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展开
化学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9年四川省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3812】
碲(Te)广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业上用精炼铜的阳极泥(含有质量分数为8%的TeO2、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单质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阳极泥研磨、反应适当加热都有利于提高“碱浸”的速率和效率
B.“碱浸”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TeO2+2OH-=TeO32-+H2O
C.“沉碲”时为使碲元素沉淀充分,应加入过量的硫酸
D.若提取过程碲元素的回收率为90%,则处理1kg这种阳极泥最少需通入标准状况下20.16 L的SO2
2.【2019年云南省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6875】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CH4的比例模型:
B.NH3的电子式:
C.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O32-+2H2OH2CO3+2OH-
D.NH3遇氯化氢迅速产生白烟:NH3+HCl==NH4Cl
3.【2019年贵州省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7785】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 )
A.甲装置用于石油的分馏 B.乙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C.丙装置可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D.丁装置用于检验1-溴丙烷的消去产物
4.【2019年广西自治区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5242】
X、Y、Z、W是第三周期元素,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于水,得到浓度均为0.010 mol/L的溶液,其pH(25℃时)与对应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的半径:X>Z>W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C.Y单质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D.n=2-lg2
5.【2019年西藏自治区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4355】
温度25℃时,用Na2S、(NH4)2S等沉淀Cu2+、Zn2+两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1g c(S2-)与1g c(M2+)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
B.25℃时,Ksp(CuS)约为1×10-35
C.向100 mL浓度均为1×10-5 mol/L Zn2+、Cu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 mol/L的Na2S溶液,Cu2+先沉淀
D.(NH4)2S溶液中: c(NH4+)+c(H+)=c(OH-)+2c(S2-)+c(HS-)
6.【2019年四川省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4612】
25℃时,NaCN溶液中CN-、HCN浓度所占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甲所示。
向10 mL 0.01 mol/L 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下图乙所示[其中a点的坐标为(9.5,0.5)]。
甲 乙
下列溶液中的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图甲中pH=7的溶液:c(Cl-)=c(HCN)
B.常温下,NaCN的水解平衡常数:Kh(NaCN)=10-4.5mol/L
C.图乙中b点的溶液:c(CN-)>c(Cl-)>c(HCN)>c(OH-)>c(H+)
D.图乙中c点的溶液:c(Na+)+c(H+)=c(HCN)+c(OH-)+c(CN-)
7.【2019年贵州省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5712】
电镀废水沉泥中含Cu、Ni、Ag和Fe等多种元素的有机金属盐,采用焙烧一浸出—分离回收的工艺流程可有效分离电镀废水沉泥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流程中硫酸可以用稀盐酸代替
B.“固体Ⅱ”为Fe(OH)2
C.溶液III中含有Na+、Ni2+、Zn2+等金属离子
D.合理处理电镀废沉泥可实现资源的回收与可持续利用
8.【2019年广西自治区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3812】
某学习小组设计用98%的浓硫酸制取SO2并验证其部分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夹持装置省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H++=SO2↑+H2O
B.若装置B中装有品红溶液,观察到B中溶液红色褪去,则说明具有漂白性
C.若装置B中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到B中溶液褪色,则说明具有还原性
D.装置C产生的白色沉淀为BaSO4
9.【2019年云南省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5622】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W的单质是常见的金属,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X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与Q的原子序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Z和W的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Z的单质获得的氢气较多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Q
C.X与Q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Q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W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13列
10.【2019年西藏自治区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3521】
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ZnO(s)+2Ni(OH)2(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
D.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11.【2019年云南省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4212】
新型锌碘液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电流从石墨电极流向锌电极
B.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3I--2e-==I3-
C.若将阳离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时正负极也随之改变
D.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
12.【2019年贵州省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6212】
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如图,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适合现场酒精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流由b电极经外电路流向a电极
B.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H+从左侧迁移到右侧
D.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2CH3CH2OH+O2-4e-==2CH3COOH+4H+
13.【2019年四川省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4231】
2017年8月3日,中国科学家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合成了一种代号为ICM-101的高能量密度材料。合成该高能物质的主要原料为草酰二阱,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草酰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由草酸(HOOC-COOH)和肼(H2N-NH2)发生酯化反应制备
B.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C.与联二脲(H2NCONHNHCONH2)互为同分异构体
D.分子中最多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已知NH3分子构型为三角锥)
14.【2019年广西自治区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5211】
C8H9Cl的含苯环的(不含立体异构)同分异构体有( )
A.9种 B.12种 C.14种 D.16种
15.【2019年四川省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6612】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稀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H4+
B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
原溶液中不含K+
16.【2019年贵州省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5232】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操作,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
17.【2019年西藏自治区名校试题】【年级得分率:0.6575】
“绿色”和“生态文明”是未来的发展主题,而CO2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1)在新型纳米催化剂 Na-Fe3O4,和HMCM-22的表面将CO2先转化为烯烃再转化为烷烃,已知CO2转化为CO的反应为:
CO2(g)+H2(g)==CO(g)+H2O(g) ΔH=+41 kJ/mol;
2CO2(g)+6H2(g)==C2H4(g)+4 H2O(g) ΔH=-128 kJ/mol
则CO转化为C2H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氨水捕捉烟气中的CO2生成NH4CO3。通常情况下,控制反应温度在35℃-40℃范围内的原因___________。
(3)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eO吸收CO2,6FeO(s)+CO2(g)2Fe3O4(s)+C(s) K1(平衡常数),对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生成1 mol Fe3O4时电子转移总数为2NA
b.压缩容器体积,可增大CO2的转化率,c(CO2)减小
c.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密度不变可作为平衡的标志
d.恒温恒压下,气体摩尔质量不变可作为平衡的标志
(4)CO2(g)+3H2(g)CH3OH(g)+H2O(g) ΔH,一定条件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2和3mo1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反应II、反应II,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活化能最小的为___________(填“反应I”、“反应II”、“反应III”)。
②b点反应速率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或“苯酚,C达不到;
D.丁装置的消去反应产物丙烯中含有乙醇蒸气,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不能用于检验1-溴丙烷的消去产物,D达不到。
4.D
【解析】A.比较半径,首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大,半径小,故离子的半径:Z>W>X,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Z>Y,故B错误;C.Y为P元素,单质不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
D.Z为S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4,由于pH=-lg c(H+)=-lg 0.02=n,故n=2-lg 2,故D正确;
5.A
【解析】A.硫化钠溶液中的物料守恒为:2c(S2-)+2c(HS-)+2c(H2S)= c(Na+),A错误;
B.在25℃时,CuS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S(s)Cu2+(aq)+S2-(aq),Ksp(CuS)=c(Cu2+)×(S2-)=10-25×10-10=10-35,B正确;
C.依据此图可知,CuS的Ksp较小,对于化合物构型相同的物质来说,Ksp越小,形成沉淀需要的离子浓度越小,故CuS最难溶,首先出现的沉淀是CuS,即Cu2+先沉淀,C正确;
D.对于(NH4)2S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NH4+)+c(H+)=c(OH-)+2c(S2-)+c(HS-),D正确;
6.A
【解析】25℃时,根据图甲所示,可知CN-、HCN含量相等时,溶液呈碱性,说明HCN电离程度小于CN-水解程度,向10 mL 0.01 mol•L-1 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1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加入盐酸5mL时,溶液组成为NaCN、HCN和NaCl,溶液呈碱性,加入盐酸10mL时,完全反应生成HCN和NaCl,溶液呈酸性。
A.图甲中pH=7时,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N−)+c(Cl−)+c(OH−)=c(H+)+ c(Na+)、物料守恒c(Na+)=c(HCN)+c(CN−),则c(Cl−)=c(HCN),故A选;
B.常温下,c(HCN)=c(CN−)时,HCN的电离平衡常数Ka(HCN)=c(H+)·c(CN−)/c(HCN)= c(H+)=10−9.5,故B不选;
C.b点加入5 mL盐酸,反应生成等浓度的NaCl、HCN,溶液组成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HCN和NaCl,根据图甲,CN-、HCN含量相等时溶液的pH=9.5,溶液呈碱性,则HCN电离程度小于CN-水解程度,可知c(HCN)>c(CN-),故C不选;
D.c点加入10 mL盐酸,反应后得到等浓度的NaCl、HCN的混合液,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Cl-)=c(HCN)+c(CN-),而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 = c(Cl-)+c(OH-)+c(CN-),则c(Na+)+c(H+)=c(HCN)+c(OH-)+2c(CN-),故D不选;
7.B
【解析】A.上述流程中硫酸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主要是溶解CuO、NiO、Fe3O4等金属氧化物,故A正确;
B.“固体Ⅱ”为Fe(OH)3,故B错误;
C.溶液I中有Na+、Fe2+、Fe3+、Ni2+、Cu2+,加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再加NaOH溶液,生成固体Ⅱ:Fe(OH)3,溶液Ⅱ中Na+、Ni2+、Cu2+,加锌先生成铜,得溶液III中含有Na+、Ni2+、Zn2+等金属离子,故C正确;
D.从流程看出可以回收利用铜镍等金属,故合理处理电镀废沉泥可实现资源的回收与可持续利用,故D正确;
8.A
【解析】A.浓硫酸和固体反应时,其离子方程式就是化学方程式,不能把相关的电解质拆写成离子,故A错误;
B.品红溶液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故B正确;
C.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高锰酸钾在该反应中被还原为浅色物质,从而说明SO2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与氯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然后与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所以装置C产生的白色沉淀为BaSO4,故D正确。
9.D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则X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为C元素;Z、W是常见金属,原子序数大于碳元素,处于第三周期,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则Z为Na元素、W为Al元素;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结合Y的原子序数小于Na可推知Y为非金属,Y表现+3价,最外层电子数为8-3=5,处于ⅤA族,则Y为N元素;Q处于第三周期,X和Z原子序数之和与Q的原子序数相等,则Q的原子序数为6+11=17,则Q为Cl元素。
A.相同质量的Na和Al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二者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之比为:×3=9 : 23,故Al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故A错误;
B.非金属性Cl>N>C,则氢化物稳定性HCl>NH3>CH4,故B错误;
C.X与Q形成的化合物为CCl4,含有共价键,Z与Q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含有离子键,二者含有化学键不同,故C错误;
D.W为Al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ⅢA族,为周期表中第13列,故D正确。
10.D
【解析】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强,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A正确;
B.充电相当于是电解池,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阳极是Ni(OH)2失去电子转化为NiOOH,Ni(OH)2(s)+OH-(aq)-e-==NiOOH(s)+H2O(l),B正确;
C.放电时相当于是原电池,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负极反应式为Zn(s)+2OH-(aq)-2e-==ZnO(s)+H2O(l),C正确;
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错误。
11.C
【解析】锌碘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二次电池,放电时锌较活泼作负极,石墨作正极,负极失电子,正极得电子,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而充电过程是放电过程的逆过程,故电极反应、总反应等,都与放电过程相反。
A.图中电极材料为锌和石墨,放电时锌较活泼作负极,石墨作正极,负极反应为
Zn-2e-==Zn2+,失去的电子经外电路流向石墨,电流从石墨电极经外电路流向锌电极,A项正确;
B.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相反,锌为阴极,电极反应为Zn2++2e-==Zn;石墨为阳极,电极反应为3I--2e-==I3-,B项正确;
C.将阳离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时正负极均不变,C项错误;
D.放电时左侧正极反应为I3-+2e-==3I-,反应中离子总数增加,则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D项正确。
12.D
【解析】A.a极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所以电流由b电极经外电路流向a电极,故A正确;
B.b电极氧气参加反应,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左侧为负极,失电子生成H+,所以H+从左侧迁移到右侧,故C正确;
D.该电池的负极上乙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由装置图可知酒精在负极被氧气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醋酸,CH3CH2OH-4e-+H2O==4H++CH3COOH,故D错误;
13.C
【解析】A.草酰二肼中不含酯基,草酸与肼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草酰二肼和H2O,A项错误;
B.草酰二肼中含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
C.草酰二肼和联二脲的分子式都是C2H6N4O2,两者结构不同,草酰二肼和联二脲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
D.草酰二肼中C原子都为sp2杂化,N原子都为sp3杂化,联想HCHO和NH3的结构,单键可以旋转,草酰二肼分子中最多有10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如图所示的10个原子),D项错误;
14.C
【解析】分子式为C8H9Cl中含有苯环、饱和烃基、氯原子。
取代基可以是1个:—CH2CH2Cl,—CHClCH3,有2种同分异构体;
取代基可以是2个:—CH2Cl、—CH3,—CH2CH3、—Cl,根据邻、间、对位置异构可知,共有3+3=6种同分异构体;
取代基可以是3个:—Cl、—CH3、—CH3,2个甲基处于邻位时,—Cl有2种位置,有2种同分异构体;2个甲基处于间位时,—Cl有3种位置,有3种同分异构体;2个甲基处于对位时,—Cl有1种位置,有1种同分异构体;
所以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4种;
15.B
【解析】A.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大,加入稀氢氧化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铵根离子,故A错误;
B.加HCl以防止银离子、亚硫酸根、碳酸根等干扰,加入足量的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故B正确;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故C错误;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可能含有钾离子,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确定有无钾元素,故D错误。
16.C
【解析】A.溴和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钠盐,溴苯不易溶于水,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提纯溴苯,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将蔗糖脱水碳化(有黑色物质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在此条件下,碳可以把浓硫酸还原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该过程可以证明浓硫酸表现了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Ag2CrO4和AgCl的组成结构不相似,不能依据先生成白色沉淀就判断氯化银的Ksp较小,只能依此判断氯化银的溶解度较小,故C错误;
D.该装置中分液漏斗和烧瓶通过橡皮管连接,可以使两者中的气压相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分液漏斗中的水可以顺利完全流下,故不能依此判断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
17.(1)2CO(g)+4H2(g)=C2H4(g)+2H2O(g) ΔH=-210 kJ/mol;
(2)防止NH4HCO3分解,低于35℃反应速率慢高于40℃分解,或温度太高,气体物质的溶解性降低;(3)ac;(4)反应I;>;59.26或1600/27;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