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 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 题
1、读懂彼此的心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站在家长的角度,了解长辈们的想法,懂得家长们虽然思想观念与我们不一样,但是家长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并没有减少,因此我们要理解他们,学会和他们和谐相处。
懂得长辈们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相对丰富,我们与他们在生活态度、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一些方面会有所不同。
引导学生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一言一行中,甚至于批评教育中,感受着家人对我们的关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和理解家长对我们浓浓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家长和我们生活态度、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学会换位思考,用心体会和感受他们的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回忆自己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出现意见分歧的事例。
从日常生活小事中,体会家人对我们的关爱。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又到了新的一年,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很多同学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无法与长辈们相处了,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研究怎样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相处。
板书课题:一、读懂彼此的心
二、相互理解
与家长之间的不愉快
教师引导: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主意识的逐渐增强,我们有时会觉得家人说的话和要求我们做的事,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一致,有时还会与家人产生一些不愉快。这不,李晓欣就与爸爸妈妈产生了不愉快,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第2页“活动园”的一段文字,了解李晓欣与爸爸妈妈之间产生了什么矛盾。
全班交流李晓欣与爸爸妈妈产生的不愉快,了解李晓欣的困惑和烦恼。
同学们,你们是否与家人之间也发生过这样的不愉快呢?当时你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发生过的不愉快。
预设:
假期我想呆在家里,可是爸爸妈妈非要我到亲戚家走动走动,还说增进感情。
晚上我想多看会书,写会作业,可是爸爸非要让我睡觉,还说不能熬夜,早睡早起,身体健康。
全班交流:正如李晓欣说的那样,小时候跟爸爸妈妈很亲近,无话不谈,可是现在却发现这种感觉越来越少,原本和谐亲密的关系变的越来越紧张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教师相机引导并加以小结: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希望能自己做决定,有时候会把家人的关心看作是干涉,甚至在明知他们讲的话有道理的时候,也故意与他们作对。
听听长辈们的想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家人关系越来越紧张,使我们产生了很多的烦恼,让我们来听一听家长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出示课本第3页的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幅插图中的两位妈妈是怎样谈论自己的孩子的?听一听他们的想法,从这两位妈妈的谈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
我们的妈妈也很焦虑,也不知道该怎么与我们改善关系。
我们的妈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心没有变,只是不知道怎样与我们相处。
教师引导: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个交流,请他们说说我们现在与小时候相比,在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方面发生了哪些比较大的变化?并了解一下家人与我们相处时有哪些困惑?
学生分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与家人课前交流的情况,并且把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在全班交流。
预设:
爸爸妈妈说我小时候很可爱,听话乖巧,现在的我,不服管教,不懂事。
爸爸妈妈觉得我变化太大了,都有一点不认识我了,他们很怀念我小时候的样子,乖巧懂事可爱。
爸爸妈妈觉得我脾气变得暴躁了,他们说一句话,我都像刺猬一样。
爸爸妈妈很担心我现在的样子,害怕我这个样子在外面会吃亏,被人欺负。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长辈眼里,我们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们言谈举止上的一些变化也会让家人感到困惑,觉得我们不服管教不懂事,他们经常怀念我们小时候的乖样子。所以要想与长辈们好好相处,首先就是要了解长辈们的想法。
了解长辈和我们之间的不同
教师引导:同学们,因为年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的原因,所以导致了我们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之间在生活态度、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
第一: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
在家庭中,我们是孩子,与父母角色不同,彼此的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有较大的不同。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与父母之间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法不一样呢?
学生列举自己和父母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第二:家人对我们的关爱方式不同
认真回顾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想一想家人是平时是怎样关爱我们的?关爱的方式一样吗?会有哪些不同的关爱方式呢?
预设:
在学习上严格的要求我们。
在生活中精心的照顾我们。
遇到事情,民主的与我们协商。
开心的时候,与我们玩笑、游戏,像个孩子。
遇到烦恼的时候,会避开我们,不让我们难过。
教师小结:同学们,不管家长们采用哪种方式,都是关爱我们的,让我们体会到的都是浓浓的亲情。
第三:面对同样的事情,家长所持的态度不同
教师引导:同学们,不同的家长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如果你跟妈妈说:“妈妈,周日上午我可以去同学家一起学习吗?”你们的妈妈可能会有哪些回应呢?
预设:
回应1:去吧,路上小心,在别人家要有礼貌,懂规矩。
回应2:去哪个同学家?大概多长时间?和谁一起去呢?
回应3:一起学习?是一起玩吧,不许去!
回应4:在家里学习不是一样吗?跑来跑去的,耽误时间!
回应5:到人家去,打扰人家,还不如就在家里学习呢!
教师引导:同学们,不管妈妈是哪一种回应,我们想一想,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应?她是在担心什么?
学生分析妈妈做出这样回应的原因,体会每一个回应背后的那份关爱。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分析,我们发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关爱一点没变,他们对我们的爱一如既往,只是我们没有细细体会罢了。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教师引导: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感受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下面就让我们以“你们的爱,我体会到了”为题,一同读懂家人的心,也让家人更了解自己。
出示课本第5页的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从同学们的分享中,你读懂了哪些来自家人的爱?
刚刚我们分享了其他同学感受到的来自家人的爱。想一想,我们自己家有哪些类似的爱呢?下面我们也学着书上同学的样子,以“你们的爱,我体会到了”为题来说一说家长对我们的爱。
教师每人分发一张小便签,引导学生想一想,并学着上面同学的样子写一写。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书写情况。
全班交流,开展一个“你们的爱,我体会到了”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引导学生饱含深情的读一读自己书写的便笺,读懂家人的心,也让家人更加了解自己。
预设:
范例一:
上个星期天我与同学闹矛盾,爸爸妈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就批评我,说我在这件事情上处理不妥当,伤害了我跟同学之间的感情,非让我去跟同学道歉。
现在我明白了,你们的爱就是让我勇于承认错误。
范例二:
我的爸爸妈妈从来不帮我收拾房间,我的房间都是我自己收拾,现在我已经养成了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爱就是让我成为一个能够自理的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一言一行,甚至于批评教育中,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关爱。
三、课堂总结
经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到我们的家人由于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与我们在生活态度、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会有所不同,不过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没有丝毫改变,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爱。
教
后
记
2021学年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1 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1 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 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 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 读懂彼此的心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 读懂彼此的心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