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281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281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281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展开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化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则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 ===SiO2(s) ΔH=-989.2 kJ·mol-1,则x的值为( )
A. 460 B. 920 C. 1 165.2 D. 423.3
2.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1kJ·mol-1
H2SO4(浓)+NaOH(aq)=Na2SO4(aq)+H2O(l) ΔH=-Q2kJ·mol-1
HNO3(aq)+KOH(aq)===KNO3(aq)+H2O(l) ΔH=-Q3kJ·mol-1
则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Q3 B.Q2>Q1>Q3 C.Q2>Q3>Q1 D.Q2=Q3>Q1
3.氯原子对O3分解有催化作用:①O3+Cl===ClO+O2 ΔH1,②ClO+O===Cl+O2 Δ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③O3+O===2O2 Δ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O3+O===2O2的ΔH=E1-E3 B. 反应O3+O===2O2的ΔH=E2-E3
C. O3+O===2O2是吸热反应 D. ΔH=ΔH1+ΔH2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SO3(g) ΔH=-98.32 kJ·mol-1,在一定温度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molO2充分反应,经过一段时间放出的热量为98.32 kJ,则容器中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的比值为( )
A. B. C. D.
5.用纯净的CaCO3与1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
B. 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
C. 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
D. G点表示收集的CO2的量最多
6.反应2NO(g)+2H2(g)N2(g)+2H2O(g)中,每生成7 g N2放出166 kJ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v=k•cm(NO)•cn(H2)(k、m、n待测),其反应包含下列两步:①2NO+H2N2+H2O2(慢) ②H2O2+H22H2O(快)
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整个反应速度由第①步反应决定
B. 该反应速率表达式:v=5000c2(NO)•c(H2)
C. 正反应的活化能:①<②
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2H2(g)N2(g)+2H2O(g) ΔH=﹣664 kJ•mol-1
7.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 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 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C. 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 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8.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 NO的同时,消耗x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2v正(NH3)=3v正(H2O)
9.氯化铜的稀溶液在盐酸中呈黄绿色,存在的化学平衡是[Cu(H2O)4]2+(淡蓝色)+
4Cl-[CuCl4]2-(黄绿色)+4H2O,下列可使溶液变成淡蓝色的方法是( )
A. 减少蒸馏水 B. 加硝酸银溶液
C. 加氯化钠固体 D. 加硫酸钠固体
10.两个体积相同带活塞的容器,分别盛装一定量的颜色相同的NO2(g)和Br2(g),迅速将两容器同时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假设气体不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a′过程中,颜色突然加深,然后逐渐变浅,最终颜色比原来的浅
B. a′,b′的颜色一样深
C. a′的压强比a的压强2倍要小,b′的压强为b的压强的2倍
D. a′中的c(NO2)一定比b′中的c(Br2)小
11.已知反应:A2(g)+2B2(g)2AB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B. 达到化学平衡时,v正(A2)=2v逆(B2)
C.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A2气体的转化率增大
12.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NaCN+HNO2===HCN+NaNO2,②NaCN+HF====HCN+NaF,③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HF的电离平衡常数为7.2×10﹣4
B. 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9×10﹣10
C. 根据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
D. 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比HCN大,比HF小
13.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常数Ka增大
B. 0.10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增大
C. 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 25 ℃时,欲使醋酸溶液的pH、电离常数Ka和电离程度都减小,可加入少量冰醋酸
14.如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 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H+)
B. 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的离子方程式H2O+2CO+Cl2===2HCO+Cl-+ClO-
C. 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O-)=9:5,此时溶液pH=5
D. 向浓度均为1×10-3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 L-1的AgNO3溶液,CrO先形成沉淀
22.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
23.已知25 ℃时,AgCl的溶度积K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B. 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sp时,此溶液中必有AgCl的沉淀析出
D.Ksp(AgI)9,A和B项都正确;稀释前pH=11的氨水和NaOH溶液比较,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完全中和稀释相同倍数后的两溶液,消耗相同浓度的稀H2SO4的体积V(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