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位置教案_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案 19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教案_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案 20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_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案 17 次下载
-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_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案 20 次下载
-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教案_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案 16 次下载
数学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教案及反思
展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认识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使学生直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建立空间概念。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1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34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
1.出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学具分一分,揭示概念。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师:小朋友试试看。(教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2.摸一摸,感知各种形状的实物的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师: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发现。(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1.分——提示概念。
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师:每组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上出示各类实物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师: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2.感知长方体。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3.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们还想认识什么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1)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2)比较(学生讨论)。
师(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方式一样吗?
4.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板书:认识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题。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2题。
图中有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学生们都是刚从幼儿园升为一年级的,他们的年龄小,好奇心大,思维方式多是以想象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从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2课时 立体图形的拼组
教材第36页的内容。
1.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重点: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
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桌上的积木,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告诉其他同学它是什么形状的。
师:大家说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来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图。(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组。)
师:学校组织拼装积木大赛,孩子们,你们能比赛拼装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拼装,看哪个小组搭得又稳又高。)
师:你们在拼装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师:请把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
师: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生: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
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积木拼装,想一想怎样搭才能又稳又高。
师:球也要搭上,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呢?
师: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好,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指名学生演示、操作。)
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4~5题。(小组合作,汇报评正。)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 教学时鼓励孩子们动手拼,用手摸,边拼边说,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孩子们在不断的摸索思考中解决问题,也达到了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目的。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集体备课教案设计,共1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4 认识图形(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4 认识图形(一)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 ,操作感知 ,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结束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