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5月高考模拟训练试题理科综合(word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5月高考模拟训练试题理科综合(word版)第1页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5月高考模拟训练试题理科综合(word版)第2页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5月高考模拟训练试题理科综合(word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5月高考模拟训练试题理科综合(word版)

    展开

    2019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2019.0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1 35.5 K 39 Ti 48 Fe 56
    第Ⅰ卷(必做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和染色体的组成元素都有C、H、O、N、P
    B.膜成分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动植物细胞都以DNA为主要遗传物质
    D.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发生在生物膜上
    2.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对于实验材料选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氢酶适合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观察叶绿体的材料不适合用来观察线粒体的分布
    C.水绵是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绝佳材料
    D.动物的精巢适合用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3.在人体内均是由某些细胞合成分泌并能使其他细胞生理活动发生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A.乙酰胆碱 淋巴因子 B.ATP 乳糖
    C.血红蛋白 抗体蛋白 D.溶菌酶 DNA聚合酶
    4.下列关于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一定不同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从而决定种群进化的方向
    5.给兔子喂养某种食物后,在其体内检测出了来自该食物的微小RNA,这种RNA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可与兔子的M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结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终引起兔子患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小RNA与M基因的m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酸
    B.微小RNA被吸收进入兔子体内,可能需要载体的协助
    C.微小RNA通过影响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引起兔子患病
    D.微小RNA与M基因的mRNA结合时,不存在A与T配对
    6.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组
    项目
    Ⅰ号试管
    Ⅱ号试管
    Ⅲ号试管
    Ⅳ号试管
    起始酵母菌数(个)
    10×103
    5×103
    5×103
    10×103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A.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B.Ⅰ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此最先达到K值
    C.试管内的种群数量,Ⅲ号试管晚于其他三只试管开始下降
    D.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唯一因素
    7.2018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B.加快推广使用“可食用”一次性餐盒
    C.“静电除尘”和“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提高空气质量
    D.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合用以增强消毒效果
    8.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分子的活化包括O—O键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
    B.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 eV的能量
    C.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 eV
    D.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
    9.已知(z)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的二氯代物只有三种
    B.x、y、z中只有z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x、y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D.x的同分异构体只有y和z两种
    10.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Y、Z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M>X>Y>Z B.对应氢化物的沸点:M>Z>Y>X
    C.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Z>X>Y>M D.XY2与MY2溶于水都能得到对应的酸
    11.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其中a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2周期第ⅣA族,一个ab2分子含有22个质子,c为金属元素且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d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
    B.四种原子中d原子的半径最大
    C.b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共价键
    D.在周期表中,117号元素(Ts)与d同主族
    12.以下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制备TiO2
    向TiCl4中加入大量水,同时加热,过滤,经焙烧得TiO2
    B
    比较醋酸与硼酸的酸性强弱
    分别向0.1mol·L-1醋酸和饱和硼酸溶液中加等浓度碳酸钠溶液,前者生成气体而后者不能
    C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是否含有葡萄糖
    先加3~5滴稀硫酸,煮沸,冷却,再加几滴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D
    除去氯化镁酸性溶液中的Fe3+
    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MgCO3,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13.常温下,某二元弱酸H2A溶液中离子浓度与pH的关系如图中直线a、b所示(y为lg[c(HA-)/c(H2A)]或lg[c(A2-)/c(H2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线b为lg[c(HA-)/c(H2A)]与pH的变化关系
    B.该温度下,H2A的Ka2约为10-4.1
    C.若在图中作lg[c(HA-)/c(A2-)]~pH关系图线,得到的直线会与直线b平行
    D.若升高温度,则图中直线a、b上移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
    A.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并放出一个粒子
    B.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并放出一个粒子
    C.俘获一个质子,产生并放出一个粒子
    D.俘获一个质子,产生并放出一个粒子
    15.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和Q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二者之间的距离为l。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相等的电流时,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为l的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若仅让P中的电流反向,则a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2B0 B. C. D.B0
    16.如图所示,一钢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座山的P、Q处,P点高于Q点。某人抓住套在绳子上的光滑圆环从P处滑到Q处。滑行过程中绳子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人从P处滑到Q处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
    B.从P处滑到最低位置过程中重力功率一直增大
    C.滑到最低位置时人受到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
    D.动能最大位置与P处的水平距离小于与Q处的水平距离
    17.如图所示,水平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带电油滴处于静止状态。现将B板右端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两金属板表面仍均为等势面,则该油滴
    A.仍然保持静止
    B.竖直向下运动
    C.向左下方运动
    D.向右下方运动
    18.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沿x轴做直线运动,力随坐标x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物体在x=0处,速度为1m/s。不计一切摩擦,则物体运动到x=16m处时,速度大小为
    A. B.3m/s C.4m/s D.
    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接ul=110sin100πt V的交流电,电阻R1=R2=25Ω,D为理想二极管,则
    A.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2A
    B.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50V
    C.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大于50
    D.通过原线圈的电流为
    20.如图甲所示,正方形金属线圈abcd位于竖直平面内,其质量为m,电阻为R。在线圈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MN和M'N'是磁场的水平边界,并与bc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现使金属线框从MN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图乙是线圈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瞬间的v—t图象,图中字母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为a→d→c→b→a
    B.金属线框的边长为v1(t2一t1)
    C.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D.金属线框在0~t4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
    21.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发射速度为v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发射速度为2v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B.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
    C.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
    D.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中.学联.盟提示写在本试卷无效。
    2.作答选考题时,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_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23.(10分)某同学准备测定一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先用多用电表“直流2.5V挡”粗测该电池电动势,读数为__________V。

    (2)为较精确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约为3Ω,标有长度刻度的电阻丝ac每单位长度电阻为R0,电流表内阻不计。根据图甲完成图乙
    中实物连线。









    (3)闭合开关S,滑动触点P,记录aP的长度L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测得几组L、I值。以为纵坐标,以L为横坐标,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已知图线斜率为k,图线与纵轴截距为b,由此可求得电池电动势E=___________,内阻r=_________。(用题中字母k、b、R、R0表示)
    24.(12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m的小球B连接着轻质弹簧,处于静止状
    态;质量为m的小球A以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接着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运动,过一段时间后,A与弹簧分离。设小球A、B与弹簧相互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以内。



    (1)求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2)若开始时在小球B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挡板(图中未画出),在小球A与弹簧分离前使小球B与挡板发生正碰,并在碰后立刻将挡板撤走。设小球B与固定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碰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设此后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Em,求Em可能值的范围。
    25.(19分)一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荷量均为+q质量不同的离子飘入电压为U0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几乎为零,这些离子经过加速后通过狭缝O沿着与磁场垂直的
    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最后打在底片上。已知放置底片的区域MN=L,且OM=L.某次测量发现MN中左侧区域MQ损坏,检测不到离子,但右侧区域QN仍能正常检测到离子。在适当调节加速电压后,原本打在MQ的离子即可在QN检测到。
    (1)求原本打在MN中点P的离子质量m;
    (2)为使原本打在P的离子能打在QN区域,求加速电压U的调节范围;
    (3)为了在QN区域将原本打在MQ区域的所有离子检测完整,求需要调节U的最少次数。(取lg 2=0.301,lg 3=0.477,1g 5=0.699)
    26.(15分)氨基羧酸盐在工业、农业、生活中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可用作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甘氨酸亚铁[(NH2CH2COO)2Fe]可用作补铁剂等。
    已知:
    ①氨基甲酸铵: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②甘氨酸: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两性化合物。
    ③柠檬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有较强酸性和还原性。
    实验室制备方法如下:
    Ⅰ.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