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自相矛盾 导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6056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 自相矛盾 导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6056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13 人物描写一组 导学案 学案 41 次下载
- 14 刷子李 导学案 学案 43 次下载
- 16 田忌赛马 导学案 学案 43 次下载
- 17 跳水 导学案 学案 43 次下载
- 18 威尼斯的小艇 导学案 学案 44 次下载
语文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15 自相矛盾导学案
展开导学案设计
课题
自相矛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自相矛盾的故事。
4.懂得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前后矛盾,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自相矛盾的故事。
2.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寓言故事及《韩非子·难一》的资料。(师生)
3.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成语引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出示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掩耳盗铃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刻舟求剑
(1)指名让学生朗读。
(2)引导学生观察成语的特点。
2.引导学生回顾: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3.揭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1)开火车朗读词语。
(2)观察成语的特点,在教师指导下汇报。
2.回顾寓言故事短小、寓意深刻的特点。
3.读课题。读准“矛”和“盾”的字音。
学生观察成语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观察、发现。
二、初读古文,学习字词(用时:18分钟)
1.出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好后先和同桌说一说。
2.出示生字词卡,检查字词掌握情况,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再次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1.按照要求学习。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字词,自学字词,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可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老师交流解决。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自学生字,互相交流识字方法。如:采用减一减的方法记忆“吾、弗”;运用数笔画法记忆“夫”。
3.互读,纠正字音。掌握“夫”的两个不同读音和“吾”的发音。
1.“夫”是多音字,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本课“夫”没有具体意义,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三、指导书写,培养习惯(用时:7分钟)
1.出示“矛、盾、誉、吾”的生字卡片。
2.重点指导学生观察生字“誉、吾”,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范写生字“誉”
“吾”。
1.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观察发现:“誉”字上面的“兴”最后两笔是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吾”字下面“口”的竖向笔画要向内收。
3.规范、正确地书写“誉、吾”,注意书写要点。
书写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朗读古文,读准读顺(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试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让学生尝试朗读。
3.教师范读。
4.引导学生赛读。
5.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1.试着朗读课文。同桌互读。
2.组内朗读,其他组员评议。
3.认真听老师范读,画好停顿。
4.竞赛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5.齐读、分组读、自由读。
文言文学习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读,教学中要把“读”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为理解内容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2.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朗读。
3.听写生字。
4.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齐读课题。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在听写本上规范书写生字。
4.自由读、分组读、赛读、齐读。
1.在学生听写后,引导学生回顾这几个字的易错处,强化学生的记忆。
2.调动学生多种形式读书的兴趣。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用时:24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3.倾听汇报第一、二句,相机指导。
(1)相机指导学生区分“陷”古今意思的不同。理解“誉、鬻”的意思。
(2)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一、二句的理解。
(3)相机指正和补充。
4.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三、四句的理解。
(1)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或”和“弗”的意思。提示: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说些什么?那课文中围观的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2)引导学生思考:读了第三、四句,你知道了什么?
(3)思考:“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的场面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描绘?这个词又是什么意思?那个人为什么会那样?请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用原文回答。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6.想一想: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1.汇报自己知道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2.自己先初步理解,再在小组内学习交流。
3.汇报交流学习所得。
(1)朗读第一、二句。理解“鬻”是“卖”的意思。“誉”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陷”是“刺破”的意思。
(2)组长汇报第一、二句的意思。其他学生补充。
(3)交流总结: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破它。”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没有它刺不破的东西。”
4.汇报对第三、四句的学习。
(1)朗读第三、四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是“有的人”的意思。“弗”是“不”的意思。
(2)组长汇报,其他学生相机补充: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个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3)讨论交流后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①这个场面可以用“哑口无言”来形容。
②矛——利(无不陷) 盾——坚(莫能陷)
③完全就是自相矛盾。
5.交流汇报文意。
6.交流理解含义: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前后矛盾,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1.学生汇报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教师相机在黑板一侧板书方法。
2.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时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并要深入各组相机引导点拨。
3.学生汇报时教师不要急于总结,要把时间给其他学生补充。
4.理解文意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推测,只要敢于表达就要给予鼓励。
三、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1.出示剩余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2.重点指导书写生字“矛、盾”。
3.放手练写,巡视指导。
1.观察生字,找出难写之处。
2.认真观察,注意书写要点。
3.练习书写生字。
书写时注意“矛”共5笔;不要误写成“予”。
四、尝试背诵,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
1.总结全文,尝试背诵。
2.布置作业:把《自相矛盾》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1.尝试背诵和讲故事。
2.讲故事给父母听。
背诵时,教师可给予提示。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解释加点的字词,说说句子的意思,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学案设计,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猜谜语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达标检测,反思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4fe52fb62f6e7725d9cc9bc40120c53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