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届高考化学专题一第2讲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教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届高考化学专题一第2讲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教案(含解析)第1页
    2020届高考化学专题一第2讲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教案(含解析)第2页
    2020届高考化学专题一第2讲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教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高考化学专题一第2讲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教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届高考化学专题一第2讲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教案(含解析),共19页。
    第2讲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
    [考纲·考向·素养]
    考纲要求
    热点考向
    核心素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6)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7)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
    (8)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2)物质的变化
    (3)化学用语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并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角度认识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等模型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1.一念对错(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
    (2)Mg2+的结构示意图:(√)
    (3)氯化铵的电子式:(×)
    (4)HClO的结构式:H—Cl—O(×)
    (5)比例模型,可以同时表示CH4和CCl4分子(×)
    (6)三元轴烯()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7)海带提碘、氯碱工业、氨碱法制碱和海水提溴,全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8)氯化铵、次氯酸钠、醋酸铵、硫酸钡都是强电解质(√)
    (9)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10)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11)颜色反应、显色反应、焰色反应均为化学变化(×)
    (12)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2.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OH-________    O________
    NaHS________ HClO________
    HCN________ CO2________
    NaBH4________
    (2)写出下列微粒的结构式:
    乙酸(C2H4O2) ________
    二硫化碳(CS2) ________
    (3)已知化合物A(Fe3S4)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 g·L-1),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碳和镁形成的1 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 mol Mg(OH)2和1 mol烃,该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真题引领]
    1.(2019·全国Ⅱ,T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解析:D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C.“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D.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答案选D。]
    2.(2017·北京卷,T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解析:A [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知能必备]
    1.正确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1)

    (2)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常见的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
    常见的混合物:分散系、高分子化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液、漂白粉、碱石灰、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盐酸、氨水、氯水、水玻璃、合金等。
    2.物质分类中的“不一定”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如,Na2O2是过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NO2等不是酸性氧化物。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属于混合物。
    (4)能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能电离出OH-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Mg(OH)Cl;盐的构成并不一定仅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如铵盐。
    (5)非金属元素可形成阳离子,如NH;金属元素也可形成阴离子,如AlO、MnO等。
    (6)在酸中有几个H原子不一定是几元酸。
    (7)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不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8)盐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题组训练]
    [题组]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下面是高考题的组合,判断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2)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3)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4)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5)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6)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7)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2.下列古诗中加点字对应的化学物质及相关说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诗句
    相关物质
    相关说法
    A
    春蚕到死丝方尽
    纤维素
    高分子化合物
    B
    蜡炬成灰泪始干
    脂肪烃
    不饱和烃
    C
    沧海月明珠有泪
    碳酸钙
    强电解质
    D
    蓝田日暖玉生烟
    二氧化硅
    两性氧化物
    解析:C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错误;蜡是石油分馏出来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烃,B错误;“沧海月明珠有泪”中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强电解质,C正确;“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玉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是酸性氧化物,D错误。]
    考点二 物质性质和变化
    [真题引领]
    1.(2019·江苏,T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NaCl(aq)Cl2(g)FeCl2(s)
    B.MgCl2(aq)Mg(OH)2(s)MgO(s)
    C.S(s)SO3(g)H2SO4(aq)
    D.N2(g)NH3(g)Na2CO3(s)
    解析:B [A.氯气的氧化性强,与铁单质反应直接生成氯化铁,故A错误;B.氯化镁与石灰乳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镁和水,故B正确;C.硫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SO2与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SO3,故C错误;D.氨气与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可生成碳酸钠,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2.(2018·北京卷,T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解析:B [由甲醇制备氢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显然属于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核聚变过程中原子发生了变化,所以核聚变属于核反应,而不是化学反应,B项符合题意;偏二甲肼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是利用其还原性,与氧化剂(常见的是四氧化二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把火箭送入太空,C项不符合题意;可燃冰作为能源是由于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知能必备]
    1.正确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
    (2)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的形成。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熔化时破坏了离子键,但属于物理变化。
    (3)从能量上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原子核是不发生变化的。核裂变或核聚变会产生新原子,但这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不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辨识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焰色反应、吸附褪色、潮解、熔化、汽化、液化、盐析、金属导电、电离




    干馏、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分解、电解、水解、裂解、油脂的硬化、氧化、水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磺化、橡胶老化、风化、脱水、蛋白质变性、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题组训练]
    [题组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2)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3)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4)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5)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6)C(石墨)C(金刚石),该反应既是化学变化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解析:A [A项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项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是由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较为彻底的水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项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是由于高锰酸钾溶液将催熟水果的乙烯氧化,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项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可防止食品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题组2] 多角度认识物质变化
    3.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目的
    古代文献
    说明
    A
    使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C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结晶
    D
    性质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
    利用KNO3的氧化性
    解析:A [A选项,KNO3加热后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氧气,故不能自燃,说明不合理;B选项,鉴别KNO3和Na2SO4两种物质可根据物质组成中含有的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进行鉴别,若灼烧使火焰呈黄色,就证明是Na2SO4,若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就证明是KNO3,说明合理;C选项,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提纯的方法是溶解后,煎炼得之(主要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说明合理;D选项,火药与硫黄、木炭发生化学反应时,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N2,体现氧化性,说明合理。]
    4.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NaAlO2(aq)AlCl3Al2O3
    B.NaCl(饱和)NaHCO3Na2CO3
    C.N2NO2HNO3
    D.FeS2SO3H2SO4
    解析:B [A.氯化铝与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所以得不到氧化铝,A错误;B.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增大,因为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析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所以B符合题意;C.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或加热条件下会生成一氧化氮,得不到二氧化氮,C错误;D.FeS2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直接生成三氧化硫,D错误。]
    考点三 分散系、胶体
    [真题引领]
     (高考组合,双选)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17·天津1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B.(2016·全国Ⅱ13A改编)可以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C.(2015·安徽9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2014·福建8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解析:BC [可溶性铝盐和铁盐在水中分别形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A项正确;滴加NaOH浓溶液得到的是氢氧化铁沉淀,B项错误;Fe(OH)3胶体为红褐色,C项错误;可见光束照射时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不能,D项正确。]

    [知能必备]
    解答有关胶体及其性质的题目时应注意的问题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100 nm),胶体微粒一般是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大分子如硬脂酸钠(C17H35COONa);几个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如[Fe(OH)3]n。
    (2)分离提纯胶体时应用半透膜,不能使用滤纸。
    (3)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最简单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
    (4)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KAl(SO4)2·12H2O、FeCl3·6H2O是常用的净水剂,其在水溶液中水解生成Al(OH)3、Fe(OH)3胶体。
    (5)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
    (6)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强酸溶液(如盐酸、硫酸)时,现象为先沉淀后溶解。
    (7)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用Fe3+与碱反应制得;利用饱和FeCl3溶液加热制Fe(OH)3胶体时,不能长时间加热,不能搅拌,应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
    (8)书写Fe(OH)3胶体制备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易错点。
    ①用“===”而不用“”;
    ②Fe(OH)3分子式后注明胶体而不使用“↓”符号;
    ③反应条件是“△”;
    ④HCl后不能标“↑”符号。
    [题组训练]
    [题组]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1.向含有c(FeCl3)=0.2 mol·L-1、c(FeCl2)=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B.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Fe3O4+4H2O
    C.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
    D.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
    解析:B [A项,Fe2O3显红棕色,该黑色分散系的分散质应为Fe3O4,错误;B项,向含有FeCl3、Fe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C项,通电时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Fe3O4胶粒带正电荷,不是分散系带正电荷,错误;D项,金属氧化物的直径约为9.3 nm,故将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应用渗析的方法,错误。]
    2.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②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③向饱和的FeCl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弱碱)可以制备胶体
    ④生活中的豆浆、牛奶、鸡蛋清加适量水所得的混合物都是胶体
    ⑤用FeCl3溶液涂抹伤口能止血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⑥工厂的电除尘器是利用了胶体电泳的性质
    ⑦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两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⑥⑦
    解析:B [盐卤点豆腐是利用了豆浆胶体的聚沉性质,①正确;葡萄糖注射液属于溶液,②正确;FeCl3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Fe(OH)3沉淀,③错误;④正确;血液属于胶体,故FeCl3溶液的止血作用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⑤正确;⑥正确;两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不同,⑦错误。]
    考点四 化学用语
    [真题引领]
    1.(2019·北京,T7)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
    A.NaCl===Na++Cl-

    B.CuCl2===Cu2++2Cl-

    C.CH3COOHCH3COO-+H+

    D.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1

    解析:B [A.NaCl为强电解质,NaCl溶于水,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自发解离为Na+和Cl-,故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A不符合题意;B.电解氯化铜溶液,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得电子,发生电极反应为:Cu2++2e-===Cu,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失电子,发生电极反应为:2Cl--2e-===Cl2↑,所以电解总反应为:Cu2++2Cl-Cu+Cl2↑,故B符合题意;C.CH3COOH为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因此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反应H2(g)+Cl2(g)===2HCl(g)的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436 kJ/mol+243 kJ/mol=679 kJ/mol),与形成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431 kJ/mol×2=862 kJ/mol)之差,即放热183 kJ/mol,放热ΔH为负值,所以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2.(2019·江苏,T2)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Cl
    B.N2的结构式:N=N
    C.Na+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解析:D [A.考察核素的表达:X,其中a表示X原子的质量数,b表示X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a-b,所以A选项表示的是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与题意不符;B考察的结构式,因为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还需要3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2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因此氮分子的结构式为氮氮三键的形式,故B错误;C.考察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而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那么钠离子的一共有10个电子,C选项有11个,表示的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错误。D.氧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两个氢分别和氧共用一对电子。D正确。故选D。]
    3.(2018·江苏卷)用化学用语表示 NH3+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N
    B.HCl的电子式:
    C.NH3的结构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
    解析:C [中子数为8的N原子,其质量数为15,故应写成7N,A项错误;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应为,B项错误;NH3的结构中一个N原子与三个H原子以共价键相连,C项正确;Cl-的最外层为8个e-,应写成,D项错误。]
    [知能必备]
    1.常用的四种符号、八种图式、二种模型
    (1)四种符号
    ①元素符号:Al、S
    ②离子符号:Al3+、S2-、SO
    ③同位素符号:C、C
    ④化合价符号:A2O3、H2
    (2)八种图式
    ①化学式:Na2O2、NH4Cl、SiO2
    ②分子式:C2H4、NH3
    ③最简式(实验式):CH2、CH2O
    ④电子式:
    ⑤结构式:
    ⑥结构简式:CH3COOH
    ⑦原子结构示意图:
    ⑧键线式:
    (3)两种模型
    ①比例模型,如甲烷的比例模型:
    ②球棍模型,如甲烷的球棍模型:
    2.规范使用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大小写要区分。
    (2)电子式书写要正确。
    (3)离子的电荷符号漏写,结构简式漏写官能团,如乙烯的结构简式写成CH2CH2,还要注意有机物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如
    (4)化学专有名词书写不能出现错字别字,如“铵盐”写成“氨盐”,“油脂”写成“油酯”,“酯化”写成“脂化”,“二肽”写成“二酞”,“苯”写成“笨”,“硝化”写成“消化”等。
    [题组训练]
    [题组] 化学用语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B.NH4Br的电子式:
    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也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D.Mg5(Si4O10)8(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5MgO·8SiO2·5H2O
    解析:D [A.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NaCl,没有分子式,A项错误;B.NH4Br的电子式:,B项错误;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并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型,C项错误;D.Mg5(Si4O10)8(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5MgO·8SiO2·5H2O,D项正确。]
    2.(2018·浙江4月)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B.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C.乙烯的球棍模型:
    D.NaCl的电子式:
    解析:C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项错误;乙炔的结构简式中碳碳三键不可省略,B项错误;NaCl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D项错误。]


    1.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用“地沟油”纯化生产“生物燃油”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解析:C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Mg2+→Mg(OH)2→MgCl2→Mg,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NaCl→NaHCO3→Na2CO3,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地沟油”的纯化是分馏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石墨与C60的结构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正确。]
    2.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①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可发生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⑦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Na、Mg、Al、Fe、Mn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A.只有②⑥⑦      B.只有②⑤
    C.只有②③⑤ D.只有②③④⑤
    解析:B [①纯碱属于盐,错误;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正确;③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错误;④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错误;⑤有电子的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区别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正确;⑥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是金属元素,大于4的是非金属元素,但也有例外,如H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但H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⑦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Al的最高价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Mn的最高价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错误。]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
    C.用于考古断代的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为C
    D.2,4,6三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解析:C [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故二氧化碳正确的电子式为,A项错误;次氯酸分子中含有1个H—O键和1个O—Cl键,其正确的结构式为H—O—Cl,B项错误;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C项正确;硝基的连接方式错误,正确的结构简式为,D项错误。]
    4.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序
    D.铁的冶炼




    解析:C [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酿酒时,粮食中的淀粉变成了酒精。炼铁时,矿石中的铁的化合物变成了铁单质,均产生了新物质。化学反应经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火药的使用正是利用了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转轮排字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5.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用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分类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分类标准
    物质归类
    A
    FeSO4、NO2、MnO2、NaClO、Cu3P、Na2O2
    H2SO3
    B
    CH3COOH、HOOC—COOH、HClO、H2S
    HF
    C
    复分解反应、电解反应、放热反应、离子反应
    焰色反应
    D
    (NH4)2SO4、NH4Cl、NH4NO3、NH3·H2O
    NH4HCO3
    解析:C [A项中物质所含元素中有一种元素处于该元素所有化合价的中间价,A正确;B项中的物质都属于酸,B正确;C中前者是化学反应类型,焰色反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鉴别元素的方法,C错误;D项都是含氮化合物,D正确。]
    6.背景材料:
    ①浙大研制的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又名碳海绵)入选目前世界最轻固体材料;
    ②北京APEC峰会期间,政府重拳整治雾霾,蓝天重现;
    ③中科大最近成功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Li0.8Fe0.2)OHFeSe(Se呈-2价);
    ④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成功构建出一种能使水快速氧化成氧气的分子催化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B.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
    C.新的铁基超导材料中Fe的化合价呈+2、+3价
    D.该分子催化剂可将一次能源太阳能直接转化成二次能源
    解析:C [A项,石墨烯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正确;B项,汽车尾气中含有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烟尘等,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CO、SO2和粉尘等有害气体,易形成雾霾,调整产业结构,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够减少雾霾,正确;C项,因为(Li0.8Fe0.2)OHFeSe化合价代数和为0,又Li为+1价,O为-2价,H为+1价,Se为-2价,Fe的平均化合价为=,不可能呈+2、+3价,错误;D项因为分子催化剂可以将水快速氧化成氧气,所以该分子催化剂可将一次能源太阳能直接转化成二次能源,正确。]
    7.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金属导电 ②爆炸 ③缓慢氧化 ④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O2 ⑦白磷转化为红磷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⑨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⑩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
    A.②④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⑧
    C.①③⑥⑨⑩ D.①②⑤⑥⑩
    解析:B [①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②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爆炸是化学变化,气体受热膨胀产生的爆炸是物理变化。③缓慢氧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④由化学反应引起的物质的颜色的改变是化学变化。⑤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吸水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是化学变化。⑥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氮气、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是物理变化。⑦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⑧久置浓硝酸变黄是因为浓硝酸发生了分解,是化学变化。⑨化学反应不改变原子种类。⑩煤的干馏可得到焦炉煤气、煤焦油、焦炭等物质,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可得到不同沸点的馏分,是物理变化。]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aClO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81,中子数为124的铊(Tl)原子:Tl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
    解析:B [NaClO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A项错误;质子数为81,中子数为124,则质量数为205,B项正确;氯离子的电子数为18,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项错误;D项给出的是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D项错误。]
    9.对下列化学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CaCl2的电子式:
    B.电解滴有酚酞的氯化钠溶液时阴极很快变红:2H2O+2e-===H2↑+2OH-
    C.酸性:H2SO4<HClO4遵循元素周期律
    D.体现勒夏特列原理
    解析:A [A.CaCl2为离子化合物,写电子式时,同种离子不能合并,电子式应为:,A错误;B.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阴极附近溶液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B正确;C.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2SO4<HClO4遵循元素周期律,C正确;D.2NO2N2O4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NO2浓度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和图示现象一致,所以图示现象体现勒夏特列原理,D正确。]
    10.下列化学用语或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
    B.CCl4的电子式为
    C.HCO的电离方程式为HCO+H2OCO+H3O+
    D.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
    解析:B [纯碱是碳酸钠(Na2CO3)的俗名,A项正确;CCl4的电子式为,B项错误;要将H3O+视为H+,C项正确;HClO的结构式为H—O—Cl,D项正确。]
    1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和NO2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
    SO2和NO2为酸性氧化物
    B
    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
    Na2O和Na2O2为碱性氧化物
    C
    盐酸、硫酸氢钠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盐酸、硫酸氢钠都属于酸
    D
    Al(OH)3和Al2O3都能与盐酸和NaOH反应
    Al(OH)3和Al2O3均有两性
    解析:D [A项NO2不是酸性氧化物;B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C项NaHSO4为强酸酸式盐。]
    12.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碘单质变蓝。现将淀粉和Na2SO4的稀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解析:B [这是一个渗析实验,如果半透膜完好无损,则只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淀粉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向烧杯中的液体中加入碘水不变蓝,可以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
    1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现象,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
    B.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C.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可鉴别溶液和胶体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解析:A [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现象,说明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但胶体显中性,A项错误;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B项正确;胶
    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可鉴别溶液和胶体,C项正确;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D项正确。]
    14.2018(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水处理化学品展览会于2018年9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受热至一定温度才分解。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
    ①蛋白质的变性 ②蛋白质的盐析 ③胶体聚沉 ④盐类水解 ⑤焰色反应 ⑥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解析:B [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杀死细菌,①、⑥正确;高铁酸根还原得到的Fe3+能够水解,产生胶状的Fe(OH)3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聚沉形成沉淀,③、④正确。]
    15.下列表述与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O2的比例模型
    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Y(Y为元素钇)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D.亚硫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O+H2OHSO+OH-
    解析:D [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的半径,A项错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镁离子共有10个电子,B项错误;Y的质子数是39,中子数是89-39=50,两者之差为50-39=11,C项错误。]



    - 19 -

    相关教案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1传统文化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1传统文化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含答案,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解题指导,变式训练,速解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2章第2讲 烃和卤代烃(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2章第2讲 烃和卤代烃(含解析),共3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7章第2讲 化学平衡及其移动(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7章第2讲 化学平衡及其移动(含解析),共1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