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化学试题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化学试题第1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化学试题第2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天津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
    化学学科第四次月考检测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1 至2页,第II卷3 至4页。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本卷共12 道题,每题3分,共36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l: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型冠状病毒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 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为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D. “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为了提升消毒效果,可以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新型冠状病毒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故A错误;
    B. 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为聚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乙醇消毒原理是使细胞脱水,故C错误;
    D. NaClO与盐酸能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氯气,所以不能混用,故D错误;
    故选B。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苯含有的分子数约为NA
    B. 密闭容器中23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数为0.5NA
    C. 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 和CO32- 离子数之和为0.1NA
    D 密闭容器中1 mol N2(g)与3 mol H2 (g)反应制备氨气,形成6NA个N-H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标况下,苯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 NO2与N2O4最简式均为NO2,故23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为n==0.5mol,则含0.5NA个氮原子,故B正确;
    C. HCO3-在溶液中既能水解为H2CO3又能电离为CO32-,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的HCO3-、H2CO3、CO32-之和为0.1NA个,故C错误;
    D. N2(g)与H2 (g)反应制备氨气为可逆反应,形成的N-H键少于6NA个,故D错误;
    故选B。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Fe2O3溶于过量氢碘酸溶液中:Fe2O3+6H++2I-===2Fe2++I2+3H2O
    B. 0.1 mol·L-1 NH4Al(SO4)2溶液与0.2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Al3++2SO+2Ba2++4OH-=2BaSO4↓+AlO+2H2O
    C. 向0.1 mol·L-1、pH=1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A-+OH-=A2-+H2O
    D.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ClO-+SO2+H2O=HClO+HSO
    【答案】A
    【解析】
    【详解】A.Fe2O3溶于过量氢碘酸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Fe2O3+6H++2I-═2Fe2++I2+3H2O,故A正确;
    B.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的离子反应为2Ba2++NH4++Al3++2SO42-+4OH-═Al(OH)3↓+2BaSO4↓+NH3.H2O,故B错误;
    C.0.1 mol·L-1的NaHA溶液pH=1,说明NaHA为强酸的酸式盐,HA-能完全电离出H+,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A2-+H2O,故C错误;
    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的离子反应为ClO-+SO2+H2O═2H++Cl-+SO42-,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高考高频知识点,解这类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反应原理,如: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只生成二价铁;三氯化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发生的是双水解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Mg2+遇OH-和CO32-时更宜生成的是Mg(OH)2沉淀等。②电解质的拆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只有强酸、强碱及可溶性盐可以改写成完全电离形式,如NaHCO3只能改写成Na+和HCO3-。③配平,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不能简单的满足原子守恒,而应该优先满足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④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对离子反应的影响。
    4.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H2O被还原生成氧气
    B. 该过程中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 基于合成NH3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D. 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该过程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则H2O被氧化生成氧气,故A错误;
    B. 发生反应为2N2+6H2O=4NH3+3O2,反应反应物和生成中均存在单质和化合物,即涉及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故B正确;
    C. 根据题意和图示知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故C正确;
    D. 根据题意和图示,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氮的固定的定义,元素的单质形态属于游离态,化合物形式属于化合态。
    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K2FeO4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还产生Fe(OH)3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
    B. 用FeCl2溶液吸收反应I中尾气后可再利用
    C. 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 该生产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Na2FeO4< K2FeO4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加入NaClO、NaOH,次氯酸钠将铁离子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成Na2 FeO4,加入饱和KOH溶液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分离得到粗K2FeO4,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将其提纯,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生成的铁离子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于净水,故A正确;
    B. 尾气含有氯气,可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可再利用,故B正确;
    C. 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C正确;
    D. 结晶过程中加入浓KOH溶液,增大了K+浓度,该温度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有利于K2FeO4晶体的析出,故D错误;
    故选D。
    6.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气态氢化物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A族
    B.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C. 同主族中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
    D. X与Y形成的两种常见的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已知W的气态氢化物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其溶液显碱性,则该氢化物是氨气
    ,W是氮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故X是氧元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Y是第三周期的钠元素,Z也位于第三周期,Z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Z,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Z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它是氯元素。
    【详解】A.氮是7号元素,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5,它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VA族,故A正确;
    B.钠是活泼的金属元素,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时,钠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变为氯离子,两种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故B正确;
    C.氯元素位于ⅦA族,该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氟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最稳定,故C错误;
    D.钠与氧两种元素可形成氧化物和过氧化物两种化合物,前者由钠离子与阳离子构成,后者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两种物质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数之比都是,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二比一,过氧根是原子团。
    7.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B
    C
    D








    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无明显变化
    加盐酸出现白色浑浊,加热变澄清
    KMnO4 酸性溶液在苯和甲苯中均褪色
    液体分层,下层呈
    无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氨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立即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故A错误;
    B.苯酚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苯酚,出现白色浑浊,由于苯酚溶于热水,则加热变澄清,故B正确;
    C.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D.四氯化碳比水的密度大,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中溶解度,则分层后,下层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或紫红色,故D错误;
    故选B。
    8.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其它条件相同时,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已知:N2O4为无色气体)
    t/℃
    27
    35
    49
    70
    NO2%
    20
    25
    40
    66
    N2O4%
    80
    75
    60
    3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7℃,该平衡体系中的NO2转化率为
    B. 平衡时,NO2的消耗速率为N2O4消耗速率的2 倍
    C. 室温时,将盛有NO2的密闭玻璃球放入冰水中其颜色会变浅
    D.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NO2起始量,平衡正移,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NO2物质的量分数增大,N2O4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详解】A.27℃时,该平衡体系中N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0%,N2O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0%,设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8mol,由方程式2NO2(g)N2O4(g)可知,转化NO2的物质的量为1.6mol,则该平衡体系中NO2的转化率为=,故A正确;
    B.速率比值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平衡时,NO2的消耗速率为 N2O4消耗速率的2 倍,故B正确;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将盛有 NO2的密闭玻璃球放入冰水中其颜色会变浅,故C正确;
    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甲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说明甲烷不含氧元素
    B. 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
    C. 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
    D. 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甲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中有氧,不能确定氧来自纯氧中还是来自甲烷中,故A错误;
    B. 根据乙烯和苯酚的结构分析得到可能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即最多有18个原子共平面,故B错误;
    C. 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C错误;
    D. 3个碳原子的烷基有两种结构,一种为丙基,一种为异丙基,因此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与甲基形成邻、间、对三个位置,因此所得产物有6种,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酸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10.硅酸(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从溶液中析出时常形成凝胶状沉淀。实验室常用Na2SiO3溶液制备硅酸。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


    现象
    a 中产生凝胶状沉淀
    b 中凝胶状沉淀溶解,c 中无明显变化


    A. Na2SiO3溶液一定显碱性
    B. 由Ⅰ能说明酸性H2CO3>H2SiO3
    C. 由Ⅱ可知,同浓度时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NaHCO3溶液
    D.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反应:SiO32-+CO2+H2O=CO32-+H2Si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硅酸钠为强碱弱酸盐,SiO32-的水解使得硅酸钠溶液显碱性,故A正确;
    B.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挥发出氯化氢,氯化氢也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所以由Ⅰ不能说明酸性H2CO3>H2SiO3,故B错误;
    C.b 中凝胶状沉淀溶解,c 中无明显变化,说明b碱性更强,即同浓度时 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 NaHCO3溶液,故C正确;
    D.Na2Si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CO32-+H2SiO3↓,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实验评价题,明确实验原理,熟悉碳酸钠、碳酸氢钠、硅酸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实验的严密性,特别是Ⅰ中二氧化碳中混有挥发的HCl,干扰碳酸与硅酸强弱的判断,这是易错点,也是解题难点。
    11.Fe3O4中含有Fe2+、Fe3+,分别表示为 Fe(Ⅱ)、Fe(Ⅲ),以Fe3O4/Pd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 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 NO2-,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 pH降低
    B. Fe(Ⅱ)与 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C. 反应过程中NO2-被 Fe(Ⅱ)还原为 N2
    D. Pd 上发生电极反应为:H2- 2e-== 2H+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判断这是一个原电池,负极通入氢气,失电子变成,正极得电子,方程式为,据此来分析选项即可。
    【详解】A.电源负极虽然产生,但是正极会消耗更多的,因此总体来看溶液酸性在减弱,pH上升,A项错误;
    B. Fe(Ⅱ)与 Fe(Ⅲ)在反应中不停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B项正确;
    C.被还原为氮气,而本身被氧化为,C项正确;
    D.钯即负极,氢气在负极失电子变成,D项正确;
    答案选A。
    12.羟胺的电离方程式为:NH2OH+H2ONH3OH++OH-(25℃时,Kb=9.0×10-9)。用0.lmol/L盐酸滴定20mL 0.lmol/L羟胺溶液,恒定25℃时,滴定过程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的负对数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lg3=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V1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