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作业4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含解析) 练习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作业4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含解析)第1页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作业4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含解析)第2页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作业4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作业4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含解析) 练习

    展开

    课时作业4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时间:45分钟
    1.(2019·临沂模拟)有以下物质:
    ①NaCl溶液 ②熔融的MgCl2 ③CuSO4·5 H2O固体
    ④NaOH固体 ⑤金属铜 ⑥蔗糖
    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①⑤⑥
    B.属于电解质有①②③④
    C.不能导电的有③④⑥
    D.属于混合物的有①②③⑥
    解析: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混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⑥蔗糖,属于电解质的有②熔融的MgCl2、③CuSO4·5H2O固体、④NaOH固体;物质的导电性由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决定,金属属于电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属于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有①NaCl溶液、②熔融的MgCl2、⑤金属铜,不能导电的有③CuSO4·5H2O固体、⑥蔗糖、④NaOH固体;属于混合物的有①NaCl溶液。
    2.(2019·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联考)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A.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2++2H2O2Cu+O2↑+4H+
    B.在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2FeO+3Cl-+H2O+4H+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Al(OH)3:2AlO+CO2+3H2O===2Al(OH)3 ↓+C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氧化H2C2O4:6H++5H2C2O4+2MnO===10CO2↑+2Mn2++8H2O
    解析: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H2O2Cu+O2↑+4H+,A项正确;在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OH)3+4OH-===2FeO+3Cl-+5H2O,B项错误;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C项错误;KMnO4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浓盐酸,故不能用浓盐酸酸化KMnO4溶液,D项错误。
    3.(2019·晋豫省际大联考)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B )
    A.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SiO2+2OH-===SiO+H2O
    B.酸雨的pH小于5.6:CO2+H2OH2CO3H++HCO
    C.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出现浑浊:Ca2++2HCO+2OH-===CaCO3↓+CO+2H2O
    D.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仍有浑浊:Al3++3NH3·H2O===Al(OH)3↓+3NH
    解析: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是因为氢氧化钠会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A项正确;酸雨的pH小于5.6,是由大气中的SO2、NOx溶于雨水造成的,B项错误;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小苏打过量,以Ca(OH)2为标准书写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2OH-===CaCO3↓+CO+2H2O,C项正确;氨水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过量的氨水不会和氢氧化铝反应,所以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仍有浑浊,D项正确。
    4.(2019·山东潍坊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A.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4Cl2+5H2O===2SO+8Cl-+10H+
    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4NH3·H2O===AlO+4NH+2H2O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OH-===CaCO3↓+H2O
    D.在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双氧水得到I2:2I-+H2O2+2H+===I2+O2↑+2H2O
    解析:氨水不能溶解Al(OH)3,B项错误;足量的石灰水能够与NH、HCO反应,C项错误;海带灰中滴加双氧水,将I-氧化为I2,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D项错误。
    5.(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A.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2Na++CO+CO2+H2O===2NaHCO3↓
    B.KIO3与KI在酸性溶液中反应:5I-+IO+3H2O===3I2+6OH-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4NH+2H2O
    D.饱和石灰水与醋酸溶液混合:Ca(OH)2+2CH3COOH===Ca2++2CH3COO-+2H2O
    解析:一定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钠晶体:2Na++CO+CO2+H2O===2NaHCO3↓,A项正确;KIO3与KI在酸性溶液中反应不能产生OH-,B项错误;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C项错误;氢氧化钙是强碱,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要用离子符号表示,D项错误。
    6.(2019·江西九所重点中学联合考试)下列选项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OH-+2HCO===CaCO3↓+CO+2H2O
    B.室温下测得NH4HSO4溶液的pHCuSO4>H2SO4,加入铁粉至过量的反应顺序是Fe2(SO4)3、CuSO4、H2SO4,A错误;结合OH-的能力是H+>Al3+>NH,在含Al3+、H+、NH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的反应顺序是:H+、Al3+、NH,B错误;向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溶液中,缓慢通入CO2的反应顺序是:Ba(OH)2、KOH、K2CO3、BaCO3,C错误;结合H+的能力是OH->AlO>CO,在含AlO、CO、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的反应顺序是OH-、AlO、CO,D正确。
    11.(2019·济宁模拟)已知25 ℃时,Ksp[Mg(OH)2]=5.61×10-12,Ksp[Al(OH)3]=1.3×10-33,Al(OH)3AlO+H++H2O,Ka=6.31×10-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Mg2+、Al3+、Cl-、HCO等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b点沉淀为Al(OH)3;d点沉淀为Al(OH)3和Mg(OH)2;e点溶质为NaAlO2
    B.依据题意,用NaOH不能完全分离Mg2+和Al3+
    C.cd段发生的反应为Mg2++2OH-===Mg(OH)2↓
    D.bc段发生的反应为Al(OH)3+OH-===AlO+2H2O
    解析:根据图像第一段,沉淀不是马上出现,可知一定有H+,酸碱中和反应是一切反应的优先反应,则一定不含有HCO,阴离子只能是Cl-。由题意可知,ab段Al(OH)3开始沉淀,Mg2+还没开始沉淀,bc段Al(OH)3开始溶解,cd段Al(OH)3继续溶解并产生Mg(OH)2,且沉淀增加,d点Mg(OH)2沉淀达到最大量,而Al(OH)3继续溶解,e点Al(OH)3溶解完全。A项,b点沉淀为Al(OH)3,d点沉淀为Mg(OH)2和Al(OH)3,e点溶质为NaAlO2和NaCl,错误;B项,用NaOH能在e点后完全分离Mg2+和Al3+,错误;C项,cd段发生的反应为Mg2++2OH-===Mg(OH)2↓、Al(OH)3+OH-===AlO+2H2O,错误;D项,bc段发生的反应为Al(OH)3+OH-===AlO+2H2O,正确。
    12.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AlCl3、NH4Cl、Mg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0~a段加入的NaOH溶液与NH4Cl反应
    B.在b~c段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C.在d~e段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H2O
    D.在滴加NaOH溶液全过程中主要粒子参与反应的先后顺序是H+、Al3+、Mg2+、NH、Al(OH)3
    解析:A项,0~a段加入的NaOH溶液与HCl反应,错误;B项,b~c段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Mg2++2OH-===Mg(OH)2↓,错误;C项,d~e段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Al(OH)3+OH-===AlO+2H2O,错误;D项,五种微粒都能与OH-反应,其中H+最易与OH-反应,其次为Al3+、Mg2+,反应后分别生成水、Al(OH)3和Mg(OH)2,接着是NH,最后是Al(OH)3溶解,正确。
    13.(2019·湖南衡阳八中质检)向FeCl3、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aq),形成沉淀的情况如图所示。沉淀生成与溶解时溶液的pH列于下表(已知:偏铝酸钡易溶于水)。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B )

    氢氧化物
    溶液pH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沉淀开始溶解
    沉淀完全溶解
    Fe(OH)3
    2.3
    3.4


    Al(OH)3
    3.3
    5.2
    7.8
    12.8
    A.OA段产生的沉淀为BaSO4和Fe(OH)3
    B.原溶液中c(Cl-)=c(SO)
    C.AB 段可能发生的反应是2SO+2Ba2++Al3++3OH-===2BaSO4↓+Al(OH)3↓
    D.C点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AlO水解,其离子方程式为AlO+2H2O===Al(OH)3+OH-
    解析:Al2(SO4)3、FeCl3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Ba2++SO===BaSO4↓ ,Fe3++3OH-===Fe(OH)3↓,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由BC段变化可知,有2 mol Al(OH)3溶解,由Al2(SO4)3的化学式可知,n(SO)=3 mol,则OA段生成的n(BaSO4)=3 mol,OA段提供的n(OH-)=6 mol,由表中数据可知Fe3+先沉淀,且Al(OH)3溶解后还剩余4 mol沉淀,则n[Fe(OH)3]=1 mol,由FeCl3的化学式可知,n(Cl-)=3 mol,故OA段产生的沉淀有3 mol BaSO4、1 mol Fe(OH)3、1 mol Al(OH)3,A错误,B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AB段发生的反应是Al3++3OH-===Al(OH)3↓,故C错误。C点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AlO水解,其离子方程式为AlO+2H2OAl(OH)3↓+OH-。故D错误。
    14.(2019·天津静海一中调研)请按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复分解离子反应中,量变引起的变化。
    ①将NaHSO4溶液滴加到Ba(OH)2溶液中,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向Ba(HCO3)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沉淀完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入NaHSO4溶液,此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0.2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与0.3 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
    (2)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及量的变化。
    向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若x=a:________,若x=4a:________。
    (3)特殊条件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在碱性条件下,Cl2可将废水中的CN-氧化为无毒的CO2、N2,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水中加入FeSO4,可将Cr2O还原为Cr3+,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当溶液呈中性时,n(H+)=n(OH-),可假设Ba(O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即Ba2+为1 mol,OH-为2 mol,需要2 mol NaH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Ba2++2OH-===BaSO4↓+2H2O;②向Ba(HCO3)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沉淀完全,n(Ba2+)=n(S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H++HCO===BaSO4 ↓+H2O+CO2↑,此时HCO过量,继续加入NaHSO4溶液,HCO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 ↑+H2O;③NH4Al(SO4)2与Ba(OH)2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硫酸钡和硫酸铵,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
    (2)向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若x=a,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有一半被氧化,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Br2+2Fe3++4Cl-;若x=4a,亚铁离子和溴离子全部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Br2+2Fe3++6Cl-。
    (3)①在碱性条件下,Cl2可将废水中的CN-氧化为无毒的CO2、N2,自身被还原为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2CN-+8OH-===2CO2↑+N2↑+10Cl-+4H2O;②Fe2+有还原性,Cr2O有强氧化性,二者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被氧化成Fe3+,Cr2O被还原为Cr3+,离子方程式为Cr2O+6Fe2++14H+===2Cr3++6Fe3++7H2O;③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可氧化I-生成单质I2,淀粉遇I2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H2O===I2+Cl-+2OH-。
    答案:(1)①2H++SO+Ba2++2OH-===BaSO4↓+2H2O
    ②Ba2++SO+H++HCO===BaSO4↓+H2O+CO2↑HCO+H+===CO2↑+H2O
    ③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
    (2)2Fe2++2Br-+2Cl2===Br2+2Fe3++4Cl- 2Fe2++4Br-+3Cl2===2Br2+2Fe3++6Cl-
    (3)①5Cl2+2CN-+8OH-===2CO2↑+N2↑+10Cl-+4H2O
    ②Cr2O+6Fe2++14H+===2Cr3++6Fe3++7H2O
    ③ClO-+2I-+H2O===I2+Cl-+2OH-
    15.1 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表所示:
    可能大量含
    有的阳离子
    H+、K+、Mg2+、Al3+、NH、Fe2+、Fe3+
    可能大量含
    有的阴离子
    Cl-、Br-、I-、CO、AlO
    (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2)V1、V2、V4、V3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3)经检测,该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 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 (标准状况)
    2.8 L
    5.6 L
    11.2 L
    n(Cl-)
    1.25 mol
    1.5 mol
    2 mol
    n(Br-)
    1.5 mol
    1.4 mol
    0.9 mol
    n(I-)
    a mol
    0
    0
    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 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图像,开始加入NaOH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则一定有H+;依据离子共存分析,一定不含有CO、AlO,开始加入V1 mL NaOH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发生的反应是:H++OH-===H2O,后来有沉淀产生且最后消失,则一定没有Mg2+、Fe2+、Fe3+,一定有Al3+;再加入NaOH溶液至V2 mL,由图像知生成沉淀增多至最大,反应为Al3++3OH-===Al(OH)3↓,消耗NaOH溶液(V2-V1)mL,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的量不变,说明NaOH和溶液中的NH反应,NH+OH-===NH3·H2O,消耗NaOH溶液(V3-V2)mL,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开始溶解,到加入V4 mL 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发生反应Al(OH)3+OH-===AlO+2H2O,消耗NaOH溶液(V4-V3)mL;由现象不能判断有无K+。(1)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H+、NH、Al3+,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Mg2+、Fe2+、Fe3+、CO、AlO;(2)根据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可知,V1、V2、V3、V4之间的关系为V2-V1=3(V4-V3);(3)①由于还原性:I->Br-,通入Cl2 2.8 L时溶液中含a mol I-,说明通入2.8 L Cl2只发生:Cl2+2I-===I2+2Cl-;②当通入2.8 L Cl2时,n(Cl2)=2.8 L÷22.4 L·mol-1=0.125 mol,消耗n(I-)=2×0.125 mol=0.25 mol,生成n(Cl-)=2×0.125 mol=0.25 mol,此时n(Br-)=1.5 mol,则说明原溶液中n(Br-)=1.5 mol,根据表数据:通入Cl2 2.8 L→5.6 L,消耗2.8 L Cl2的物质的量为2.8 L÷22.4 L·mol-1=0.125 mol,消耗n(Br-)=1.5 mol-1.4 mol=0.1 mol。由以上分析可得:
    由Cl2  +   2Br-=== Br2   +  2Cl-
     0.05 mol  0.1 mol
    与I-反应的n(Cl2)=0.125 mol-0.05 mol=0.075 mol,由
    Cl2   +  2I- === I2  +  2Cl-
    0.075 mol  0.15 mol
    则a=0.15 mol,所以原溶液中:n(I-)=0.25 mol+0.15 mol=0.4 mol,n(Cl-)=1.25 mol-0.25 mol=1 mol,n(Cl-)∶n(Br-)∶n(I-)=1∶1.5∶0.4=10∶15∶4。
    答案:(1)Mg2+、Fe2+、Fe3+、CO、AlO
    (2)V2-V1=3(V4-V3)
    (3)①Cl2+2I-===I2+2Cl- ②10∶15∶4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