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四川省仁寿市第一中学南校区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9届四川省仁寿市第一中学南校区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1.关于下列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和d不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 a和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b、c细胞中有染色体
D. a、b、c、d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中a蓝藻是原核细胞,b水绵是真核细胞,c酵母菌是真核细胞,d噬菌体是细菌病毒。
【详解】a蓝藻为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更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故A正确;a蓝藻含有光合片层结构,内含叶绿素和藻蓝素等,可进行光合作用,b水绵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正确;b水绵和c酵母菌均是真核细胞,含染色体,故C正确;d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生活,不能独立生活,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
【点睛】本题解答需掌握几类常见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及病毒的结构与功能,并能准确识别各类细胞和病毒的图示,尤其注意几类原核生物,如蓝藻、细菌、衣原体、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最小、无细胞壁),其中蓝藻、细菌在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
2.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
A. 染色体中某基因内部发生多个碱基对的缺失
B. 人类猫叫综合征的产生
C. 将人类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
D.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包括缺失、增添、易位、倒位。
【详解】染色体中某基因内部发生多个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故A错误;人类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发生缺失所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B正确;将人类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属于基因重组,不是染色体变异,故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项。
【点睛】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辨别上述几种变异,需准确理解三者的概念,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染色体变异是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改变;基因重组是指一个基因的DNA序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亲本DNA组合起来的(基因重组是遗传的基本现象,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3.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运20种氨基酸的tRNA总共有64种
B.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存在A﹣T和U﹣A的配对方式
C. 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
D. 基因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进行转录,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由于mRNA上有3个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所以,理论上转运氨基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只有61种(实际只有40-50种左右),A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但核糖体中没有DNA只有RNA,所以不存在A-T的配对方式,B错误;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因此会有特定mRNA的合成,C正确;转录过程中只能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作模板进行转录,但一条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
【点睛】注意:(1)tRNA为三叶草形,内环含氢键,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方式为A-U,C-G,反密码子读取顺序为3'端→5'端,反密码子种类在不同生物中种类有差别, 模拟题中61种仅是理论上的答案,由于存在密码子摆动,故一般在40-50种左右;(2)真核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3)细胞分化过程的实质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最终会有不同的mRNA产生;(4)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版,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版,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
4.已知某生物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推测其双亲的基因型是( )
A. 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同时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对于Y来说,由题意可知,双亲交配后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1:1,因此双亲的基因型为YY和Yy;对于R来说,双亲交配后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rr=1:2:1,因此双亲的基因型为Rr和Rr,所以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1:1:1:1:2:2.按自由组合定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内容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利用分解、组合法解题会使这类问题简化。
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 质粒能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
D. 质粒只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中的工具包括:“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负责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针线”-DNA连接酶,负责将目的基因与质粒的黏性末端相邻的脱氧核苷酸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将其缝合起来;运载体-质粒、动植物病毒等,通过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
【详解】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具有特异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故A正确;酶的活性要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同样如此,故B正确;质粒作为目的基因的运载体,能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故C正确;质粒不仅存在于原核细胞中,某些真核细胞中也含有,如酵母菌、霉菌、少数动植物细胞中,甚至线粒体中都发现有质粒存在,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
【点睛】基因工程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将一种生物的基因拼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该种方式在育种工作中,可跨越物种障碍,实现基因交流,但该技术应用在育种工作中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或引发生态危机等。
6.现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从该种群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6%,若将该种群中aa的个体全部淘汰,剩余的个体随机交配,则下一代中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 1/49 B. 2/49 C. 4/49 D. 8/4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该种群遗传遵循哈代温伯格定律p2+2pq+q2=1,p+q=1,其中A的频率=p,a的频率=q,而基因型频率AA=p2,aa=q2,Aa=2pq。
【详解】aa个体所占比例为16%,a的频率=40%,A的频率=60%,AA的频率=36%,Aa的频率=1-16%-36%=48%,如将aa个体淘汰,则该淘汰后种群中AA:Aa=3:4,此时,a的频率=4/7×2=2/7,则下一代中aa个体所占比例=2/7×2/7=4/49,故C项正确。
【点睛】本题中aa个体的比例是解题突破口,由该比例可知a的频率,进而求出A的频率,然后再根据哈代温伯格定律p2+2pq+q2=1,得出AA与Aa的比例,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7.根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法则.
(2)图中标号①表示_______过程,③表示_______过程.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例如白化病: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囊性纤维病则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 (1). 中心 (2). DNA复制 (3). 翻译 (4). 酶的合成 (5). 蛋白质的结构
【解析】
【分析】
明确遗传信息流动的传递规律即中心法则,如上图所示,①代表DNA复制,②代表转录过程,③代表翻译过程,④代表逆转录过程,⑤代表RNA复制过程。
【详解】(1)图中表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称中心法则。
(2)在中心法则中,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前两个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④⑤分别表示逆转录和RNA复制,这些过程只发生在RNA病毒的增殖过程。
(3)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分间接途径和直接途径。间接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直接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相关内容,实线代表早期中心法则内容,主要针对细胞生物而言,虚线则代表对中心法则的补充,主要针对各类病毒而言。
8.下面①②③④⑤是某同学观察某动物的某一特定组织切片绘出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同答下列问题:
(1)请问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按生理过程的先后排序).
(2)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的细胞有__________,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为1:2:2的细胞有___________.
(3)细胞③内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细胞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①③⑤ (2). ①②③⑤ (3). ①②③ (4).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 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点整齐地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⑤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因此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的细胞有①②③⑤;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的细胞有①②③。
细胞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根据细胞③的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为雄性个体,细胞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点睛】识别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像,关键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的行为。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都含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有联会、分离等行为,有丝分裂则无这类行为。
9.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下表表示5个玉米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其中②——⑤品系均只有所列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品系 | ① | ②粒色 | ③节长 | ④果穗长短 | ⑤茎高 |
表现型(基因型) | 显性(纯合子) | 白粒(bb) | 短节(ee)[ | 短果穗(aa) | 矮茎(dd) |
所在染色体 | Ⅰ、Ⅲ、Ⅳ | Ⅰ | Ⅰ | Ⅲ | Ⅳ |
(1)若要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实验,选择品系②和③作亲本是否可行?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长果穗(A)白粒(b)和短果穗(a)黄粒(B)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AaBb)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以下快速育种方案。
① 括号内应填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 处理方法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为什么依次经过A和B方法处理获得F1能缩短育种年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可行 (2). 控制粒色和节长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Ⅰ)上 (3). AAbb (4). aaBB (5). 花药离体培养 (6). 秋水仙素处理 (7). 采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经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植株都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解析】
【分析】
控制粒色和节长的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所以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两个重要的过程。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详解】(1)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控制粒色和节长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I)上,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题意可知玉米都是杂交种,要得到AaBb的植株,则可由亲本AAbb和aaBB杂交得到,根据科研人员的设计,要快速育种,需经过A和B两种处理办法,由Aabb得到AAbb,由aaBb得到aaBB, 则A为花药离体培养,B为秋水仙素处理,即经过单倍体育种之后杂交即可得到符合题目要求的植株。杂交育种要得到纯种,需经过多代连续自交过程,而单倍体育种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快速得到纯种,因此单倍体育种相较于杂交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点睛】此类问题需准确提取题干信息联系生物课本知识进行作答,如第(2)小问中“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AaBb)玉米”、“快速育种”等语句或字词是破题关键。
10.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_________的多样性.
(2)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_______、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3)如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①由曲线a变为曲线b、c、d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
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库 (2). 基因 (3). 自然选择 (4). 不定向性 (5). d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研究生物的进化;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种群遗传的多样性实质是种群基因的多样性;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形成物种。
【详解】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大熊猫种群的基因库。种群遗传多样性反映了种群基因的多样性。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进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
由a突变为b、c、d说明突变是不定向的。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应是产量高且菌株数较多的,由图分析可知应是d。
【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关的3个误区:(1)把“突变”误认为是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作用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保留下来,不利变异则被淘汰。(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11.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酸奶产品中乳酸菌菌数不得低于1×106.为了解某酸奶中的乳酸菌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_____(填“含碳无机物”或“含碳有机物”).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稀释:若要先将样品稀释10倍,可用无菌移液管吸取5mL酸奶样品加入盛有__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使样品与水充分混匀.然后进行系列稀释操作,得到稀释至106、107、108倍的样品.
(3)培养与统计:吸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各1mL,分别置于不同培养皿内,加入适宜温度的溶化状态的培养基,使之混合均匀,冷却成平板.每个稀释度做3个重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平板的菌落数进行统计,结果如表:
稀释度(倍) | 106 | 107 | 108 | ||||||
平板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平板菌落数(个) | 432 | 421 | 445 | 78 | 70 | 74 | 9 | 6 | 8 |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应选择上述稀释度为______倍的平板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每毫升乳酸菌数为____________.
(4)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统计的数值往往比实际数目_______.
【答案】 (1). 含碳有机物 (2). 取若干灭菌后未接种的培养基(或空白平板)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 (3). 45 (4). 107 (5). 7.4×108 (6). 稀释涂布平板法 (7). 低
【解析】
【分析】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其统计的数值往往比实际数目偏低。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为了解某酸奶中的乳酸菌含量是否达标,而乳酸菌属于异养型生物,因此培养基的碳源为含碳有机物。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可取若干灭菌后未接种的培养基(或空白平板)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
(2)先将样品稀释10倍,即酸奶样品体积:无菌水体积=1:9,即可用无菌移液管吸取5mL酸奶样品加入盛有5×9=45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使样品与水充分混匀。
(3)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应选择30﹣300的菌落数进行计数,因此应选择上述稀释度为107倍的平板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每毫升乳酸菌数=(78+70+74)÷3×107=7.4×108。
(4)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其统计的数值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点睛】微生物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掌握培养基配制的原则,识记分离和纯化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熟练掌握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微生物的具体过程,并能利用相关公式进行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