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海水的, 图中的梧桐树, 与北京相比,南京梧桐树, 下列属于峰丛景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行星合月是一个农历月之中,行星与月球在视觉上非常靠近的天文现象,适合观赏和拍照。2024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十七),木星与一轮近乎满月的亏凸月近距离相伴夜空。下表为太阳系部分行星轨道半径(一个天文单位大致相当于日地平均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此次木星合月发生时( )
    A. 木星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 B. 地球位于月球和木星之间
    C. 太阳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 D. 月球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
    2. 此次木星合月的月相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推测在地球上观赏和拍照效果最清晰的行星合月天象是( )
    A. 水星合月 B. 金星合月 C. 火星合月 D. 土星合月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地球与月球、木星的关系,当地球上看到两者非常靠近时,月球和木星位于地球的同一侧,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农历十月十七”和图中月球的公转方向可知,C位于满月之后,为亏凸月,C正确;A位于满月之前,为盈凸月;B位于月初,为蛾眉月;D位于月末,为残月。故选C。
    【3题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金星距离地球最近,在行星合月中金星合月观赏效果最佳,B正确,其他行星距离地球较远,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北半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盐度随纬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海水的( )
    A. 温度、盐度、密度 B. 密度、盐度、温度
    C. 温度、密度、盐度 D. 盐度、密度、温度
    5. 同一货轮在图中所示海域吃水最浅的是( )
    A. 0°N B. 10°N C. 30°N D. 50°N
    6. 曲线②在30°N附近数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多,蒸发强 B. 降水少,蒸发强
    C. 水温高,密度低 D. 水温低,密度高
    【答案】4. A 5. D 6. B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联系已学可知,表层海水从低纬向高纬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表层海水温度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与图中①曲线特征相符;受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关系影响,表层海水盐度大致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减小,与图中②曲线的特征相符;受海水温度和盐度影响(特别是受海水温度的影响),表层海水密度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增大,与图中③曲线特征相符。因此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密度,A正确,排除BCD。故选A。
    【5题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同一货轮吃水深度主要受密度影响,由上题可知,曲线③为密度变化图,在50°N附近密度最大,吃水最浅,D正确,排除ABC。故选D。
    【6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曲线②为盐度变化图,30°N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蒸发强,表层海水盐度数值较高,A错误,B正确;表层海水的密度与温度、盐度关系密切,一般温度低、密度高,盐度高、密度高,密度是温度、盐度变化的结果,CD错误。故选B。
    梧桐为普通的行道树及庭园绿化观赏树,与常绿植物组合能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航拍的江苏省南京市梧桐树“项链”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的梧桐树( )
    A. 常见茎花现象 B. 具有革质硬叶 C. 季相变化显著 D. 存在排盐腺体
    8. 与北京相比,南京梧桐树( )
    A. 发芽早,落叶晚 B. 发芽晚,落叶晚
    C.发芽早,落叶早 D. 发芽晚,落叶早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梧桐树为落叶阔叶林,垂直结构较为简单,叶片宽而薄,秋冬季节落叶,季相变化显著,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茎花现象常见于热带雨林,A错误;革质叶片常见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错误;排盐腺体常见于沿海红树林等高盐度生长环境区,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南京较北京纬度低,春季气温回升较早,发芽早,BD错误;秋季气温下降,南京较北京晚进入秋季,落叶晚,A正确,C错误。故选A。
    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水平较低。为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科研人员在广西典型喀斯特峰丛山地开展了生态重建实验,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属于峰丛景观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循环速度慢②旱涝灾害频发③水土流失严重④溶洞暗河众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1. 科研人员在峰丛山地的生态重建实验中采取的措施为( )
    A. 山腰——水源林 B. 洼地——粮食作物
    C. 陡坡——经济林 D. 山顶——水土保持林
    【答案】9. B 10. C 11. A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峰丛是由多个基座相连的高低不一的溶蚀山峰组成,对应乙图,B正确;甲表示孤峰,丙表示峰林,丁表示石芽,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科斯特峰丛山地地势起伏大,地下溶洞和暗河发育,地表水流动速度快,下渗快,水循环速度快,①错误。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地表水存储能力较差,易下渗,干旱季节,地表水缺乏,容易引发干旱;而在雨季,由于地表水无法有效存储,大量降水可能迅速转化为地表径流,易发生洪涝灾害;旱涝灾害频繁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稳定性差,②正确。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地表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植被覆盖也相对较差,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会进一步削弱土壤的肥力和植被的生长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加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③正确。溶洞和暗河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不是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④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山腰位置适中,既不过于陡峭也不易于积水,适合种植水源林,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峰丛山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A正确;洼地通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容易积水,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B错误;陡坡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不适合种植经济林,应种植水土保持林,C错误;山顶海拔高,风大,土壤贫瘠,侵蚀严重,应减少干扰,以自然恢复为主,D错误。故选A。
    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估测土壤质地。在不同区域挖取了一些土壤样本,带回学校做实验:先取适量土壤,捏碎,加适量水搅拌,调匀,试着用手搓成3毫米粗的土条,其结果如表2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表中黏粒占比最低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④类型土壤( )
    A. 土壤透气性好 B. 成土环境干冷 C. 保水性能较弱 D. 耕作难度较大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结合土壤质地类型和对应判断标准得出,土壤粒径越大,越不易搓成细条以及不能弯成圆环。土壤粒径由大到小依次为:砂粒、粉粒、黏粒。①不能形成细条,说明土壤粒径比砂粉土的粒径大,土壤砂粒比例最高,黏粒比例最低,①为砂土,A正确;②③细条完整,但弯成环时裂开或有裂痕,而④细条和环均是完整的,②③的土壤粒径比④大,④的土壤粒径最小,黏粒比例最高,④为黏土,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由上题知④为黏土,黏土的土壤粒径小,孔隙小,透气性和透水性差,利于保水保肥,A、C错误;湿热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质地多黏重,B错误;质地黏重,耕作难度较大,D正确。故选D。
    2024年9月6日台风“摩羯”登陆海南文昌市。图1为台风“摩羯”移动路径及中心气压值变化示意图,图2为9月6日17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台风“摩羯”( )
    A. 移动方向先向西南再向西 B. 移动速度在3—4日最慢
    C. 生成于北太平洋中部海域 D. 中心气压值先升高后降低
    15. 图2中甲地此时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及受力状况是( )
    A. B.
    C. D.
    16. 实时监测台风“摩羯”的行进过程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5G通信技术
    【答案】14.B 15. B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图1中不同时间台风中心经纬度位置判断,台风“摩羯”移动方向先向西北再向西,A错误;图中显示,台风中心在3-4日跨越经纬度范围(水平距离)最小,表明移动速度最慢,B正确;读图可知,生成地在(12°N,124°E)附近,生成于北太平洋西部海域,C错误;图中显示,中心气压值先降低后升高,大致表明台风强度先增强后减弱,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根据图2等压线形态和气压值递变方向判断,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西南,甲地位于北半球,受共同作用力影响,风向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右偏一个锐角指向偏西方向,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并指向风向的右侧,摩擦力与风向相反,由此再结合选项中的图像判断,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6题详解】
    不同地物有不同的电磁波特征,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这些电磁波特征,进而判读识别各种地物,台风引起的云层及不同部位的云层厚度差异导致电磁波特征与周边地物不同,因此可用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台风的位置及移动路径,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不具有这种直接监测功能,A符合题意,排除BC;5G通信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也不能直接实时监测台风,排除D。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宿鸭湖位于河南省汝南县城西部,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宿鸭湖受气候影响水位季节变化大,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但也易受背景风(如当地盛行风)的干扰。2020年政府开始实施宿鸭湖清淤扩容工程,有效增加水深、改善水质和库周生态环境。下图示意该地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变化。
    (1)分析宿鸭湖冬季湖陆风较弱的原因。
    (2)简述宿鸭湖湖风对该县城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3)分别推测宿鸭湖清淤扩容后对该地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影响。
    【答案】(1)冬季宿鸭湖水量小,湖陆温差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风强劲(背景风干扰),湖陆风不明显。
    (2)利于减轻县城热岛效应;利于提高城区空气湿度;利于该城区污染物的扩散,改善空气质量。
    (3)湖风增强幅度较大;陆风增强幅度较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宿鸭湖受气候影响水位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量较少,补给湖泊水量小,湖泊面积小,湖泊和陆地温差较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冬季气温较低,湖面结冰,湖泊和陆地温度差异较小,气压差异不大;宿鸭湖位于河南省汝南县城西部,该地冬季盛行偏北风,且冬季风的风力较大,干扰湖陆风,湖陆风不明显。
    【小问2详解】
    湖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夏季湖风气温较低,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湖风从湖泊带来较多的湿润气流,利于提高城区空气湿度;湖陆风的存在,加快大气的运动,利于该城区污染物的扩散,改善空气质量。
    【小问3详解】
    宿鸭湖清淤扩容后,湖泊水量增加,白天湖泊升温会更慢,气压更高,湖泊和陆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增强,湖风增强幅度较大;由于湖泊的调节作用增强,晚上陆地降温较慢,气压较低,湖泊和陆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减小,陆风增强幅度较小。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中卫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却达2400毫米,当地农民为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出了“砂田”耕作方式生产西瓜,砂田西瓜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同时研究发现该种植方式对减轻土壤盐碱化有一定的影响。下图为4月末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图。
    (1)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异同。
    (2)分析宁夏砂田西瓜“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原因。
    (3)解释砂田耕作方式减轻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答案】(1)同:随着深度增加,两者土壤含水量均上升。异:同一深度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随着深度增加,砂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小,裸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大;随着深度增加,砂田与裸田的土壤含水量差距呈(波动)减少趋势。
    (2)砂石覆盖,利于下渗,同时减少蒸发,土壤水分充足,利于产量的提高;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同时砂田进一步增大了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的积累;砂田富含微量元素,利于提高西瓜品质。
    (3)砂石增强水分下渗和淋溶作用,促进土壤盐分下移;砂石覆盖层降低土温,减少蒸发,不利于盐分向地表聚集;砂石颗粒较大,毛细作用弱,不利于盐分向地表运移(或盐分不易随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
    【解析】
    【小问1详解】
    相同点:据图可知,裸田和砂田均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上升。不同点:在地表以下10cm、20cm、30cm、40cm,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均大于裸田;随着深度增加(10cm-40cm),砂田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裸田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随着深度增加(10cm-40cm),砂田与裸田的土壤含水量差距呈(波动)减少趋势。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可知,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砂石之间孔隙大,利于下渗,同时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土壤,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土壤水分充足,利于产量的提高;当地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晴天多,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昼夜温差大,同时砂田进一步增大了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的积累;砂田富含微量元素,被西瓜持续吸收,利于提高西瓜品质。
    【小问3详解】
    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利于增强水分下渗和淋溶作用,促进土壤盐分下移;砂石比热容较小,夜晚降温快,土温降低,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土壤,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不利于盐分向地表聚集;砂石比土壤的颗粒较大,毛细作用弱,不利于盐类物质通过蒸发向地表运移(或盐分不易随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9月16日凌晨,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四川汶川县境内发生大暴雨天气,引发泥石流灾害。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地震带、泥石流分布图。
    (1)分析此次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2)简述此次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
    (3)从预防的角度,说出泥石流灾害的应对措施。
    【答案】(1)降水强度较大,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地表径流;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位于地震带,山体中多破碎岩体,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2)造成道路中断,破坏基础设施;摧毁聚落,造成人员伤亡;掩埋农田,造成财产损失;淤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易诱发次生灾害。
    (3)加强灾害监测,提前预警;通过生物和工程措施,提高防灾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个人防灾减灾意识;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规范防灾减灾行为;制定和完善泥石流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2024年9月16日凌晨出现大暴雨天气,短时间内大量降雨,雨水迅速汇聚形成强大的地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侵蚀能力增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势落差大,地表径流集水速度快,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条件;读图可知,位于地震带,山体稳定性差,岩石破碎,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小问2详解】
    泥石流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冲毁道路、桥梁、通信线路等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导致交通中断;摧毁沿途村镇,造成人员伤亡;掩埋农田、房屋等,造成财产损失;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引发洪水等次生灾害。
    【小问3详解】
    从预防的角度,建立完善的气象、地质监测体系,加强灾害监测,提前预警;在泥石流易发区,修建挡土墙、护坡等工程设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高植被覆盖率 ,提高防灾能力;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泥石流灾害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泥石流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地规范防灾减灾行为,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制定和完善泥石流的应急预案,确定疏散路线、避难场所和应急联系方式,以便在泥石流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提高应急响应能力。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轨道半径(天文单位)
    0.39
    0.72
    1
    1.5
    5.2
    9.5
    判断标准
    土壤质地类型
    样品形态
    不能形成细条

    开始有不完整的细条
    砂粉土
    搓条时细条裂开
    粉土
    细条是完整的,弯成环时裂开

    细条是完整的,弯成环时有裂痕

    细条和环均是完整的

    相关试卷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河南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地理试题和答案解析河南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地理试题pdf、河南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地理试题和答案解析高一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共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试题docx、12月大联考高一地理人教版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