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
展开
赤峰二中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2018-6-2)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14 B: 10.8 Na: 23第I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党的十九大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 工业污水远海排放,降低对生活环境的影响B. 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充分利用可回收资源C. 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 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对自然的伤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 kPa时,1 mol C与适量O2反应生成1 mol CO时,放出110.5 kJ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B.在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H2的燃烧热为ΔH=+285.8 kJ/molC.测定HCl和NaOH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的终止温度D.在稀溶液中,OH-(aq)+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铁片与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加入Na2SO4固体或NaNO3固体都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速率B.汽车尾气中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C.加入反应物,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升高温度后,吸热反应的速率加快,放热反应的速率减慢4.对于反应COCl2(g) CO(g)+Cl2(g) ΔH>0。改变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且CO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的是A.恒容下通入He B.恒容下增大COCl2的浓度C.加催化剂 D.升温 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 B.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C.混合气体的密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6.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aA(g)+bB(g) cC(s)+dD(g),达到平衡时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6 mol·L-1,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重新达到平衡时,测得气体B气体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d B.平衡向右移动C.重新达平衡,A气体浓度增大 D.重新达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增大7.我国利用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获重大突破,其原理是反应①:C(s)+1/2O2(g) = CO(g) ΔH1反应②:C(s)+H2O(g) = CO(g)+H2(g) ΔH2反应③:CO(g)+2H2(g) = CH3OH(g) ΔH3=-90.1 kJ·mol-1反应④:2CH3OH(g) = CH3OCH3(g)+H2O(g) ΔH4,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反应⑤:3CH3OH(g)= CH3CH===CH2(g)+3H2O(g) ΔH5=-31.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B.反应④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ΔH1-ΔH2<0D.反应①和反应②,制取等量的CO,无论哪种途径,消耗的能量均相同8.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9. NaBH4燃料电池具有理论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已知,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消耗2.24 L O2(标准状况)时,A电极的质量减轻12.8 gB.离子交换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Na+由左极室向右极室迁移C.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 + 6H2O D.若NaBH4 燃料电池的电压为U伏,则此电池的能量密度为2.03×104UkJ·kg-110.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d中若M是海水,该装置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B.图c中的X极若为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精炼C.图b电解一段时间,铜电极溶解,石墨电极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D.利用图a装置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银器表面发生的反应为Ag2S+2e-= 2Ag+S2-11.一种新型镁储备电池的储存寿命长,电压平稳,电池的总反应为Mg+Cu2Cl2=2Cu+MgCl2,以该电池为电源在铜片上镀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反应消耗1mol Mg,则有1mol 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
B.M电极材料为铜片
C.接通电路后,电池的正极质量减小
D.接通电路后,AgNO3溶液的浓度减小12. 有一种原电池,它的一个电极材料是NiO2 (在碱性溶液中NiO2氧化性比O2更强,还原产物是+2价镍的化合物),另一个电极是铁,电解质溶液是 21%的KOH溶液,下列对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 铁是负极,放电时,铁失去电子形成能自由移动的Fe2+, 负极反应是Fe-2e-=Fe2+
B. 正极反应是2H++2e- =H2↑
C. 此电池必须密封,防止空气进入
D. 总反应为2Fe+3NiO2+6H2O=2Fe(OH)3+3Ni(OH)213.如图所示五层膜材料常用于汽车玻璃中的电致变色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在外接电源下,通过在膜材料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器件的光透过率进行多级可逆性调节。(已知:WO3和Li4Fe4[Fe(CN)6]3均为无色透明,LiWO3和Fe4[Fe(CN)6]3均为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B外接电源负极时,膜的透射率降低,可以有效阻挡阳光B.当A接电源的正极时,此时Li+脱离离子存储层C.当B外接电源正极时,离子储存层发生反应为:Fe4[Fe(CN)6]3+4Li++4eˉ=Li4Fe4[Fe(CN)6]3D.该电致变色系统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离子导体层中Li+的量可保持基本不变14.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 3X+2Y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D.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体或液体15.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C.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6.在3个体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SO2(g)+2NO(g)2NO2(g)+S(s)。改变容器I的反应温度,平衡时c( NO2)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T2<T1,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NO的体积分数小于40%B. 该反应的ΔH>0C.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D. 容器Ⅰ与容器Ⅱ均在T1时达到平衡,总压强之比小于1:2第II卷 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17.(1)将0.5 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又已知:H2O(g)===H2O(l) ΔH2=-44.0 kJ·mol-1,则4.48 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2)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来制备甲醇气体。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化学键C—CC—HH—HC—OC=OH—O键能/ (kJ·mol-1)3484134363581 072458 则工业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18. 某小组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资料显示:原电池装置中,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1)同学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装置编号电极A溶液B操作及现象 I FepH=2的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产生无色气泡;电压表指针偏转 Ⅱ CupH=2的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无明显现象;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a①同学们认为实验I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②针对实验Ⅱ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理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实验Ⅱ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2)同学们仍用上述装置并用Cu和石墨为电极继续实验,探究实验Ⅱ指针偏转原因及影响O2氧化性的因素。编号溶液B操作及现象 Ⅲ经煮沸的pH=2的H2SO4溶液表面用煤油覆盖,连接装置后,电压表指针微微偏转,记录读数为b Ⅳ pH=2的H2SO4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c;取出电极,向溶液中加入数滴浓Na2SO4溶液混合后,插入电极,保持O2通入,电压表读数仍为c V pH=12的NaOH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d ①丙同学比较实验II、Ⅲ、Ⅳ的电压表读数为:c>a>b,请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②丁同学对Ⅳ、V进行比较,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对O2氧化性的影响。③实验Ⅳ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④为达到丁同学的目的,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应改用下图装置对Ⅳ、V重复进行实验,其设计意图是__________;重复实验时,记录电压表读数依次为c'、d',且c'>d',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19.Ⅰ 当温度高于500 K时,科学家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了乙醇,这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判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a.CO2与乙醇的浓度之比不再改变b.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c.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由CO2制取乙醇的实验数据中,起始投料比、温度与CO2的转化率的关系如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①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②在700 K、起始投料比=1.5时,H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③在500 K、起始投料比=2时,达到平衡后乙醇的浓度为a mol·L-1,则达到平衡时H2的浓度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Ⅱ 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和碳颗粒等有害物质,已成为某些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1)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汽缸中生成NO的原因为(可逆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汽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2)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转化为无害的CO2和N2,反应原理:2NO(g)+2CO(g) 2CO2(g)+N2(g) ΔH<0某研究小组在三个容积均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0.2molNO和0.2molCO,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体系各自保持温度不变),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①计算实验Ⅱ从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____。②图中三组实验从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NO)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③与实验Ⅱ相比,实验Ⅰ和实验Ⅲ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为:实验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三组实验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Ⅰ(CO)、αⅡ(CO)、αⅢ(CO)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近几年我国大面积发生雾霾天气,其主要原因是SO2、NOx,挥发性有机物等发生二次转化,研究碳、氮、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对于环境的改善有重大意义。(1)在一定条件下,CH4可与NOx反应除去NOx,已知有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②N2(g)+2O2(g)2NO2(g) △H=+67.0 kJ·mol-1③H2O(g)=H2O(l) △H=-41.0 kJ·mol-1则CH4(g)+2NO2(g) CO2(g)+2H2O(g)+N2 (g) △H=_____;(2)某研究小组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得到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其中阴阳膜组合电解装置如图一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① b表示_____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A—E分别代表生产中的原料或产品。其中C为硫酸,则A表示______________。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SO2经过净化后与空气混合进行催化氧化可制取硫酸,其中SO2发生催化氧化的反应为: 2SO2(g)+O2(g)2SO3(g)。若在T1℃、0.1 MPa条件下,往一密闭容器通入SO2和O2〔其中n(SO2):n(O2)=1:1〕 ,测得容器内总压强与反应时间如图二所示。①图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得T2℃时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C点的正反应速率v0(正)与A点的逆反应速率vA(逆)的大小关系为vA(逆)_____ v0(正) (填“>” “<”或“ = ”)。
1. A 2. C 3. B 4. D 5. C 6. D 7. C 8. B 9. A 10. D 11. C 12. C 13. D 14. A 15. B 16. A17.2B2H6(g)+3O2(g)=2B2O3(s)+6H2O(g) △H=-2598 kJ·mol-1 233.4kJCO(g)+2H2(g) CH3OH(g) ΔH=-111 kJ·mol-118.(1)①Fe—2e-=Fe2+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在H后,Cu不能置换出H2;O2+4H++4e-=2H2O(2)①O2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使电压值增大 ②溶液的酸碱性③排除溶液中的Na+(或SO42-)对实验的可能干扰④排除Cu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其还原性不同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溶液酸性越强,O2的氧化性越强(介质或环境的pH影响物质的氧化性)。19.Ⅰ(1)2CO2+6H2C2H5OH+3H2O (2)acd (3) ①正 ②42.9% ③0.67a mol·L-1Ⅱ (1)N2+O22NO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2)①8.75×10-4mol·L-1·min-1 ②Ⅱ、Ⅰ、Ⅲ③升高温度;加催化剂; ④αⅡ(CO)=αⅢ(CO)>αⅠ(CO)20.(1)-875.3 (2)① 阴 NaOH溶液 ② SO32--2e-+H2O=2H++SO42- (3)① 60%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