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19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19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9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古代农村经济制度,大体经历了氏族部落社会的合作互助制、封建领主社会的井田制、封建地主社会的混合制。有人将我国封建地主社会的农村经济制度称为地主制或雇佣制。这种称谓事实上并不是非常确切,因为在我国封建地主社会中,还存在大量的自耕农,而且地主大多将田地租佃给农民,自己只留一小部分田地让长工和家人耕种。
    在生产技术水平极低的条件下,在人类社会关系刚刚开始形成、而且还非常简单的氏族部落社会,人类主要从事原始的渔猎采集和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合作互助是他们唯一能够实现种族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在中国华夏大地生活繁衍的部落不断壮大,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自然资源的战争就开始了,一个脱离生产的武装军事集团开始形成,并与氏族首领们合在一起形成统治集团。由于中国疆域广大、地理复杂,高度集权的两极分化社会并不利于国家治理,所以封建领主社会逐渐成型,中国古人创造了与当时生产技术条件和崇尚王道文化相适应的井田制。
    《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春秋谷梁传》载,“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诗经》载,“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井田制,既有利于封建领主对领地的管理和保卫,又有利于调动农业生产者积极性发展生产。中国古代的井田制经过春秋战国而趋于解体,最后以公元前216年秦始皇颁布法令“使黔首自实田”为标志。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土地渐渐被诸侯瓜分,名义上属于天子的国有土地被私人占有,土地私有制出现;以及生产工具的变革、牛耕的推广、兴修水渠灌溉条件的改善、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使得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空前的自我促进的快速发展阶段。
    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对上层建筑变革的要求,以至于导致持续了几百年的诸侯混战。在这个过程中,大批对领主具有依附性的农民或在战争中死去,或通过战争其地位得到提高。同时,脱离领主土地的自耕农由于技术进步也因为荒地的不断开拓而增多,井田制逐渐土崩瓦解。随着井田制的解体,中国古代逐渐形成了土地国有和私人所有制并行前提下的佃农制和自耕农制。这种新型的土地制度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为中国灿烂的封建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西方学者称之为传统小农经济;但恰恰是这个传统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最富有生命力的农业经济制度。
    (摘编自刘明国《论中国农村经济制度暨模式发展方向》)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封建地主社会存在大量的自耕农,所以将当时的经济制度称为地主制并不确切。
    B. 在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的条件下,氏族社会的人们只能选择互助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C. 井田居中的是公田,周围的八家是私田,井田制规定完成公田的任务才能料理私田。
    D. 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政治的变革以至于诸侯混战,这直接促成了井田制逐渐土崩瓦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中首句统领全文,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接着通过反例进一步补充了观点。
    B. 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对中国古代的三种农村经济制度的形成发展进行了阐述。
    C. 第三段在介绍井田制时,大量引用古代典籍的记述,并指出了该制度的优越性。
    D. 文章阐述中国古代三种农村经济制度的发展过程时,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封建社会大多数地主把土地租佃给农民,这使得大量的农民长期没有自耕地。
    B.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革也常常影响到国家政治。
    C. 先进的技术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只有混合制的出现才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D. 中国古代农村经济制度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发展需要,应该全面继承。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这直接促成了井田制逐渐土崩瓦解”表述错误。根据文本“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对上层建筑变革的要求,以至于导致持续了几百年的诸侯混战。在这个过程中,大批对领主具有依附性的农民或在战争中死去,或通过战争其地位得到提高。同时,脱离领主土地的自耕农由于技术进步也因为荒地的不断开拓而增多,井田制逐渐土崩瓦解”可知,井田制的土崩瓦解是多种因素影响下逐渐完成的,说“直接促成”不准确。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接着通过反例进一步补充了观点”表述错误。不是“反例”,文中“并不是非常确切”也表明其合理性,此处是为了使论点更为严谨。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对,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这使得大量的农民长期没有自耕地”表述错误。农民没有自耕地的原因是土地被统治集团占有,“封建社会大多数地主把土地租佃给农民”为地主的耕作方式;C项“而只有混合制的出现才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表述错误,于文无据;D“应该全面继承”表述错误,于文无据。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年被称为“5G元年”,而中国在世界各国面向5G的“冲刺”中占据了先机。以“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为特征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究竟会带来哪些变化?
    技术改变世界。技术被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着向前发展,而技术发展又为应用升级提供可能,激励开发者创造层出不穷的应用场景。因此,“要以发展、前瞻的视角看待5G的可能性”。
    5G技术在生活层面的应用最易被大众感知。“最大的变化就是速率更快。因为‘大带宽’的特质,5G比4G快10倍左右,下载一部电影大片一两分钟就足够,高清视频也不再卡顿了”,刘多代表介绍。此外,虚拟现实、无人驾驶、远程医疗……都将在5G的助力下更快更好地得以实现。影响更为深远的是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工业互联网有三大体系: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而5G的‘大连接’特质可以把水表、电表、煤气表、设备、家电等都通过传感器连入网络,大大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其‘低时延高可靠’的特质,为工业互联网的实时控制和预警等提供了技术保障。”刘多代表认为,这对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的部署有很大帮助。
    (摘编自《5G时代的精彩,将超乎想象》,《光明日报》2019年3月)
    材料二

    材料三
    一方面,在目前智能手机出货量萎缩的情况下,智能手机产业希望5G能够带来新一轮的换机潮,再造一条这样的曲线。但是另一方面,其实用户对于智能设备的使用已经基本上达到了饱和,甚至过度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5G到底要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智能手机出货量萎缩的情况下,有一个领域风景独好,这就是中高速模组的出货量在持续增长。2014年4G商用以后,4G的模组出货增长很快。这意味着行业对于中高速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是我们很多行业现在都在关注5G的发展,希望能够搭上5G这班车的原因。
    这里面也是存在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垂直行业实际上对于5G的认知并不是那么充分。也就是说,希望行业跟5G绑定起来,希望得到政府的投资或支持,但实际上没有思考现在这些应用是不是4G可以满足,甚至于说有了5G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这些都是问号,这都给这一产业带来了挑战。
    (摘编自《中国移动肖善鹏:5G终端的机遇与挑战》,《通讯世界》2018年6月)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技术发展为应用升级提供可能,激励开发者创造层出不穷的应用场景,所以,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5G的未来。
    B. 5G技术的应用有益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的部署。
    C. 材料二显示,预测到了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预计将分别达到10.6万亿元和6.3万亿元。
    D. 5G技术将使虚拟现实、无人驾驶、远程医疗得以快速地实现,同时还可以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G将以其“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的特征促进行业数字化,赋能各行各业,改变世界。
    B. 5G技术可以把多种家用设备连入网络,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为制造业升级转型赋能。
    C. 虽然目前智能设备的使用已经基本达到了饱和,但5G技术的发展将有望带来新一轮的换机潮。
    D. 技术改变世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强势来袭,一定可以满足各种人群、各个行业的所有需求。
    6. 为推进“5G”建设,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分角度概括说明。
    【答案】4. C 5. D
    6. ①政府(政策):政府的投资或者支持,加大投入,提供政策支持。②行业(市场):增加行业对于5G的认知,让行业与 5G 绑定起来,加快 5G 的融合。③技术(理念):加快 5G 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大大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为工业互联网的实时控制和预警等提供技术保障。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锁定答题区间,然后筛选出答案。本题中C项“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预计将分别达到10.6万亿元和6.3万亿元”,表述错误。根据图表显示,2030 年,5G 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预计将分别达到 6.3 万亿元和 10.6 万亿元。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选项与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本题中D项“一定可以满足各种人群、各个行业的所有需求”以偏概全,在材料三的最后一段中,原文表述为“甚至于说有了 5G 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这些都是问号,这都给这一产业带来了挑战”。 而选项是“5G 一定可以满足各种人群、各个行业的所有需求”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本题中要求:为推进“5G”建设,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分角度概括说明。解答此题时,根据文本“这里面也是存在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垂直行业实际上对于5G的认知并不是那么充分。也就是说,希望行业跟5G绑定起来,希望得到政府的投资或支持,但实际上没有思考现在这些应用是不是4G可以满足,甚至于说有了5G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这些都是问号,这都给这一产业带来了挑战”可知,为推进“5G”建设,需要从政府、市场、技术三方面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上梯田听古歌
    张永权
    南疆春早,当北国还是一片千里冰封时,这里早成了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骄阳下的红河两岸,蛙鼓蝉笛,合奏出生机勃勃的生命交响。哈尼山寨不是过节,胜似过节,层层梯田一片繁忙,正是插秧的好时节。
    今天开秧门,天不亮,哈尼妇女就起来煮好红鸡蛋、红米饭和腊肉,背到梯田边,让大家享用。男人们把田里的秧苗拔起来打捆挑到栽插的田间。女人们一排排下到田里栽秧,用翠绿的秧苗,把一梯梯良田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地向着蓝天伸去。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红河两岸,人间天堂,天上耕良田,天人相依,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农耕图。
    这里是称雄天下、有大山雕塑美誉的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三千多级的梯田,从山脚伸进云天,气象万千,雄奇磅礴。梯田在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景观,冬天清水滢滢,阳光下的玉梯,波光闪烁;春夏翡翠绿梯,耀眼悦目;秋搭金梯,辉煌灿烂,气势非凡。一千个梯田,就有一千个太阳;一万个梯田,就装着一万片奇幻的云彩。
    哈尼族,只要一说话,就会唱歌,只要能走路,就会跳舞。说红河两岸人人都是歌唱家、舞蹈家绝非夸张,此时那些栽秧的女人,唱起歌来,此起彼伏,四山回应。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迴优美。外人听不懂歌词,但美好的旋律却也让人陶醉。合唱、独唱、对唱,女人们一边栽秧,一边唱歌,让梯田成了神奇的赛歌台,把希望的秧苗插在歌声里。
    过去我一直想,世上梯田千千万万,都是一种生态文化、农耕文化的表现,为什么唯有哈尼梯田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这次到红河江外的元阳,在村寨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传说,唱古歌,看他们跳乐作舞,便有了答案。那重重叠叠的哈尼梯田,书写的就是一个从北方南迁的民族,为寻找被他们称为诺玛阿美的理想地方,不畏艰险,艰苦创业,开拓出震惊世界的哈尼梯田,展现的是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深山中寻找到诺玛阿美这一人间天堂,开梯田、建家园,天人合一的美丽画卷。
    一个善良勤劳的民族,灾难毁了他们北方的家园,哈尼人南迁寻找他们美好的诺玛阿美,翻过重重高山,越过千条大河,从遥远的青藏高原,到大渡河流域、洱海之滨,再到滇池湖畔,建起了幸福的家园。但美好的地方遭恶人妒忌引来战乱,善良的哈尼人让出新的家园继续南迁,继续去寻找哈尼人心中的诺玛阿美,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天上的雄鹰引着他们翻过崇山峻岭,越过深谷大河,在红河之南,那一片连着一片的芭蕉树,成了他们定居的路标,在那儿,竹鼠和小猴一起游戏,野鸭野鸡和家鸡家鸭在一起玩耍,大象和野牛在河里喷水洗澡,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开放,真是一个重建家园的美好地方。森林里的蘑菇很大很鲜美,哈尼人便依其形建起了蘑菇房,白鹇鸟从远方衔来了红米种子,山上种出的哈尼红米喷喷香。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在山坡开田种庄稼,一代又一代的哈尼人,开出的梯田接到蓝天上,成为天堂上的良田。耕田播种栽秧收粮,要唱哈尼人的四季生产调,要跳耕作辛苦收割快乐的乐作舞。哈尼族用他们的智慧和血汗,开出了千万级梯田,才有了真正美好的诺玛阿美-----哈尼族的天上梯田,这个理想的地方……
    昨晚在山上的哈尼小镇,我们和一位年逾古稀的古歌传承人交流,还听他唱了一段原始的古歌。老人满头银发,脸上刀刻样的皱纹流着人世沧桑。说到要唱古歌,老人就兴奋了,朋友说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能流出歌来。他唱了一首哈尼族古歌中的“阿培聪坡坡”,即迁徙古歌。这时,山风停止了呼吸,夜虫突然闭嘴不再鸣叫,四周万籁静寂,只有老人深沉而动情的歌声回响在梯田的夜空。老人唱古歌动情的形象,定格在我心中,成为一座庄严的雕像,屹立在天上梯田。
    古歌源于梯田,古歌唱梯田,梯田文化,民族史诗。在哈尼山寨,人人心中都有一首梯田里的古歌,个个眼里都有一片古歌中的天上良田,代代传唱,世代耕耘,梯田永远。从某种角度说,是哈尼古歌把哈尼梯田唱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
    (选自2019年3月22日《光明日报》)
    7.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对南疆早春生机勃勃的自然之景的描写,表现了这是孕育生命的季节,写正是插秧的好时节,引出下文人们插秧的繁忙情景。
    B. “一千个梯田,就有一千个太阳;一万个梯田,就装着一万片奇幻的云彩”,写出了哈尼梯田气象万千、雄奇磅礴的特点。
    C. “为什么唯有哈尼梯田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这是文章内容的核心,写出了作者专程来哈尼梯田听古歌的原因。
    D. 文中第六段“翻过重重高山……建起了幸福的家园”与后文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都表现出了哈尼族的勤劳智慧。
    8. 文中详写哈尼族祖先寻找理想家园的过程,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老人唱古歌动情的形象,为什么会定格在作者心中?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详写哈尼族南迁开梯田、建家园的过程,为下文听老人唱古歌作铺垫。②内容上:通过描写哈尼人经历的艰难,体现出哈尼人善良勤劳、不畏艰险的美好品格。③主旨上:表达了作者对哈尼族的敬佩与赞美,启示我们要乐观积极地追求美好的生活。
    9. ①老人年老沧桑形象和深沉动情的歌声触动了作者。②老人的歌声完美地演绎了哈尼族的迁徙史,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③老人承载了哈尼梯田的精神,在作者心中立起一座雕像。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本题中C项后半句“作者专程来哈尼梯田听古歌的原因”表述错误,于文无据。作者在村寨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传说,唱古歌,看他们跳乐作舞,便找到了哈尼梯田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的原因。但并没有说作者专程来哈尼梯田听古歌的原因,是因为哈尼梯田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二者没有因果关系。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明确情节的作用,从内容、结构、主旨三方面来概括即可。本题中,要求结合文本分析详写哈尼族祖先寻找理想家园的过程的用意。根据文本“一个善良勤劳的民族,灾难毁了他们北方的家园,哈尼人南迁寻找他们美好的诺玛阿美,翻过重重高山,越过千条大河,从遥远的青藏高原,到大渡河流域、洱海之滨,再到滇池湖畔,建起了幸福的家园。但美好的地方遭恶人妒忌引来战乱,善良的哈尼人让出新的家园继续南迁,继续去寻找哈尼人心中的诺玛阿美,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天上的雄鹰引着他们翻过崇山峻岭,越过深谷大河,在红河之南,那一片连着一片的芭蕉树,成了他们定居的路标,在那儿,竹鼠和小猴一起游戏,野鸭野鸡和家鸡家鸭在一起玩耍,大象和野牛在河里喷水洗澡,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开放,真是一个重建家园的美好地方。”可以看出,从内容的角度考虑:哈尼人在寻找美好家园的过程是很艰辛的,这就更好的体现出哈尼人善良勤劳、不畏艰险的美好品格。从结构的角度考虑,本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详写哈尼族南迁开梯田、建家园的过程,为下文听老人唱古歌作铺垫。从主题的角度考虑:更好的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哈尼族的敬佩与赞美,启示我们要乐观积极地追求美好的生活。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锁定答题区间,结合文本句子来分析得出答案。本题中,要求结合文本分析老人唱古歌动情的形象,为什么会定格在作者心中?根据文本“这时,山风停止了呼吸,夜虫突然闭嘴不再鸣叫,四周万籁静寂,只有老人深沉而动情的歌声回响在梯田的夜空。老人唱古歌动情的形象,定格在我心中,成为一座庄严的雕像,屹立在天上梯田。” 可知老人年老沧桑的形象和深沉动情的歌声触动了作者;根据文本“昨晚在山上的哈尼小镇,我们和一位年逾古稀的古歌传承人交流,还听他唱了一段原始的古歌。老人满头银发,脸上刀刻样的皱纹流着人世沧桑。说到要唱古歌,老人就兴奋了,朋友说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能流出歌来。他唱了一首哈尼族古歌中的“阿培聪坡坡”,即迁徙古歌。”可知老人的歌声完美地演绎了哈尼族的迁徙史,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根据文本“古歌源于梯田,古歌唱梯田,梯田文化,民族史诗。在哈尼山寨,人人心中都有一首梯田里的古歌,个个眼里都有一片古歌中的天上良田,代代传唱,世代耕耘,梯田永远。从某种角度说,是哈尼古歌把哈尼梯田唱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可知老人承载了哈尼梯田的精神,在作者心中立起一座雕像。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和主旨、艺术特色等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陆扆,字祥文,吴郡人。兴启二年登进士第。明年,宰相孔纬奏直史馆,得校书郎,寻丁忧免。景福元年,知制诰,二年日诰日日朝贺,面赐金紫之服。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同舍服其能。天子顾待特异。尝金銮作赋,命学士和,先成。帝览而嗟挹之,曰:“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乾宁二年,改户部侍郎。故事,三署除拜,有光署钱以宴旧僚,内署即无斯例。拜辅相之月,送学士光院钱五百贯,特举新例,内署荣之。九月,覃王以兵伐凤翔。师之起也,扆坚请曰:“播越之后,国步初集,不宜与近辅交恶,必为他盗所窥。加以亲王统兵,物议腾口,无益于事,只贻后患。”昭宗已发兵,怒沮议。是月十九日,责授峡州刺史。师出果败。天复初,帝密语韩曰:“陆扆、裴贽孰忠于我?”偓曰:“等皆宰相,安有它肠?”帝曰:“外言扆不喜我复位,元日易服奔启夏门,信不?”偓曰:“孰为陛下言此?”偓曰:“崔胤”。偓曰:“设扆如是,亦不足责。且陛下反正,素不知谋,忽闻兵起,欲出奔耳。陛下责其不死难则可,以为不喜,乃谗言也。”帝遂悟。天复元年五月,进阶特进,兼兵部尚书,加食邑五百户。车驾自凤翔还京,赦后诸道皆降诏书,独凤翔无诏。扆奏曰:“凤翔近在国门,责其心迹,罪实难容。然比来职贡无亏,朝廷未与之绝。一朝独无诏命,示人不广也。”崔胤怒,奏贬扆沂王傅,分司东都,削阶至正议大夫。居无何,崔胤诛,复授吏部尚书,阶封如故。明年正月,陆扆被害于滑州白马驿,时年五十九。
    (选自《旧唐书·陆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B. 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C. 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D. 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称元朔、元夕、岁首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写的就是这一天的情景。
    B. 光院钱:唐末及五代时期翰林院对新任职官员或学生收取的礼钱。这里指陆扆新上任交的五百贯。
    C. 食邑:中国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盛行于周。又称采邑、采地、封地等。
    D. 道:行政区域的名称。始设于汉代,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扆才思敏捷,深受赏识昭宗曾经作赋,诏学士们奉和,其中陆最先写完,昭宗看了之后深深赞叹。
    B. 陆扆直言敢谏,遭遇贬谪。覃王讨伐凤翔,陆扆认为军队实力不强,不应轻易征战,触怒龙颜,被贬为峡州刺史。
    C. 陆扆举止不当,受到怀疑。昭宗听说陆元日那天换了衣服逃到启夏门,以为陆扆对自己复位有意见,从而对他有所怀疑。
    D. 陆扆顾全大局、拾遗补缺。昭宗大赦天下,唯独不赦免凤翔。陆扆认为凤翔虽然有罪,却也履行了职责,不应区别对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三署除拜,有光署钱以宴旧僚,内署即无斯例
    (2)居无何,崔胤诛,复授吏部尚书,阶封如故。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按照旧例,从三省升任宰相,相关部门要向新入职的官员征收光署钱以用作宴请同僚的费用,而翰林院却从来没有这个先例。
    (2)过了不久,崔胤被诛杀,陆 又被授予吏部尚书,官阶还和原来一样。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题中,根据句意,“后来绝”的主语是“人”而不是“书”,所以排除 A 项;“今吾得”的宾语是“卿”,所以排除B、D 项,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中A项“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称元夕”表述错误,元夕是指正月十五。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中B项,“军队实力不强”无中生有,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扆坚请曰:‘播越之后,国步初集,不宜与近辅交恶,必为他盗所窥。加以亲王统兵,物议腾口,无益于事,只贻后患。’”可知,陆扆认为不应轻易征战的原因是:战争刚刚结束,国家的局势刚刚稳定下来,不应该对京城附近的地区用兵,否则一定会被另外的贼人趁虚而入。而且把军事大权交给亲王,众人非议,这对国家没有好处,只会带来后患。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故事”,按照旧例;“宴”,宴请;“即”,却;(2)“居”,过了;“复授吏部尚书”补出主语“陆 ”;“故”,先前的、之前的。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陆扆 ,字祥文,吴郡人。 兴启二年中进士第。 第二年,宰相孔纬向皇帝奏请让陆扆当值史馆,官拜校书郎。 但是不久,陆 因为母亲去世而离职。景福元年,担任知制诰,景福二年正月初一朝贺,(皇帝)当面赏赐他金紫之服。 陆扆才思敏捷,文如泉涌,所写文章文质兼美,同僚都很佩服他的才能。昭宗也对他十分优待。一次昭宗在翰林院吟诗作赋,让学士们附和,陆 第一个就完成了。 昭宗拿着陆 的文章赞叹道: “我听说贞元时陆贽、吴通玄兄弟擅长撰写内朝公文,而后就后继无人了,如今我得到你这样的人才,礼乐教化就能发扬光大了。 ”
    乾宁二年,陆 改任户部侍郎。 按照旧例,从三省升任宰相,朝廷向新入职的官员征收光署钱以用作宴请同僚的费用,而翰林院从来没有过这个先例。 到陆 在任时,送给翰林院光院钱后,其他机构也纷纷效仿,皆设定例。 九月,覃王率兵讨伐凤翔。 军队准备出发时,陆 坚持劝谏说: “战争过后,国家的局势刚刚稳定下来,不应该对京城附近的地区用兵,否则一定会被另外的贼人趁虚而入。 而且把军事大权交给亲王,众人非议,这对国家没有好处,只会带来后患。”此时昭宗已经发兵,而怪罪陆 (这么做)动摇军心而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这月十九日,陆 被贬为峡州刺史。之后覃王果然大败。天夏初年,昭宗私下问韩 : “陆 、裴贽谁对我更忠诚?”韩 说: “陆 等人都是宰相,怎么会有异心呢? ”昭宗说: “外面传言陆 对我复位有意见,(曾经看到他)在正月初一那天换了衣服逃到启夏门,你
    觉得这话可信吗? ”韩 说: “这是谁跟陛下您说的? ”昭宗说: “崔胤。 ”韩 说: “假如陆 真这样做也不必怪罪他,况且陛下复位的事情他并不知情,忽然听说军队行动,不过是想打算出逃罢了。 陛下怪罪他没有为国捐躯是可以的,但认为他对您复位有意见,这恐怕是诬陷之词啊。”昭宗这才醒悟。天复元年五月时,陆 进阶特进,兼任兵部尚书,赏赐封地五百户。 昭宗从凤翔回到京城,发诏书大赦天下,却唯独没有给凤翔下诏,陆 于是请奏说: “凤翔距离国门最近,若追究他的罪行,也确实难以赦免。 然而近来凤翔向朝廷缴纳贡品一点都没有减少,朝廷也不曾与他断绝联系。 如果唯独凤翔没有被赦免的诏命,会让世人觉得您心胸狭窄啊。 ”崔胤心怀不满,奏请将陆 贬为沂王傅,分管东都,官阶降为正议大夫。不久,崔胤被诛杀,陆 又被授予吏部尚书,官阶还是和原来一样。第二年正月,陆扆被害于滑州白马驿,时年五十九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昭君怨”为词牌名。词句以6字句为主,2仄韵,2平韵,音韵和谐,富有变化。
    B.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写出梅花的生长环境,营造了冷清、凄凉的气氛。
    C. 词中形容梅花的方式与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相同,词意耐人寻味。
    D. 本词上片侧重写梅花外在特点,下片侧重写梅花内在品质,过渡自然。
    15. 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②上片前两句写梅花,说是花吧现在还未到春天,说是白雪吧可又有淡淡的香味,表现了梅花的凌寒开放、洁白似雪又散发幽香的特点;下片写把梅栽在“竹篱茅舍”也罢,把梅栽在“玉堂琼榭”也罢,它都不改初衷:“两地不同栽,一般开。”③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梅花纯洁而又傲岸品质的赞美,也体现词人如梅般“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中B项“营造了冷清、凄凉的气氛”表述错误。“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只是客观交代了梅花生长在一户普通农家,而不是营造了冷清、凄凉的气氛。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从三方面来解答:首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来分析手法,最后析效果,明情感。本题中,可以根据咏物诗来分析把握手法。本诗是咏物诗,咏叹的对象是梅花,而咏物诗最常见的手法就是托物言志,然后结合句子根据梅花的形象特点来分析手法,最后再从情感和效果的角度分析托物言志的作用即可得出答案。诗歌的前两句“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写了梅花还未到春天,就凌寒绽放、洁白似雪又散发幽香的特点。“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写了梅花不管在“竹篱茅舍”栽种,还是在“玉堂琼榭”栽种,都会不改初衷。由此通过整首词来看,咏叹的对象是梅花,而咏物诗最常见的手法就是托物言志,所以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梅花纯洁而又傲岸品质的赞美,也体现词人如梅般“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
    【点睛】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本题,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刘裕挥师北伐、收复中原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一句连用四个动词表现了琵琶女弹奏动作之娴熟。“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在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
    【答案】 (1). 金戈铁马 (2). 气吞万里如虎 (3). 轻拢慢捻抹复挑 (4). 绕船月明江水寒 (5). 中军置酒饮归客 (6). 胡琴琵琶与羌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戈,拢,捻,羌。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还很少有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_______的青铜器,_______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_________的晋唐书法,任凭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是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______________。()那么,从哪里起头呢?得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是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是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
    B. 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如果是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
    C. 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
    D. 无论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是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那里,便是那样一个美的历程。
    B. 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
    C. 在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这里,拥有这样一个美的历程。
    D. 我们匆匆迈步走过这里,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独具匠心 美不胜收 笔走龙蛇 依依不舍
    B. 古色古香 琳琅满目 笔走龙蛇 流连忘返
    C. 古色古香 美不胜收 行云流水 流连忘返
    D. 独具匠心 琳琅满目 行云流水 依依不舍
    【答案】17. C 18. B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中,根据反问句内容,可以判断出应该是“不正是”,所以排除 A、D;根据句意,可以判断出前面的句子关系为条件关系,应该用“还”,所以排除 B,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本题中A、C 无主语,故排除;D项 的主语为“我们”,宾语为“历程”,主宾搭配不当,故排除 D。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成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成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本题中,古色古香:形容书画、器物、陈设或建筑等具有古雅的风味。独具匠心: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第一空形容的是古雅的青铜器,应选古色古香更适合语境;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第二空形容的珍贵的汉代工艺品很多,应选琳琅满目更适合语境;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第三空形容的晋唐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应选笔走龙蛇更合适;流连忘返:比喻喜欢、迷醉美好的事物、美丽的景色而不愿或忘记离开。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依依不舍:形容很留恋、十分舍不得。最后一空形容的是艺术博物馆让作者不想离开,选流连忘返更合适,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请假条,其中有五处不符合请假条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请假条
    尊敬的老师:
    恭请金安!我是高一年级(1)班的学生李磊,因为患急性肠炎,所以不能来贵校上课。需要请假三天,驾临医院就诊。本人保证在往返途中,注意个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不耽误学习和集体活动的前提下,拜托您批准。
    此致
    敬礼
    李磊
    2019年3月28日
    【答案】①“恭请金安”修改为“您好” ②“贵校”修改为“学校” ③“驾临”修改为“到” ④“拜托”修改为“恳请” ⑤“此致”需要空两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①“恭请金安”是敬辞,旧时的祝福语。多用于对长辈和尊敬的人。是书信问候语。此处是请假条,不合语境,应改为“您好”;②“贵校”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学校”;③“驾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到”;④“拜托”是托人办事的敬辞,此处是希望对方准假应改为“恳请”更合语境;⑤根据请假条的格式,“此致”需要空两格。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们常常用赠送对联的方式表达祝贺之意。 请用下列所给词语组合两副对联,分别送给新近搬家的亲友和正值寿辰的祖母。
    宝婺辉联 燕喜新居 莺迁乔木 斑衣彩舞
    日初长 春正暖 北堂春 南极晓
    【答案】示例:送给新近搬家的亲友:燕喜新居春正暖 莺迁乔木日初长
    送给正值寿辰的祖母:宝婺辉联南极晓 斑衣彩舞北堂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撰写对联的能力。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本类题首先要注意题目要求,其次是要领悟对联的含义及对联的拟写规律及样式。学生要知道对联的特点:(一)、字数相等。(二)、平仄相对。(三)、词性相当。(四)、内容相关。(五)、结构相称。本题分别送给新近搬家的亲友和正值寿辰的祖母。根据对联的特点来选择整理答案即可。本题中第一幅对联是送给新近搬家的亲友,“燕喜新居”更适合语境,而 “莺迁乔木”恰好与之相对应,内容相关;而“春正暖”对应“日正长”,词性相当,结构相称;故上联为:燕喜新居春正暖 莺迁乔木日初长;第二联送给正值寿辰的祖母:除去第一联的词语,剩下四字短语和三字短语,根据结构相称、词性相当、仄起平收的原则,“宝婺辉联”对“斑衣彩舞”;“南极晓”对“北堂春”。故第二联为:宝婺辉联南极晓 斑衣彩舞北堂春。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重庆书店“钟书阁”因独特的设计而闻名全国,整体设计充满着重庆文化元素,布局了“山形阶梯”以及“盗梦空间”般的设计。开业仅半月,书店接待的客流量已近20万人,店家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网友“打卡”的热情,甚至春节假日期间晚上9点门口依然人潮涌动。排队两小时,拍照两分钟。
    对于“钟书阁”的火爆,网上有人质疑,认为很多人并非读者,而是去凑热闹的“观光客”。也有人认为,作为文化荟萃之地,书店通过巧妙的设计与环境打造吸引读者,可以提升人们对书店的关注度,进而推动全民阅读,恰恰是书店的文化使命所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网红书店”,内涵要配得上颜值
    近年来,很多“网红书店”以高颜值吸引了一大批粉丝。重庆书店“钟书阁”就是其中之一,但在大批走进“网红书店”的人眼中,书不是重点,拍照才是:找角度,摆POSE,摁快门,大功告成。让人不禁质疑:去书店到底是去看书还是拍照?
      一些游客单单将“钟书阁”书店视作朋友圈素材来源,确实脱不了买椟还珠的嫌疑。但较之门庭冷落的传统书店,“钟书阁”书店以颜值作为突破口,至少让更多人产生了“走进来”的冲动,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
      但“钟书阁”可别在流量面前迷失方向。“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漂亮的设计,亮丽的装潢,固然能够吸引流量,让更多人“走进来”,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够“留下来”。怎样让更多人从游客变成读者,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阅读流量,才是“钟书阁”应该花心思考虑的问题。
    与线上书店相比,实体书店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让读者不仅能够购买到想要的目标书籍,还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发现探索的机会。于书海中偶遇一本心仪的书,在书香中感受阅读的氛围,对读者而言都是美事一桩。因此,像“钟书阁”这样的“网红书店”不妨在提升体验感上多下点功夫,多组织一些读书会和阅读讲座,让来到书店的每一个人分享阅读之乐、感受书籍之美;探索一个更加合理的分区模式,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计,比如说为读者提供一个更舒适的开放空间,提供一些体验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如此,读者也不会感到被打扰,双方都能够在书店中收获更好的阅读体验。
    《2018-2019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把“网红书店”里的“自拍美、咖啡香”现象,称为“只走进了消费者的行程,却未走进读者的精神生活”。这话发人深省。但我们更该反思的是,相比书店的“未走进”,读者自身的“未走进”应担负更大责任。市场需要不断适应甚至迎合消费者口味,而不是让消费者适应与迎合市场。如果读者走进书店只想买书,读书,而不是沉浸于聊天喝咖啡与拍照片的享受中,那么书店也不会显得不像书店。
      我相信,即便是在“自拍美、咖啡香”的书店里,也仍然不缺精心选书与潜心阅读的人。真正的读者,不管外部环境怎样喧嚣,总能够走进自己的精神世界。书店最美的风景是阅读,而不是喝咖啡或者其它,读者和书店都应回归阅读初心。一方面,书店要淡化商业气息,营造书香气息。另一方面,读者要清醒自己进入书店目的,一旦深入其中,眼里除了阅读的风景再无其它,让“网红书店”的内涵真正的配得上颜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采用抓关键语句、由果溯因法等来确定立意,然后完成任务,完成作文。本题中,要求就“钟书阁”书店如此的火爆的现象谈自己的思考,据此写一篇文章。首先我们要思考为什么“钟书阁”书店如此的火爆?根据材料可以抓住关键句“也有人认为,作为文化荟萃之地,书店通过巧妙的设计与环境打造吸引读者,可以提升人们对书店的关注度,进而推动全民阅读,恰恰是书店的文化使命所在”所以可以从正面立意,认同“书店”与时俱进,追随时代潮流,不要抱残守缺,文化发展需要大胆创新,形式的改变也能促进内在的发展。根据材料可以抓关键句“网上有人质疑,认为很多人并非读者,而是去凑热闹的‘观光客’”可以从反面确定立意:从质疑者角度看,书店通过精致的包装去吸引“观光客”,反而使真正的读者参与排队,浪费了读者的时间,书店也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据此可立意为文化发展不能本末倒置。当然也可以综合两者角度可立意为:文化发展需要文质兼备、表里兼修。同时注意作文的任务指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就上述材料谈思考即可。
    参考立意 :
    1.从质疑者角度看,书店通过精致的包装去吸引“观光客”,反而使真正的读者参与排队,浪费了读者的时间,书店也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据此可立意为文化发展不能本末倒置。
    2.从赞同者角度看,书店通过精致的包装去吸引读者,为书店增添了活力。 据此可立意为文化发展需要大胆创新,形式的改变也能促进内在的发展。
    3.综合两者角度可立意为:文化发展需要文质兼备、表里兼修。
    写作素材:
    1、“网红书店”的中心词仍是“书店”,“网红”只是修饰语。人们走进书店,目的是看书、买书,而不是拍照。而今,大批人走进“网红书店”拍照,未免显得主次不分。书店作为传播精神文化的重要阵地,有着美的内涵,也理当具有时尚大方的外在形象,书店装修美观精致一些无可厚非。同时,书店在满足读书功能之外,增设其他附加功能(如销售饮料),以满足顾客或读者多元化需求,亦无可非议。也就是说,书店不是不可以“高颜值”,不是不可以卖咖啡,但书店终究是销售书籍的商店,而不是咖啡店,更不是风景区。从逻辑上讲,在书店里,无论是经营者还是读者,都要把它当成书店。
    2、书店承载着许多人最温暖的阅读记忆,几十年前便是如此。作家、《道北京》作者刘一达从小特别喜欢逛书店。以前,他对书店的印象主要源自新华书店,此外,还有专卖古籍和旧书的中国书店,以及外文书店、少儿书店等。那时的书店多是老式木头门,高台阶,柜台后码放着不同品类的书籍。营业员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套袖,偶尔拿着鸡毛掸子清理灰尘。读者看中哪本书就招呼一声,先翻一翻,合适就开票、交钱。因为没钱,刘一达会跟同学一起去蹭书看。营业员也不说破,依旧和和气气把书递过去,看着一群孩子蹲在柜台下争分夺秒把书看完,最多在要下班时提醒一声。改革开放后,一大批国外名著被引进,书店更成了人们扎堆的地方。刘一达曾骑着自行车满城“巡店”,也曾凌晨三四点就起来排队,为的可能只是买一本《复活》。买不到喜欢的书,有些读者会守在书店附近,拿着自己的藏书去跟别人交换,刘一达便曾用两本俄罗斯作家的书,换了一本左拉的《娜娜》。“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那时人们对书店、书籍的狂热吧。”刘一达感叹道。
    3、近年来,书店不再局限于卖书,而是采用了多种新业态模式,致力于打造复合型书店。随着时代的浪潮越发汹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涌入我们的生活,而这对实体书店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力。马路上,地铁中,餐厅里,似乎随处可见人们低头看着手机,电子书流行的脚步越迈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创新的业态模式,积极打造复合型书店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尽管在世界上,还有一些如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台北的诚品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一般依然凭借原貌留住读者的书店,但这样守旧如旧的书店毕竟只是少数。它们或许能为学习、工作疲劳的人提供一个放松自我的地方。但当这短暂的小憩过后,我们依然要面对快节奏的时代脚步。况且,“书店+咖啡”等新的业态模式不是同样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停歇的场所吗?
    4、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不断加深,文创产业的发展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就如故宫,它在人们心中本是庄严而不可侵犯的,大多数人只是在假期游玩时,才去了解故宫。而在平时,又有多少人会去主动了解它的一切呢?而如今,故宫的发展也在逐渐跟随时代的步伐。不必说故宫文创的周边,也不必说故宫与日常生活用品的联名合作,单是故宫咖啡馆,就能更好地拉进人们与故宫之间的距离。故宫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书店呢?既可以为书店创造收益,又可以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5、《人民日报》曾写道:“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驭势者独步天下。”斯言不谬。与其抱怨江海奔流一去不回,不如乘舟顺流,一日千里岂不快哉?更有智者易渠改道,用其灌溉大疆沃土,当别人还在怨声不断时,他早已收获颇丰。由此观之,新时代中的书店要想不被时代浪潮湮没,那么势必要做出一些改变。当然,我所说的改变,不是改变书店的本质,而是通过人文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不断改善书店为客户带来的体验感受,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如此,方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行文结构:
    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对比式、并列式、层进式。本文可以采用层进式的结构,首先开篇点题结合材料,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肯定书店以颜值作为突破口,至少让更多人产生了“走进来”的冲动,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但“钟书阁”可别在流量面前迷失方向。”,然后接着论述像“钟书阁”这样的“网红书店”不妨在提升体验感上多下点功夫,多组织一些读书会和阅读讲座,让来到书店的每一个人分享阅读之乐、感受书籍之美;探索一个更加合理的分区模式,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计,提供一些体验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如此,读者也不会感到被打扰,双方都能够在书店中收获更好的阅读体验。;接着在从读者的角度提出要求,让读者回归阅读初心;最后回扣论点,发起号召,读者和书店都应回归阅读初心,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