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9课《诗情画意》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9课《诗情画意》人教新课标(2014秋)第1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9课《诗情画意》人教新课标(2014秋)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美术第9课 诗情画意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9课 诗情画意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造型·表现”领域,主要内容是学习诗配画。它和第八课《鸟语花香》共同组成了本册教材的中国画领域的学习单元。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古诗之间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诗配画的创作,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古诗。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其中古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从小通过学习理解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领悟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和鉴赏审美能力。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象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理解、加工的过程,完成了绘画作品,也就是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出来。本课中将“诗”与“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分感受诗的同时,将诗意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把诗理解得更具体、更生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良好的诗文素养,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增强文化积淀。


    二、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2.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 欣赏视频《游子吟》,谈谈自己的感受(指名1-2位同学答)。


    2. 出示诗配画《游子吟》。


    教师语言:欣赏了诗配画,你们有什么发现呢?(诗和画之间有什么联系?)


    请同学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师语言: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画家则用绘画的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让我们从诗中从画中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真是美在其中呀!(板书课题:诗情画意)


    (二)新授过程:


    1. 揭示诗情画意的内涵即诗配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诗配画来表达诗情画意,这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诗配画,顾名思义,先有诗,后根据诗所描写出的事物配画。


    2. 介绍诗配画的历史沿革及作品。


    历史沿革:该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始于唐代,使书法与绘画紧密连接,后延续至今。


    唐宋元明清及现代诗配画作品赏析。


    3. 诗画搭配小游戏。


    (1)出示诗文,出示画面内容单一与画面内容丰富的图画。


    《琵琶行》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提示:根据诗文内容,搭配画面。


    (2)出示诗文,出示内容差异不大,但情绪、色调不同的画面。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提示:根据诗文传达的情感搭配合适的画面。


    教师语言:不同的诗文蕴含着不同的诗意与情感,我们应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为它们搭配合适的画面。


    4. 指导创作。


    第一步,体味诗意,抓关键词,构思画面内容。


    教师语言:比如《游子吟》这首诗,从题目中我们就已经知道了一些信息,游子吟,是出门远游的人进行的吟诵。大意:慈母手中那一条条的针线,是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子女那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这首诗的关键词有:慈母、线、游子、衣、密密缝、春晖。理解了诗的意思,抓住了诗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就知道画面里可以出现什么人、什么景了。


    第二步,思考构图和表现技法。


    作品的形式不限,儿童画、插画、手抄报、国画、剪贴画等均可。


    第三步,细致刻画、整理完成。


    教师语言:如《枫桥夜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唐朝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不少文人纷纷背井离乡,逃到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这首诗的作者张继。因此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怎样才能通过画面传达这首诗的愁绪呢?除了画面的内容和构图要符合诗文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搭配调整,来突出诗文的情绪。比如,在这幅画中多运用冷色,来表现诗人的思愁。


    再如《游子吟》这首诗中描述了一个夜晚,母亲在孤灯下为远行的儿子缝衣服的情景,可以用冷色调表现孤灯和夜的寂静。在表达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深情嘱托时,为了表现母爱,画面可以尽可能用温馨的暖色调……


    (出示作品图片)


    教师语言:欣赏优秀的作品,从中挑选你喜欢的诗配画,学习作者的创作方法。


    (三)艺术实践:


    1.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教师语言:同学们,桌子上有许多打印好的小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


    (1)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由学生解释诗意,并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随机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并进一步启发学生。


    2. 作业要求:选一首喜欢的古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配画。


    学生操作,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3. 学生绘画、制作诗配画(配乐),教师辅导。


    (1)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2)指导完成作业的学生,对学生提出合理建议,比如绘画构图、诗意理解、诗词的书写格式等。


    (四)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1. 知道什么是诗配画,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进行创作。


    2. 能用简单的造型方法,展开想象,创作较为完整的作品。


    3. 能表现出诗词中的意境。


    (五)课堂小结:


    中国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中国画具备诗情画意的特点,历史上曾有很多大画家都喜欢用画来表达诗的意境,作为中国人,更要好好地去了解它,学习它。


    (六)课后拓展:


    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用电脑绘画或绘制国画、手抄报等方式表现有意境的诗配画。

    相关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学生作业,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共7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