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 游泳是人们喜欢的一项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学校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代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代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所规定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堂考试时间为60分钟,分值为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同学们,开动脑筋,看清题目细心答题哦!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螅和血吸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刺细胞,食物残渣从口排出
B. 蛔虫和蚯蚓的主要区别在于身体是否分节
C. 河蚌、鲫鱼、蝌蚪都是用鳃呼吸,龟、鸭、鲸都是用肺呼吸
D. 节肢动物分布最广泛,它们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使运动灵活
【答案】A
【分析】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如鱼类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有鳍游泳,适于在水中生活;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气囊辅助呼吸,适于在空中飞行等。
【详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从口排出。而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也从口排出,故A符合题意。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河蚌是软体动物,鲫鱼是鱼类,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它们都生活在水中,都是用鳃呼吸。龟是爬行动物,鸭是鸟类,鲸是哺乳动物,它们都用肺呼吸,故C不符合题意。
D.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动物,其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身体和附肢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小龙虾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材,很多人喜爱吃小龙虾,不管是油焖还是清蒸,肉质都非常鲜美好吃。下列关于小龙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B.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 为人类提供了动物蛋白D.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答案】A
【分析】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详解】A.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这是环节动物的特征,小龙虾身体分为不同的体节,A错误。
B.小龙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B正确。
C.小龙虾可食用,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能为人类提供了动物蛋白,C正确。
D.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利于运动,D正确。
故选A。
3. 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能量供应无关的是( )
A.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C. 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跳快
D. 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内部中空
【答案】D
【分析】鸟的食量非常大,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鸟类的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
【详解】A.鸟的食量非常大,在飞行过程中能源源不断地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能量,与提供能量有关,A不符合题意。
B.鸟的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呼吸,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与提供能量有关,B不符合题意。
C.鸟的心脏有四腔,心脏占身体体重的百分比较大,循环能力强,与提供能量有关,C不符合题意。
D.鸟的骨骼轻、薄,有些骨内部中空,能减轻体重;但是与飞行中的能量供应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4. 嵩州公园是健身、休闲和观光的好去处,人们可以沿着水泥道跑步锻炼,也可以悠闲的散步,看看飞来飞去的鸟儿或是浮出水面的鱼。请依次说出以上所提到的人和动物最正确的运动方式是( )
A. 行走 奔跑 游泳 飞翔
B. 奔跑 行走 飞翔 游泳
C. 行走 奔跑 飞翔 游泳
D 奔跑 行走 游泳 飞翔
【答案】B
【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有飞行、游泳、爬行、奔跑等。
【详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有飞行、游泳、爬行、奔跑等。分析题干可知,人们可以沿着水泥道跑步锻炼,也可以悠闲的散步,说明人的运动方式有奔跑和行走。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运动方式是飞行。鱼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运动器官是鳍,运动方式是游泳。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 生态系统中的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警犬机警且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是警察的得力助手
B. 变色龙能捕食危害林木的昆虫,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C. 鸡、鸭、鹅等家禽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D. 毒蛇会分泌含有剧毒的毒素,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
【答案】D
【分析】生物多样性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详解】A.警犬属于哺乳动物,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能力很强,是警察的得力助手,A正确。
B.变色龙又叫避役,属于爬行动物,能捕食昆虫,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B正确。
C.动物可以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鸡、鸭、鹅等家禽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重要来源,C正确。
D.蛇属于爬行动物,毒蛇能咬伤人,但是蛇毒能治病,故蛇不只对人类有害处,还有益处,D错误。
故选D。
6. 游泳是人们喜欢的一项运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①两端的肌腱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 图乙中④内有滑液,能使关节运动灵活
C. 游泳时胳膊前伸,此时图甲中的①收缩,②舒张
D. 游泳这项运动仅靠骨、关节、肌肉的配合就能完成
【答案】B
【分析】图中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③是关节囊、④是关节腔、⑤是关节软骨、⑥是关节头、⑦是关节窝。
【详解】A.肌肉中间较粗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A错误。
B.④关节腔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运动灵活,B正确。
C.游泳时胳膊前伸,此时处于伸肘状态,①肱二头肌舒张,②肱三头肌收缩,C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故选B。
7. 举手、转头等任何一个随意的动作都包括:①骨绕关节转动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等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③④②①D. ④③①②
【答案】C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举手、转头等任何一个随意的动作都包括: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①骨绕关节转动等步骤,C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下列行为不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 )
A. 蚂蚁合力搬运大块的食物
B. 蜂群中的雄蜂、工蜂和蜂王各司其职
C. 虎妈带领两只虎崽捕获猎物
D. 一群成年雄猴子带领群猴生活在森林
【答案】C
【分析】社会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蚂蚁合力搬运大块的食物”、“蜂群中的雄蜂、工蜂和蜂王各司其职”、“一群成年雄猴子带领群猴生活在森林”说明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有等级,体现了动物的社会行为;而“虎妈带领两只虎崽捕获猎物”属于取食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B. 蚂蚁是靠“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C.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蚂蚁、蜜蜂、大象、狒狒等
D.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可用野外采集的幼虫和新鲜白菜叶作为实验材料
【答案】D
【分析】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等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完成运动,使动物能觅食、避敌、繁殖等;动物行为包括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还有利于群体生存的社会行为等。
【详解】A.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地获取食物,逃避敌害,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后代,故A不符合题意。
B.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依靠气味,这是蚂蚁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属于先天性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
C.社会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合作,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蚂蚁、蜜蜂群体内有明确分工;大象和狒狒的群体中也存在等级和分工等,故C不符合题意。
D.在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实验中,不能用野外采集的幼虫,因为野外采集的幼虫可能已经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对食物的选择可能不具有单一变量,可能已经吃过其他食物,会干扰实验结果。应该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这样才能保证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在未受其他因素影响下的本能行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靠,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在杀灭美国白蛾方面,与其他鸟类吃其蛹有所不同.它是在瞬间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 )
A. 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受精D. 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答案】A
【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详解】利用周氏啮小峰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在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资料叙述没有体现这一含义,故B不符合题意;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但资料叙述没有体现这一含义,故C不符合题意;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但资料叙述没有体现这一含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某同学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实验中,在①②两组琼脂培养基上均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在②组琼脂培养基上放上盐水浸过的纸片。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变量是恒温培养时间
B. 盐水浸过的纸片不需要灭菌
C. ②组中乙菌落一定比①组的大
D. 乙细菌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
【答案】D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则会受到抑制。
【详解】A.据题表分析,①组和②组处理的不同为是否在琼脂培养基上覆盖盐水浸过的纸片,故实验的变量是在琼脂培养基上覆盖盐水浸过的纸片,A错误。
B.盐水浸过的纸片需要灭菌,防治杂菌的污染,B错误。
C.②组培养基含有较多的盐分,可能对菌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②组中乙菌落可能比①组的小,C错误。
D.乙细菌能够在高盐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乙细菌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D正确。
故选D。
12. 下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弯曲细长的玻璃管阻止了空气的进入
B. 肉汤煮沸会将瓶内原有的微生物杀死
C. 断开鹅颈管外界微生物才可进入瓶内
D. 瓶体内活的微生物不能从肉汤中产生
【答案】A
【分析】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
【详解】A.鹅瓶颈的巧妙之处是细菌只能落在瓶颈弯曲处,而不能进入肉汤,弯曲细长的玻璃管阻止了微生物的进入,A错误。
B.实验前巴斯德把肉汤煮沸使肉汤处于无菌状态”将原有的微生物杀死,B正确。
C.将曲颈管打断,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微生物也进入瓶中,C正确。
D.使肉汤腐败的微生物是来源于空气,不是肉汤自身产生,D正确。
故选A。
13. 冬虫夏草是中国名贵的中药材,多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寒山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虫草蝙蝠蛾幼虫体后菌和虫的复合体
B. 它是“冬天是虫,夏天是草”的一类生物
C. 冬虫夏草能补肾益肺、止咳化痰,建议每个人长期大量食用
D. 冬虫夏草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应该大力采挖
【答案】A
【分析】冬虫夏草是一种由真菌感染蝙蝠蛾幼虫形成的复合体。
【详解】A.冬虫夏草的形成过程涉及蝙蝠蛾幼虫和一种特定的真菌。当蝙蝠蛾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有可能被这种真菌寄生。真菌在幼虫体内生长并最终导致幼虫死亡,但其尸体和真菌的菌丝体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我们所知的冬虫夏草。故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虫草蝙蝠蛾幼虫体后菌和虫的复合体,A正确。
B.冬虫夏草并不是“冬天是虫,夏天是草”的生物。它实际上是一种菌和虫的复合体,只是人们根据其形成过程和外观特征,给予了这样的俗称,B错误。
C.虽然冬虫夏草在中医理论中有补肾益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长期大量食用。中药材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遵循医生的指导,适量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副作用,C错误。
D.冬虫夏草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确实很高,但大力采挖会导致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其种群数量和生存。因此,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采集方式,保护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D错误。
故选A。
14. 苏云金杆菌一定条件下能形成芽孢和半胞晶体(一种毒性很强的蛋白质)。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分布广,杀虫能力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苏云金杆菌是细菌,可以寄生在昆虫体内,靠产生的毒素杀死害虫
B. 白僵菌通过孢子产生后代,苏云金杆菌产生的芽孢是它的后代
C. 把苏云金杆菌的毒素基因转入棉花细胞中,可以培育出抗虫棉花
D. 以菌治虫,不仅可以控制害虫数量,同时也可以通过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B
【分析】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具有形成芽孢和产毒素的能力。芽孢是在不利环境下形成的休眠体,不是后代;其产生的毒素能够有效杀死昆虫。
白僵菌属于真菌,通过孢子繁殖。
【详解】A.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它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芽孢和半胞晶体。这种半胞晶体是一种毒性很强蛋白质,能够杀死害虫。因此,苏云金杆菌可以寄生在昆虫体内,靠产生的这种毒素来杀死害虫,A正确。
B.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它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这是真菌的一种常见生殖方式。然而,对于苏云金杆菌来说,它产生的芽孢并不是其后代。芽孢是细菌在恶劣环境下形成的一种休眠体,用于抵抗不良环境。当环境条件改善时,芽孢可以萌发形成一个新的细菌个体,但芽孢本身并不被视为后代,B错误。
C.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苏云金杆菌的毒素基因转入棉花细胞中。这样,棉花植株就能产生这种毒素,从而具有抗虫能力。这是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C正确。
D.以菌治虫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它利用某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来杀死或控制害虫的数量。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D正确。
故选B。
15.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下列有关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
A.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C. 病毒结构简单,里面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
D. 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答案】C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A正确。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寄生在人体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C错误。
D.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如: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用于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D正确。
故选C。
16.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人们常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抗生素是一种细菌
B. 随着抗生素被滥用,许多病菌产生耐药性
C. 所有超级细菌都是由普通真菌变异而形成的
D. 抗生素是治病的药物,可随便使用
【答案】B
【分析】抗生素是用于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而不是一种细菌。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对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过度或不当使用,细菌逐渐对某些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耐药性使得这些抗生素在治疗特定细菌感染时效果降低,甚至无效。
【详解】A.抗生素并不是一种细菌,而是由某些真菌(如青霉菌)产生的,能治疗细菌性疾病或对某些其他微生物有抑制生长作用的一类物质,A错误。
B.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许多病菌逐渐产生了耐药性。这是因为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那些对抗生素敏感的病菌被杀死,而对抗生素不敏感或具有耐药性的病菌则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强,B正确。
C.超级细菌并不是由普通真菌变异而形成的,而是由普通细菌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而产生的。这些超级细菌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C错误。
D.抗生素虽然能治疗细菌性疾病,但并不能随便使用。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强,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变得无效。此外,抗生素还会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D错误。
故选B。
17.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该节目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下列榜上有名的美食,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细菌或真菌的是( )
A. 湖北排骨藕汤B. 阆中醋C. 五粮液酒D. 老坛酸菜
【答案】A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详解】A.湖北排骨藕汤:这是一道以排骨和藕为主要原料的汤品,其制作过程主要是炖煮,使排骨和藕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充分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利用细菌或真菌进行发酵或处理,A符合题意。
B.阆中醋:醋的制作过程中,通常会利用醋酸菌进行发酵,将酒或酒精转化为醋酸,赋予醋特有的酸味和风味,B不符合题意。
C.五粮液酒:酒的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酵母菌能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这是酿酒的基本原理。五粮液作为著名的白酒,其制作过程中必然涉及酵母菌的发酵,C不符合题意。
D.老坛酸菜:酸菜的制作过程中,乳酸菌是主要的发酵微生物。乳酸菌能将蔬菜中的糖类转化为乳酸,使酸菜具有独特的酸味和口感,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水稻之子”袁定阳接续“袁梦”继续加快耐盐碱水稻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 )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 基因的多样性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广义的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基因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 中华白海豚是鲸目·海豚科·白海豚属·中华白海豚种;虎鲸是鲸目·海豚科·虎鲸属·虎鲸;座头鲸是鲸目·须鲸科·座头鲸属·座头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 三种生物中,虎鲸和座头鲸共同特征最多
C. 虎鲸和海豚同科不同属 D. 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答案】B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详解】A.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种是最小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A正确。
B.图中三种生物,中华白海豚和虎鲸同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科;虎鲸和座头鲸同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三种生物中中华白海豚和虎鲸亲缘关系最近,中华白海豚和虎鲸共同特征最多,B错误。
C.中华白海豚是鲸目·海豚科·白海豚属;虎鲸是鲸目·海豚科·虎鲸属,它们同科不同属,C正确。
D.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性状)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D正确。
故选B。
20.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卧龙自然保护区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B. 是“活的自然博物馆”,可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
C. 人为因素的干扰,增强了保护区的自我调节能力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C
【分析】(1)一定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A.卧龙自然保护区包括保护区内的所有生物以及它们生活的环境,属于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
B.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自然保护区的作用,B正确。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有人为因素的干扰,会降低保护区的自我调节能力,C错误。
D.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D正确。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总分60分)
21. 如图是五种微生物形态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 ]内填写字母,________上填写内容)。
(1)A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________在活细胞内,最后制造出新的病毒;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组成。
(2)做面包或馒头时,将一小包粉末状物质倒入温水中调匀,然后用来和面,该粉末状物质含有图中的[ ]________。
(3)进入冬季,大叶性肺炎患者明显增多,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肺炎链球菌与图________(填字母)细胞结构相似。与D相比,细菌的细胞结构最明显的区别是没有________。
(4)观察图C我们发现它是青霉,最明显的依据是________。图C、D、E三种生物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因此它们都属于________。
【答案】(1)①. 寄生 ②. 遗传物质
(2)D酵母菌 (3)①. B ②. 成形的细胞核
(4)①. 孢子呈扫帚状排列 ②. 真核生物
【分析】图中:A是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B是细菌,其中:1荚膜、2细胞壁、3拟核(DNA集中区域)、4细胞质、5细胞膜、6鞭毛。C是青霉菌,属于真菌。D是酵母菌,属于真菌。E是蘑菇,属于真菌,其中:①菌盖、②菌褶、③菌柄、④地下菌丝、⑤孢子。
(1):A是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病毒颗粒,失去生命活动。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同样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在制作面包或馒头时,通常会使用一小包粉末状物质,这是酵母菌。酵母菌在温水中活化后,能够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从而制作出松软的面包或馒头。因此,该粉末状物质含有图中的D酵母菌。
(3)肺炎链球菌是一种细菌,其细胞结构与B图相似,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与D(酵母菌--真核生物)相比,细菌的细胞结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观察图C,我们可以发现其孢子呈扫帚状排列,这是青霉的典型特征。因此,判断其为青霉的最明显依据就是孢子呈扫帚状排列。真核生物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图C(青霉)、D(酵母菌)、E(蘑菇)三种生物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即都是真核细胞),这使得它们都属于真核生物。
22. 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队取得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成功卫冕冠军。据图回答。([ ]内填写序号,________上填写内容)。
(1)图A中运动员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图B为关节结构示意图,结构②内的滑液能使关节更加灵活,结构③___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运动员大力扣球时,力量来源于图C中[ ]________的收缩,结构⑤和⑥在运动中分别起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
(3)运动员飞身救球的动作都是在________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其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肌细胞在线粒体中进行的________作用所提供。
【答案】(1)①. 收缩 ②. 关节软骨
(2)①. ④骨骼肌 ②. 支点 ③. 杠杆
(3)① 神经 ②. 呼吸
【分析】题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软骨,④骨骼肌,⑤关节,⑥骨。
(1)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伸肘动作和屈肘动作的产生。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A中运动员处于伸肘状态,此时,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关节囊的内表面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因此,图B为关节结构示意图,结构②关节腔内的滑液能使关节更加灵活,结构③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可见,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运动员大力扣球时,力量来源于图C中④骨骼肌的收缩,结构⑤关节和⑥骨在运动中分别起支点和杠杆作用。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因此,运动员飞身救球的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其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肌细胞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呼吸作用所提供。
23. 中国政府在第75届联合会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相互抵消)。我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倡导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会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由图可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需经过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将其转化为有机物才能进入食物链。腐生性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像“碳循环”这样,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生态系统同时也在进行能量流动,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都来源于________,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_______进行的。
(3)据图分析,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生产者 ②. 分解者 ③. 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等无机物
(2)①. 物质循环 ②. 太阳能 ③.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④. 食物链和食物网
(3)增加植被面积;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等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所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会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由图可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需经过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将其转化为有机物才能进入食物链。腐生性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2)像“碳循环”这样,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保证了生态系统中物质的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的稳定。
通常,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都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能量流动一般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方向流动、且是逐级递减的。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3)碳中和是指碳的吸收量和碳的释放量相等,据图分析,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多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减少化石染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等(合理即可)。
24.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康对此进行了探究: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康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小康得出的结论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采用________组与________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小康的实验,请你说出两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2)①. 水分 ②. 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
(3)①. B ②. C ③. 湿润
(4)①. 干燥 ②. 冷藏(或冷冻)
【分析】(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可以观察到在干燥环境和潮湿环境下,馒头片的发霉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小康想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2)在这个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水分。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湿润的馒头片在潮湿环境中发霉,而干燥的馒头片在干燥环境中不发霉。因此,小康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需要设置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这里可以采用B组(温暖环境)与C组(低温环境)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的条件应该是湿润的,以排除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样,通过比较B组和C组的实验结果,就可以得出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4)通过小康的实验,可以得出两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首先,由于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因此可以通过干燥的方法来防止食品发霉,如将食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或使用干燥剂。其次,由于低温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也可以通过冷藏或冷冻的方法来防止食品发霉。
组别
琼脂培养基
处理过程
盐纸片周围
①
甲+乙
37℃恒温培养24小时
甲菌落、乙菌落
②
甲+乙+盐水浸过的纸片
37℃恒温培养24小时
乙菌落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低温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仁寿县龙正学区八年级期中测试生物试题docx、仁寿县龙正学区八年级期中测试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仁寿县2026届八年级半期检测生物试题docx、仁寿县2026届八年级半期检测生物参考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