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 什么是周长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第1节什么是周长
【第二课时】 什么是周长
一、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2.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
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三、教学难点
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指一指,下面图形的周长在哪里?
(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
1.出示方格图中的图形,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周长,巩固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2.描一描。可以在数之前先让学生用彩笔分别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
3.数一数。先让学生看到每个方格边长是1厘米,数一数,每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让学生独立尝试得出三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16、26、14),并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方法和得出的结果。
4.说一说。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展示,说说各自的方法。
注意:图形的边线可以分成两类:水平方向的边线和竖直方向的边线,在同类的边线中有很多是同长的。所以,更有效的策略是分别计算这两类边线的长度,再求和。
(三)知识梳理,巩固练习
探索一般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1.一条小路环绕着一个小公园,小公园的周长是多少米?
观察第1题的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并说说小公园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描一描,明确小公园的周长就是环绕公园的小路的总长度。
尝试独立求出周长,并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方法。
组织集体交流,让学生展示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对于能根据数据特点、用简便的计算方法求周长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独立完成后集体展示交流,分别说说三个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将每个图形各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得出周长,对于能根据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算法的学生,让他们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引导其他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遇到的类似问题。
最后可引导学生说一说:结合测量和计算图形周长的过程,谈谈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即把所有的边的长度加在一起。
(四)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时如何学习“周长”的,并在小组内交流;还可让学生根据学习过程思考,又联想到了哪些问题等。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三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