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普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普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 在太阳内部存在两个主要的核聚变反应过程,碳循环和质子一质子循环。碳循环中有一个过程是放射性的氮13衰变为碳13,关于此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13和碳13中子数相同B. 氮13和碳13质子数相同
C. 衰变放出的一个粒子是中子D. 衰变放出的一个粒子是正电子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衰变方程为
可知衰变放出的一个粒子是正电子;氮13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6;碳13的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
故选D。
2. 我国制造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成为世界最快的列车,最大时速达。假设该列车在进行极限刹车(列车在最快的车速下以最大的加速度刹车)实验时,沿直线行驶500 m后停下,则该列车极限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知,初速度为
沿直线行驶500 m后停下,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该列车极限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选A。
3. 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上,郑钦文获得女子网球单打冠军,创造了中国及亚洲网坛的记录。假设在某次击球过程中,质量为60g的网球以40m/s的水平速度飞来,郑钦文引拍击球,球拍与网球作用0.01s后,网球以50m/s的水平速度反方向飞出,在此过程中,不考虑网球重力及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网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B. 网球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为
C. 球拍对网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60N
D. 网球受到的冲量大小为
【答案】D
【解析】A.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平均加速度大小
故A错误;
B.网球动量的变化量大小
故B错误;
C.球拍对网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故C错误;
D.根据动量定理,结合上述,网球受到的冲量大小
故D正确。
故选D。
4. 高压输电线上有较高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通常不能直接测量其电压和电流,如图所示电路中,正用电流互感器(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变压器)分别测量高压输电线的电流、电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电流表的示数为m,电压表的示数为n,和均为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B. 变压器为升压变压器
C. 高压输电线上的电压为D. 高压输电线输送的功率为
【答案】C
【解析】A.串联在高压电线上测量电流,是电流互感器,原线圈电流大于副线圈电流,根据变压器电流与匝数关系可知,原线圈匝数小于副线圈匝数,则变压器为升压变压器,故A错误;
B.并联在高压电线上测量电压,是电压互感器,原线圈电压大于副线圈电压,所以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故B错误;
C.设高压输电线上的电压为,则有
解得
故C正确;
D.设输电线电流为,则有
解得
则高压输电线输送的功率为
故D错误。
故选C。
5. 一卷帘窗由帘布和底杆组成,帘布和轻质塑料拉珠套在半径不同的共轴定滑轮上,定滑轮固定在窗户顶端,侧视结构简图如图所示。已知拉珠所在滑轮半径为,帘布所在滑轮半径为现在用手向下缓慢匀速拉动拉珠,帘布上升,拉珠、帘布均与滑轮无相对滑动,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帘布上升的速度大于拉珠向下运动的速度
B. 帘布上升的速度等于拉珠向下运动的速度
C. 帘布上升速度与拉珠向下运动的速度之比为
D. 卷帘窗被上拉的过程,手做的功等于帘布和底杆的机械能增加量
【答案】D
【解析】ABC.拉珠和帘布上对应的滑轮属于同轴转动,它们的角速度相等,帘布上升的速度与拉珠向下运动的速度之比为,故ABC错误;
D.上拉过程,手做功转化为帘布和底杆的机械能,即手做的功等于帘布和底杆的机械能增加量,故D正确。
故选D。
6. 一滴雨滴在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后落到地面上,雨滴受到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雨滴在下落的过程中,雨滴的速度v大小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图像,动能,重力势能、加速度a随位移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
A. B.
C. D.
【答案】C
【解析】AD.雨滴下落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雨滴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则图像斜率的绝对值减小,故AD错误;
B.由动能定理可知图线的斜率为合外力,而合外力为,则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减小,故B错误;
C.根据,可知图像斜率不变为倾斜直线,故C正确。故选C。
7. 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振动周期T满足,P是波传播路径上的一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刻,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
B. 质点P振动周期为1s
C. 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D. 波的波长为4m
【答案】C
【解析】A.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时刻,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
D.由波形图可知波的波长为5m,故D错误;
BC.由于振动周期T满足,结合题图可知,在内波传播的距离为
则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质点P振动周期为
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8. 如图为某电子透镜中电场的等势面(虚线)的分布图,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其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电子先后经过A、B、C三点,则电子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一直减小
B. 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 在A点电势能比在C点电势能大
D. 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功是从B点到C点电场力做功的2倍
【答案】AD
【解析】A.由等差等势面越密集的地方电场线也越密集,电场强度越大可知,电子先后经过A、B、C三点,可知电场强度逐渐减小,电子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则电子的加速度一直减小,A正确;
BC.电子受到的电场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则电场强度方向背离轨迹凹侧,并且垂直等势面,即电子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可知电子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间的夹角是钝角,即电场力做负功,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则速度一直减小,在A点电势能比在C点电势能小,BC错误;
D.从A点到B点电子经过两个等差等势面,从B点到C点电子经过一个等差等势面,由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关系公式可知,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功是从B点到C点电场力做功的2倍,D正确。
故选AD。
9. 嫦娥六号返回地球的轨迹如图所示,嫦娥六号从A点进入大气层,实现第一次减速,从C点飞出大气层,再从E点进入大气层,实现第二次减速,精准地落在预定地点,从A→B→C→D→E打了一个9000km的水漂,其中B、D分别为轨迹的最低、最高点。则嫦娥六号打水漂的过程中( )
A. 在B点,嫦娥六号处于超重状态
B. 在C点,嫦娥六号的速度方向指向地心
C. 在D点,嫦娥六号受到地球的引力最大
D. 在E点,嫦娥六号受到的合力方向指向轨迹的下方
【答案】AD
【解析】A.在点,合力方向指向轨迹凹侧,向上,故嫦娥六号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
B.在点,嫦娥六号的速度方向沿过点的切线方向,不指向地心,故B错误;
C.嫦娥六号从过程中,点离地心最远,根据
可得,在点,受到地球的引力最小,故C错误;
D.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受力特点,合力方向要指向轨迹的凹侧,故在E点,嫦娥六号受到的合力方向指向轨迹的下方,故D正确。
故选AD。
10. 如图为某粒子收集器的简化图,由加速、偏转和收集三部分组成。辐射状的加速电场区域边界为两个同心平行半圆弧面,圆心为O,外圆弧面AB与内圆弧面CD的电势差为U。足够长的收集板MN平行于边界ACDB,O到MN的距离为L,ACDB和MN之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现有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它们均匀地吸附在外圆弧面AB上,并从静止开始加速。不计粒子重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碰撞,若测得这些粒子进入磁场后的运动半径为2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外圆弧面AB上有的粒子能打在收集板MN上
B. 外圆弧面AB上有的粒子能打在收集板MN上
C. 外圆弧面AB与内圆弧面CD的电势差
D. 若增大外圆弧面AB与内圆弧面CD的电势差,则打在收集板MN的粒子数占比将增大
【答案】AD
【解析】AB.如图,由几何关系,得
解得
又
故外圆弧面AB上有
的粒子能打在收集板MN上,故A正确,B错误;
C.粒子加速过程
在磁场中
解得外圆弧面AB与内圆弧面CD的电势差为
故C错误;
D.若增大外圆弧面AB与内圆弧面CD的电势差,进入磁场的速度增大,则粒子在磁场中的半径增大,由
得变小,再由
打在收集板MN的粒子数占比将增大,故D正确。
故选AD。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1. 某同学在图甲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某单色光的波长。
(1)安装装置时,要摆放好各元件的位置,两个光学元件依次为_____、______。
(2)已知该装置中双缝间距,双缝到光屏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的干涉图样如图乙所示。分划板中心刻线在图中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分划板中心刻线在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为,则该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
【答案】(1)单缝 双缝 (2)
【解析】【小问1详解】
[1][2]器材从左到右的安装顺序为光源、透镜、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故填写单缝、双缝。
【小问2详解】
根据题意,相邻两亮条纹中心间距
根据
解得
12. 太阳能电池是环保零碳的能源之一,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甲电路探究某款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实验过程如下:
(1)用多用电表测量甲图中a、b间电压,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应接___________(选填“a”或“b”)点。
(2)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示数为50mA时,多用电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量程为直流50V),则指针所示的电压值为___________V。此后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根据多用电表、电流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
(3)观察图丙的曲线,发现当输出电流时,U与I成线性关系,可得电池电动势___________V,在此条件下,该太阳能电池的内阻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当电流大于100mA时,发现U与I成非线性关系,随着电流增大,该电池的内阻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由图丙可知,当时,该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___W(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a (2)17.0
(3)18 20
(4)增大 (5)2.1
【解析】【小问1详解】
由“红进黑出”可知,红表笔应接a点。
【小问2详解】
电压表分度值为1V,指针所示的电压值为17.0V。
【小问3详解】
[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可知
[2]由图像斜率可得
【小问4详解】
当电流大于100mA时,随着电流增大,图像斜率变大,所以内阻增大。
【小问5详解】
当多用电表的示数为15.0V时,电流为140mA,电池的输出功率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3. 如图,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顶部有一固定卡环,卡环与汽缸底部的高度差为h,活塞与汽缸内壁无摩擦且气密性良好,卡环对活塞有一定的压力,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在活塞上放一质量为2m的重物,活塞向下移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已知大气压强等于,环境温度为,求:
(1)不加重物时,卡环对活塞的压力大小;
(2)若不加重物,使环境温度缓慢降低,也使活塞下降,则降温后的温度为多少?
【答案】(1)
(2)
【解析】【小问1详解】
设不加重物时,缸内气体压强为,卡环对活塞的压力为F,则
解得
加重物后,缸内气体压强为,则
解得
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
解得
【小问2详解】
若不加重物,设环境温度降为T时,活塞下降,未降温时,缸内气体的压强
降温后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则
解得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解得
14.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电模型,模型由手摇柄、大齿轮、小齿轮、链条、绝缘大圆盘等组成。在大圆盘上对称地固定有四个完全相同的环状扇形线圈、、、,每个线圈对应的圆心角为,内径、外径分别为r和3r,圆心在转轴轴线上,线圈匝数均为N,电阻均为R。ab和cd为线圈的两个直边。小齿轮与绝缘大圆盘固定于同一转轴上,转轴轴线位于磁场边界处,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匀速转动手摇柄,大齿轮通过链条带动小齿轮和大圆盘转动。不计摩擦,忽略磁场边界处的磁场,若大圆盘逆时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求:
(1)线圈的ab边刚进入磁场时,产生电动势E的大小;
(2)线圈的ab边刚进入磁场时,线圈受到的安培力F的大小;
(3)从线圈的ab边刚进入磁场到cd边刚进入磁场,线圈产生的焦耳热。
【答案】(1);
(2);
(3)
【解析】【小问1详解】
线圈的ab边刚进入磁场时,ab边平均的线速度大小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解得
【小问2详解】
线圈产生的电动势为
电流为
线圈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解得
【小问3详解】
从ab边刚进入磁场,到cd边刚进入磁场经历的时间为
联立解得
15. 如图,小物块和长木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小物块质量,长木板质量,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时刻长木板以某一初速度(未知)向右运动的同时,处于长木板右端的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力从静止开始运动。1s后,小物块与长木板第一次共速,F再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当小物块与长木板第二次共速时,小物块恰好没有从长木板右端掉下,重力加速度g大小取,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求:
(1)长木板的最短长度;
(2)力F作用的总时长;
(3)长木板从开始运动到停止,总的位移大小。
【答案】(1)9m (2)
(3)
【解析】【小问1详解】
在,小物块相对长木板向左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长木板相对小物块向右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1s后,小物块与长木板第一次共速
解得
小物块的位移
长木板位移
长木板的长度至少为
【小问2详解】
假设力继续作用了,在这段时间内,小物块相对长木板向右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小物块的位移
小物块此时的速度
长木板相对小物块向左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撤去力后,假设小物块和长木板运动了后两者第二次共速,小物块相对长木板向右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小物块的位移
长木板相对小物块仍向左运动,加速度不变,则
解得
长木板的位移
解得
力作用总时长为
【小问3详解】
小物块与长木板第二次共速后,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两者的位移
长木板的总位移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普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普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普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