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陕西高考模拟卷_模拟题及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陕西省兴平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解析版)
展开
陕西省兴平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Na-23 Cl-35.5 Fe-56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的硝是指硝酸
B. 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
C. 洪灾区民众用明矾净水并用漂白粉消毒,二者化学原理相同
D. 家中做卫生保洁时,不可将“84”消毒液与洁厕精(含浓盐酸)混合使用
【答案】D
【详解】A、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 其中的硝是指硝酸钾,故A错误;
B、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生石灰是干燥剂,还原铁粉是还原剂防氧化,故B错误;
C、明矾净水是利用氢氧化铝的吸附性、用漂白粉消毒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故C错误;
D、“84”消毒液与洁厕精(含浓盐酸)混合使用会生成氯气,故D正确。
答案选D。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 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为混合物
D. 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答案】C
【详解】A. Na2O、MgO属于碱性氧化物, Al2O3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根据酸分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B错误;
C. 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由不同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C正确;
D. 纯碱、熟石灰、醋酸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但是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3.实验室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氢氟酸贮存在细口玻璃瓶里
B. 盛液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来防止溴挥发
C. 盛放浓硫酸的广口瓶应当用磨口玻璃塞,不能用橡皮塞
D. 氯水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液氯贮存在钢瓶里
【答案】B
【详解】A.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则不能贮存在细口玻璃瓶里,A错误;
B.液溴的密度大于水,且微溶于水,水起液封的作用,盛液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来防止溴挥发,B正确;
C.盛放液体的试剂瓶为细口瓶,盛放浓硫酸不用广口瓶,C错误;
D.氯水见光易分解,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液氯在常温下不与铁反应,可贮存在钢瓶里,D错误;
答案为B。
4.“84”消毒液、明矾、高铁酸钾(K2FeO4)、臭氧等都可以作水处理剂,已知“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有1mol高铁酸钾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则转移6×6.02×1023个电子
B. 常温常压下,32gO2、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小于2×6.02×1023
C. 500mL2mol/L明矾溶于水得到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数为6.02×1023
D. 7.45gNaClO中ClO-含有的电子总数为26×6.02×1022
【答案】D
【详解】A. 1mol高铁酸钾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铁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到+3价,得到3mol电子,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3×6.02×1023,故A不选;
B. 32gO2、O3的混合气体可以看做是32g氧原子,即2mol氧原子,所以所含原子数等于2×6.02×1023,故B不选;
C. 500mL2mol/L明矾中含1molAl3+,1个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是由多个Al(OH)3聚合而成,所以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数小于6.02×1023,故C不选;
D. 7.45gNaClO即0.1molNaClO,1个Cl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6个,所以0.1mol中ClO-含有的电子总数为26×6.02×1022,故D选。
故选D。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用石墨作两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1-+2H2OC12↑+2OH-+H2↑
B.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Na2FeO4:3ClO- + 2Fe(OH)3 = 2FeO42- + 3Cl- + H2O + 4H+
C. 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 + CO2 =NH4+ + HCO3-
D. NaHS的水解反应:HS-+H2O S2-+H3O+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镁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为:Mg2++2C1-+2H2OC12↑+Mg(OH)2↓+H2↑,故A错误;
B.碱性环境下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应为:4OH-+3ClO- + 2Fe(OH)3=2FeO42- + 3Cl- + 5H2O ,故B错误;
C.CO2过量,生成酸式盐,离子方程式为:NH3·H2O + CO2 =NH4+ + HCO3-,故C正确;
D.HS-既存在电离平衡又存在水解平衡,电离方程式为HS-+H2O S2-+H3O+;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HS-+H2O H2S+OH-,故D错误;
答案:C
6.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比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Mg失火不能用CO2灭火;Na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
B. 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C. Fe与Cl2直接化合生成Fe Cl3;Fe与I2直接化合也能得到FeI3
D. 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属镁;也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答案】A
【详解】A. Mg失火不能用CO2灭火,因为二者会反应生成MgO和C;Na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因为二者会反应生成Na2CO3和C,钠的燃烧产物过氧化钠也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以助燃的氧气,类推正确。
B. Fe3O4可写成FeO·Fe2O3,因为Fe有+2、+3两种价态;Pb3O4不可写成PbO·Pb2O3,因为Pb没有+2、+3价,而应写成2PbO·PbO2,类推错误。
C. Fe与Cl2直接化合生成FeCl3;Fe与I2直接化合只能得到FeI2,因为I2的氧化能力弱,类推错误;
D. 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属镁;不能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制取金属铝,因为熔融AlCl3不导电,类推错误。
故选A。
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B. 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
C. 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
【答案】B
【详解】A. 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铝转化为偏铝酸钠进入溶液,而镁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纯净的镁,正确;
B.过量氨水与Fe3+、Al3+都能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二者仍混在一起无法分离,所以不能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错误;
C. 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过量铁粉,将FeCl3还原为FeCl2,充分反应后过滤出过量的铁粉,即得纯净的氯化亚铁溶液,正确;
D. 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Al(OH)3转化为NaAlO2,充分反应,过滤出Mg(OH)2,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又生成Al(OH)3沉淀,过滤出滤渣,即得纯净的Al(OH)3,正确。
故选B。
8.某溶液中含有SO42-、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SO42-、Na+;②有胶状物质生成;③有气体产生;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A
【详解】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Cl2可以氧化SO32-成为SO42-,所以SO32-浓度降低,SO42-浓度增大,Cl2也可以和Br-发生置换反应,使Br-浓度降低,生成的溴溶于水中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Cl2溶于水生成的盐酸还可以跟CO32-发生反应生成CO2,使CO32-浓度降低,和SiO32-生成H2SiO3白色胶状沉淀,使SiO32-浓度降低,所以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Cl2溶于溶液中发生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2个是Cl2分别和SO32-、Br-发生的,另一个是Cl2和水的歧化反应,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故选A。
【点睛】Cl2和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SO32-浓度降低,还要考虑到生成了SO42-,使SO42-浓度增大,所以溶液中的SO32-、SO42-浓度都发生了变化。在Cl2通入该溶液的反应中,除了Cl2和SO32-、Br-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外,不要忽略了还有Cl2和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②SiO2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③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④K2CO3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2和K2O
⑤纳米铁粉可以除被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
⑥根据反应SiO2+CaCO3CaSiO3+CO2↑可推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
A. ①③④⑤ B. ①④⑤ C. ③④⑤⑦ D. ①③⑥
【答案】B
【详解】①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正确;
②SiO2不与除氢氟酸外的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非氢氟酸)容器,错误;
③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含钠元素的溶液,但不一定是钠盐溶液,错误;
④K2CO3热稳定性强,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2和K2O,正确;
⑤纳米铁粉能与污水中的Pb2+、Cu2+、Hg2+发生置换反应,从而去除重金属离子,正确;
⑥根据反应SiO2+CaCO3CaSiO3+CO2↑ 不可推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因为此反应是利用难挥发性物质制易挥发性物质,而不是利用酸性的强弱,错误。
所以①④⑤正确。
答案为B。
10.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甲图装置可证明ρ(煤油)< ρ(钠) < ρ(水) B. 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 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 D. 用丁图装置制取氯气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钠在水与煤油液面中间,则可知钠的密度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故A正确;B.由图可知,利用Fe和稀硫酸制FeSO4的同时除去液面上方空气,防止制备时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B正确;C.由图可知,Al与二氧化锰发生铝热反应生成Mn,故C正确;D.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制氯气,不能用稀盐酸代替,故D错误;故选D。
11.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 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答案】B
【详解】A.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但不能证明无Fe2+,错误;
B. 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正确;
C.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可能有Ba2+,也可能有Ca2+,错误;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不能证明原气体一定是CO2,也可能是SO2,错误。
故选B。
12.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化学反应:①SO2+2Fe3++2H2O=SO42-+2Fe2++4H+;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Cr2O72->Fe3+>SO2
B. 标准状况下,若有6.72 L SO2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 mol K2Cr2O7
C. 反应②中,每有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
D. 由上述反应原理推断: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答案】B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还原剂的氧化性; 由氧化性的强弱,判断反应的发生.
【详解】A. 由①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性为Fe3+>SO2,由②可知,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性为Cr2O72-> Fe3+,则氧化性:Cr2O72-> Fe3+> SO2,故A正确;
B. 6.72L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n(SO2)=6.72L÷22.4L/mol=0.3mol,由上述两个反应可知,存在3 SO2∼Cr2O72-,则最终消耗0.1mol K2Cr2O7,故B错误;
C. 每有1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2×(6−3)=6mol,即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故C正确;
D. 因氧化性为Cr2O72-> SO2,则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由强到弱,即是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性的物质,强还原剂生成弱还原性的物质,计算时要用电子守恒: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13.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过程证明了海带中存在碘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需要将干海带放入蒸发皿中灼烧
B. 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
C. 步骤③操作后,观察到试管中的溶液变为蓝色,则可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D. 若步骤②仅滴加稀硫酸后通入氧气,则步骤③操作后,试管中的溶液也变成蓝色
【答案】A
【详解】A. 灼烧的时候需要把物质放到坩埚中,而不是蒸发皿中,故A错误;
B. 双氧水具有氧化性,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故B正确;
C. 步骤③是检验生成的碘单质,操作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可以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故C正确;
D. 若步骤②仅滴加稀硫酸后通入氧气,氧气可以将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4H++4I-+O2=2I2+2H2O,步骤③操作后,也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蓝色,故D正确;
故答案:A。
14.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X
Y
Z
物质转化关系
A
Cu
CuO
Cu(OH)2
B
Si
SiO2
H2SiO3
C
NaHCO3
Na2CO3
NaOH
D
FeCl2
FeO
FeCl3
【答案】C
【详解】A.Cu与O2反应生成CuO,CuO与C或H2等反应生成Cu,Cu(OH)2无法一步转化为Cu,且CuO无法一步转化为Cu(OH)2,错误;
B.Si与O2反应生成SiO2,SiO2与H2或C等反应生成Si,SiO2无法一步转化为H2SiO3,H2SiO3无法一步转化为Si,错误;
C.NaHCO3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Na2CO3,Na2CO3与CO2、H2O反应生成NaHCO3,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NaOH,NaOH与过量CO2反应能直接生成NaHCO3,正确;
D.FeCl2不能一步转化为FeO,FeO与HCl反应能生成FeCl2,FeO无法一步转化为FeCl3,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错误。
15.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酸可以除去铜器表面的铜锈[Cu2(OH)2CO3]
B. Na久置于空气中最终生成NaHCO3
C. AlCl3、FeCl2、CuC12均可由金属单质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
D. 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
【答案】A
【解析】A、盐酸可以除去铜器表面的铜锈[Cu2(OH)2CO3],A正确;B、Na久置于空气中最终生成Na2CO3,B错误;C、FeCl2不能由金属单质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C错误;D、C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但NO2与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不同,D错误,答案选A。
16.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选项的编号和曲线的编号一一对应,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向NaAlO2溶液中逐渐滴入HCl至过量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C. 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D.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答案】D
【分析】A.根据反应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判断;
B.根据反应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判断;
C.根据反应H ++OH-=H2O、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判断;
D.根据反应Ca2++2OH-+CO2═CaCO3↓+H2O、2OH-+CO2═CO32-+H2O、CaCO3+CO2+H2O═Ca(HCO3)2判断。
【详解】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HCl至过量,发生的反应分别为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两个反应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图象符合,故不选A;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发生的反应分别为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两个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图象符合,故不选B;
C.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的反应分为三个阶段,反应分别为OH-+H+═H20,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后两个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图象符合,故不选C;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沉淀消失,分别为Ca2++2OH-+CO2═CaCO3↓+H2O、OH-+CO2═H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则各段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1:1:1,故选D;
答案:D
【点睛】易错选项D,准确分析各个阶段的反应,反应顺序可认为是:
1.CO2+Ca(OH)2==CaCO3↓+H2O产生沉淀;
2.CO2+2KOH==K2CO3+H2O;
3.CO2+K2CO3+H2O==2KHCO3;
4.CO2+CaCO3+H2O==Ca(HCO3)2沉淀消失。
II卷非选择题(共五道题,共计52分)
二.填空题(共5道大题,共52分)
17.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Mg2+、K+、Ba2+、Fe3+、Cl﹣、CO32﹣、SO42﹣等离子,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A.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B.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成碱性,整个滴加过程中,溶液均无沉淀生成。
C.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上述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检验该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H+、Ba2+、Cl- (2). CO32-、Fe3+、Mg2+、SO42- (3). K+ (4). 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
【详解】A.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则溶液中不含有CO32﹣。
B.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成碱性,整个滴加过程中,溶液均无沉淀生成,表明溶液中不含有Mg2+、Fe3+。
C.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表明溶液中含有Ba2+。
依据溶液中离子应大量共存,可推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SO42﹣。
依据溶液一定呈电中性的原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l-。
(1)根据上述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H+、Ba2+、Cl-。答案为H+、Ba2+、Cl-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O32-、Fe3+、Mg2+、SO42-。答案为CO32-、Fe3+、Mg2+、SO42-
(2)可能存在的离子有K+。答案为K+
检验K+的方法是焰色反应,为防钠的焰色的干扰,需透过蓝色钴玻璃。
答案为: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
18.(1)已知草酸(H2C2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CO↑+CO2↑+ H2O,下列装置中,可用作草酸分解制取气体的是______(填序号)
(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铁锈样品的组成(假定铁锈中只有Fe2O3·nH2O和Fe两种成分),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CO和铁锈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点燃C处酒精灯之前,应先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准确称量质量为20.00g的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6.64g,D中浓硫酸增重1.44g,则n=_____。
【答案】(1). ④ (2). NaOH溶液 (3). 浓硫酸 (4).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O中混有空气而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5). 2
【详解】(1)由草酸(H2C2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CO2↑+ H2O,可以看出,反应采用固、液加热型装置,应选D装置。答案为D
(2) ①反应生成的CO气体中混有CO2和水蒸气,CO2用NaOH溶液吸收,水蒸气用浓硫酸吸收,所以洗气瓶A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答案为NaOH溶液
洗气瓶B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答案为浓硫酸
②在点燃C处酒精灯之前,应先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O中混有空气而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答案为: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O中混有空气而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③由题意知,m(样品)= 20.00g,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中m(Fe)= 16.64g,m(H2O)= 1.44g,
则Fe2O3·nH2O中m(H2O)= 1.44g,Fe2O3中m(O)= 20.00g-16.64g -1.44g=1.92g
n(H2O)= ,n(O)=
依据化学式Fe2O3·nH2O可得: ,n=2。
答案为2
19.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是单质。
(1)若A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一种金属,B、C所含元素种类相同,D是红褐色沉淀,溶液C可用于腐蚀印刷Cu电路板。请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B、D既能溶于强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反应②③均需要强碱性溶液,反应④可以通过滴加少量稀盐酸实现。据此判断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用于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D是一种强碱。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FeCl3+Fe=3FeCl2 (2). 第三周期第ⅢA族 (3). 2Al+2OH-+2H2O=2AlO2-+3H2↑ (4). 2Na2O2+2H2O=4Na++4OH-+O2↑
【详解】(1)若A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一种金属,则为铁,由D是红褐色沉淀,更加证实了此推断。B、C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溶液C可用于腐蚀印刷Cu电路板,则C为FeCl3,B为FeCl2。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
答案为:2FeCl3+Fe=3FeCl2
(2)若B、D既能溶于强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则二者为Al2O3、Al(OH)3中的某一种。反应②③均需要强碱性溶液,反应④可以通过滴加少量稀盐酸实现,则C应为NaAlO2,B为Al2O3,A为Al,D为Al(OH)3。据此判断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ⅢA族。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
反应②为Al与NaOH溶液生成NaAlO2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3)若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用于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则C为Na2O2;D是一种强碱,为NaOH。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
20.Ba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有一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Na2S2O3、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 的物质的量浓度。
(1)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容量瓶前先检查是否漏水
b.使用容量瓶前必须用蒸馏水将其洗净并干燥
c.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手拖住瓶底,将容量瓶反复倒转摇匀
(2)现需配制250mL0.1000mol∙L-1的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4)若配制标准Na2S2O3溶液时,出现如下错误操作,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如何变化?
①若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时,不小心洒落部分洗涤液,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②若观察液面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
(5)另取50.00mL废水,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到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盐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向其中滴加上述标准Na2S2O3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36.00mL。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S2O32-+14H+ = 2Cr3++3S4O62-+7H2O。则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答案】(1). b、c (2).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 4.0 (4). 偏低 (5). 偏高 (6). 0.024 mol∙L-1
【分析】(1)因为容量瓶是一种精密仪器,容积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结合容量瓶使用方法和注意问题回答,容量瓶是精密量具;
(2)根据配置溶液溶解、定容等操作来选择玻璃仪器,溶解在烧杯中,定容在容量瓶中用胶头滴管滴定到刻度;
(3)根据250mL 0.100mol/L 标准Na2S2O3溶液,利用n=cV来计算物质的量,再利用m=nM来计算其质量,结合托盘天平使用注意问题得到质量;
(4)①若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时,不小心洒落部分洗涤液,溶质减小,配制溶液浓度减小;
②若观察液面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容量瓶中加入水未达到刻度,溶液浓度增大;
(5)由BaCrO4沉淀、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Cr2O72-+6I-+14H+→2Cr3++3I2+7H2O I2+2S2O32-→2I-+S4O62-,得出废水中Ba2+与Na2S2O3的关系,代入即可计算.
【详解】(1)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
a.使用容量瓶前应该检验是否漏水,故a正确;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不能用待配溶液洗涤,否则会影响配制溶液的浓度,故b不正确;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当药品完全溶解后,恢复至室温,再把溶液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不能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倒入容量瓶中,故c不正确;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故d正确.
故填:bc;
(2)因溶液固体需要在烧杯中,定容时需要用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烧杯、胶头滴管;
(3)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0.25L×0.1mol/L=0.025mol,其质量为0.025mol×158g/mol=3.95g,
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使用称量Na2S2O3的质量为4.0g,
故答案为:4.0;
(4)①若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时,不小心洒落部分洗涤液,溶质减小,配制溶液浓度减小,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
②若观察液面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容量瓶中加入水未达到刻度,溶液浓度增大,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5)设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为x,
由BaCrO4沉淀、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Cr2O72-+6I-+14H+→2Cr3++3I2+7H2O、I2+2S2O32-→2I-+S4O62-,
则2Ba2+~2BaCrO4~Cr2O72-~3I2~6S2O32-,
2 6
x 36.00mL×10-3L×0.100mol/L
2/x=6/36.00mL×10-3L×0.100mol/L
解得x=12.00×10-4mol,
则c(Ba2+)=12.00×10-4mol÷50.00×10-3L=0.024mol/L,
故答案为:0.024mol/L.
【点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要使用容量瓶,注意容量瓶的使用方法,误差分析利用c=n÷v分析,分析出物质的量的变化或者溶液体积的变化,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多步反应要通过中间产物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在一起。
21.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某小组以此废玻璃为原料,设计如下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Ce(OH)4。
己知:CeO2不溶于强酸或强碱;Ce3+易水解,酸性条件下,Ce4+有强氧化性。
(1)废玻璃在NaOH溶液浸洗前往往要进行的操作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得到较纯的Ce3+溶液,反应②之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需要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滴定法测定制得的Ce(OH)4产品纯度。
用FeSO4溶液滴定用_______________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粉碎 (2). SiO2+2OH-=SiO32-+H2O (3). 2CeO2+H2O2+6H+=2Ce3++O2↑+ 4H2O (4). 洗涤 (5). O2或其它合理答案 (6). K3[Fe(CN)6] (7). 当滴加最后一滴溶液时,生成淡蓝色沉淀,且在半分钟内即便振荡也不消失
【分析】由信息“CeO2不溶于强酸或强碱”可知,反应①中只有SiO2与碱发生反应;滤渣为Fe2O3、CeO2、FeO的混合物;滤渣A中加入稀硫酸,Fe2O3、FeO溶解,此时滤渣中只有CeO2。
滤渣B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显然是双氧水作还原剂,将CeO2还原为Ce3+。反应③中,加入的X应为氧化剂,将Ce(OH)3氧化为Ce(OH)4。
【详解】(1)废玻璃在用NaOH溶液浸洗前往往要进行粉碎,以增大废玻璃与NaOH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原料的浸出率。答案为:粉碎
反应①中,只有Si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答案为:SiO2+2OH-=SiO32-+H2O
(2)反应②中,只有CeO2与稀硫酸和双氧水发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eO2+H2O2+6H+=2Ce3++O2↑+4H2O。答案为:2CeO2+H2O2+6H+=2Ce3++O2↑+4H2O
(3)因为从溶液中过滤出沉淀表面常吸附溶液中的某些离子,为了得到较纯的Ce3+溶液,反应②之前应对固体进行洗涤。答案为:洗涤
(4)反应③将Ce(OH)3氧化为Ce(OH)4,需要加入氧化剂,所以试剂X可以是O2等强氧化剂。答案为:O2或其它合理答案
(5)用FeSO4溶液滴定Ce(OH)4产品的纯度,应使用FeSO4标准溶液,用K3[Fe(CN)6]做指示剂。答案为:K3[Fe(CN)6]
滴定终点时,FeSO4溶液过量一滴,它与K3[Fe(CN)6]作用,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并且在半分钟内即便振荡也不消失。答案为:当滴加最后一滴溶液时,生成淡蓝色沉淀,且在半分钟内即便振荡也不消失。
陕西省兴平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Na-23 Cl-35.5 Fe-56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的硝是指硝酸
B. 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
C. 洪灾区民众用明矾净水并用漂白粉消毒,二者化学原理相同
D. 家中做卫生保洁时,不可将“84”消毒液与洁厕精(含浓盐酸)混合使用
【答案】D
【详解】A、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 其中的硝是指硝酸钾,故A错误;
B、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生石灰是干燥剂,还原铁粉是还原剂防氧化,故B错误;
C、明矾净水是利用氢氧化铝的吸附性、用漂白粉消毒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故C错误;
D、“84”消毒液与洁厕精(含浓盐酸)混合使用会生成氯气,故D正确。
答案选D。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 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为混合物
D. 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答案】C
【详解】A. Na2O、MgO属于碱性氧化物, Al2O3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根据酸分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B错误;
C. 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由不同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C正确;
D. 纯碱、熟石灰、醋酸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但是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3.实验室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氢氟酸贮存在细口玻璃瓶里
B. 盛液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来防止溴挥发
C. 盛放浓硫酸的广口瓶应当用磨口玻璃塞,不能用橡皮塞
D. 氯水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液氯贮存在钢瓶里
【答案】B
【详解】A.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则不能贮存在细口玻璃瓶里,A错误;
B.液溴的密度大于水,且微溶于水,水起液封的作用,盛液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来防止溴挥发,B正确;
C.盛放液体的试剂瓶为细口瓶,盛放浓硫酸不用广口瓶,C错误;
D.氯水见光易分解,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液氯在常温下不与铁反应,可贮存在钢瓶里,D错误;
答案为B。
4.“84”消毒液、明矾、高铁酸钾(K2FeO4)、臭氧等都可以作水处理剂,已知“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有1mol高铁酸钾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则转移6×6.02×1023个电子
B. 常温常压下,32gO2、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小于2×6.02×1023
C. 500mL2mol/L明矾溶于水得到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数为6.02×1023
D. 7.45gNaClO中ClO-含有的电子总数为26×6.02×1022
【答案】D
【详解】A. 1mol高铁酸钾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铁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到+3价,得到3mol电子,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3×6.02×1023,故A不选;
B. 32gO2、O3的混合气体可以看做是32g氧原子,即2mol氧原子,所以所含原子数等于2×6.02×1023,故B不选;
C. 500mL2mol/L明矾中含1molAl3+,1个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是由多个Al(OH)3聚合而成,所以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数小于6.02×1023,故C不选;
D. 7.45gNaClO即0.1molNaClO,1个Cl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6个,所以0.1mol中ClO-含有的电子总数为26×6.02×1022,故D选。
故选D。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用石墨作两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1-+2H2OC12↑+2OH-+H2↑
B.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Na2FeO4:3ClO- + 2Fe(OH)3 = 2FeO42- + 3Cl- + H2O + 4H+
C. 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 + CO2 =NH4+ + HCO3-
D. NaHS的水解反应:HS-+H2O S2-+H3O+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镁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为:Mg2++2C1-+2H2OC12↑+Mg(OH)2↓+H2↑,故A错误;
B.碱性环境下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应为:4OH-+3ClO- + 2Fe(OH)3=2FeO42- + 3Cl- + 5H2O ,故B错误;
C.CO2过量,生成酸式盐,离子方程式为:NH3·H2O + CO2 =NH4+ + HCO3-,故C正确;
D.HS-既存在电离平衡又存在水解平衡,电离方程式为HS-+H2O S2-+H3O+;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HS-+H2O H2S+OH-,故D错误;
答案:C
6.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比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Mg失火不能用CO2灭火;Na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
B. 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C. Fe与Cl2直接化合生成Fe Cl3;Fe与I2直接化合也能得到FeI3
D. 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属镁;也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答案】A
【详解】A. Mg失火不能用CO2灭火,因为二者会反应生成MgO和C;Na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因为二者会反应生成Na2CO3和C,钠的燃烧产物过氧化钠也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以助燃的氧气,类推正确。
B. Fe3O4可写成FeO·Fe2O3,因为Fe有+2、+3两种价态;Pb3O4不可写成PbO·Pb2O3,因为Pb没有+2、+3价,而应写成2PbO·PbO2,类推错误。
C. Fe与Cl2直接化合生成FeCl3;Fe与I2直接化合只能得到FeI2,因为I2的氧化能力弱,类推错误;
D. 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属镁;不能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制取金属铝,因为熔融AlCl3不导电,类推错误。
故选A。
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B. 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
C. 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
【答案】B
【详解】A. 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铝转化为偏铝酸钠进入溶液,而镁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纯净的镁,正确;
B.过量氨水与Fe3+、Al3+都能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二者仍混在一起无法分离,所以不能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错误;
C. 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过量铁粉,将FeCl3还原为FeCl2,充分反应后过滤出过量的铁粉,即得纯净的氯化亚铁溶液,正确;
D. 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Al(OH)3转化为NaAlO2,充分反应,过滤出Mg(OH)2,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又生成Al(OH)3沉淀,过滤出滤渣,即得纯净的Al(OH)3,正确。
故选B。
8.某溶液中含有SO42-、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SO42-、Na+;②有胶状物质生成;③有气体产生;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A
【详解】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Cl2可以氧化SO32-成为SO42-,所以SO32-浓度降低,SO42-浓度增大,Cl2也可以和Br-发生置换反应,使Br-浓度降低,生成的溴溶于水中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Cl2溶于水生成的盐酸还可以跟CO32-发生反应生成CO2,使CO32-浓度降低,和SiO32-生成H2SiO3白色胶状沉淀,使SiO32-浓度降低,所以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Cl2溶于溶液中发生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2个是Cl2分别和SO32-、Br-发生的,另一个是Cl2和水的歧化反应,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故选A。
【点睛】Cl2和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SO32-浓度降低,还要考虑到生成了SO42-,使SO42-浓度增大,所以溶液中的SO32-、SO42-浓度都发生了变化。在Cl2通入该溶液的反应中,除了Cl2和SO32-、Br-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外,不要忽略了还有Cl2和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②SiO2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③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④K2CO3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2和K2O
⑤纳米铁粉可以除被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
⑥根据反应SiO2+CaCO3CaSiO3+CO2↑可推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
A. ①③④⑤ B. ①④⑤ C. ③④⑤⑦ D. ①③⑥
【答案】B
【详解】①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正确;
②SiO2不与除氢氟酸外的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非氢氟酸)容器,错误;
③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含钠元素的溶液,但不一定是钠盐溶液,错误;
④K2CO3热稳定性强,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2和K2O,正确;
⑤纳米铁粉能与污水中的Pb2+、Cu2+、Hg2+发生置换反应,从而去除重金属离子,正确;
⑥根据反应SiO2+CaCO3CaSiO3+CO2↑ 不可推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因为此反应是利用难挥发性物质制易挥发性物质,而不是利用酸性的强弱,错误。
所以①④⑤正确。
答案为B。
10.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甲图装置可证明ρ(煤油)< ρ(钠) < ρ(水) B. 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 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 D. 用丁图装置制取氯气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钠在水与煤油液面中间,则可知钠的密度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故A正确;B.由图可知,利用Fe和稀硫酸制FeSO4的同时除去液面上方空气,防止制备时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B正确;C.由图可知,Al与二氧化锰发生铝热反应生成Mn,故C正确;D.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制氯气,不能用稀盐酸代替,故D错误;故选D。
11.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 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答案】B
【详解】A.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但不能证明无Fe2+,错误;
B. 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正确;
C.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可能有Ba2+,也可能有Ca2+,错误;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不能证明原气体一定是CO2,也可能是SO2,错误。
故选B。
12.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化学反应:①SO2+2Fe3++2H2O=SO42-+2Fe2++4H+;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Cr2O72->Fe3+>SO2
B. 标准状况下,若有6.72 L SO2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 mol K2Cr2O7
C. 反应②中,每有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
D. 由上述反应原理推断: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答案】B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还原剂的氧化性; 由氧化性的强弱,判断反应的发生.
【详解】A. 由①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性为Fe3+>SO2,由②可知,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性为Cr2O72-> Fe3+,则氧化性:Cr2O72-> Fe3+> SO2,故A正确;
B. 6.72L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n(SO2)=6.72L÷22.4L/mol=0.3mol,由上述两个反应可知,存在3 SO2∼Cr2O72-,则最终消耗0.1mol K2Cr2O7,故B错误;
C. 每有1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2×(6−3)=6mol,即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故C正确;
D. 因氧化性为Cr2O72-> SO2,则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由强到弱,即是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性的物质,强还原剂生成弱还原性的物质,计算时要用电子守恒: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13.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过程证明了海带中存在碘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需要将干海带放入蒸发皿中灼烧
B. 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
C. 步骤③操作后,观察到试管中的溶液变为蓝色,则可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D. 若步骤②仅滴加稀硫酸后通入氧气,则步骤③操作后,试管中的溶液也变成蓝色
【答案】A
【详解】A. 灼烧的时候需要把物质放到坩埚中,而不是蒸发皿中,故A错误;
B. 双氧水具有氧化性,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故B正确;
C. 步骤③是检验生成的碘单质,操作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可以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故C正确;
D. 若步骤②仅滴加稀硫酸后通入氧气,氧气可以将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4H++4I-+O2=2I2+2H2O,步骤③操作后,也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蓝色,故D正确;
故答案:A。
14.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X
Y
Z
物质转化关系
A
Cu
CuO
Cu(OH)2
B
Si
SiO2
H2SiO3
C
NaHCO3
Na2CO3
NaOH
D
FeCl2
FeO
FeCl3
【答案】C
【详解】A.Cu与O2反应生成CuO,CuO与C或H2等反应生成Cu,Cu(OH)2无法一步转化为Cu,且CuO无法一步转化为Cu(OH)2,错误;
B.Si与O2反应生成SiO2,SiO2与H2或C等反应生成Si,SiO2无法一步转化为H2SiO3,H2SiO3无法一步转化为Si,错误;
C.NaHCO3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Na2CO3,Na2CO3与CO2、H2O反应生成NaHCO3,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NaOH,NaOH与过量CO2反应能直接生成NaHCO3,正确;
D.FeCl2不能一步转化为FeO,FeO与HCl反应能生成FeCl2,FeO无法一步转化为FeCl3,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错误。
15.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酸可以除去铜器表面的铜锈[Cu2(OH)2CO3]
B. Na久置于空气中最终生成NaHCO3
C. AlCl3、FeCl2、CuC12均可由金属单质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
D. 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
【答案】A
【解析】A、盐酸可以除去铜器表面的铜锈[Cu2(OH)2CO3],A正确;B、Na久置于空气中最终生成Na2CO3,B错误;C、FeCl2不能由金属单质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C错误;D、C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但NO2与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不同,D错误,答案选A。
16.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选项的编号和曲线的编号一一对应,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向NaAlO2溶液中逐渐滴入HCl至过量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C. 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D.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答案】D
【分析】A.根据反应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判断;
B.根据反应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判断;
C.根据反应H ++OH-=H2O、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判断;
D.根据反应Ca2++2OH-+CO2═CaCO3↓+H2O、2OH-+CO2═CO32-+H2O、CaCO3+CO2+H2O═Ca(HCO3)2判断。
【详解】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HCl至过量,发生的反应分别为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两个反应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图象符合,故不选A;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发生的反应分别为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两个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图象符合,故不选B;
C.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的反应分为三个阶段,反应分别为OH-+H+═H20,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后两个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图象符合,故不选C;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沉淀消失,分别为Ca2++2OH-+CO2═CaCO3↓+H2O、OH-+CO2═H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则各段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1:1:1,故选D;
答案:D
【点睛】易错选项D,准确分析各个阶段的反应,反应顺序可认为是:
1.CO2+Ca(OH)2==CaCO3↓+H2O产生沉淀;
2.CO2+2KOH==K2CO3+H2O;
3.CO2+K2CO3+H2O==2KHCO3;
4.CO2+CaCO3+H2O==Ca(HCO3)2沉淀消失。
II卷非选择题(共五道题,共计52分)
二.填空题(共5道大题,共52分)
17.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Mg2+、K+、Ba2+、Fe3+、Cl﹣、CO32﹣、SO42﹣等离子,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A.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B.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成碱性,整个滴加过程中,溶液均无沉淀生成。
C.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上述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检验该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H+、Ba2+、Cl- (2). CO32-、Fe3+、Mg2+、SO42- (3). K+ (4). 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
【详解】A.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则溶液中不含有CO32﹣。
B.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成碱性,整个滴加过程中,溶液均无沉淀生成,表明溶液中不含有Mg2+、Fe3+。
C.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表明溶液中含有Ba2+。
依据溶液中离子应大量共存,可推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SO42﹣。
依据溶液一定呈电中性的原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l-。
(1)根据上述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H+、Ba2+、Cl-。答案为H+、Ba2+、Cl-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O32-、Fe3+、Mg2+、SO42-。答案为CO32-、Fe3+、Mg2+、SO42-
(2)可能存在的离子有K+。答案为K+
检验K+的方法是焰色反应,为防钠的焰色的干扰,需透过蓝色钴玻璃。
答案为: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
18.(1)已知草酸(H2C2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CO↑+CO2↑+ H2O,下列装置中,可用作草酸分解制取气体的是______(填序号)
(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铁锈样品的组成(假定铁锈中只有Fe2O3·nH2O和Fe两种成分),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CO和铁锈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点燃C处酒精灯之前,应先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准确称量质量为20.00g的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6.64g,D中浓硫酸增重1.44g,则n=_____。
【答案】(1). ④ (2). NaOH溶液 (3). 浓硫酸 (4).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O中混有空气而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5). 2
【详解】(1)由草酸(H2C2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CO2↑+ H2O,可以看出,反应采用固、液加热型装置,应选D装置。答案为D
(2) ①反应生成的CO气体中混有CO2和水蒸气,CO2用NaOH溶液吸收,水蒸气用浓硫酸吸收,所以洗气瓶A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答案为NaOH溶液
洗气瓶B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答案为浓硫酸
②在点燃C处酒精灯之前,应先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O中混有空气而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答案为: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O中混有空气而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③由题意知,m(样品)= 20.00g,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中m(Fe)= 16.64g,m(H2O)= 1.44g,
则Fe2O3·nH2O中m(H2O)= 1.44g,Fe2O3中m(O)= 20.00g-16.64g -1.44g=1.92g
n(H2O)= ,n(O)=
依据化学式Fe2O3·nH2O可得: ,n=2。
答案为2
19.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是单质。
(1)若A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一种金属,B、C所含元素种类相同,D是红褐色沉淀,溶液C可用于腐蚀印刷Cu电路板。请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B、D既能溶于强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反应②③均需要强碱性溶液,反应④可以通过滴加少量稀盐酸实现。据此判断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用于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D是一种强碱。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FeCl3+Fe=3FeCl2 (2). 第三周期第ⅢA族 (3). 2Al+2OH-+2H2O=2AlO2-+3H2↑ (4). 2Na2O2+2H2O=4Na++4OH-+O2↑
【详解】(1)若A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一种金属,则为铁,由D是红褐色沉淀,更加证实了此推断。B、C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溶液C可用于腐蚀印刷Cu电路板,则C为FeCl3,B为FeCl2。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
答案为:2FeCl3+Fe=3FeCl2
(2)若B、D既能溶于强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则二者为Al2O3、Al(OH)3中的某一种。反应②③均需要强碱性溶液,反应④可以通过滴加少量稀盐酸实现,则C应为NaAlO2,B为Al2O3,A为Al,D为Al(OH)3。据此判断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ⅢA族。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
反应②为Al与NaOH溶液生成NaAlO2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3)若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用于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则C为Na2O2;D是一种强碱,为NaOH。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
20.Ba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有一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Na2S2O3、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 的物质的量浓度。
(1)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容量瓶前先检查是否漏水
b.使用容量瓶前必须用蒸馏水将其洗净并干燥
c.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手拖住瓶底,将容量瓶反复倒转摇匀
(2)现需配制250mL0.1000mol∙L-1的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4)若配制标准Na2S2O3溶液时,出现如下错误操作,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如何变化?
①若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时,不小心洒落部分洗涤液,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②若观察液面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
(5)另取50.00mL废水,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到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盐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向其中滴加上述标准Na2S2O3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36.00mL。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S2O32-+14H+ = 2Cr3++3S4O62-+7H2O。则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答案】(1). b、c (2).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 4.0 (4). 偏低 (5). 偏高 (6). 0.024 mol∙L-1
【分析】(1)因为容量瓶是一种精密仪器,容积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结合容量瓶使用方法和注意问题回答,容量瓶是精密量具;
(2)根据配置溶液溶解、定容等操作来选择玻璃仪器,溶解在烧杯中,定容在容量瓶中用胶头滴管滴定到刻度;
(3)根据250mL 0.100mol/L 标准Na2S2O3溶液,利用n=cV来计算物质的量,再利用m=nM来计算其质量,结合托盘天平使用注意问题得到质量;
(4)①若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时,不小心洒落部分洗涤液,溶质减小,配制溶液浓度减小;
②若观察液面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容量瓶中加入水未达到刻度,溶液浓度增大;
(5)由BaCrO4沉淀、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Cr2O72-+6I-+14H+→2Cr3++3I2+7H2O I2+2S2O32-→2I-+S4O62-,得出废水中Ba2+与Na2S2O3的关系,代入即可计算.
【详解】(1)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
a.使用容量瓶前应该检验是否漏水,故a正确;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不能用待配溶液洗涤,否则会影响配制溶液的浓度,故b不正确;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当药品完全溶解后,恢复至室温,再把溶液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不能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倒入容量瓶中,故c不正确;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故d正确.
故填:bc;
(2)因溶液固体需要在烧杯中,定容时需要用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烧杯、胶头滴管;
(3)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0.25L×0.1mol/L=0.025mol,其质量为0.025mol×158g/mol=3.95g,
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使用称量Na2S2O3的质量为4.0g,
故答案为:4.0;
(4)①若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时,不小心洒落部分洗涤液,溶质减小,配制溶液浓度减小,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
②若观察液面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容量瓶中加入水未达到刻度,溶液浓度增大,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5)设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为x,
由BaCrO4沉淀、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Cr2O72-+6I-+14H+→2Cr3++3I2+7H2O、I2+2S2O32-→2I-+S4O62-,
则2Ba2+~2BaCrO4~Cr2O72-~3I2~6S2O32-,
2 6
x 36.00mL×10-3L×0.100mol/L
2/x=6/36.00mL×10-3L×0.100mol/L
解得x=12.00×10-4mol,
则c(Ba2+)=12.00×10-4mol÷50.00×10-3L=0.024mol/L,
故答案为:0.024mol/L.
【点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要使用容量瓶,注意容量瓶的使用方法,误差分析利用c=n÷v分析,分析出物质的量的变化或者溶液体积的变化,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多步反应要通过中间产物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在一起。
21.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某小组以此废玻璃为原料,设计如下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Ce(OH)4。
己知:CeO2不溶于强酸或强碱;Ce3+易水解,酸性条件下,Ce4+有强氧化性。
(1)废玻璃在NaOH溶液浸洗前往往要进行的操作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得到较纯的Ce3+溶液,反应②之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需要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滴定法测定制得的Ce(OH)4产品纯度。
用FeSO4溶液滴定用_______________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粉碎 (2). SiO2+2OH-=SiO32-+H2O (3). 2CeO2+H2O2+6H+=2Ce3++O2↑+ 4H2O (4). 洗涤 (5). O2或其它合理答案 (6). K3[Fe(CN)6] (7). 当滴加最后一滴溶液时,生成淡蓝色沉淀,且在半分钟内即便振荡也不消失
【分析】由信息“CeO2不溶于强酸或强碱”可知,反应①中只有SiO2与碱发生反应;滤渣为Fe2O3、CeO2、FeO的混合物;滤渣A中加入稀硫酸,Fe2O3、FeO溶解,此时滤渣中只有CeO2。
滤渣B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显然是双氧水作还原剂,将CeO2还原为Ce3+。反应③中,加入的X应为氧化剂,将Ce(OH)3氧化为Ce(OH)4。
【详解】(1)废玻璃在用NaOH溶液浸洗前往往要进行粉碎,以增大废玻璃与NaOH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原料的浸出率。答案为:粉碎
反应①中,只有Si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答案为:SiO2+2OH-=SiO32-+H2O
(2)反应②中,只有CeO2与稀硫酸和双氧水发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eO2+H2O2+6H+=2Ce3++O2↑+4H2O。答案为:2CeO2+H2O2+6H+=2Ce3++O2↑+4H2O
(3)因为从溶液中过滤出沉淀表面常吸附溶液中的某些离子,为了得到较纯的Ce3+溶液,反应②之前应对固体进行洗涤。答案为:洗涤
(4)反应③将Ce(OH)3氧化为Ce(OH)4,需要加入氧化剂,所以试剂X可以是O2等强氧化剂。答案为:O2或其它合理答案
(5)用FeSO4溶液滴定Ce(OH)4产品的纯度,应使用FeSO4标准溶液,用K3[Fe(CN)6]做指示剂。答案为:K3[Fe(CN)6]
滴定终点时,FeSO4溶液过量一滴,它与K3[Fe(CN)6]作用,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并且在半分钟内即便振荡也不消失。答案为:当滴加最后一滴溶液时,生成淡蓝色沉淀,且在半分钟内即便振荡也不消失。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