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教案 - 苏教版数学六下 教案 53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 苏教版数学六下 教案 49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比例教案 - 苏教版数学六下 教案 54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确定位置教案 - 苏教版数学六下 教案 54 次下载
- 总复习教案 - 苏教版数学六下 教案 57 次下载
苏教版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展开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习了比和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让学生结合实际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和反比例的量。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而且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第三学段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1课时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1)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56~57页的内容。
1.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重点: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成正比例的量的理解。
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提问: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引导回顾:
(1)速度 时间 路程
(2)单价 数量 总价
(3)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引入: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板书课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1))
出示例1。
1.探究时间与路程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表格中的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说说是怎样的关系?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预设:(1)行驶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行驶的时间越长,行驶的路程就越多;行驶的时间越短,行驶的路程就越少。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2.分析时间与路程这两个量的比值。
提问:表格中时间越长,路程越多;时间越短,路程越少。现在我们就来探究时间与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动手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学生观察比值,发现规律,汇报小结。
=80,=( ),=( ),=( )……
引导学生回答: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些比值都相等,它们表示汽车行驶的速度。
提问:谁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速度(一定)。
3.揭示正比例的意义。
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例1中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相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4.正比例意义的应用。
完成教材第57页的“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问题。
(3)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
5.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那么=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k(一定)。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写出几组比的比值,接着让学生作出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2题。
提问:题中的两种量是否相关联,小组内讨论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说说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指名说判断的理由。
4.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再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
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能成正比例。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1)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叫作相关联的量。
=80 =80 =80…… =速度(一定)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3)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k(一定)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首先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进而介绍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表格列举出两种变化的数量在一定的情况下变化的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自己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时,另一种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且这两种数量对应的数的比值始终不变,从而理解正比例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中获得新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2课时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2)
教材第58页的内容。
1.能用“描点法”画出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2.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计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重点:能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直尺、铅笔、橡皮。
1.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2)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
学生口答,说出判断的理由。
2.折线统计图具有什么特点?能否把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在折线统计图里表示出来呢?如果能,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2))
1.认识正比例图像。
(1)出示教材第58页例2的方格图。
提问:表中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纵轴每格表示多少千米?
指名学生回答。
(2)出示教材第56页例1的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画图。
①指导学生描点。
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1小时行80千米”的这个点,并请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指一指。
引导:表示1小时的竖线与表示80千米的横线相交的点,就表示“1小时行80千米”。
让学生在方格纸中找一找代表其他几组数据的点,并指名板演。
②连线。
让学生连接图中各点,说说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发现图中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正比例的图像。从直线上的每个点中,我们既能知道汽车行驶的时间,又能知道行驶的路程。这两个量紧密联系,对应的时间和路程用同一个点,点不同,时间和路程也都发生变化,但是它们的比值却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就说它是正比例图像。
2.正比例图像的应用。
问题一: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2.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2.5在2和3的正中间这个位置,同学们首先要看准,从这点作横轴的垂线,看这条线与图像交于哪一点,再由这一点向纵轴画垂线,看看这条垂线与纵轴的交点。这点表示的千米数就是汽车2.5小时行驶的路程。
学生动手画一画,找一找。
问题二:行驶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3.小结:我们在根据图像判断时,必须找准对应的点,通过画纵轴或横轴的垂线的方法找准点,读准数。
1.完成教材第58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交流并说明理由。
2.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第4题。
先独立填表,再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长度和总价所对应的点,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组织讨论和交流。
3.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第5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说说题中表示的是哪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独立绘制表格,并解决问题。
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在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时也可以通过图像来判断。根据图像判断数量时可以作对应点的垂线,以减少误差,让估计更准确。
认识正比例的量(2)
画正比例的图像:描点、连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节课学习过“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表格——关系式——图像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与掌握。正比例图像的学习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的一种途径,通过分析图像,更好地理解成正比例的两个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函数思想的渗透。所以在教学时,我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描点、连线和机械叙述等技能训练上,而是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分析图像,加深了学生对正比例的意义的理解,既避免学生枯燥的学习,又节省了时间。学生可能对图像的绘制掌握得不太熟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第3课时 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教材第61~62页的内容。
1.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过观察,理解成反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
3.培养观察、理解、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难点: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1.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比例关系?
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两种量成正比例?
3.导入新课:
如果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又存在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板书课题: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1.认识反比例的意义。
(1)初步感知反比例。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3。
提问:从“用60元购买笔记本”这句话中,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认识:60元是这批笔记本的总价,笔记本的数量和单价发生变化,但是笔记本的总价是固定的,始终是60元。
(2)探究反比例关系。
提问:观察这张表格中的两个数量,它们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①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你能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吗?
③猜一猜,这两种量成什么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全班交流。
(3)揭示反比例的意义。
引导总结:购买笔记本的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当单价和对应数量的积总是一定,也就是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单价和数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2.反比例意义的应用。
出示教材第61页“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问题。
(3)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什么关系。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3.用字母表示反比例的意义。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x×y=k(一定)。
1.完成教材第6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完成之后,引导小结: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否是相关联的量,再看乘积是否一定,两者缺一不可。
2.完成教材第62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
成反比例的两种量要具备三个条件:(1)两种量要相关联;(2)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3)两种量的乘积一定。
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x×y=k(一定)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并理解了成正比例的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由于学生对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已有了一定的体会,教学时应适当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最后组织学生自学教材上的一段总结性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大树有多高
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
1.通过测量、比较、计算等具体的活动,初步发现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关系,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利用比例的知识测量大树的高度。
难点:如何运用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之类的实际问题。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长度不一及长度相等的竹竿、卷尺、记录表。
要知道一棵大树有多高,你有办法测量吗?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大树有多高的问题。(板书课题:大树有多高)
(一)量量比比(小组合作完成)
提出要求:
1.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比较每次的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1)根据测量的数据填表。
(2)计算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
(3)讨论:根据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4)引导总结: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二)议议做做
提出要求:
1.根据上面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假设一根3米长的竹竿当时直立在地面上,影长是多少?
(1)学生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能想办法测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吗?
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实践操作: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看你的方法行不行。
(1)在阳光下,先量出一根竹竿的高度和影长及当时大树的影长,并把结果填在下表里。
| 影长/cm | 实际高度/cm |
竹竿 |
|
|
大树 |
|
|
(2)学生各自算一算大树的高度。
(3)小组讨论各自的想法。
(4)提问:在测量竹竿的影长之后,如果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再测量大树的影长。这样计算的结果还准确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思考汇报。
(三)拓展延伸
根据求大树高度的经验,让学生计算教学楼和旗杆的高度。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和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得开心吗?
大树有多高
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物体高度∶影长=物体高度∶影长
本节课的综合与实践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正、反比例意义的基础上安排的,这节课主要是围绕“大树有多高”这一问题来展开,引导学生亲历“提出问题、实验操作、解决问题、延伸思考”的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已经学习过比的知识,也学过测量的一些知识,自身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再学习这些内容应该不算难。只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与目的,操作时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就可以。学生掌握了合作、讨论、交流、归纳的基本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中也能充分发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四 比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四 比例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反思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六年级下册四 比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四 比例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理解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探索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试一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寻找生活中的正比例关系,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第3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