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重力》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56008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重力》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56008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粤教粤科版12重力免费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粤教粤科版12重力免费教学设计,共5页。
表格4 一 年级 科学 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模板主备教师冯晨协备教师 教学内容(课题)重力第几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2. 通过学习有关牛顿的资料,了解前人对重力的研究。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生活中存在着重力,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知道生活中存在着重力,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瀑布图、棉花、地球仪、地球引力方向图、铁架台、细绳、乒乓球(橡皮)、剪刀;视频:瀑布、牛顿研究地球引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个性思考部分 一、问题情景:“水往低处流”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倒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清楚的。在这一课题的任务驱动页里,就反映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主题人物在观看美丽大瀑布的时候,就提出了这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水总是向低处流?”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课题要研究的任务—重力。1.出示:瀑布图片。2.提问: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会想到什么问题呢?3.质疑:学生质疑、解疑。4.讲述:是不是同学们所说的道理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二、活动一:小球受力的情况图中反映了这样的一个活动,用绳子绑着一个小球,并把它挂在支架上。如果我们将绳子剪断,小球将会怎样运动?这时小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教材把需要研究的问题摆了出来,让学生思考和活动,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我们把这种作用力叫物体的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我们在开展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这样的一个现象:不管我们把篮球抛得多高,结果篮球最后还是落到地面。这是为什么呢?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然后我们可以做一个活动,把用绳子绑着的小球挂在支架上。如果我们将绳子剪断,判断小球将会怎样运动,这时小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通过活动我们知道,被剪断绳子后的小球,只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小球将竖直地掉到地面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人们把这种作用力叫物体的重力。1.出示:用细绳固定的小球或乒乓球、橡皮。2.问题:如果把绳子剪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3.汇报:学生猜测、回答。4.演示:学生剪断绳子。5.问题:地球引力的方向是怎样的?6.讨论: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说明地球有引力吗?7.交流:汇报讨论结果。8.作业:以“如果没有地球引力”为题,写一篇科幻童话。三、拓展:地球的“上”和“下”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都受到地球引力(重力)的作用,都能安安稳稳地生活在大地上,而且都把正对头顶上方的天空叫做“上方”,把朝向地球中心(地心)的方向叫做“下方”。重力的方向就是竖直指向地心的。如果将绳子剪断,小球将会怎样运动,这时小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学习这部分拓展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回顾前面进行的探究活动。通过活动知道,地球对物体有一种力量把它拉到地面上,而不会让物体飞到天空,这种拉力(引力)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重力。由于地球存在重力的缘故,地球上的人(包括所有物体)才能安安稳稳地生活在地球上。有些学生会认为,在地球的“上方”,人会稳稳当当地站立在地面上。但是,在地球的“下方”,人为什么还是能站在地面上,而不会离开地球飞出去呢?其实,在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根本就没有“上”、“下”之分,人所感到的“上”和“下”,是以地面作参考的,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都把正对头顶上方的天空叫做“上方”,把朝向地球中心(地心)的方向叫做“下方”。我们所说的下方,就是重力的方向。引申的问题:建筑工人在建房子的时候,常常会用一条绳子吊着一个重锤做垂线来检验墙壁、门窗有没有倾斜,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1.导入出示课本图片,画出地球上不同位置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2.演示:部分学生在黑板上标示。3.问题:有什么发现?4.讲述地球上人们所说的下方指的是脚下,地球引力的方向实际是指向地心的。5.问题:关于地球引力你还知道什么?6.交流: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作业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重力 板书设计重力 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后记本节课我让学生充分感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微生物12 安全用药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二年级上册12 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感知问题,探究体验,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应用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12 电铃响叮当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