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高三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斐林试剂的甲液和双缩脲试剂的A液可以通用
B. 土豆堆积过密会引起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腐烂
C. 动物内脏和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过量摄入会造成血管堵塞
D. 在绿色植物体内,ATP主要是在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上合成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动物脑和内脏、蛋黄中都富含胆固醇,胆固醇对人体有很多积极意义,适量摄入胆固醇对人体有利,但过量摄入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生物体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场所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详解】A. 斐林试剂的甲液和双缩脲试剂的A液都是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通用,A正确;
B. 土豆堆积过密会引起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错误;
C. 动物内脏和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过量摄入会造成血管堵塞,导致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C正确;
D. 在绿色植物体内,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合成ATP,光合作用合成ATP场所是在类囊体薄膜,呼吸作用合成AT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D正确。
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B. 在膜的探究历程中,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更易透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C. 在酶本质的探索中,萨姆纳用丙酮作溶剂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
D.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细胞膜中含有脂质;美国科学家萨姆纳用丙酮作溶剂从刀豆中子提取酶,提取液中出现了结晶,这种结晶溶于水后能够催化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然后他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做实验,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详解】A. 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已存在的细胞,即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A正确;
B. 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B正确;
C. 萨姆纳用丙酮作溶剂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C正确;
D. 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并未证明光合作用的全过程,D错误。
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与Na+、Cl-、蛋白质有关
B. 递质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肌肉收缩属于体液调节
C. 光照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必要条件
D. 免疫活性物质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不属于信号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细胞内渗透压主要来源于K+;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两侧生长素的浓度不同,光照不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必要条件;神经递质的释放是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者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是兴奋在神经上传递的一部分,不属于体液调节;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
【详解】A. 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其中无机盐主要与Na+、Cl-的含量有关,A正确;
B. 递质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肌肉收缩属于神经调节,B错误;
C. 光照不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必要条件,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是生长素在两侧分布不均,C错误;
D. 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的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等也属于信号分子,D错误。
4.某15N完全标记的1个T2噬菌体(第一代)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后,共释放出n个子代噬菌体,整个过程中共消耗a个腺嘌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子代噬菌体中含15N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n-1
B. 可用含15N的培养液直接培养出第一代噬菌体
C. 噬菌体DNA复制过程需要的模板、酶、ATP和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
D. 第一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a/(n-1)个胸腺嘧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1个噬菌体中含1个DNA,则被15N标记的有两条链,在释放n个子代是噬菌体中共有n个DNA,其中含有15N标记的DNA有2个,据此分析。
【详解】A. 子代噬菌体中含15N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n,A错误;
B. 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直接用含15N的培养液直接培养,B错误;
C. 噬菌体DNA复制过程需要的模板是噬菌体本身的DNA,C错误;
D. 根据题意,产生n个子代噬菌体共消耗了a个腺嘌呤,则每个DNA分子中腺嘌呤的个数为a/(n-1),而DNA分子中腺嘌呤数量等于胸腺嘧啶数量,故第一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a/(n-1)个胸腺嘧啶,D正确。
5.发热激活物能激活动物体内产致热原细胞释放致热原,致热原能引起恒温动物发热。用牛血清蛋白使家兔致敏,然后将致敏家兔的血清转移到正常家兔体内,再将牛血清蛋白注射到受血家兔体内,引起该兔的发热反应;但将牛血清蛋白直接注射到正常家兔体内,无发热反应。据此推测正确的是
A. 牛血清蛋白可以激活致敏家兔体内的产致热原细胞从而引起发热
B. 致敏家兔血清中的牛血清蛋白抗体属于发热激活物
C. 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了受血家兔体内的产致热原细胞
D. 将牛血清蛋白直接注射正常家兔体内无发热反应的原因是没有发生免疫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用牛血清蛋白使家兔致敏,然后把致敏动物的血浆或血清转移给正常家兔,再将牛血清蛋白注射到受血家兔体内,即用特异抗原攻击受血动物,可以引起后者发热,但牛血清蛋白对正常家兔却无致热作用,表明抗原-抗体复合物起了激活作用,故发热激活物为抗原-抗体复合物。
【详解】A. 根据题意,将牛血清蛋白直接注射到正常家兔体内,无发热反应,说明并不是牛血清蛋白激活致敏家兔体内的产致热原细胞从而引起发热,A错误;
B. 根据分析可知,致敏家兔血清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属于发热激活物,B错误;
C. 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受血家兔体内的产致热原细胞的激活物,C正确;
D. 对家兔来说,牛血清白蛋白是一种抗原,将牛血清蛋白直接注射正常家兔体会引发免疫反应,D错误。
6.甲病和乙病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下图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Ⅱ1不存在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I3中只存在乙病致病基因,不存在甲病致病基因
B. Ⅱ1和Ⅱ2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8
C. Ⅱ4与Ⅲ6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 Ⅱ3和Ⅱ4后代中最多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图可知,Ⅱ3和Ⅱ4不患甲病,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Ⅲ5,故甲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和Ⅱ2不患乙病,生出患乙病的儿子Ⅲ1,且Ⅱ1不存在乙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设甲病和乙病分别受A、a和B、b控制,则可知,I3为AaXBXb,Ⅱ1和Ⅱ2分别为aaXBY、AaXBXb,Ⅱ3和Ⅱ4分别为AaXbY、AaXBXb,据此分析。
【详解】A. 据分析可知,I3为AaXBXb,既含有甲病致病基因,也含有乙病致病基因,A错误;
B. Ⅱ1和Ⅱ2分别为aaXBY、AaXBXb,Ⅱ1和Ⅱ2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即aaXbY的概率为1/2×1/2×1/2=1/8,B正确;
C. Ⅱ3和Ⅱ4分别为AaXbY、AaXBXb,Ⅲ6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Ⅱ4与Ⅲ6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错误;
D. Ⅱ3和Ⅱ4分别为AaXbY、AaXBXb,后代中基因型有3×4=12种,表现型有2×2=4种,D错误。
三、非选择题
7.下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湖中挺立着荷花湖面漂浮着浮萍水中金鱼藻起舞,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在___________之间。碳元素在AB之间以___________形式传递,E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3)人们每年都要从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捕捞一定数量的鲤鱼,使鲤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垂直 (2). 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3). A→D→E→F (4). DB (5). 有机物 (6). 二 (7). 此时鲤鱼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鲤鱼的种群数量恢复
【解析】
【分析】
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据图分析,A与C之间为双向箭头,故C为大气中的CO2,A为生产者,则D为植食动物,E为次级消费者,F为三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形成的食物链是:A→D→E→F,图中在B和D之间应该有箭头从D指向B,据此分析。
【详解】(1)湖中挺立着荷花湖面漂浮着浮萍水中金鱼藻起舞,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有利于提高群落利用光能等资源的能力。
(2)图中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可以表示为:A→D→E→F,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在D、B之间。碳元素在AB之间即在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E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中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3)种群数量在K/2时鲤鱼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鲤鱼的种群数量的恢复,故人们从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捕捞鲤鱼时应使鲤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能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判断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有,并能识记种群和群落的相关概念,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难度不大。
8.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科研机构对互花米草和芦苇的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当天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即太阳辐射中能用于光合作用的光量子密度。用海水浇灌互花米草和芦苇后,每天在同一时间段内测量各自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得到的数据如表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和图2可知,中午互花米草和芦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均下降,前者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后者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据图1和图2推测,更适合在强光下生长的植物是___________。
(3)南方某沿海城市,因飞机场的扩建实施了填海工程,为快速绿化沿海滩涂,据上述图表分析,最好人工引入___________植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合有效辐射减弱(光照强度减弱) (2). 温度高,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 (3). 互花米草 (4). 互花米草 (5). 相同条件下,互花米草净光合速率大于芦苇;海水能增大互花米草的净光合速率,降低芦苇的净光合速率
【解析】
【分析】
图1表示互花米草和芦苇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图2是一天中光合有效辐射量的变化,图2可知,光合有效辐射量在12:30时达到最大,而互花米草的净光合速率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量的变化曲线相似,而芦苇净光合速率在光合有效辐射量最大时反而最低;表1表示用海水浇灌互花米草和芦苇后每天在同一时间段内两者最大净光合速率变化,可知用海水灌溉后互花米草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反而增加,芦苇的净光合速率降低,说明互花米草比芦苇更耐高盐环境,据此分析。
【详解】(1)由图1和图2曲线变化可知,互花米草的净光合速率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量的变化曲线相似,而芦苇净光合速率在光合有效辐射量最大时反而最低,中午互花米草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合有效辐射减弱,而芦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也均下降,其原因是此时温度高,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
(2)据图1和图2可知,互花米草在较强光照下的净光合速率更高,说明互花米草更适合在强光下生长。
(3)根据图1可知,相同条件下,互花米草净光合速率大于芦苇,而表1说明海水能增大互花米草的净光合速率,降低芦苇的净光合速率,故绿化沿海滩涂最好引入互花米草。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准确分析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9.下丘脑是机体调节过程中联系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枢纽。
(1)研究表明,人体在摄入250毫升的某酒精饮料后会排出800毫升至100毫升的水,排出水分相当于摄入水分的4倍,导致机体脱水。其可能原因是血浆中过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下丘脑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_激素,缺少该激素时,肾脏会将水直接输送到膀胱中,而不是重新吸收到体内,可用___________(试剂)检测血浆中的酒精。
(2)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吃的食物过咸时引起渴觉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卵巢性激素可逆向影响下丘脑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这称之为___________机制。
【答案】 (1). 抗利尿激素 (2). (酸性)重铬酸钾 (3). 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渴觉 (4).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5). 负反馈(反馈)
【解析】
【分析】
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均位于下丘脑,饮水过多时的调节为: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人体失水过多,进食过咸食物或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详解】(1)研究表明,人体在摄入250毫升的某酒精饮料后会排出800毫升至100毫升的水,排出水分相当于摄入水分的4倍,导致机体脱水,其可能原因是血浆中过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血浆中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检测。
(2)食物过咸时引起渴觉的过程: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渴觉。
(3)卵巢性激素可逆向影响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这称之为负反馈机制。
【点睛】本题考查水盐平衡调节、激素的负反馈调节,要求学生识记水平衡调节过程、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及分泌的相关激素,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10.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某实验小组选取该昆虫的刚毛和截毛品系分别进行正、反交,结果F1代均表现为刚毛。F1测交,F2中刚毛个体和截毛个体数量比为1︰1。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用A和a表示,且无突变和致死现象发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刚毛基因、截毛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
(2)上述隐性性状的遗传方式与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进一步判定A和a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的分离 (2). 刚毛 (3). 不相同 (4). 该昆虫的刚毛和截毛品系分别进行正、反交,结果F1代均表现为刚毛,因此截毛的遗传方式不是伴X隐性遗传 (5). F1相互交配,观察子代的性状及比例 (6). 若其子代雌、雄性个体中,刚毛个体和截毛个体的数量比都为3:1,则可判定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其子代雌性个体均为刚毛,雄性个体中,刚毛个体与截毛个体数量比为1:1,或若其子代雄性个体均为刚毛,雌性个体中,刚毛个体与截毛个体数量比为1:1,则可判定A和a不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昆虫的刚毛和截毛品系分别进行正、反交,结果F1代均表现为刚毛,F1测交,F2中刚毛个体和截毛个体数量比为1︰1,说明刚毛为显性性状,据此分析。
【详解】(1)根据题意,亲本为刚毛和截毛,正反交所得F1均为刚毛,故显性性状是刚毛,刚毛基因、截毛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而该昆虫的刚毛和截毛品系分别进行正、反交,结果F1代均表现为刚毛,故截毛的遗传方式不是伴X隐性遗传。
(3)若要进一步判定A和a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可选择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子代的性状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①若其子代雌、雄性个体中,刚毛个体和截毛个体的数量比都为3:1,则可判定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其子代雌性个体均为刚毛,雄性个体中,刚毛个体与截毛个体数量比为1:1,或若其子代雄性个体均为刚毛,雌性个体中,刚毛个体与截毛个体数量比为1:1,则可判定A和a不位于常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运用,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遗传规律,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并能设计实验,对生物学问题进行验证。
11.目前,β一胡萝卜素既可以从岩藻中提取,又可以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岩藻中提取β一胡萝卜素常用___________法,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提取的β一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___________进行鉴定。
(2)利用红酵母菌发酵生产β一胡萝卜素时,首先要对操作仪器进行无菌处理,其中对培养皿进行___________灭菌。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才能倒平板,估计培养基温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接种常采用___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这种操作的核心是___________。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
【答案】 (1). 萃取 (2). 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3). 纸层析 (4). 干热 (5). 触摸锥形瓶不烫手 (6). 稀释涂布平板法 (7). 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8). 形状
【解析】
【分析】
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故常用有机溶剂萃取胡萝卜素,实验流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石油醚)→过滤→浓缩→胡萝卜素→鉴定(纸层析法)。
【详解】(1)从岩藻中提取β一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提取的β一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
(2)利用红酵母菌发酵生产β一胡萝卜素时,首先要对操作仪器进行无菌处理,其中对培养皿进行干热灭菌。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才能倒平板,估计培养基温度的方法是触摸锥形瓶不烫手。
(3)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这种操作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
【点睛】本题主要考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和微生物的分离及计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2.蓝藻兼具微生物和植物的优点,是一种独特的基因工程受体系统。很多蓝藻含有质粒,但其质粒不能直接作为运载体,需要构建成穿梭质粒表达载体,才能使目的基因在蓝藻中有效的复制和表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推测,与普通基因表达载体相比,穿梭质粒表达载体既能在___________中复制,也能在___________中复制。为了筛选转入了穿梭质粒表达载体的蓝藻,应在选择性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
(2)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时,应选用___________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采用基因枪法将目的基因导人蓝藻前,可使用___________(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或“溶菌酶”或“胶原蛋白酶”)去除蓝藻的细胞壁。
(3)已知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3′。使用PCR技术检测转基因蓝藻中是否存在人胸腺素基因可选择图2中1、2、3、4四种单链DNA片段中的___________作为引物,此过程还需要___________酶。
【答案】 (1). 大肠杆菌 (2). 蓝藻 (3). 卡那霉素 (4). Ca2+ (5). 溶菌酶 (6). 2和3 (7). 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为构建成的穿梭质粒表达载体,其中含有大肠杆菌质粒复制原点、蓝藻质粒复制起点、启动子、终止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等结构,图2为人胸腺素基因;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胶原蛋白酶用于动物细胞培养中使细胞分散开,据此分析。
【详解】(1)据图1推测,与普通基因表达载体相比,穿梭质粒表达载体既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也能在蓝藻中复制。为了筛选转入了穿梭质粒表达载体的蓝藻,应在选择性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
(2)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时,应选用CaCl2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采用基因枪法将目的基因导人蓝藻前,要去掉其细胞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胶原蛋白酶用于动物细胞培养中使细胞分散开,因此去除蓝藻的细胞壁可用溶菌酶。
(3)据图2分析,由于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3′,因此设计引物时应选择2、3,PCR还需要热稳定的DNA聚合酶(或Taq酶)。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PCR中引物设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