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 月是故乡明 教案

    3 月是故乡明 教案第1页
    3 月是故乡明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备:五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3 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燕”,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以及产生的内心感受。


    3.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以及产生的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古往今来,思乡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


    2.走近作者:季羡林 (1911.8-2009.7),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四位老先生,因为都曾在燕园居住,人称“未名四老”。四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所以又称 “朗润园四老”。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燕”,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以及产生的内心感受。(重点)


    3.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篇课文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看到的无数美景和月亮。


    四、品读释疑


    1.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


    2.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点明主旨:爱故乡。开头简洁、自然。


    3.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山高月小”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意思是说从山下望去,山高高耸立,天上的月亮小而明亮。形容夜景的气势。“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风景秀丽,景色清幽,享誉中外。


    4.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幻想充满童真童趣。


    5.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1)两句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意思是说明月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北斗星与牛郎星之间。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脉脉含情。


    (2)为什么作者无法想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因为作者的家乡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小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不知道山为何物,所以无法理解诗句描写的景象。


    6.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由月亮铺展开来,写到月亮的陪衬物“山”(山高月小)和“水”(三潭印月),是过渡。引出下文作者对故乡苇塘上和水中月亮的描述和怀念。


    7.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八月湖水平”出自孟浩然的《临洞庭湖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意思是说洞庭湖八月水势大涨,与湖岸相平,包容着天空的倒影,远处天水相连,混而难辩。诗句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的壮观景象。


    8.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


    写了两件件趣事:第一件事是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第二件事是在古柳下面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9.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作者当时“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作者看到天空中的明月,清光四溢,看到水中的月亮与之相映成趣,心中萌动的一定是对明月的赞美,是对家乡的歌颂。


    10.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排比


    在世界各地看风景,看到不同的月亮。


    11.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立刻就飞回去”“永远忘不掉”直接抒发胸臆。


    (2)这段话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这段话通过世界各地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2.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正面描写,突出燕园美景,是一个“胜地”。


    13.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不能不说”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燕园是望夜赏月的好地方。


    14.本文是怎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


    (1)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拿世界各地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作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3)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看到的无数美景和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3.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写得非常平实,采用的大都是短句子,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娓娓道来,甚至不时流露出返老还童般的天真,但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六、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母亲心中的月亮》





    板书设计:





















    复备栏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月是故乡明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月是故乡明教案,共4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比一比,再组词,读句子,加标点,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写作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公开课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感知往事和经历,回读课文,感悟表达,布置作业,搜集诗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