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第1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第2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展开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2017级高三半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Cl--- 35.5 Ca ---40 Fe ---56 Br ---80 I ---127
    第Ⅰ卷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
    A. 将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以减少河道污染
    B. 为了减少火电厂产生的大气污染,应将燃煤粉碎并鼓入尽可能多的空气
    C. 习总书记2018年4月2日参加北京植树节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
    D. 与2017年相比2018年某地区降水pH平均值增加了0.27,说明酸雨情况有所改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中会污染海洋,会危害渔业资源,人如果食用了被污染的鱼,对人体也会产生危害,A项不合理;
    B. 将燃煤粉碎并鼓入尽可能多的空气,并不能减少SO2的排放,不能减少空气污染,B项不合理;
    C. 植树不能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物的排放,不是绿色化学的核心体现,C项不合理;
    D. pH值增加,雨水酸性减弱,说明酸雨情况有所改善,D项合理;
    答案选D。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2 g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极性键的数目为6NA
    B. 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数目为1.5NA
    C. 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0.1NA
    D. 3.6 g CaO2晶体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1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A. 丙烯和环丙烷的分子式均为C3H6,摩尔质量相同,极性键数量相同;
    B 1mol碳原子能形成0.5mol六元环;
    C. 在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溶液中的OH-几乎全部来自氢氧化钠;
    D. CaO2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1。
    【详解】A. 丙烯和环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42 g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2g÷42g/mol=1mol,含有的极性键的物质的量为6mol,数量为6NA,A项正确;
    B. 12 g(即1mol)石墨烯能形成0.5mol六元环,含有六元环的数目为0.5NA,B项错误;
    C. 在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等于水电离出的H+浓度,均为10-13mol/L,1LpH=13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10-13NA,C项错误;
    D. 3.6 g (即0.05mol)CaO2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阴离子的数目为0.05NA,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石墨中1mol碳原子能形成0.5mol六元环,易错点是错误地认为CaO2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2,CaO2中阴离子为O22-,做题时要格外注意。
    3.有甲、乙两种有机物(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者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消耗溴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
    B. 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C. 1mol甲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最多消耗3mol H2
    D. 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
    【答案】B
    【解析】
    A. 分子中分别含有2个碳碳双键和1个碳碳双键,则二者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消耗溴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A正确;B. 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C. 甲分子中的碳碳双键、醛基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甲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最多消耗3mol H2,C正确;D. 二者均含有1个酯基,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D正确,答案选B。
    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1 mL 0.1 mol/L NaOH溶液中加入2 mL 0.1 mol/L 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 mL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是否出现红色沉淀
    证明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B
    向1 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Ksp[Mg(OH)2]>Ksp[Fe(OH)3]
    C
    测定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证明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硫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证明溶液中无NH4+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数据可知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氢氧化钠溶液不足,加热后不会出现红色沉淀,A项错误;
    B.开始时加入的氢氧化钠过量,生成氢氧化镁的白色沉淀后,过量的NaOH能继续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说明发生了沉淀的转化,B项错误;
    C.测定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说明碳酸的酸性弱于硫酸,碳酸、硫酸是C、S的最高价含氧酸,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弱,C项正确;
    D.溶液中即使存在NH4+,使用这种方法也不能检验出来,原因是溶液中NH4+与OH-生成NH3·H2O,没有加热不能产生NH3,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葡萄糖检验的方法,在检验的过程中要注意:①新制Cu(OH)2悬浊液要随用随配,不可久置;②配制新制Cu(OH)2悬浊液时,所用NaOH必须过量;③反应液直接加热煮沸,才有明显的红色沉淀;④加热沸腾不能太久,否则会有黑色沉淀,这是Cu(OH)2受热分解生成CuO所致。
    5. 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Y) > r(Z) > r(W)
    B. Z、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C. 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
    D. 仅由X、Y、Z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为O;由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X为H,W为N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1-1-6=5,Y为第二周期的N元素。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小,则原子半径为r(W)>r(Y)>r(Z),故A错误;B.元素Z(O)、W(Na)形成的两种化合物氧化钠、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均为1:2,故B正确;C.非金属性Z>Y,则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故C错误;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若为硝酸盐,则为离子化合物,若为硝酸,则是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6.锌元素对婴儿及青少年的智力和身体发育有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生命火花。利用恒电势电解NaBr溶液间接将葡萄糖[CH2OH(CHOH)4CHO]氧化为葡萄糖酸[CH2OH(CHOH)4COOH],进而制取葡萄糖酸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钛网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
    B. 石墨电极的反应为2H2O+2e-=H2↑+2OH-
    C. 电解过程中硫酸钠溶液浓度保持不变
    D. 生成葡萄糖酸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Br2+H2O=CH2OH(CHOH)4COOH+2HBr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干可知,在钛网上NaBr将被氧化为溴单质,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钛网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石墨电极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
    【详解】A. 由分析可知,在钛网上NaBr将被氧化为溴单质,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钛网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A项错误;
    B. 石墨电极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B项正确;
    C. 电解过程中,左侧发生的反应为2Br--2e-=Br2、CH2OH(CHOH)4CHO+Br2+H2O=CH2OH(CHOH)4COOH+2HBr,右侧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左侧产生的H+经过质子交换膜不断向右侧提供被消耗的H+,右侧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不变,C项正确;
    D. 电解过程中溴离子氧化生成的Br2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Br2+H2O=CH2OH(CHOH)4COOH+2HBr,D项正确;
    答案选A。
    7.25℃时,将0.0l mol • L -1 NaOH溶液滴入20mL0.01mol·L-1CH3CO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20,a点的纵坐标为1.0×10-12
    B. b点和d点所示溶液的pH相等
    C. 滴定过程中,c(CH3COO-)与c(OH-)的比值逐渐增大
    D. e点所示溶液中,c(Na+)=2c(CH3COO-)+2c(CH3COOH)
    【答案】D
    【解析】
    A、a点是0.01mol·L-1CH3COOH,电离出的H+ 浓度小于0.01mol·L-1,a点水电离的H+ 大于1.0×10-12,x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