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城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展开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城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针剂药品封装前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处理,以防变质。该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2. 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有一句经典语录:有人吧,缺铁:有的人呢,缺钙:而我最缺的是面子,其中的“铁”和“钙”是指( )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分子
3. 下列人体所必须的元素中,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 )
A. 钙 B. 铁 C. 碘 D. 硒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不是金 B. 纯碱不是碱 C. 水银不是银 D. 食盐不是盐
5. 航天飞机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具有可燃性 B.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 液氢燃烧 D. 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吸取液体药品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7. 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氧气 B. 氦气 C. 二氧化碳 D. 面粉
8. 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你认为下列广告语正确的是( )
A. “XX”牌面霜,纯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C. 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多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D. 面对大气的不断被污染,我们应设法关闭所有化工厂
9.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白磷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 硝酸铵固体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C. 打开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
D. 铁丝伸入到硫酸锌溶液中,表面有白色固体生成
10. 发射火箭的常用燃料是偏二甲肼,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8N2+2N2O4− 点燃 3N2+4H2O+2X,则X的化学式为( )
A. CO B. CO2 C. CH2O D. CH4
11.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
C. “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 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2. 广东为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 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D. 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
13. 如图是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这两种元素摘自元素周期表的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1和16
B. 钠元素和硫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1和6
C. 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3个电子层
D. 钠元素和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14. 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C.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D.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15. 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3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 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 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 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6.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B. “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
C.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用10mL量筒量取蒸馏水
D. “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8.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氯化铵与硫酸铵
取样品,加熟石灰研磨
取样品溶于水,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B
食盐与纯碱
取样品,分别滴加稀盐酸
取样品,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C
硬水与蒸馏水
取样品,分别加入肥皂水
取样品,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羊毛与涤纶
取样品,分别观察颜色
取样品,分别点燃
A. A B. B C. C D. D
19.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B. 表示CO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与时间关系图
C. 表示向Ca(NO3)2(含少量HCl)溶液中滴加K2CO3溶液,沉淀量与K2CO3的加入量的关系图
D. 表示向足量的稀HCl中加入少量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20. 向KCl、K2SO4、KOH和K2CO3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一种不同的试剂,反应后生成物中都有一种相同的化合物,这种相同的化合物是( )
A. KNO3 B. Ba(NO3)2 C. HNO3 D. Ca(NO3)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0分)
21.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3个氧分子______;
(2)3个铁离子______;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4)硫酸铵______;
(5)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______;
(6)纯碱______。
22. 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
(1)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__。
(2)生活中可以用_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3)在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______、油脂和蛋白质。
(4)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天然气。
(5)盖上酒精灯的灯帽来熄灭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23. 金属和碳都是重要的物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种物质类似足球状,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我们生活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两者化学性质的差异是因为______。
(3)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这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______(填化学符号);分别用下列一种试剂就能直接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稀硫酸
(4)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24. 如表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NH4C1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0
60.2
NaOH
42
51
109
119
129
145
174
299
(1)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
(2)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______(填“能”或“不能”)相交。
(3)70℃时,等质量的饱和氯化铵、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______多,所得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溶液多。
(4)将70℃时的饱和氯化铵、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观察到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5. 化学学科的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1)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A、B、C、D四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从微观的角度看,B图表示: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若A、B和E的分子个数比为5:4:6,则F的化学式为______.
26.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它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物质),某同学想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用4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如表所示:
稀盐酸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g
3g
第二次加入5g
2g
第三次加入5g
1g
第四次加入5g
1g
(1)4g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质量是______g;
(2)请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27. 有一包NaCl的固体,其中可能含有Na2CO3、CaCO3、CuSO4(无水)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该固体中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以上实验可知:
(1)由步骤①可知,该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有同学提出,不需要进行实验步骤③,也能判断出该固体成分,你认为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8. 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某金属G的工业流程图,G的二价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为;E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溶液的pH>7,D难溶于水,F是一种非金属单质.请回答:
(1)过程①中的操作a是______;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上述过程④、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④______,⑥______.
(3)海水的综合利用还可获得氯化铵,氯化铵给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______;氯化铵不能与碱类物质混合施用,原因是与碱反应生成盐、氨气和一种常见溶剂,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
(4)近年来,海水酸化导致一些贝类生物灭绝,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请你提出防治海洋污染的建议: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29. 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除去”实验时其中的二个操作,请指出操作①中的错误______,操作②时当观察到______时就停止加热。
(2)选择图乙A~G完成下列实验: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_(选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用图丙来收集产生的氧气,请将丙图补画完整。
②实验室制取CO2时,选择______(选填序号)能够组装成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停止和发生的气体发生装置。
30.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①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浓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②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 ______ 和 ______
③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 ______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
②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
③检验第4种反应产物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______.
(3)数据分析:若在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8.8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则最少需要含杂质2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A。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
2.【答案】A
【解析】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铁”和“钙”是指元素,故选A。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元素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物质的组成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难度不大,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患甲状腺肿大。
故选:C。
4.【答案】D
【解析】解:A、金刚石属于碳,不是金,故A说法正确;
B、纯碱是盐,不是碱,故B说法正确;
C、水银是汞,不是银,故C说法正确;
D、食盐是氯化钠,属于盐,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A、金刚石属于碳,不是金;B、纯碱是盐,不是碱;C、水银是汞,不是银;D、食盐是氯化钠,属于盐.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常见物质的俗称和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5.【答案】A
【解析】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液氢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属于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和变化,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一些水,以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集气瓶底炸裂,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先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再将滴管伸入试剂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
B、氦气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故B错;
C、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故C错;
D、面粉具有可燃性,空气中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面粉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D正确。
故选:D。
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本题主要考查爆炸方面的知识,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物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8.【答案】C
【解析】解:A.所有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都属于化学物质,选项说法不正确;
B.蒸馏水中只含水,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选项说法不正确;
C.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多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选项说法正确;
D.为了防止大气污染,我们可以将化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但不能关闭所有化工厂,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所有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来分析;
B.根据蒸馏水中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来分析;
C.根据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分析;
D.根据改善大气质量的做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的知识进行。
9.【答案】B
【解析】解: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开打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伸入到硫酸锌溶液中,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0.【答案】B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6、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
A、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故选项解释正确。
C、将品红加入一杯水中,水会慢慢变红,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氢原子中有一个质子,但没有中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解: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还可以是非金属,故选项错误;
B.合金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在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下,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故说法错误;
故选B.
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根据合金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D.铜的化学性质:在潮湿的环境下,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本考点基础性强.
13.【答案】B
【解析】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钠元素和硫元素左上角的数字分别为11、16,表示原子序数分别是11和16,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钠元素和硫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钠元素和硫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11和16,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钠元素和硫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分别容易失去、得到1、2个电子,形成带1的单位正电荷、2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进行分析判断.
D、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分别容易失去、得到1、2个电子,形成带1的单位正电荷、2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不属于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A、②Na2SO3+SO2+H2O=2NaHSO3,是由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
B、亚硫酸钠在此反应中可以循环使用,故B说法正确;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有(+1)+(+1)+x+(−2)×3=0,解得x=+4,故C说法错误;
D、①2NaOH+SO2=Na2SO3+H2O,说明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根据化合价规则,可以求出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知物质具有的性质.
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结合已有的物质性质进行.
16.【答案】A
【解析】解:A、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收集完气体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操作正确,故A正确;
B、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故B错误;
C、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需要溶质7.5g,水42.5g,水的密度是1g/cm3,所以量取的水的体积是42.5mL,选择50mL的量筒,故C错误;
D、在“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先将试纸湿润,操作错误,测量结果不准确,故D错误。
故选:A。
A、掌握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过滤“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选择量筒依据‘一次接近’的原则,并结合题意回答;
D、在“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试纸不能湿润.
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17.【答案】D
【解析】解:A、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就不是中和反应,故A错误,
B、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包括了纯净物和混合物,比如:石墨和金钢石组成的物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混合物,故B错误,
C、带电的微粒可能是离子,电子也带电,但不是离子,质子带电,也不是离子。故C错误,
D、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所以是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离子、原子、质子、电子的区别进行分析,
D、根据溶液的组成和混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化学定义的严密性,在化学中常用具体的离子对选项进行排除验证,要掌握该方法。
18.【答案】B
【解析】解:A、氯化铵与硫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错误。
B、取样品,分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纯碱,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可以鉴别;取样品,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纯碱,不变色的是食盐,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取样品,分别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蒸馏水,较少的是硬水,可以鉴别;取样品,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取样品,分别观察颜色,颜色可能相同,不能鉴别,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错误。
故选:B。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9.【答案】D
【解析】解:A、因为MnO2生成物,所以开始反应时质量为0,所以图象起点错误,故A错误。
B、发生的反应为CuO+H2=Cu+H2O,固体的质量由CuO→Cu,质量减少,而图象是固体质量增加,拐点错误,故B错误。
C、滴加滴加K2CO3溶液,首先要和盐酸反应,K2CO3+2HCl=2KCl+CO2↑+H2O,直到盐酸完全反应再和Ca(NO3)2反应,这段时间没有沉淀生成,拐点错误,所以图象C错误。
D、发生的反应为Fe+2HCl=FeCl2+H2↑,分析发现溶液质量的变化就是2HCl→FeCl2的质量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质量增加,所以D正确。
故选:D。
A、因为MnO2是生成物,所以质量是由0逐渐增加的。
B、试管内固体质量的变化就是CuO→Cu的质量变化。
C、滴加滴加K2CO3溶液,首先和盐酸反应,然后和Ca(NO3)2反应。
D、溶液质量的变化就是HCl→FeCl2的质量变化。
1、本题通过图象考查化学定量性变化过程,既要对化学反应原理清楚,又要对图象从多角度观察,以达到快速准确的解题。2、图象类型的试题一般可从两方面解题:一方面从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入手;二方面抓住图象的三个点即起点、转折点、终点是否正确快速解题。如本题A起点错误,B、C拐点错误。
20.【答案】A
【解析】解:根据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的原理可知,和四种物质反应的物质不同,生成物有相同,那么该物质组成中必须含有这四种物质中一种离子。从KCl、K2SO4、KOH和K2CO3四种溶液中可以看出,它们都含有钾离子,所以生成物中必须都含有钾离子,观察答案可知,只有A中含有钾离子,所以这种化合物为硝酸钾。
故选:A。
本题是一道技巧性试题,根据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的原理可知,和四种物质反应的物质不同,生成物有相同,那么该物质组成中必须含有这四种物质中一种离子。
本题是一道技巧性试题,必须对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解题的规律才能快速解答。
21.【答案】3O2 3Fe3+ H2O (NH4)2SO4 Mg+2O Na2CO3
【解析】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氧分子可表示为:3O2。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铁离子可表示为:3Fe3+。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4)硫酸铵中铵根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H4)2SO4。
(5)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可表示为:Mg+2O。
(6)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
故答案为:
(1)3O2;
(2)3Fe3+;
(3)H2O;
(4)(NH4)2SO4;
(5)Mg+2O;
(6)Na2CO3。
(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4)硫酸铵中铵根显+1价,硫酸根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5)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6)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不燃烧且不助燃 煮沸 糖类 石油 隔绝氧气
【解析】解:(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所以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故填:不燃烧且不助燃;
(2)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故填:煮沸;
(3)在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故填:糖类;
(4)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
(5)盖上酒精灯的灯帽来熄灭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灭火;故填:隔绝氧气。
(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来分析;
(4)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来分析;
(5)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要正确掌握。
23.【答案】C60+60O2− 点燃 60CO2 分子的构成不同 Al B和D Fe(NO3)2
【解析】解:(1)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种物质类似足球状,即C60,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填:C60+60O2− 点燃 60CO2;
(2)CO2和CO的分子结构中,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故它们的性质不同;故填:分子的构成不同;
(3)三种金属中,铝的活动性最强。铁、铝、铜都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所以不能比较出顺序;铝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铝比铁活泼,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铜不如铁活泼,所以能比较出顺序;铝、铁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铝、铁都比铜活泼,但铝、铁不能比较活泼性,所以不能比较;铝、铁都能与硫酸反应,且根据反应的速度快慢能比较出铝和铁的活泼性,但需要有限制条件,必须进行对照实验才能比较出反应的快慢,铜与硫酸不反应,说明铜不如铝和铁活泼,所以由于有限制条件不要用;故填:Al;B和D;
(4)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铁,说明加入的铁都参加了反应,生成了Fe(NO3)2,所以一定含有的溶质是Fe(NO3)2,可能有的是AgNO3、Cu(NO3)2,故填:Fe(NO3)2。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决定决定性质来分析;
(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验证方法来分析;
(4)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以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和两边金属,或两边金属的盐溶液和中间金属;
24.【答案】109g 不能 氢氧化钠 氯化铵 有刺激性氨味,有气泡冒出
【解析】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是109g;故填:109g;
(2)由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在每个温度下始终小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所以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不能相交;故填:不能;
(3)70°C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对应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氯化铵溶液中多。当等质量的氯化铵、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C,由于溶液质量相等,而两者中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所以会析出更多的晶体;故填:氢氧化钠;氯化铵;
(4)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所以有刺激性氨味,有气体冒出;故填:有刺激性氨味,有气泡冒出。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来分析;
(2)根据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变化趋势分析;
(3)根据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70℃和20℃时对应的溶解度分析。
(4)根据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以及70℃氯化钠的溶解度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要会灵活运用溶解度的概念
25.【答案】原子结构不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分子结构不同 NH3 C、D 4NH3+3O2−一定条件6H2O+2N2 NO
【解析】解:
(1)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填:原子结构不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分子结构不同(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由物质的微观构成,B图中有三个构成相同的分子,每个分子是由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构成所以,B图表示:3NH3;
②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CD都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宏观上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3)根据“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由微观示意图和可知:
①A是氧气、B是氨气,C是水,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F是氮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一定条件6H2O+2N2;
②一定条件下,若A、B和E的分子个数比为5:4:6,则可推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一定条件6H2O+4NO,则F的化学式为NO.
故答案为:
(1)原子结构不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分子结构不同(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NH3; ②C; D;
(3)①4NH3+3O2−一定条件6H2O+2N2;②NO
(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物质的构成不同则性质不同,据此解答.
(2)①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符号;
②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3)根据微观示意图和空气的成分,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
本题以反应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并书写出化学式连接成化学方程式.
26.【答案】1
【解析】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4g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质量是1g,
故填:1。
(2)设5g稀盐酸中氯化氢质量为x,
由表中数据可知,5g稀盐酸恰好和1g碳酸钙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g x
1001g=73x,
x=0.73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0.73g5g×100%=14.6%,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6%。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7.【答案】CaCO3、CuSO4 Na2CO3+BaCl2=2NaCl+BaCO3↓ 滴加氯化钡有沉淀产生,说明原物质中含有碳酸钠
【解析】解:(1)加入水后,溶解形成溶液,说明不存在碳酸钙,而溶液为无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因此一定不含有碳酸钙、硫酸铜;
故答案为:CaCO3、CuSO4。
(2)加入氯化钡沉淀白色沉淀,且沉淀溶于硝酸,说明沉淀为碳酸钡,所以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Na2CO3+BaCl2=2NaCl+BaCO3↓。
(3)在溶液中加入氯化钡,能形成沉淀的只有碳酸钠,所以通过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现象就可以断定含有碳酸钠;
故答案为:滴加氯化钡有沉淀产生,说明原物质中含有碳酸钠。
(1)根据溶液颜色和碳酸钙溶解度判断不存在的溶质;
(2)、(3)根据碳酸根与钡离子生成沉淀的性质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8.【答案】过滤 CaO Ca(OH)2+MgCl2=CaCl2+Mg(OH)2↓ MgCl2− 通电 Mg+Cl2↑ 氮元素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复分解反应 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解析】解:G的二价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G是镁,E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盐酸,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溶液的pH>7,B会转化成C,所以B是氧化钙,C是氢氧化钙,F是一种非金属单质,电解熔融的A会生成镁和F,F生成的E和D会发生中和反应,所以A是氯化镁,F是氯气,D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1)经过过程①中的操作a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所以操作a是过滤,B物质的化学式为CaO;
(2)反应④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a(OH)2+MgCl2=CaCl2+Mg(OH)2↓;
反应⑥是无水氯化镁在熔融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gCl2− 通电 Mg+Cl2↑;
(3)氯化铵给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防治海洋污染的建议有: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故答案为:(1)过滤,CaO;
(2)Ca(OH)2+MgCl2=CaCl2+Mg(OH)2↓;MgCl2− 通电 Mg+Cl2↑;
(3)氮元素,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复分解反应;
(4)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根据G的二价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G是镁,E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盐酸,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溶液的pH>7,B会转化成C,所以B是氧化钙,C是氢氧化钙,F是一种非金属单质,电解熔融的A会生成镁和F,F生成的E和D会发生中和反应,所以A是氯化镁,F是氯气,D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9.【答案】没有利用玻璃棒引流 出现较多固体 ABCD 2KClO3−MnO2△2KCl+3O2↑ ABF
【解析】解:(1)操作①中的错误是没有利用玻璃棒引流,操作②时当观察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
故填:没有利用玻璃棒引流;出现较多固体。
(2)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AB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图丙来收集产生的氧气,补画如下所示:
故答案为:ABCD;2KClO3−MnO2△2KCl+3O2↑;。
②实验室制取CO2时,选择ABF能够组装成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停止和发生的气体发生装置。
故填:ABF。
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蒸发溶液时,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实验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30.【答案】CO2+Ca(OH)2=CaCO3↓+H2O C CO Na2CO3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NaHCO3+HCl=NaCl+H2O+CO2↑ 水 加水完全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白色固体中含Na2O
【解析】解:(1)①打开a关闭b,控制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装置E,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CO2+Ca(OH)2=CaCO3↓+H2O;
②点燃酒精灯使装置D中的燃烧反应开始发生,打开b关闭a,使燃烧后气体依次通过装置F和G.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反应物中仅含钠、碳、氧三种元素,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呈黑色的只可能是单质碳,即装置D中生成的黑色固体为单质碳.装置G中氯化钯溶液出现黑色沉淀,结合资料④可知混合气体中含有CO.
故填:C;CO;
③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可能为氧化钠、碳酸钠等,加水溶解并加入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白色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根,即含有碳酸钠.
故填:Na2CO3;
(2)①E中出现浑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了装置E,说明了装置内已充满二氧化碳,即装置内的空气全部排出.
故填: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②装置B中的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C干燥气体二氧化碳,若无该装置,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的水,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表明水可以与装置D中的金属钠发生反应,对后面的探究实验产生影响.
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水;
③前面的探究已说明了猜想中的C、CO和Na2CO3的存在,因此,接下来所设计的探究实验就应该是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固体物质Na2O.根据资料“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可以考虑使用酚酞试液进行检验,但由于Na2CO3存在影响,所以先使用资料“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中的氯化钙溶液处理溶液中的Na2CO3.
故填:加水完全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白色固体中含Na2O.
(3)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100x=448.8g
x=10g
故需要含杂质1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20g÷(1−20%)=25g
答:需要含杂质1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25g.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对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反应的生成物进行推测,并结合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验证物质的存在.题目涉及实验目的理解、根据要求进行物质检验的实验设计.题图所示实验操作过程:石灰石和盐酸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B、C装置净化、干燥后,依次通过D、F、G装置,其中装置E可自由控制二氧化碳的通入与否.装置的作用:装置B净化吸收混有的氯化氢气体;装置C干燥二氧化碳;装置D中发生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燃烧,可通过点燃灯加热来控制;装置E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使用开关a控制;装置F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使用开关b控制;装置G盛有氯化钯溶液,检验气体CO的存在;最后用气球进行尾气收集处理.根据题干提供的数据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准确理解实验装置的作用,为明确实验操作和实验目的基础和前提.
第1页,共1页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城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针剂药品封装前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处理,以防变质。该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2. 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有一句经典语录:有人吧,缺铁:有的人呢,缺钙:而我最缺的是面子,其中的“铁”和“钙”是指( )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分子
3. 下列人体所必须的元素中,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 )
A. 钙 B. 铁 C. 碘 D. 硒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不是金 B. 纯碱不是碱 C. 水银不是银 D. 食盐不是盐
5. 航天飞机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具有可燃性 B.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 液氢燃烧 D. 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吸取液体药品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7. 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氧气 B. 氦气 C. 二氧化碳 D. 面粉
8. 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你认为下列广告语正确的是( )
A. “XX”牌面霜,纯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C. 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多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D. 面对大气的不断被污染,我们应设法关闭所有化工厂
9.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白磷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 硝酸铵固体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C. 打开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
D. 铁丝伸入到硫酸锌溶液中,表面有白色固体生成
10. 发射火箭的常用燃料是偏二甲肼,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8N2+2N2O4− 点燃 3N2+4H2O+2X,则X的化学式为( )
A. CO B. CO2 C. CH2O D. CH4
11.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
C. “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 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2. 广东为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 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D. 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
13. 如图是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这两种元素摘自元素周期表的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1和16
B. 钠元素和硫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1和6
C. 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3个电子层
D. 钠元素和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14. 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C.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D.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15. 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3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 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 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 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6.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B. “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
C.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用10mL量筒量取蒸馏水
D. “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8.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氯化铵与硫酸铵
取样品,加熟石灰研磨
取样品溶于水,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B
食盐与纯碱
取样品,分别滴加稀盐酸
取样品,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C
硬水与蒸馏水
取样品,分别加入肥皂水
取样品,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羊毛与涤纶
取样品,分别观察颜色
取样品,分别点燃
A. A B. B C. C D. D
19.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B. 表示CO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与时间关系图
C. 表示向Ca(NO3)2(含少量HCl)溶液中滴加K2CO3溶液,沉淀量与K2CO3的加入量的关系图
D. 表示向足量的稀HCl中加入少量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20. 向KCl、K2SO4、KOH和K2CO3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一种不同的试剂,反应后生成物中都有一种相同的化合物,这种相同的化合物是( )
A. KNO3 B. Ba(NO3)2 C. HNO3 D. Ca(NO3)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0分)
21.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3个氧分子______;
(2)3个铁离子______;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4)硫酸铵______;
(5)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______;
(6)纯碱______。
22. 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
(1)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__。
(2)生活中可以用_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3)在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______、油脂和蛋白质。
(4)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天然气。
(5)盖上酒精灯的灯帽来熄灭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23. 金属和碳都是重要的物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种物质类似足球状,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我们生活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两者化学性质的差异是因为______。
(3)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这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______(填化学符号);分别用下列一种试剂就能直接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稀硫酸
(4)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24. 如表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NH4C1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0
60.2
NaOH
42
51
109
119
129
145
174
299
(1)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
(2)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______(填“能”或“不能”)相交。
(3)70℃时,等质量的饱和氯化铵、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______多,所得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溶液多。
(4)将70℃时的饱和氯化铵、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观察到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5. 化学学科的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1)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A、B、C、D四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从微观的角度看,B图表示: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若A、B和E的分子个数比为5:4:6,则F的化学式为______.
26.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它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物质),某同学想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用4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如表所示:
稀盐酸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g
3g
第二次加入5g
2g
第三次加入5g
1g
第四次加入5g
1g
(1)4g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质量是______g;
(2)请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27. 有一包NaCl的固体,其中可能含有Na2CO3、CaCO3、CuSO4(无水)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该固体中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以上实验可知:
(1)由步骤①可知,该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有同学提出,不需要进行实验步骤③,也能判断出该固体成分,你认为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8. 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某金属G的工业流程图,G的二价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为;E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溶液的pH>7,D难溶于水,F是一种非金属单质.请回答:
(1)过程①中的操作a是______;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上述过程④、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④______,⑥______.
(3)海水的综合利用还可获得氯化铵,氯化铵给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______;氯化铵不能与碱类物质混合施用,原因是与碱反应生成盐、氨气和一种常见溶剂,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
(4)近年来,海水酸化导致一些贝类生物灭绝,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请你提出防治海洋污染的建议: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29. 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除去”实验时其中的二个操作,请指出操作①中的错误______,操作②时当观察到______时就停止加热。
(2)选择图乙A~G完成下列实验: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_(选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用图丙来收集产生的氧气,请将丙图补画完整。
②实验室制取CO2时,选择______(选填序号)能够组装成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停止和发生的气体发生装置。
30.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①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浓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②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 ______ 和 ______
③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 ______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
②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
③检验第4种反应产物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______.
(3)数据分析:若在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8.8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则最少需要含杂质2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A。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
2.【答案】A
【解析】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铁”和“钙”是指元素,故选A。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元素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物质的组成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难度不大,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患甲状腺肿大。
故选:C。
4.【答案】D
【解析】解:A、金刚石属于碳,不是金,故A说法正确;
B、纯碱是盐,不是碱,故B说法正确;
C、水银是汞,不是银,故C说法正确;
D、食盐是氯化钠,属于盐,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A、金刚石属于碳,不是金;B、纯碱是盐,不是碱;C、水银是汞,不是银;D、食盐是氯化钠,属于盐.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常见物质的俗称和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5.【答案】A
【解析】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液氢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属于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和变化,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一些水,以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集气瓶底炸裂,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先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再将滴管伸入试剂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
B、氦气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故B错;
C、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故C错;
D、面粉具有可燃性,空气中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面粉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D正确。
故选:D。
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本题主要考查爆炸方面的知识,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物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8.【答案】C
【解析】解:A.所有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都属于化学物质,选项说法不正确;
B.蒸馏水中只含水,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选项说法不正确;
C.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多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选项说法正确;
D.为了防止大气污染,我们可以将化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但不能关闭所有化工厂,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所有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来分析;
B.根据蒸馏水中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来分析;
C.根据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分析;
D.根据改善大气质量的做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的知识进行。
9.【答案】B
【解析】解: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开打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伸入到硫酸锌溶液中,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0.【答案】B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6、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
A、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故选项解释正确。
C、将品红加入一杯水中,水会慢慢变红,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氢原子中有一个质子,但没有中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解: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还可以是非金属,故选项错误;
B.合金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在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下,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故说法错误;
故选B.
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根据合金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D.铜的化学性质:在潮湿的环境下,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本考点基础性强.
13.【答案】B
【解析】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钠元素和硫元素左上角的数字分别为11、16,表示原子序数分别是11和16,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钠元素和硫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钠元素和硫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11和16,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钠元素和硫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分别容易失去、得到1、2个电子,形成带1的单位正电荷、2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进行分析判断.
D、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分别容易失去、得到1、2个电子,形成带1的单位正电荷、2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不属于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A、②Na2SO3+SO2+H2O=2NaHSO3,是由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
B、亚硫酸钠在此反应中可以循环使用,故B说法正确;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有(+1)+(+1)+x+(−2)×3=0,解得x=+4,故C说法错误;
D、①2NaOH+SO2=Na2SO3+H2O,说明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根据化合价规则,可以求出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知物质具有的性质.
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结合已有的物质性质进行.
16.【答案】A
【解析】解:A、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收集完气体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操作正确,故A正确;
B、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故B错误;
C、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需要溶质7.5g,水42.5g,水的密度是1g/cm3,所以量取的水的体积是42.5mL,选择50mL的量筒,故C错误;
D、在“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先将试纸湿润,操作错误,测量结果不准确,故D错误。
故选:A。
A、掌握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过滤“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选择量筒依据‘一次接近’的原则,并结合题意回答;
D、在“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试纸不能湿润.
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17.【答案】D
【解析】解:A、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就不是中和反应,故A错误,
B、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包括了纯净物和混合物,比如:石墨和金钢石组成的物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混合物,故B错误,
C、带电的微粒可能是离子,电子也带电,但不是离子,质子带电,也不是离子。故C错误,
D、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所以是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离子、原子、质子、电子的区别进行分析,
D、根据溶液的组成和混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化学定义的严密性,在化学中常用具体的离子对选项进行排除验证,要掌握该方法。
18.【答案】B
【解析】解:A、氯化铵与硫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错误。
B、取样品,分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纯碱,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可以鉴别;取样品,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纯碱,不变色的是食盐,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取样品,分别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蒸馏水,较少的是硬水,可以鉴别;取样品,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取样品,分别观察颜色,颜色可能相同,不能鉴别,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错误。
故选:B。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9.【答案】D
【解析】解:A、因为MnO2生成物,所以开始反应时质量为0,所以图象起点错误,故A错误。
B、发生的反应为CuO+H2=Cu+H2O,固体的质量由CuO→Cu,质量减少,而图象是固体质量增加,拐点错误,故B错误。
C、滴加滴加K2CO3溶液,首先要和盐酸反应,K2CO3+2HCl=2KCl+CO2↑+H2O,直到盐酸完全反应再和Ca(NO3)2反应,这段时间没有沉淀生成,拐点错误,所以图象C错误。
D、发生的反应为Fe+2HCl=FeCl2+H2↑,分析发现溶液质量的变化就是2HCl→FeCl2的质量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质量增加,所以D正确。
故选:D。
A、因为MnO2是生成物,所以质量是由0逐渐增加的。
B、试管内固体质量的变化就是CuO→Cu的质量变化。
C、滴加滴加K2CO3溶液,首先和盐酸反应,然后和Ca(NO3)2反应。
D、溶液质量的变化就是HCl→FeCl2的质量变化。
1、本题通过图象考查化学定量性变化过程,既要对化学反应原理清楚,又要对图象从多角度观察,以达到快速准确的解题。2、图象类型的试题一般可从两方面解题:一方面从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入手;二方面抓住图象的三个点即起点、转折点、终点是否正确快速解题。如本题A起点错误,B、C拐点错误。
20.【答案】A
【解析】解:根据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的原理可知,和四种物质反应的物质不同,生成物有相同,那么该物质组成中必须含有这四种物质中一种离子。从KCl、K2SO4、KOH和K2CO3四种溶液中可以看出,它们都含有钾离子,所以生成物中必须都含有钾离子,观察答案可知,只有A中含有钾离子,所以这种化合物为硝酸钾。
故选:A。
本题是一道技巧性试题,根据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的原理可知,和四种物质反应的物质不同,生成物有相同,那么该物质组成中必须含有这四种物质中一种离子。
本题是一道技巧性试题,必须对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解题的规律才能快速解答。
21.【答案】3O2 3Fe3+ H2O (NH4)2SO4 Mg+2O Na2CO3
【解析】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氧分子可表示为:3O2。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铁离子可表示为:3Fe3+。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4)硫酸铵中铵根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H4)2SO4。
(5)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可表示为:Mg+2O。
(6)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
故答案为:
(1)3O2;
(2)3Fe3+;
(3)H2O;
(4)(NH4)2SO4;
(5)Mg+2O;
(6)Na2CO3。
(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4)硫酸铵中铵根显+1价,硫酸根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5)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6)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不燃烧且不助燃 煮沸 糖类 石油 隔绝氧气
【解析】解:(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所以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故填:不燃烧且不助燃;
(2)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故填:煮沸;
(3)在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故填:糖类;
(4)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
(5)盖上酒精灯的灯帽来熄灭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灭火;故填:隔绝氧气。
(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来分析;
(4)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来分析;
(5)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要正确掌握。
23.【答案】C60+60O2− 点燃 60CO2 分子的构成不同 Al B和D Fe(NO3)2
【解析】解:(1)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种物质类似足球状,即C60,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填:C60+60O2− 点燃 60CO2;
(2)CO2和CO的分子结构中,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故它们的性质不同;故填:分子的构成不同;
(3)三种金属中,铝的活动性最强。铁、铝、铜都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所以不能比较出顺序;铝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铝比铁活泼,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铜不如铁活泼,所以能比较出顺序;铝、铁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铝、铁都比铜活泼,但铝、铁不能比较活泼性,所以不能比较;铝、铁都能与硫酸反应,且根据反应的速度快慢能比较出铝和铁的活泼性,但需要有限制条件,必须进行对照实验才能比较出反应的快慢,铜与硫酸不反应,说明铜不如铝和铁活泼,所以由于有限制条件不要用;故填:Al;B和D;
(4)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铁,说明加入的铁都参加了反应,生成了Fe(NO3)2,所以一定含有的溶质是Fe(NO3)2,可能有的是AgNO3、Cu(NO3)2,故填:Fe(NO3)2。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决定决定性质来分析;
(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验证方法来分析;
(4)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以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和两边金属,或两边金属的盐溶液和中间金属;
24.【答案】109g 不能 氢氧化钠 氯化铵 有刺激性氨味,有气泡冒出
【解析】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是109g;故填:109g;
(2)由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在每个温度下始终小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所以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不能相交;故填:不能;
(3)70°C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对应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氯化铵溶液中多。当等质量的氯化铵、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C,由于溶液质量相等,而两者中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所以会析出更多的晶体;故填:氢氧化钠;氯化铵;
(4)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所以有刺激性氨味,有气体冒出;故填:有刺激性氨味,有气泡冒出。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来分析;
(2)根据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变化趋势分析;
(3)根据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70℃和20℃时对应的溶解度分析。
(4)根据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以及70℃氯化钠的溶解度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要会灵活运用溶解度的概念
25.【答案】原子结构不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分子结构不同 NH3 C、D 4NH3+3O2−一定条件6H2O+2N2 NO
【解析】解:
(1)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填:原子结构不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分子结构不同(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由物质的微观构成,B图中有三个构成相同的分子,每个分子是由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构成所以,B图表示:3NH3;
②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CD都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宏观上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3)根据“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由微观示意图和可知:
①A是氧气、B是氨气,C是水,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F是氮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一定条件6H2O+2N2;
②一定条件下,若A、B和E的分子个数比为5:4:6,则可推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一定条件6H2O+4NO,则F的化学式为NO.
故答案为:
(1)原子结构不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分子结构不同(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NH3; ②C; D;
(3)①4NH3+3O2−一定条件6H2O+2N2;②NO
(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物质的构成不同则性质不同,据此解答.
(2)①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符号;
②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3)根据微观示意图和空气的成分,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
本题以反应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并书写出化学式连接成化学方程式.
26.【答案】1
【解析】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4g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质量是1g,
故填:1。
(2)设5g稀盐酸中氯化氢质量为x,
由表中数据可知,5g稀盐酸恰好和1g碳酸钙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g x
1001g=73x,
x=0.73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0.73g5g×100%=14.6%,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6%。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7.【答案】CaCO3、CuSO4 Na2CO3+BaCl2=2NaCl+BaCO3↓ 滴加氯化钡有沉淀产生,说明原物质中含有碳酸钠
【解析】解:(1)加入水后,溶解形成溶液,说明不存在碳酸钙,而溶液为无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因此一定不含有碳酸钙、硫酸铜;
故答案为:CaCO3、CuSO4。
(2)加入氯化钡沉淀白色沉淀,且沉淀溶于硝酸,说明沉淀为碳酸钡,所以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Na2CO3+BaCl2=2NaCl+BaCO3↓。
(3)在溶液中加入氯化钡,能形成沉淀的只有碳酸钠,所以通过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现象就可以断定含有碳酸钠;
故答案为:滴加氯化钡有沉淀产生,说明原物质中含有碳酸钠。
(1)根据溶液颜色和碳酸钙溶解度判断不存在的溶质;
(2)、(3)根据碳酸根与钡离子生成沉淀的性质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8.【答案】过滤 CaO Ca(OH)2+MgCl2=CaCl2+Mg(OH)2↓ MgCl2− 通电 Mg+Cl2↑ 氮元素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复分解反应 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解析】解:G的二价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G是镁,E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盐酸,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溶液的pH>7,B会转化成C,所以B是氧化钙,C是氢氧化钙,F是一种非金属单质,电解熔融的A会生成镁和F,F生成的E和D会发生中和反应,所以A是氯化镁,F是氯气,D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1)经过过程①中的操作a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所以操作a是过滤,B物质的化学式为CaO;
(2)反应④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a(OH)2+MgCl2=CaCl2+Mg(OH)2↓;
反应⑥是无水氯化镁在熔融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gCl2− 通电 Mg+Cl2↑;
(3)氯化铵给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防治海洋污染的建议有: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故答案为:(1)过滤,CaO;
(2)Ca(OH)2+MgCl2=CaCl2+Mg(OH)2↓;MgCl2− 通电 Mg+Cl2↑;
(3)氮元素,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复分解反应;
(4)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根据G的二价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G是镁,E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盐酸,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溶液的pH>7,B会转化成C,所以B是氧化钙,C是氢氧化钙,F是一种非金属单质,电解熔融的A会生成镁和F,F生成的E和D会发生中和反应,所以A是氯化镁,F是氯气,D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9.【答案】没有利用玻璃棒引流 出现较多固体 ABCD 2KClO3−MnO2△2KCl+3O2↑ ABF
【解析】解:(1)操作①中的错误是没有利用玻璃棒引流,操作②时当观察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
故填:没有利用玻璃棒引流;出现较多固体。
(2)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AB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图丙来收集产生的氧气,补画如下所示:
故答案为:ABCD;2KClO3−MnO2△2KCl+3O2↑;。
②实验室制取CO2时,选择ABF能够组装成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停止和发生的气体发生装置。
故填:ABF。
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蒸发溶液时,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实验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30.【答案】CO2+Ca(OH)2=CaCO3↓+H2O C CO Na2CO3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NaHCO3+HCl=NaCl+H2O+CO2↑ 水 加水完全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白色固体中含Na2O
【解析】解:(1)①打开a关闭b,控制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装置E,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CO2+Ca(OH)2=CaCO3↓+H2O;
②点燃酒精灯使装置D中的燃烧反应开始发生,打开b关闭a,使燃烧后气体依次通过装置F和G.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反应物中仅含钠、碳、氧三种元素,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呈黑色的只可能是单质碳,即装置D中生成的黑色固体为单质碳.装置G中氯化钯溶液出现黑色沉淀,结合资料④可知混合气体中含有CO.
故填:C;CO;
③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可能为氧化钠、碳酸钠等,加水溶解并加入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白色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根,即含有碳酸钠.
故填:Na2CO3;
(2)①E中出现浑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了装置E,说明了装置内已充满二氧化碳,即装置内的空气全部排出.
故填: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②装置B中的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C干燥气体二氧化碳,若无该装置,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的水,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表明水可以与装置D中的金属钠发生反应,对后面的探究实验产生影响.
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水;
③前面的探究已说明了猜想中的C、CO和Na2CO3的存在,因此,接下来所设计的探究实验就应该是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固体物质Na2O.根据资料“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可以考虑使用酚酞试液进行检验,但由于Na2CO3存在影响,所以先使用资料“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中的氯化钙溶液处理溶液中的Na2CO3.
故填:加水完全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白色固体中含Na2O.
(3)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100x=448.8g
x=10g
故需要含杂质1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20g÷(1−20%)=25g
答:需要含杂质1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25g.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对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反应的生成物进行推测,并结合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验证物质的存在.题目涉及实验目的理解、根据要求进行物质检验的实验设计.题图所示实验操作过程:石灰石和盐酸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B、C装置净化、干燥后,依次通过D、F、G装置,其中装置E可自由控制二氧化碳的通入与否.装置的作用:装置B净化吸收混有的氯化氢气体;装置C干燥二氧化碳;装置D中发生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燃烧,可通过点燃灯加热来控制;装置E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使用开关a控制;装置F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使用开关b控制;装置G盛有氯化钯溶液,检验气体CO的存在;最后用气球进行尾气收集处理.根据题干提供的数据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准确理解实验装置的作用,为明确实验操作和实验目的基础和前提.
第1页,共1页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