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拉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理科综合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B 11 P 31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2H6O和C4H10都有2种同分异构体
B.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 乙酸乙酯、乙酸均能与NaOH反应,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D. 淀粉和蛋白质均可水解生成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A.C2H6O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OH和CH3OCH3,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3、(CH3)2CHCH3,故A正确;
B.苯环和碳碳双键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和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和乙酸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但乙酸乙酯中含有酯基,乙酸中含有羧基,故C错误;
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注意同分异构体有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和顺反异构,是学习难点.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H2O+4NH
B. 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2-+2H2OH2S+2OH-
C. 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HCO+Ba2++OH-===BaCO3↓+H2O
D. 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Cu+2H++2NO===Cu2++2NO↑+H2O
【答案】C
【解析】
A.过量氨水不能溶解Al(OH)3沉淀,故A错误;B.硫化钠溶液中S2-分步水解,其水解反应式为S2-+H2OHS-+OH-,故B错误;C.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CO+Ba2++OH-===BaCO3↓+H2O,故C正确;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故D错误;答案为C。
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①拆分是否合理;②是否符合客观事实;③配平是否有误(电荷守恒,原子守恒);④有无注意反应物中量的关系;⑤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易错点为选项B,多元弱酸根离子应分步水解,难点为选项A,易错误认为氨水能溶解Al(OH)3沉淀。
3.下列实验装置设计与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
结论
能证明Al(OH)3不溶于氨水
能证明非金属性:Cl>C>Si
验证铁发生析氢腐蚀
洗气瓶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3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A.烧杯中有白色沉淀,则说明Al(OH)3不溶于氨水,故A正确;B.装置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只能说明盐酸酸性比碳酸强,但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能生成硅酸能说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碳酸和硅酸都是最高价含氧酸,能证明碳非金属性强于硅,故B错误;C.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铁在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故C错误;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溶于水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可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生成BaSO4,故D错误;故选A。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7的溶液中:Al3+、Cl-、SO42-、CO32-
B. 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Na+、HCO3-、SO42-、K+
C. pH=0的溶液中:Na+、K+、Fe2+、NO3-
D.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S2-、SO42-、SO32-、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Al3+、CO32-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或碱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存在HCO3-,故B错误;
C.pH=0溶液,显强酸性,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5. 实验法和比较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以下实验设计中,不合理或不严密的是
A.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B. 测定相同温度下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就可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C. 铁分别与氯气和硫反应,判断氯气与硫的氧化性强弱
D. 测定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与水反应剧烈的金属,其金属性强,则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Na反应剧烈,可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盐酸、醋酸的浓度未知,应测定等浓度的溶液的pH,才能确定电离的程度,所以该选项不能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故B错误;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与S反应生成FeS,氯气得电子能力强,则判断氯气与硫的氧化性强弱,故C正确;Na2SO4溶液不水解,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则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非金属性S>C,所以可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评价。
6. 常温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向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或通入HCl气体都能使值增大
B. 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1盐酸10 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有c(CH3COO-)>c(Cl-)>c(H+)>c(CH3COOH)
C. pH=4的醋酸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c(Cl-)> c(CH3COOH)> c(H+),错误;C、pH=4的醋酸中氢离子浓度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醋酸是弱酸,所以醋酸溶液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等体积混合,则醋酸过量,溶液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