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
展开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记录,其中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秤取11.72g食盐
B.用100mL的量筒量取25.00mL盐酸
C.用pH试纸测得某稀醋酸溶液的pH为3.5
D.用0.2000mol•L-1HC1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NaOH,用去22.40 mL HC1溶液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2SO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32-
B.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
C.Na2CO3的水解CO32-+2H2O H2CO3+2OH-
D.NH4Cl的水解NH4++H2O = NH3.H2O+H+
3.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 A | B | C | D |
强电解质 | KNO3 | H2SO4 | BaSO4 | HClO4 |
弱电解质 | NH3.H2O | CaCO3 | HC1O | C2H5OH |
非电解质 | SO2 | Al | H2O | CH3COOH |
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ΔH=-890.3 kJ·mol-1,
则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C. 已知:500 ℃、30 MPa下,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
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
D.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
5.反应 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 (ΔH >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6.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ΔH=-Q1 kJ·mol-1
2H2S(g)+O2(g)===2S(s)+2H2O(l) ΔH=-Q2 kJ·mol-1
2H2S (g)+O2(g)===2S(s)+2H2O(g) ΔH=-Q3kJ·mol-1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3>Q2>Q1 B.Q1>Q3>Q2 C. Q1>Q2>Q3 D.Q2>Q1>Q3
7、已知C(石墨,s) = C(金刚石,s) △H>0,P(白磷,s) = P(红磷,s) △H<0。根据上述信息推论正确的是( )
A.前者为放热反应 B.红磷的能量比白磷低 C.红磷比金刚石稳定 D.上述变化都为物理变化
8、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 B(g) 2C(g) + 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3 mol,在前10 s 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0.6 mol B.1.2 mol C.2.4 mol D.1.8 mol
9、对于某平衡体系,下列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改变体系压强 D.改变各组分浓度
10.足量块状铁与100 mL 0.01 mol/L的稀硫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 ③加CH3COONa固体 ④加Na2CO3固体 ⑤加入NaNO3固体 ⑥加NaCl溶液 ⑦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⑧升高温度 ⑨将块状铁改为铁粉 ⑩将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A.⑧⑨⑩ B.⑦⑧⑨ C.③⑦⑩ D.⑦⑧⑩
11.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 ①③④⑤ D.全部
12、已知反应A2(g) + 2B2(g) 2AB2(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
B.增大压强能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3、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NO(g)+CO(g) N2(g)+CO2(g);△H=-373.2kJ·mol-1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提高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C.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1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
1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 O2(g) 2SO3(g) △H<0。右图是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
A.催化剂失效 B.增大容器的体积
C.降低体系温度 D.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时增大
B.pH=14的溶液是碱性最强的溶液
C.中性溶液中必然有c(H+)=c(OH-)=1×10-7mol/L
D.酸或碱溶液稀释时,溶液的pH均减小
17.已知0.1 mol·L-1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
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少量烧碱溶液 B.降低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
18.相同体积的pH =3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盐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
19. 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且水溶液显碱性的离子是 ( )
A.H+ B.OH- C.Al3+ D.HCO3-
20.为了除去MgC1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
A、NH3.H2O B、MgCO3 C、Na2CO3 D、NaOH
21. 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c(H+)=c(OH-)=10-6 mol·L-1的溶液 B.c(H+)=1×10-7mol·L-1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 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22、醋酸的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1 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
B. 同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导电性强
C. 同浓度同体积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溶液呈碱性
D. 10 mL 1 mol·L-1CH3COOH恰好与10 m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
23.下列各种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A.C(Fe3+)=0.1 mol·L-1 的溶液中:K+ 、 ClO- 、 SO42- 、 SCN-
B.室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O-13 mol·L-1的溶液中:Na+ CO32- Cl- k+
C.pH=1的溶液中: NH4+ 、 SO42- 、Cl- 、 Mg2+
D.水溶液中: Al3+ 、 HCO3- 、I- 、 Ca2+
24图.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
C(s) + 2NO(g) CO2(g) + N2(g),平衡时c (NO)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 、PD ,则 PC=PD>PB
D.在T2时,若 反 应 体 系 处于 状 态D ,则 此 时
25、室温下向10mL 0.1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 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 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D. pH=7时,c(Na+)=c(A-)+c(HA)
二、填空题
26.(共12分)(1)常温时Cu(NO3)2的水溶液的pH 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3)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
27、(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 ℃。
28.(10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现在实验室模拟该反应并进行分析。
(1) 下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 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_0(填“>”、“<”或“=”)。
② 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K2 (填 “>”、“<”或“=”)。
③ 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_____。
A. 升高温度 B. 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 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mol·L-1·min-1
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
(3)在T1温度时,将1 mol CO2和3 mol 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的转化率为α,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
29.(12分)在0.5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试回答有关问题:
(1)该溶液中HCO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HCO的水解程度。
溶液中Na+、HCO、CO、H+、OH-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
(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 2×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 5×10-4mol/L,则溶液中C(OH-)= ,
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KNO3、②Na2CO3、③NaHCO3、④HCl 、⑤CH3COOH、⑥NaOH 、⑦Ba(OH)2、⑧NH4Cl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30.(10分)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 NaOH起始读数 | NaOH终点读数 |
第一次 | 0.10mL | 18.60mL |
第二次 | 0.30mL | 18.00mL |
(1)准确配制0.2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需要的主要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3)用0.20mol·L-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盐酸溶液,滴定时左手控制碱式滴定管的玻璃球,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滴定终点。
(4)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5)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B.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2018-2019第一学期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1~5 DBADD 6~10 CBDAB 11~15 ABCAC 16~20 ADADB 21~25 ADCDC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D | B | A | D | D | C | B | D | A | B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A | B | C | A | C | A | D | A | D | B |
21 | 22 | 23 | 24 | 25 |
|
|
|
|
|
A | D | C | D | C |
|
|
|
|
|
26.(12分 ,每空2分)
(1)< ,Cu2+ + H2O Cu(OH)2 + 2H+ ,
(2)酸,Al3++3H2O Al(OH)3+3H+, Al2O3 (3)HCl。
27、(6分)
(1)【c(CO)·c(H2O)】/【c(CO2)·c(H2)】;(2分)
(2)吸热;(1分) (3)b、c;(2分) (4)830 (1分)
28、(10分,每空2分). < > B ③④
29、(12分,每空2分)(1) (1)小于 ; C(Na+)>C(HCO3-)>C(OH-)>C(H+)>C(CO32-)
(2)2×10-7 mol/L ; 8×10-11 mol/L ; 8×10-11 mol/L
(3)⑦>⑥>②>③>①>⑧>⑤>④
30、(10分)(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0.1448 mol/L (3)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4)无色变粉红色且30s不变色 (5)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