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巴中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巴中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50分 120分钟完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2.所有题在答卷规定的位置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卷交监考老师。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某校组织开展以“亲近家乡,以文传情”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秀美巴中地域辽阔,当人与山水相逢,便会在眼底晕染出层层诗意。
光雾山喀斯特峰丛地貌奇特秀丽,森林植被莽莽榛榛,集秀峰怪石、峭壁幽谷、溪河瀑潭、原始山林于一体,故有“五绝”之称。徜徉于那林间小道,每一步都踏着自然纯粹的韵律,山水画卷便在这一片静mì【 】中流转。春赏花、秋观叶、夏避暑、冬看雪,四季更迭,各得其所。
诺水河南北贯通,两岸群峰耸峙,隐天bì【 】日。山、水、石、林、峡谷各呈姿态,尤其是近128个左右的地下溶洞,令人叹为观止:阴河龙潭水声潺潺,牛角嵌别有洞天;仙女飞天,石佛群生,琳琅满目,步步奇幻;地下宫殿,仙山琼阁,鳞次栉比,鬼斧神工。
明镜澄澈映青山,绿水粼粼纳蓝天,鱼鸟呼朋引伴戏湖底,驷马水乡的游人qiè【 】意地泛舟湖上。湿地公园向充满好奇心的人们张开怀抱,站成百里森林长廊的水杉们,商议着你造访的那一天该如何装扮。本着让你不虚此行的原则,它们满怀热忱地挑选衣裳的颜色。
秀美巴中历史悠久,当人与文化相逢,便会在心间萦绕着悠悠遐思。
古建筑自然是恩阳古镇最亮眼的文化瑰宝。这里有徽州建筑风格的胡家大院,有宏伟肃穆的禹王宫和万寿宫。小巧的木质楼阁、错落有致的青瓦,无不彰显着岁月雕镂。走近这些古建筑,仿佛置身于明清时代,历史的气息在一shà【 】间扑面而来。
南龛山则是世代滋养巴州、守望巴州的一块净土。人们觉得:只要南龛在,希望就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 】中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莽莽榛榛(mǎng)静谧隐天蔽日粼粼(líng)
B.莽莽榛榛(máng)静秘隐天敝日粼粼(lín)
C.惬意热忱(chén)雕镂(lòu)一霎间
D.怯意热忱(chéng)雕镂(lǒu)一刹间
2.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徜徉B.各得其所C.呼朋引伴D.造访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徜徉于那林间小道,每一步都踏着自然纯粹的韵律”一句中的“一步”“纯粹”“韵律”分别是数词、形容词、名词。
B.“地下宫殿,仙山琼阁,鳞次栉比”和“湿地公园向充满好奇心的人们张开怀抱”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
C.“每一步都踏着自然纯粹的韵律”和“古建筑自然是恩阳古镇最亮眼的文化瑰宝”中的“自然”一词意义相同。
D.“叹为观止”“鬼斧神工”都是褒义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是近义词。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春赏花、秋观叶、夏避暑、冬看雪,四季更迭。
B.尤其是近128个左右的地下溶洞,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C.本着让你不虚此行的原则,它们满怀热忱地挑选衣裳的颜色。
D.小巧的木质楼阁、错落有致的青瓦,无不彰显着岁月雕镂。
5.下列填入横线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中华儿女自古被称为龙的传人,据说“龙”吸日月精气,姿态绝伦,与天地融为一体。
②并且将心中想象的神或佛的样子开凿在一间石室里,以龛奉之。
③“南龛”里的“龛”,说文解字里释义为从龙、合身,指龙的相貌。
④后来,人类为寄予对龙的敬畏,则将之化为神,化为佛。
A.③①④②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②①
6.想了解更多家乡的风光,需完成文学文化常识闯关,请你选出正确的一项( )(3分)
A.古代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语非常丰富,如“日中”表示正午时分,“俄而”“少时”“顷刻”“久之”都表示时间短暂。
B.海伦·凯勒,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代表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我的白鸽》以真实细腻的心灵体验,为我们描述了美好的心灵与美好的白鸽;课文真切地表现出对拥有美的情感体验和失去美的深深遗憾。
D.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征,而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则是寓言的重要特征,前者如《蚊子和狮子》,后者如《皇帝的新装》。
7.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是无边的景致,值得我们一字一句地倾心描摹。请以“最妙的是”开头,描绘家乡的风景。(3分)
要求:使用正楷,书写工整;动用感官;使用修辞。
示例:最妙的是秋天的光雾山,看吧,漫山的枫叶像燃烧的火焰,热烈而奔放。
8.琅琅书声不仅能展现家乡之美,还能传递心底柔情。请你选择一节设计朗读脚本。(从重音、停连、语调、节奏等角度设计)(3分)
(1)一条巴河流过春夏秋冬,一片红叶诉说乡思情浓,一朵银耳盛开美丽的梦,一曲背二歌唱天下英雄。
(2)米仓山古栈道岁月匆匆,唐时南龛风光魅力无穷,走进巴中,走进五彩缤纷的梦。
我的选择:第______节
我的设计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歌是以文传情的典范,请你梳理所学诗歌,将这段话补充完整。(6分)
当文字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它便有了如歌的生命。岑参用“遥怜故园菊,①______”寄托自己对饱经战争忧患人民的同情;李商隐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②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谭嗣同将山水写活“③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喷薄出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刘禹锡推陈出新,昂扬奋发地吟诵出“自古逢秋悲寂寥,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李白仅用只言片语,却在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中,满载一船乡情。
二、阅读·鉴赏(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4分)
枝头春早
刘乾能
①“立春东风回暖早”,雪雨过后,春的脚步声就已经响起。早晨出门,迎面一缕寒风,满是冬的凛冽。冬寒,仿佛在用尽最后的力气,要与春“掰掰”手腕。
②走在街头,路旁的银杏树枝条散乱,让通透的天空显得旷古。仔细察看,树枝仿佛有了些微的变化。之前的深褐色,泛出一抹淡淡的绿,仿佛画家不经意的㲷染,若隐若现。樟树的叶子还坚守在枝头,只是凝滞的墨绿在悄然消退,叶面逐渐显出一丝翠绿来。樱树的枝头,也冒出一个个的花苞来,眼下显然还不是它们登台表演的时节。夹竹桃的枝条颜色也有了些微的变化,清浅的褐色上显出了绿意。只是这身绿,在染缸里可能还未完全浸透,有些淡,有些浅,有着暧昧的意味。
③一大清早,江湾河面,几只赤麻鸭在水面扑腾翅膀,尽情畅游一段,激起翻滚的水花,然后,一个猛子扎下水去,再冒出灰灰绿绿的身子来,荡起的涟漪,四向扩散。这些温驯的憨憨的鸭子,已振奋着精神,让时光变得灵动起来。回头一看,滨河路的几株海棠,已经开出三五朵花来。它们是什么时候开放的,是昨夜,还是清晨,我不得而知。此刻,它躯干粗大,枝条遒劲,浑身上下长长的尖刺。坚硬与柔软,就这样在一株树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别样的姿态自然呈现。走近再看,那些花朵,花瓣艳红,花蕊纤细,花瓣紧裹,如胭脂,似红唇,在早晨浓密的水雾浸染下,呈现出温润的层次。枝头,还有许多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感觉那绽放就会发生在你转头的一瞬间,青春的张力明显赶着要刺破那薄软的花衣。眼前的情景,不由让我想起苏东坡的诗来。“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写下这些诗句的时候,苏东坡会不会也是在这样风冷雨细的季节。深夜,读书写字已有倦意,他迈步出书房,伸伸腰,踢踢腿,在院墙的转角处,忽然与一丛海棠不期而遇。春寒料峭中,月光淡淡,轻雾乍起,眼前的一切朦胧而缥缈,有着梦境般的虚幻。诗意战胜了寒意,诗情温暖了千古。
④沿河畔的栈道继续前行,一缕芬芳忽然袭来,将清冽的空气划出一个别样的通道。这香气,扑鼻而至,幽雅馥郁,带着与生俱来的雍容典雅和沁人心脾的清甜。“篱菊抱香死,化入岁寒枝。依然色尚黄,雪中开更奇。”花朵还未入眼,脑海里便浮出戴复古吟咏蜡梅的诗句来。循着香气望去,绿化带的灌木丛中透出一抹嫩黄。那黄,薄如纱,轻如羽,细如丝,仿佛舒缓旋律中突然响起的快节奏,让初春凝滞的绿色有了明显的跳跃。脚步随着目光移动,一丛蜡梅在眼前绽放。花朵恣意,意象汪洋,仿佛要竭尽全力抢占春的风头。
⑤蜡梅常在腊月开放,“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它傲霜迎春的鲜明个性,思春盼春的心思,一向都不是舒缓温顺的,骨子里始终带着急忙迫切。宋代唐仲友的诗句写道:“凌寒不独早梅芳,玉艳更为一样妆。懒着霓裳贪野服,自然仙骨有天香。”显然,那枝头的点点黄花,分明就是要追赶一年又一年的春潮。
⑥望着眼前这蜡梅,感叹它迎霜傲雪,其香浓而清雅,其色艳而不俗。它岁首冲寒而开,久放不凋,真的是轻黄缀雪,冻梅含霜,完全的春之使者。下班路过一家花店,买了几枝,回家插入一陶瓷的细口花瓶中,书案俨然多了一分雅趣。更令人神往的,是这清香弥漫室内的蜡梅,散发彻骨幽香的同时,分明是提前把春邀约到家了。
(摘自《西安日报》2024.3,有删改)
10.文章第②段描绘了哪些迎“春”之物?请以它们的口吻补全自我介绍。(4分)
示例:我是银杏。冬天太冷了,凛冽的寒风把我的发型都吹乱了!我一直都披着深褐色的外衣。现在春天快到了,我要把我那件小清新的淡绿色衣服穿起来!
(1)
(2)
11.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是一篇细腻描绘春天来临的散文,通过观察街头景象和自然生物的变化,展现了春天到来的生机与活力。
B.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描绘出鸭子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的情态。
C.花瓣艳红,花蕊纤细,花瓣紧裹,如胭脂,似红唇,用比喻的修辞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写出了花朵的温润可爱,也加深了读者对景物的感受。
D.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嗅觉、听觉描写,写出蜡梅抗争冰雪的重压,孤傲高洁,竭尽全力抢占春的风头。
12.文章多处引用或化用古诗词。请以第④段为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13.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与链接材料的内容是如何表现作者情感的。(4分)
【链接材料】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节选)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6分)
谢谢你,一身尘土仍爱我
袁秋茜
亲爱的爸爸:
见字盼好!
①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当你收到这封信时,肯定会一边感到惊讶,一边到处找水龙头。找到水龙头之后,你会认真地把手洗干净,再用毛巾擦干,接着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开始读信。
②读到这儿,你是不是会嘴角上扬?你心中也许会疑惑,不常见面的丫头怎么那么了解你呢?虽然我们在同一个城市,但是每年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可是,这不妨碍我在近几年的光阴里慢慢懂得了你,也懂得了你对我那份不曾言说的爱。
③刚参加工作那年,我的工资低,不得不与他人合租房子。因为在医院上班,经常要三班倒,工作几个月后,我就消瘦了一大圈。妈妈在电话视频时看见我的模样,总是心疼地叹气,于是给我准备了很多的蔬菜、水果,让你坐着大巴车送给我。在炎热的夏天,你背着沉重的蛇皮袋,一步一步从地铁走到我的住处,再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送到六楼。可是,我因为工作忙没有接到你的电话,害你在门口等了好久。
④后来,我听室友说,她开门时看到局促的你。让你进屋,你犹豫了一下掸了掸身上的尘土,才拎着袋子进了屋。她看你满头大汗,倒了杯水给你,你却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渴。你将袋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小心地摆在厨房角落,拿出梨和葡萄,热情又笨拙地让我室友吃。室友曾笑着对我说:“你爸爸好可爱哦。”
⑤可是,你知道吗?当我听到室友的话时,心里有一片融入泪水的湖,它被石子击中,泛起层层涟漪。我没有告诉室友,你将带给我的一盆家乡的泥土放在走廊上,只因为担心她笑话你是个“乡巴佬”,从而瞧不起我。我没有告诉她,你早就渴得嗓子冒烟,却不好意思用她递过来的精致的杯子喝水。我也没有告诉她,你穿着平时不舍得穿的干净衬衫给我送东西,为的是能体面些不让我丢面子。
⑥其实,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来看我,都无关紧要。室友不是嫌贫爱富之人,而我更不会因为你满身尘土就嫌弃你。相反,每一次看见你,我都会从你身上汲取生活下去的力量。你勤劳肯干,吃苦耐劳,面对生活的磨难,从不轻言放弃。这样的你,在人世间熠熠生辉,只是你从未意识到而已。
⑦钢筋水泥里长不出浪漫的玫瑰,但是每一块砖瓦里洒满了你的爱。这么多年来,你一直是城市里的建筑工人,常年拿着瓦刀,敲着砖,砌着墙,在弥漫着粉尘的环境里,你逐渐累弯了腰。有一次,你脚受了伤,痛得睡不着,忍了两天才告诉我。我急忙赶到工地,看见你躺在水泥地上,脚肿得像个馒头。你一脸憔悴,见到我后,又一脸抱歉。我环顾四周,你住的地方无床无椅,无桌无凳,有的只是杂七杂八的建筑材料和破破烂烂的锅碗。
⑧你说:“本来不想麻烦你,耽误你上班和休息,可我实在走不了,只好喊你来一趟……”亲爱的爸爸,我是你的女儿,你受伤了应该第一时间告诉我,让我带你去医院啊,怎么拖着、瞒着,还感到愧疚呢?我忍住泪水,搀扶着你下楼,带你去医院治疗。后来,你在家休养了一年,总吵着、闹着要出来干活。妈妈告诉我,你希望我往后的生活更有底气,你要趁自己还能干活的时候多干一些,多减轻我的负担。
⑨执拗的你终究还是来城市打工了,你说,虽然买不起城市里的一间房,但你为城市里矗立的大楼流过汗水,也就有了小小的成就感。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这座城市的繁华离不开像你一样的建造者。你们微小如芥,是隐入尘烟的平凡力量,我真心为你们感到自豪。
⑩亲爱的爸爸,真的谢谢你,谢谢你一身尘土仍爱我。成不了玫瑰的我已经成为坚强的小麦花。往后的日子,我只管往前,一定会到达幸福的终点。
爱你的小孩
2024年4月
(摘自《知识窗》2024.6,有删改)
14.写人离不开记事。作者把父亲放在具体事件中去写,从而将人物写“活”。请梳理文本内容,将下列横线处内容补写完整。(2分)
牵挂我的身体,父亲带蔬菜、水果来看我→①______,父亲将带来的家乡泥土放在走廊上→怕给我添麻烦,父亲受伤之初隐瞒我→为减轻我的负担,②______。
15.在下列【A】【B】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3分)
【A】在炎热的夏天,你背着沉重的蛇皮袋,一步一步从地铁走到我的住处,再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送到六楼。(词语或描写角度)
【B】当我听到室友的话时,心里有一片融入泪水的湖,它被石子击中,泛起层层涟漪。(修辞手法角度)
16.文中多处使用第二人称有何好处?(3分)
17.文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18.一座城市的兴起与繁华都离不开像文中父亲一样的平凡建造者。请联系生活实际选择特定对象为“他”或“他们”写几句话来表达你的情思。(30字左右)(4分)
(三)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9-24题。(20分)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雪
天工剪水①,宇宙飘花,吾细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②平均,匀也;洞窗辉映,明也。宜长松修竹,老梅片月,怪石崚嶒③,深林窈窕④。寒江远浦,断岸小桥。古刹⑤层峦,疏篱幽径,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⑥寻诗。小酌清淡,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⑦把盏。老僧对座,韵士闲评。披鹤氅⑧,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如此景况,何必峨眉千尺?
(选自《闲赏十六则》,有删改)
【注释】①剪水:这里指下雪。②高下:高处和低处。③崚嶒(língcéng):山高大突出的样子。④窈窕:幽深,深远。⑤古刹:古老的寺庙。⑥蹇(jiǎn):跛驴。⑦黛眉:青黑色的眉,代指女子。⑧鹤氅(chǎng):用鹤羽制成的外衣。
【丙】 雪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0.阅读文言文,可以用不同方法推知词义。请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3分)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公欣然曰晓之者亦舍然大喜B.相委而去有闻而传之者曰
C.吾细品之而两狼之并驱如D.有四美焉必有我师焉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
23.【甲】文中两次描写了谢太傅的神态,但对兄子胡儿和兄女谢道韫的神态却并无着墨。请仿照“公欣然曰”,在“兄子胡儿曰”与“兄女曰”的“曰”之前各增补一个词语,并简要说明其反映的人物心理。(4分)
24.同是写雪的作品,【乙】文和【丙】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整本书阅读(10分)
25.读《朝花夕拾》里的文章,有时会读到一个天真的“小鲁迅”,有时会读到一个深沉的“大鲁迅”。
请你参与探究《朝花夕拾》中“小鲁迅·大鲁迅”的专题阅读活动,帮助设计阅读方案,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26.请你结合所给的插图填写下表。
四、写作·表达(6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鲁迅的往事里,有百草园中按斑蝥、拔何首乌的身影;史铁生的往事里,有母亲朴素而坚忍的话语“好好儿活”;于漪的往事里,有国文教师教诵时凝注于眼的深情……成长岁月中,金色回忆总能唤起你我的无限激情,温暖时光,催人奋进。
请以“我的依依往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充实,情感真挚;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③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信息。
巴中市2024年秋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C2.B3.D4.C5.A6.B11.D21.C
非选择题(126分)
7.给分标准:书写1分,感官1分,修辞1分。
8.给分标准:任选一节,设计两处,(2分)理由阐释清楚,言之成理。(1分)
示例:一条巴河/流过/春夏秋冬,(强调对象,感慨时间流逝,赞美巴河历史悠久)
一片红叶/诉说/乡思情浓,(舒缓,强调对故乡的深情思恋)
一朵银耳/盛开/美丽的梦,(轻柔,深情梦幻,引人遐想)
一曲背二歌/唱/天下英雄。(“唱”略微延长,末尾升调,慷慨激昂)
米仓山古栈道/岁月匆匆,(“匆匆”语速略快,表现岁月流逝极快)
唐时/南龛风光/魅力无穷,(升调,强调南龛风景的美丽)
走进/巴中,走进/五彩缤纷的梦。(强调歌颂对象及其特点,表达对巴中的热爱与向往)
9.①应傍战场开②何当共剪西窗烛③河流大野犹嫌束④我言秋日胜春朝⑤峨眉山月半轮秋⑥影入平羌江水流(共6分)
10.示例:我是樟树。春天要到了,虽说冬天我也没怎么脱发,但这颜色看的我心烦!我要给我的头发加点翠绿。
我是樱树。虽然现在还不是我表演的时候,但春天要来了这个喜讯,我怎么能不告诉大家呢?看吧,我的花苞已经冒头了!
我是夹竹桃,他们说我最漂亮的衣服是粉色的,但现在好像还不是穿它的时候,所以我就穿上了这件褐绿色的衣服,这是我新做的衣服!(三点任写两点,一点2分,两点4分)
12.第④段作者闻到蜡梅香气联想到了戴复古吟咏蜡梅的诗句,这首诗以篱笆旁的菊花为引子,刻画出蜡梅盛开时嫩黄的颜色,其凌寒怒放的生命奇迹让人震撼和敬佩。作者巧借此诗表达了对蜡梅的赞美与敬佩之情。(2分)引用诗句让文章语言更具文化内涵,增加文采和意蕴,引起读者的兴趣。(1分)
13.本文结尾动用感官,从嗅觉、视觉的角度写出腊梅清雅、不俗的特点:将蜡梅比作春的使者:再用插花的细节描写将春天的美好具体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热爱;(2分)
链接材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将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赞美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赋予了春天人的情态,层层递进,表达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表现出作者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心态。(2分)
14.①担心我被室友瞧不起②父亲再次到城市打工(1点1分)
15.(3分)【A】示例一:运用了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准确传神地写出父亲的艰辛与节俭,表达了父亲对孩子深切的关爱。
示例二:“沉重”、“一步一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等词具体形象地写出父亲的艰辛与节俭,表达了我内心的愧疚和对父爱的理解。
或【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内心比作泛起涟漪的湖,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内心的不平静,体现了我深深的感动。
16.增加亲切感(1分);便于抒情和对话,能够自然地表达对父亲的情感,具有呼告效果(1分);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1分)。
17.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坚强不屈,关爱孩子,有毅力(结合具体内容任答两点得4分)
18.有特定对象(1分);30字以上(1分);围绕“感动”“敬仰”“钦佩”“赞美”等来表达(2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19.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分)
20.(1)急(2)③(3)穿、披(每空1分)
22.(1)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2分)
(2)老人披着蓑衣在江边垂钓,文人骑着毛驴去寻找作诗的灵感。(2分)
23.本题分层赋分。第一层:所填两个词语恰当(神态),与对人物心理或个性所作分析相符。得4分。示例一:胡儿窃喜曰,反映出他喜形于色,自以为胜券在握的心理。兄女悠然曰,反映出谢道韫沉着淡定而又自信的心理。示例二:胡儿慨然曰,表现出他的踌躇满志,又有点骄傲自负。兄女笑曰,表现出她不以为意,自信能把胡儿比下去。示例三:胡儿急曰,反映出他急于回答,想要表现自己才学的心理。兄女乐曰,反映出她觉得与胡儿的对诗很有趣,也很开心。
第二层:所填词语恰当,但解释不太合理:或所填的两个词语不是人物表情,但与人物心理或个性相符,解释合理。得2分。示例一:胡儿急曰,表现出他急于回答,抢着说。兄女笑曰,表现出她觉得好玩,很开心。示例二:胡儿拍手曰,表现出他感到很骄傲,觉得自己首先对出了诗句。兄女轻声曰,表现出她不张扬,很低调。
第三层:所填词语与对其心理分析相矛盾。得0分。示例一:胡儿窃喜曰,反映出他谦虚的心理。兄女悠然曰,反映出她急切反驳的心理。
24.(4分)【乙】文通过描绘雪景的四种美德:静、洁、匀、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高洁的情趣:同时,也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美好和宁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情感上任答一点得1分,结合文章内容得1分)
【丙】诗立意不在吟咏雪景,而是借题发挥,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怒和不满,流露出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刻同情。(情感上任答一点得1分,结合诗歌内容得1分)
25.(5分)先写出篇目名称(1分),再写出该文体现出的鲁迅的思想感情或中心思想,紧扣“小鲁迅”“大鲁迅”回答(2分)。
示例:《父亲的病》(1分)发现:“小鲁迅”对父亲的深厚感情;让“大鲁迅”从中认识到当时医学及社会的落后现实和落后观念,引发了他为社会、为民族的呐喊。表达了他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分)
(3)阅读方法上建议精读,边读边思考小鲁迅的心理和特点,以及字里行间大鲁迅流露出的情感态度。(言之有理即可)(2分)
26.(1)红孩儿(1分)。
(2)红孩儿的火是三昧真火,属于仙火,龙王的雨是私雨,只能扑灭凡火,不能灭仙火(1分)。
(3)围绕主题、人物、情节、影响等方面推荐,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了真经,这启示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时不能轻易放弃,只有坚持下来才能取得成功。(3分)。
27.(60分)略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俄而雪骤
参考成语法:暴风骤雨
(1)______
宜长松修竹
查阅字典法:①善,美好;②整治,治理;③高,长。(《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______(填序号)
御貂裘,登临山水
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词义
(3)______
阅读任务
过程记录
选篇阅读小组交流
【谈发现】
◎小语同学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发现:百草园之趣、三味书屋之趣,让“小鲁迅”拥有快乐的童年。
◎小文同学读《无常》,发现:孩子对活无常的喜爱,让“大鲁迅”从中看到了人间公道的缺失,引发了他对“正人君子”的讽刺。
◎我读《 (1) 》,(1分)发现:(2)_______。(2分)
从篇到本探究鲁迅
【提建议】
◎在探究《朝花夕拾》中“小鲁迅·大鲁迅”专题时,我在阅读方法上有以下建议:(3)______。(2分)
阅读策略
阅读记录
关注人物
A:孙悟空。
B:(1)______(1分)
关注情节
《西游记》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中,孙悟空与B人物打斗落败,求援于龙王。龙王用“私雨”也未能将B人物打败的原因是:(2)______。(1分)
关注评价
《西游记》阅读推荐理由:(3)____________。(不少于30字,3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巴中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巴中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2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巴中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文件包含7语文试题pdf、7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