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解析版)

    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解析版)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解析版)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解析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开发新能源成为当前国际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备氢气 B. 利用氢氧燃料电池提供电能
    C. 利用风驱动风轮机发电 D. 利用植物秸秆为原料生产沼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备氢气,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
    B. 利用氢氧燃料电池提供电能,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涉及化学变化,B错误;
    C. 利用风驱动风轮机发电,未涉及化学变化,C正确;
    D. 利用植物秸秆为原料生产沼气,涉及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为C。
    2.下列物质的加入,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 HNO3 B. KOH C. AlCl3 D. Na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加入HNO3,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A错误;
    B. 加入KOH,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离子浓度增大,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B错误;
    C. 加入AlCl3,铝离子发生水解反应,促进水的电离,C错误;
    D. 加入NaCl,对水的电离无影响,D正确;
    答案为D。
    3.亚硫酸与氢硫酸都是二元弱酸,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亚硫酸与氢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 )
    A. 亚硫酸的还原性比氢硫酸弱
    B. 相同条件下,导电能力亚硫酸强于氢硫酸
    C. 0.10 mol·L−1的亚硫酸和氢硫酸的pH分别为2.1和4.5
    D. 亚硫酸可以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氢硫酸不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 亚硫酸的还原性比氢硫酸弱,说明亚硫酸的失电子能力弱,与酸性的强弱无关,符合题意,A正确;
    B. 相同条件下,酸性越强,电离出氢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亚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氢硫酸,则亚硫酸的酸性强,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相同条件下,酸性越强,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pH越小,则0.10 mol·L−1的亚硫酸和氢硫酸的pH分别为2.1和4.5,亚硫酸的酸性较强,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亚硫酸可以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氢硫酸不能,可得酸性:亚硫酸>碳酸>氢硫酸,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A。
    4.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 )
    A. NH4Cl B. NH4HSO4
    C. (NH4)2SO4 D. (NH4)2CO3
    【答案】C
    【解析】
    【分析】溶液中存在NH4++H2O⇌ NH3∙ H2O+H+。
    【详解】A. NH4Cl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NH4HSO4溶液中HSO4-= H++ SO42-,导致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大,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铵根离子浓度增大;
    C. (NH4)2SO4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铵根离子浓度小于氯化铵溶液的2倍;
    D. (NH4)2CO3溶液中存在双促进的水解反应,导致铵根离子浓度小于硫酸铵溶液;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热反应 B. 氢氧化钠和盐酸中和
    C.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氢氧化钠和盐酸中和为放热反应,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向人体提供能量为放热反应,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反应为吸热反应,符合题意,D正确;
    答案为D。
    6.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原电池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C. 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 用导线连接的两种不同金属同时插入液体中,能形成原电池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
    B. 原电池正极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B错误;
    C. 原电池在工作时其负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C错误;
    D. 用导线连接的两种不同金属同时插入液体中,若存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时,能形成原电池,D错误;
    答案为A。
    7.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
    A. 配制FeCl3溶液,可加入少量稀硫酸,以防止溶液浑浊
    B. 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高锰酸钾溶液
    C. 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D. 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改变酸碱的用量后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也随之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配制FeCl3溶液,可加入少量稀盐酸,以防止溶液浑浊,A错误;
    B. 用25 mL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高锰酸钾溶液,B错误;
    C.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则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C正确;
    D. 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改变酸碱的用量后,中和热为生成1mol液态水释放的热量,则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不变,D错误;
    答案为C。
    8.下列反应中ΔH>0,ΔS>0的是( )
    A. HCl(g) + NH3(g)=NH4Cl(s)
    B. 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2N2O5(g)=4NO2(g) + O2(g)
    C. 2H2(g) + O2(g)=2H2O(l)
    D. 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反应:COCl2(g)=CO(g) + Cl2(g)
    【答案】B
    【解析】
    【分析】ΔH>0为吸热反应,ΔS>0为熵增;∆G=ΔH-TΔS,当∆Gc(H+)>c(A2-)>c(OH-)
    C. 当滴加至中性时,溶液中有c(Na+)=c(HA-) + c(A2-)
    D. 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20 mL时,此时溶液中有c(Na+)=c(HA-) + c(A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H2A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生成H+ 、HA-,A2-可经过水解只能得到HA-,A错误;
    B. 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10 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HA,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HA-)>c(H+)>c(A2-)>c(OH-),B正确;
    C. 当滴加至中性时,根据溶液呈电中性,c(Na+) +c(H+)=c(HA-)+2c(A2-)+c(OH-)及c(H+)= c(OH-),溶液中有c(Na+)=c(HA-) + 2c(A2-),C错误;
    D. 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20 mL时,溶质为Na2A,根据物料守恒此时溶液中有c(Na+)=2c(HA-) + 2c(A2-),D错误;
    答案为B。
    21.一定温度下,BaSO4(s)Ba2+(aq) + SO42-(aq)体系中, c(Ba2+)和c(SO42-)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c三点对应的Ksp相等
    B. BaSO4在c点的溶解度比b点的大
    C. BaSO4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中,c(Ba2+)=c(SO42-)
    D. b点的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c(SO42-)沿曲线向a点方向变化
    【答案】AC
    【解析】
    【详解】A. a、b、c三点为曲线上的点,温度未变则三点对应的Ksp相等,A正确;
    B. BaSO4在c点的c(SO42-)< c(Ba2+),且小于b点,则溶解度比b点的小,B错误;
    C. BaSO4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Ba2+)=c(SO42-),C正确;
    D. b点的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溶液中c(Ba2+)增大,则c(SO42-)沿曲线向从点方向变化,D错误;
    答案为AC。
    22.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5.0 g含有少量易溶杂质的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配成250 mL待测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时,用0.200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量取待测液10.00 mL应选用_________仪器(填字母)。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甲基橙做指示剂,正确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下表可知,第2次所用盐酸体积明显偏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体积(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2.10
    24.20
    第三次
    10.00
    4.10
    24.00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溅出瓶外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5)根据表中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
    【答案】(1). 250mL容量瓶 (2). B (3).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4). 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为黄色 (5). ac (6). 0.4000 mol·L-1 (7). 80%或0.8
    【解析】
    【分析】(1)配制250mL的溶液需要250mL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
    (2) 滴定时,待测液为NaOH溶液,需选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向碱溶液中滴加酸,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变色pH为4.4;
    (4)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导致烧碱的物质的量增大,使用盐酸的体积增大;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溅出瓶外,导致烧碱的物质的量减小,使用盐酸的体积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导致盐酸体积的读数增大;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导致读取盐酸的体积偏小;
    (5)根据表中数据,第二次读数差距较大,舍去不用,根据c×10.00=0.2000×20.00计算。
    【详解】(1)配制250mL的溶液需要250mL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
    (2) 滴定时,待测液为NaOH溶液,需选用碱式滴定管量取,答案为B;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向碱溶液中滴加酸,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变色pH为4.4,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为黄色;
    (4)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导致烧碱的物质的量增大,使用盐酸的体积增大,符合题意,a正确;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溅出瓶外,导致烧碱的物质的量减小,使用盐酸的体积减小,与题意不符,b错误;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导致盐酸体积的读数增大,符合题意,c正确;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导致读取盐酸的体积偏小,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ac;
    (5)根据表中数据,第二次读数差距较大,舍去不用,使用盐酸的V==20.00mL,c×10.00=0.2000×20.00,c=0.4000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80%。
    23.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
    (1)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清洁电池,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理论上,正极消耗氧气2.8 L(标况下)时,电路中有__________mol e-通过。
    (2)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意图如下。通过控制双控开关,可交替得到H2和O2。

    ①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②当连接K1时可制得____________气体。
    ③当连接K2时,电极2附近pH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当连接K2时,电极3作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H2-2e-+2OH-=2H2O (2). 0.5 (3). 电 (4). H2 (5). 变小 (6). 阴极 (7). NiOOH+e-+H2O=Ni(OH)2+OH-
    【解析】
    【分析】(1)反应中氢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正极消耗氧气2.8 L,即0.125mol,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5mol;
    (2) ①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②当连接K1时,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
    ③当连接K2时,电极2为阳极,溶液中的水失电子,生成氧气和氢离子;
    ④当连接K2时,电极3作阴极;得电子,由NiOOH变为Ni(OH)2。
    【详解】(1)反应中氢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则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正极消耗氧气2.8 L,即0.125mol,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5mol;
    (2) ①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②当连接K1时,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
    ③当连接K2时,电极2为阳极,溶液中的水失电子,生成氧气和氢离子,附近pH变小;
    ④当连接K2时,电极3作阴极;得电子,由NiOOH变为Ni(OH)2,电极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
    24.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五种电解质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NaAlO2;④CH3COONa;⑤NaOH。
    已知:HCO3- + H2O + AlO2-=Al(OH)3↓ + CO32-
    (1)25℃时⑤的pH=_____________。
    (2)请写出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五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4)在上述五种溶液中分别加入AlCl3溶液,能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的是______(填编号)。
    (5)将五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其pH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答案】(1). 13 (2). NaHCO3=Na++HCO3- (3). ⑤③①②④ (4). ①② (5). ⑤
    【解析】
    【分析】(1) 25℃时⑤NaOH0.1 mol•L-1,c(OH-)=0.1mol/L,则c(H+)=10-13mol/L;
    (2) NaHCO3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3)生成盐对应的酸,酸性越弱越水解,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4)①Na2CO3、②NaHCO3与AlCl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气体;
    (5)①Na2CO3;②NaHCO3;③NaAlO2;④CH3COONa加水稀释时,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OH-)减小的程度较小;⑤NaOH为强碱,完全电离,加水稀释,无平衡的移动,则其pH变化最大。
    【详解】(1) 25℃时⑤NaOH0.1 mol•L-1,c(OH-)=0.1mol/L,则c(H+)=10-13mol/L,则pH=13;
    (2) NaHCO3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3)已知酸性:CH3COOH>H2CO3> HCO3-> Al(OH)3,其对应的盐,越弱越水解,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则五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⑤③①②④;
    (4)①Na2CO3、②NaHCO3与AlCl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气体;
    (5)①Na2CO3;②NaHCO3;③NaAlO2;④CH3COONa加水稀释时,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OH-)减小程度较小;⑤NaOH为强碱,完全电离,加水稀释,无平衡的移动,则其pH变化最大。
    25.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的M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MOH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该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b=_________。
    (2)滴定到B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点所对应的溶液呈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MOHM++OH- (2). 10-5 (3). c(M+)>c(Cl-)>c(OH-)>c(H+) (4). 酸 (5). M++H2OMOH+H+ (6). C>B>A
    【解析】
    【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溶液的pH=11,c(OH-)=10-3mol/L,M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MOH为弱碱;
    (2)滴定到B点时,溶质为MOH、MCl,且物质的量相等,此溶液显碱性,即MOH的电离程度大于MCl的水解程度;
    (3)根据图像可知,C点溶液为MCl溶液,其溶质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M离子水解生成MOH和氢离子;
    (4)A点为MOH溶液,抑制水的电离;B点为MOH、MCl混合溶液,MOH抑制水的电离,MCl促进水的电离;C点为MCl,为盐溶液,促进水的电离。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溶液的pH=11,c(OH-)=10-3mol/L,M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MOH为弱碱,电离方程式为MOHM++OH-;
    (2)滴定到B点时,溶质为MOH、MCl,且物质的量相等,此溶液显碱性,即MOH的电离程度大于MCl的水解程度,则c(M+)>c(Cl-)>c(OH-)>c(H+);
    (3)根据图像可知,C点溶液为MCl溶液,其溶质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M离子水解生成MOH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M++H2OMOH+H+;
    (4)A点为MOH溶液,抑制水的电离;B点为MOH、MCl混合溶液,MOH抑制水的电离,MCl促进水的电离;C点为MCl,为盐溶液,促进水的电离,则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
    26.在一定温度下,将4.0 mol SO2与2.0 mol O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 + O22SO3,经过2.0 min达到平衡状态,SO2的平衡转化率为90.0%。
    (1)0~2 min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v(O2)=_______________。
    (2)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
    (3)在相同的温度下,某容器内c(SO2)=c(O2)=c(SO3)=1.0 mol•L-1,则此时反应速率v正________v逆(填“>”、“<”或“=”)。
    【答案】(1). 0.45mol•L-1•min-1 (2). 810 (3). >
    【解析】
    【分析】2SO2 + O22SO3
    初始:4 2
    反应:4×90% 1.8 3.6
    平衡:0.4 0.2 3.6
    【详解】(1) 0~2 min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v(O2)==0.45mol•L-1•min-1;
    (2) 化学平衡常数K==810;
    (3)Qc==1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