下滑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少些
D. 小物块A和B下滑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
【答案】D
【解析】AB.重力做功跟初位置和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根据
可知A和B铁块下滑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相等,选项AB错误;
CD.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间的关系
知A、B下滑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同时还受到大小为10N的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则该物体(g取10m/s2)( )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左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方向向右
C.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方向向左
D.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方向向左
【答案】D
【解析】AB.该物体受滑动摩擦力,则
方向水平向左,故AB错误;
C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
方向水平向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8. 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
A. 物体立即获得速度
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
C. 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D. 由于物体未来得及运动,所以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答案】B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力与加速度具有瞬时对应关系,它们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增同减,即在力开始作用的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力与速度无瞬时对应关系,由运动学知识可知,静止的物体要获得一个速度,除有一个加速度外,还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9. 一个重量为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次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x,做功W1,功率P1;另一次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x,做功W2,功率P2。在这两种情况下拉力做功及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W1=W2,P1>P2B. W1>W2,P1>P2
C. W1=W2,P1=P2D. W1>W2,P1=P2
【答案】A
【解析】力F是恒定不变的,两次通过的距离x相等,由公式
可知
W1=W2
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小于光滑水平面上;根据
可知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小于在粗糙水平面上的时间;由功率的定义式
可得
P1>P2
故选A。
20.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3 m/s,若船在水流速为4 m/s的河中航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船一定不能到达对岸B. 船的运动轨迹一定是曲线
C. 船可以垂直到达对岸D. 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一定的
【答案】D
【解析】A.运动具有独立性,只要船在河宽方向有速度分量,就能到达对岸,A错误;
B.静水船速和水速均为匀速直线运动,合运动也为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B错误;
C.静水船速小于水速,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合成速度的方向不可能垂直对岸,所以船不可以垂直到达对岸,C错误;
D.运动具有独立性和等时性,河宽一定,垂直对岸最大的速度为静水船速,所以过河时间最短为河宽与静水船速的比值,D正确。
故选D。
21. 一位杂技演员,用三只球进行抛接球表演,他每隔0.4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将球运动近似看做是竖直方向的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拋球点算起,取)(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任意两球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4s,三个球之间有三个时间间隔,共1.2s,则每个球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间为0.6s,则由逆向思维可知,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是
故选B。
22. 新环线的建成通车,有效缓解了市内交通压力。如图所示为四环线上一个大圆弧形弯道,公路外侧路基比内侧路基高。当汽车以理论时速行驶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 )
A. 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的值变小
B. 只要车速低于,车辆就向内侧滑动
C. 车速高于,车辆可能向外侧滑动
D. 要使汽车在转弯过程中不打滑,车速不能大于
【答案】C
【解析】A.当汽车以理论时速行驶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此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刚好提供向心力,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没有变化,可知的值不变,A错误;
B.车速低于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车辆有向内侧滑动的趋势,此时路面对车有向外侧的静摩擦力,车辆可能并不会向内侧滑动,B错误;
CD.车速高于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车辆有向外侧滑动的趋势,此时路面对车有向内侧的静摩擦力,车辆可能并不会向外侧滑动,车速越大,路面对车有向内侧的静摩擦力也越大,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车速如果更大,车辆将向外侧滑动,C正确,D错误。
故选C。
23. 消防员在一次用高压水枪灭火的过程中,消防员同时启动了多个喷水口进行灭火。如果有甲、乙靠在一起的高压水枪,它们的喷水口径相同,所喷出的水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看出( )
A. 甲水枪喷出水的速度大
B. 乙水枪喷出的水在最高点的速度较大
C. 甲水枪喷出的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
D. 乙水枪喷出的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
【答案】B
【解析】CD.由图可知,甲、乙两支水枪所喷出的水在空中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
因此在竖直方向像运动的时间相同,故CD错误;
B.因为斜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不变,因此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越远,水平分速度越大,故B正确;
A.甲、乙两支水枪所喷出的水在空中的高度相同,因此可知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同,水平方向的速度乙大于甲,因此合速度乙大于甲,故A错误。
24. 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半径之比为R1:R2=1:4,则它们的运动周期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A. T1:T2=8:1,v1:v2=2:1
B. T1:T2=1:8,v1:v2=1:2
C. T1:T2=1:8,v1:v2=2:1
D. T1:T2=8:1,v1:v2=1:2
【答案】C
【解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求得
,
代入数据求得
C正确.
故选C。
25. 关于电场线,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B. 电场线与电荷运动的轨迹是一致的
C. 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与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可以不同
D. 沿电场线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大
【答案】C
【解析】A.电场线是人为了方便研究电场而假想出来的,是不存在的,故A错误;
B.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即为电场强度的方向,若是正电荷,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而电荷运动的轨迹在电场线上,电场线必须是直线,故B错误;
C.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和电场方向相反,即和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相反,故C正确;
D.沿电场方向,电势是降落的,电场强度用电场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也就是说,沿电场方向,电场强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26. 电影《流浪地球》中呈现“领航员号”空间站通过旋转圆形空间站的方法获得人工重力的情形,即刘培强中校到达空间站时电脑“慕斯”所讲的台词“离心重力启动”,空间站模型如图。若空间站直径为,为了使宇航员感觉跟在地球表面上的时候一样“重”,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则空同站转动的周期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空间站中宇航员做匀速圆周运动,使宇航员感受到与地球一样,则有
得
故选B。
27. 如图所示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a、b是电场中的两点,则( )
A. 正电荷在a点受到电场力方向必定与该点场强方向相反
B. 同一点电荷放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比放在b点时受到电场力小
C. b点的电场强度较大
D. a点的电场强度较大
【答案】D
【解析】考点是电场线,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正电核受力方向和电场线相同,负电荷则相反;运动轨迹与受力和初速度有关,不一定沿电场线。A.正电荷所受电场的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故A错误;
BCD.a处电场线比b处密,因此a处电场强度比b处大,同一电荷受力也大,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8. 下列过程中,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B. 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D. 物体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动能不变,当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
B.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也不变,故B 正确;
C.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变,而势能时刻在变化,所以C错误;
D.物体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而重力势能在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29. 图为体育生在高考前进行体能训练的一种方式,若他们拖着旧轮胎从水平路面以恒定速率运动到斜坡上,则( )
A. 轮胎受到的摩擦力对轮胎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B. 轮胎受到的拉力对轮胎始终做正功
C. 轮胎受到的重力对轮胎始终没有做功
D. 轮胎在斜坡上受到的支持力对轮胎做正功
【答案】B
【解析】A.由题意可知,轮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坡向下,而位移沿斜坡向上,两者夹角为180°,则轮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做负功,故A错误;
B.设拉力与轮胎运动方向的夹角为,由于是锐角,所以轮胎受到的拉力做正功,故B正确;
C.体育生拖着旧轮胎从水平路面以恒定速率运动到斜坡上,轮胎受到的重力对轮胎始做负功,故C错误;
D.轮胎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轮胎的位移方向垂直,则支持力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30. 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轨道上运行,游客却不会掉下来,如图甲所示,我们把这种情形抽象为图乙的模型:弧形轨道的下端与竖直圆轨道相接,将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距地面高度为h处释放,小球进入半径为R的圆轨道下端后沿圆轨道运动。欲使小球运动到竖直圆轨道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的压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则h与R应满足的关系是(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 )
A. h=2R
B. h=2.5R
C. h=3R
D. h=3.5R
【答案】C
【解析】小球通过圆轨道最高点时,应满足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得
故选C。
31. 如图所示,汽车以速度通过凹形路面最低点。关于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等于汽车所受的重力B. 小于汽车所受的重力
C. 速度越大压力越大D. 速度越小压力越大
【答案】C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即
可知车对地面的压力大于汽车所受的重力,且速度越大压力越大。
故选C。
32. 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测得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总大于动能增加量,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下落过程存在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
B. 纸带弯曲时测量长度造成误差
C. 选用了质量大、体积小的重物
D. 手提纸带上端保持竖直,然后释放纸带
【答案】A
【解析】A.由于下落过程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对重物做功,会导致重力势能部分转化为内能,使动能的增加量减小,因此测得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总大于动能增加量,A正确;
B.纸带弯曲时对测量长度不会造成误差,B错误;
C.选用了质量大、体积小的重物,在重物下落时会减小空气阻力作用,减小实验误差,C错误;
D.手提纸带上端保持竖直,然后释放纸带,会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减小实验误差。D错误。
故选A。
33. 将一空心导体放入匀强电场中,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B、C为导体表面两点,A、D两点到导体的距离相等,A、B、C、D四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φC、φD,则( )
A. φAφC
C. φC>φDD. φA=φD
【答案】C
【解析】B.由于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本身为一个等势体,可知
φB=φC
故B错误;
A.由于沿电场线电势降低,结合上述可知
φA>φB
故A错误;
C.由于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
φC>φD
故C正确;
D.结合上述可知
φA>φD
故D错误。
故选C。
34. 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中,将直流电源、电阻、电容器、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单刀双掷开关组装成如图实验电路,则( )
A. 将开关接1,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上极板带正电
B. 将开关接1,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上极板带正电
C. 将开关接2,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上极板带正电
D. 将开关接2,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下极板带正电
【答案】A
【解析】AB.将开关接1,电容器和电源连接处于充电状态,上极板与电源正极连接,上极板带正电,B错误A正确;
CD.将开关接2,电容器和电源断开和电阻连接处于放电状态,上极板带正电,CD错误。
故选A。
35. 如图所示是利用伏安法分别测量两节不同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时作出的U-I图像,由此可知( )
A. E1>E2,r1E2,r1>r2D. E1r2
故选C。
36. 如图所示,P为均匀带正电球体,四分之一圆弧形金属板靠近带电球体,圆弧的圆心与球心重合,金属板接地,稳定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仅在A点有感应的负电荷B. 仅在B点有感应的负电荷
C. A、B两点电势相等D. CD圆弧面有感应的正电荷
【答案】C
【解析】ABD.AB圆弧面为近端,AB圆弧面有感应的负电荷,由于金属板接地,CD圆弧面没有感应电荷,故ABD错误;
C.静电平衡后,圆弧形金属板为等势体,则A、B两点电势相等,故C正确。
故选C。
37.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直流电
B. 手提纸带上端,先释放纸带再启动打点计时器
C. 可以根据求纸带上打某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
D. 某条纸带开头一段点迹不清晰,该纸带也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交流电,故A错误;
B.手提纸带上端,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再释放纸带,故B错误;
C.不可以根据求纸带上打某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否则就认为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机械能守恒了,故C错误。
D.实验中并非一定要选取开始速度为零的点,选取点迹比较清晰部分的纸带进行测量即可,故D正确。
故选D。
38. 甲、乙两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实际功率,二者阻值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由于甲、乙两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则流过电阻的电流相等,设为,由公式可得
解得
即
故选C。
39. 如图所示,在线圈中心处挂上一个小磁针,且与线圈在同一平面内,则当线圈中通以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时( )
A. 小磁针N极向里转
B. 小磁针N极向外转
C. 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左摆动
D. 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右摆动
【答案】A
【解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弯曲的四指指向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线圈内部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磁场方向,因此小磁针N极向里转。
故选A。
40. 如图所示是两个定值电阻A、B的U-I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将电阻A、B串联,其图线应在区域Ⅰ
C. 将电阻A、B串联,其图线应在区域Ⅲ
D. 将电阻A、B并联,其图线应在区域Ⅱ
【答案】B
【解析】根据可知U-I图像的斜率等于电阻,可知
A.因A的斜率大于B,可知,选项A错误;
BC.将电阻A、B串联,则总电阻比大电阻RA还要大,则其图线应在区域Ⅰ,选项B正确,C错误;
D.将电阻A、B并联,则总电阻比小电阻RB还要小,则其图线应在区域Ⅲ,选项D错误。
故选B。
41. 用导线将灵敏电流表与金属棒连接成一个磁生电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则下列哪种操作能使指针偏转( )
A. 使导体ab向左(或向右)移动
B. 使导体ab向上(或向下)移动
C. 使导体ab沿a→b的方向移动
D. 使导体ab沿b→a的方向移动
【答案】A
【解析】A.使导体ab向左(或向右)移动会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使电流计指针偏转,A正确;
B.使导体ab向上(或向下)移动、沿a→b的方向移动或沿b→a的方向移动均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CD错误。
故选A。
42. 如图所示,三根长直导线垂直于纸面放置通以大小相同,方向如图的电流,ac⊥bd,且ab=ad=ac,则a点处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为( )
A. 垂直于纸面向外
B. 垂直于纸面向里
C. 沿纸面由a 向d
D. 沿纸面由a向c
【答案】C
【解析】直导线b在a点产生磁场与直导线d在a点产生磁场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则合磁场为零;而直导线c在a点产生磁场,方向从b指向d,即为沿纸面由a指向d,故选C.
43. 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存在辐射电磁波,当温度升高时,辐射中波长较短的成分越来越强。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没有能量
B. 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
D. 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答案】C
【解析】A.电磁波也有能量,选项A错误;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选项B错误;
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选项C正确;
D.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C。
44. 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
B. 磁感线从N极出发到S极终止
C. 磁感线在空中不可能相交
D. 磁感线较密的地方,表示该处磁场较弱
【答案】C
【解析】A.磁感线是为了更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象的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故A错误;
BC.在磁铁外部,磁感线由N极指向S极,在磁铁内部,磁感线由S极指向N极,磁感线是闭合的,但不相交,故B错误,C正确;
D.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较密的地方,表示该处磁场较强,故D错误。
故选C。
45.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与磁场垂直,且一半在匀强磁场内一半在匀强磁场外。下述过程中能使线圈不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以dc为轴转动45°B. 以ad为轴转动45°
C. 将线圈向右平移D. 将线圈向左平移
【答案】A
【解析】A.令cd边长为L,以dc为轴转动45°,有效面积不变,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即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线圈不产生感应电流,故A正确;
B.以ad为轴转动45°,有效面积减小,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故B错误;
C.将线圈向右平移,全部进入磁场之前,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将线圈向做平移,全部从磁场出来之前,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46.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F的大小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和运动半径r之间的关系。如图此时连接皮带的两轮半径,图中两球距立柱转轴中心的距离,球1的质量和球2的质量相等。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放大法
C.等效替代法
D.控制变量法
(2)在图示情景下转动手柄,则______。
【答案】(1)D (2)1:4
【解析】(1)[1] 探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F的大小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和运动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故选D。
(2)[2] 连接皮带的两轮线速度相等,半径,根据
有
根据
可得
47. 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测量:
(1)测量电路的电压时,选用直流50V量程,指针位置如图中a所示,该电路两电压为______V;
(2)测量电阻的阻值时,选择开关处在欧姆“X10”挡,指针位置如图中b所示,被测电阻的值为______Ω。
【答案】(1)21.0 (2)100
【解析】(1)[1] 测量电路两电压时,选用直流50V量程,指针位置如图中a所示,读数时要读中间的刻度盘,最小刻度为0.1V,则该电路两电压为21.0V。
(2)[2] 测量电阻的阻值时,选择开关处在欧姆“X10”挡,指针位置如图中b所示,读数时要读最上方的刻度盘,被测电阻的值为。
48.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图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完成实物连线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一节干电池的内阻偏小,关于电源,电流表应该外接,误差较小。故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49. 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实验简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 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水平;
② 固定木板上的坐标纸,使木板保持竖直状态,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板面平行,坐标纸方格横线呈水平方向;
③ 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________释放,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经过的位置;
④ 取下白纸,用平滑曲线画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答案】同一高度由静止
【解析】为了保证每次小球到达槽末端速度相同,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经过的位置。
50. 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λ的激光,发射功率为P,c表示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则激光器在时间t内发射的光子数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1]光子的能量
根据能量守恒有
解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物理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