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化学题(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028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化学题(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028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化学题(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028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化学题(解析版)
展开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 ②易燃烧、热值高 ③储存方便 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氢能是易燃烧、热值高,原料来源广;但储存难、制备成本高,故①②正确
①、地球表面71%被水所包围,从水中可以制取氢气,所以氢能来源广,故正确;
②、氢气的燃烧热值高,故正确;
③、氢气呈气态,所以不易储从,故错误;
④、目前工业上制取氢气是靠电解水制得的,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成本很高,故错误.
故选A
2.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应需在300 ℃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
C. 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D. 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答案】A
【解析】分析:A. 温度高,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B. 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C. 增大CO2浓度,平衡右移,提高氢气的转化率;D.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右移,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
详解:反应需在300℃进行是为了获得较快的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A错误;催化剂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进行,也就是提高了生产效率,B正确;充入大量CO2气体,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2的转化率,C正确;从平衡混合物中及时分离出产物,使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D正确;正确选项A。
3.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将减小,这一点只有C项符合;该反应是一个正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答案选择C项。
4.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于低温处
B. 对2HI(g) 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可使气体颜色变深
C. 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
D.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NH3+H2ONH3•H2O,氨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降低,平衡向生成一水合氨的方向进行,避免氨气挥发,故A正确;
B.H2、I2、HI三者的平衡,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浓度增大,则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
C.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转化率,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故C正确;
D.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Br-+Ag+═AgBr↓,溴离子浓度减小,使平衡Br2+H2OHBr+HBrO正移,溴水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5.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已知:2CrO42-+2H+Cr2O72-+H2O。下列判断不正确是( )
A. 反应①表明Cr2O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 反应②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
C. 反应③中溶液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
D. 反应①②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Cr2O3作为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题给反应①又告知Cr2O3能与KOH反应:Cr2O3+2KOH=2KCrO2+H2O,可知Cr2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A项正确;
B.反应②中过氧化氢使Cr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H2O2表现了氧化性,B项正确;
C.反应③中发生反应:2CrO42-+2H+Cr2O72-+H2O,加入硫酸,增大了H+浓度,平衡向右移动,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C项正确;
D.反应①和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并没有发生变化,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择D项。
6.将V1 mL 1.00mol·L-1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 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0mol·L-1
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5mL 1.00mol·L-1 HCl溶液和45mL未知浓度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的溶液温度为22℃,该反应放热,则该实验开始温度低于22℃,即实验时环境温度低于22℃,故A错误;
B、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故B正确;
C、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mL,由V1+V2=50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mL;根据HCl+NaOH=NaCl+H2O,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1.0mol•L-1×0.03L=0.03mol,所以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5mol/L,故C错误;
D、实验表明该反应放热,不能说明其他有水生成的反应也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7.下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973K
1173K
① Fe(s) + CO2(g)FeO(s) + CO(g) ΔH 1
K1
1.47
2.15
② Fe(s) + H2O(g)FeO(s) + H2(g) ΔH 2
K2
2.38
1.67
③ CO(g) + H2O(g)CO2(g) + H2(g) ΔH 3
K3
?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 1<0,ΔH 2>0
B. 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热满足关系:ΔH 2-ΔH 1=ΔH 3
C. 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满足关系:K1·K2=K3
D. 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升温措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①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反应吸热,△H1>0,反应②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反应放热,△H2<0,故A错误;B.根据盖斯定律可得,②-①=③,则有△H2-△H1=△H3,故B正确;C.K1=,K2=,K3=,则有K2÷K1=K3,故C错误;D.根据K2÷K1=K3,可知反应③在973K时的K值比1173K时的K值大,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反应放热,所以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降温措施,故D错误。故选B。
8.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
CH4(g)+2O2(g)===CO2(g)+2H2O(g) ΔH2
②2H2(g)+O2(g)═2H2O(l) ΔH1
H2(g)+O2(g)===H2O(l) ΔH2
③t ℃时,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SO2和1 mol O2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分别反应放出的热量
④CaCO3(s)===CaO(s)+CO2(g) ΔH1
CaO(s)+H2O(l)===Ca(OH)2(s) ΔH2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甲烷燃烧生成液体水放热大于甲烷反应生成气体水;焓变包含负号比较;△H1<△H2;②氢气和氧气反应相同条件下量不同反应热不同;焓变包含负号比较△H1<△H2;③恒容容器中反应进行过程中压强减小,恒压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压强比恒容容器中大反应物转化率大;△H1<△H2;④碳酸钙吸热,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焓变包含负号比较;△H1>△H2;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故选A。
9.已知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 ΔH=-Q kJ·mol−1(Q>0)。在温度为T1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经过4 min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O2的平衡转化率α=2.5%
B. 0~4 min内用H2S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001 mol·L−1·min−1
C. 上述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1Q kJ
D. 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反应在温度为T2条件下进行,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4 min,则T1N;
(4)2molX和1molY在容器M中反应并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
c(X)=(1-50%)×2mol÷1L=1mol/L;
c(Y)=0.5c(X)=0.5mol/L;
c(Z)=c(W)=c(Y)=0.5mol/L;
所以K=(0.5×0.5)÷(0.5×12)=0.5,所以其温度是350℃。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为:
1mol/L÷(1+0.5+0.5+0.5)mol/L=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