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A(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A(解析版)01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A(解析版)02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A(解析版)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A(解析版)

    展开
    
    巴市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9月考高二年级
    化学试题(A)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 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C. 已知在120 ℃、101 kPa下,1 g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1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 ΔH=-242 kJ·mol-1
    D. 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2KOH(aq)===K2SO4(aq)+2H2O(l) ΔH=-57.3 kJ·mol-1
    【答案】C
    【解析】A. 燃烧热对应的是H2O(l),故A错误;B. N2(g)+3H2(g)2NH3(g)为可逆反应,0.5molN2和1mol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1molNH3(g),放热19.3kJ时生成的NH3(g)少于1mol,故B错误;C. 已知在120℃、101kPa下,1g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1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 ΔH=-242 kJ·mol-1,故C正确;D. 中和热对应1molH2O(l),故D错误。故选C。
    2. 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kJ·mol-1、P—ObkJ·mol-1、P==OckJ·mol-1、O==OdkJ·mol-1。根据下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  )

    A. (6a+5d-4c-12b) kJ·mol-1 B. (4c+12b-6a-5d) kJ·mol-1
    C. (4c+12b-4a-5d) kJ·mol-1 D. (4c+5d-4c-12b) kJ·mol-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原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新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依据键能的数值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即△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根据反应P4+5O2═P4O10,并结合物质的结构式可知,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P-P键,氧气中含有1个O=O键,P4O10分子中含有4个P=O键和12个P-O键,因此该反应的△H=6a+5d-(4c+12b),因此答案选A。
    考点:考查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
    3. 已知25 ℃、101 kPa下,12 g石墨、金刚石完全燃烧分别释放出393.51 kJ、395.41 kJ的热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答案】A
    【解析】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选A。
    4. 将V1mL 1.00 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 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0 mol·L-1
    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开始温度是21℃,A错误;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B正确;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mL,由V1+V2=50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mL;
    设恰好反应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
    HCl + NaOH="NaCl+H"2O
    1 1
    1.0mol•L-1×0.03L n
    则n=1.0mol•L-1×0.03L=0.03mol,所以浓度是0.03mol/0.02L=1.5mol/L, C错误;只能说明该反应放热,其他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D错误。
    考点:考查中和热的测定,涉及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形式。
    5. 在两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甲:C(s)+H2O(g)CO(g)+H2(g)
    乙:CO(g)+H2O(g)CO2(g)+H2(g)
    现有下列状态:①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②恒温时,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③各气体组成浓度相等
    ④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 ⑤断裂氢氧键速率是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 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水蒸气质量与生成氢气质量比为9∶1
    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⑥⑦ D. ④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不变,乙中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都是不变的,不能说明;同样乙中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也不能说明;各种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组分的浓度不一定相等,③不正确;④正确,⑤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乙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⑥不正确;⑦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⑦中的关系始终是成立,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平衡状态的特点,如何结合具体的可逆反应灵活运用即可。
    6. 在一定条件下,当加入80 g SO2气体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SO3气体时,放出热量98.3 kJ,已知SO2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80%,据此,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SO2(g)+1/2O2(g)SO3(g) ΔH=-98.3 kJ·mol-1
    B. 2SO2(g)+O2(g)2SO3(l) ΔH=-196.6 kJ·mol-1
    C. SO2(g)+1/2O2(g)SO3(g) ΔH=-78.64 kJ·mol-1
    D. 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答案】A
    【解析】参加反应的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此时放出热量98.3kJ,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1/2O2(g)SO3(g) ΔH=-98.3 kJ·mol-1,故选A。
    7.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
    C. 已知2C(s)+2O2(g)=2CO2(g) ΔH=a 2C(s)+O2(g)===2CO(g) ΔH=b,则a>b
    D. 已知P(白磷,s)===P(红磷,s) 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答案】B
    【解析】A. 燃烧热对应的是H2O(l),故A错误;B.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由于醋酸电离吸热,所以放出小于57.3kJ的热量,故B正确;C. 已知2C(s)+2O2(g)=2CO2(g) ΔH=a 2C(s)+O2(g)===2CO(g) ΔH=b,则a 8.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已知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 kJ·mol-1
    B. 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C. 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g) =2H2(g)+O2(g)ΔH=+571.6 kJ·mol-1
    D. 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1,则1/2C6H12O6(s)+3O2(g) =3CO2(g)+3H2O(l) ΔH=-1 400 kJ·mol-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中有硫酸钡白色沉淀生成,存在溶解平衡,溶解是吸热的,A错误;B、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甲醇燃烧生成氢气,不是氧化物,B错误;C、氢气的燃烧热是生成液态水,C错误;D、符合燃烧热的定义,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燃烧热的定义。
    9. 已知:2H2(g)+O2(g) =2H2O(l) ΔH=-571.6 kJ·mol-1;C3H8(g)+5O2(g) =3CO2(g)+4H2O(l) ΔH=-2 220 kJ·mol-1。设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5 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3 847 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
    A. 1∶3 B. 3∶1 C. 1∶4 D. 1∶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混合气中H2的物质的量为n,则C3H8的物质的量为5mol-n,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5.8kJ,根据题意,列方程为:285.8kJ/mol×n+2220.0kJ/mol×(5mol-n)=3847kJ,解得:n=3.75mol,C3H8的物质的量为5mol-3.75mol=1.25mol,所以混合气体中H2与C3H8的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3.75 mol:1.25 mol=3:1,故选B。
    考点: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10. 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 ②⑧ B. ④⑦ C. ①③ D. ⑤⑥
    【答案】A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可以判断。①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根据方程式可知,在恒压容器中,容器的容积是减小的,因此密度是减小的,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①不符合题意;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的同时,一定消耗2a mol C,因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符合题意;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不符合题意;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C生物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④不符合题意;⑤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因此在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时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⑤不符合题意;⑥根据方程式可知,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的物质的量是减小的,因此当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时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⑥不符合题意;⑦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必然同时消耗3amolB,而同时又生成3a mol B,因此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⑦不符合题意;⑧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浓度之间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则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⑧符合题意,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好勒夏特列原理。
    11. 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是-3 540 kJ·mol-1
    B. 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 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 ΔH=-1 560.8 kJ·mol-1
    D. 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答案】A
    【解析】A. 从表中数据可知,碳原子数一定的烷烃,正烷烃的燃烧热最小,所以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是-3540kJ·mol-1,故A正确;B. 碳原子数一定的烷烃,正烷烃的燃烧热最小,说明正烷烃能量较高,较不稳定,所以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故B错误;C. 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 ΔH=-1560.8kJ·mol-1×2=-3121.6kJ·mol-1,故C错误;D. 随着碳原子数增多,烷烃碳的质量分数增大,从表中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故D错误。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不同反应物生成相同产物,放出热量越多,该反应物含有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12. 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B.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 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 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0,吸热反应的焓变大于0,故△H>0表示吸热反应,△H<0表示放热反应,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所以可用分数或小数表示,故B正确;C.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当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而1mol硫酸和1mol氢氧化钡反应时生成了2mol水,故此时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故C错误;D.燃烧热是指在101K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此时生成的水必须为液态,而1mol氢气和0.5mol氧气反应生成的水的状态未知,故此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燃烧热,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的含义。
    【名师点晴】准确理解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是解题关键,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当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是指在101K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此时生成的水必须为液态,特别注意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据此解题。
    13. 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 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s)·5H2O(s)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ΔH2>ΔH3 B. ΔH1<ΔH3 C. ΔH1+ΔH3=ΔH2 D. ΔH1+ΔH2>ΔH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
    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1>0;
    ②CuSO4(s)=Cu2+(aq)+SO42-(aq)△H2<0;
    ③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3;
    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③,所以△H3=△H1-△H2;△H2<0,△H1>0,则△H3>0,
    A、上述分析可知△H2<△H3,故A错误;
    B、分析可知△H2=△H1-△H3,由于△H2<0,△H3>△H1 ,故B正确;
    C、△H3=△H1-△H2,故C错误;
    D、△H2<0,△H1>0、△H3>△H1+△H2,故D错误;
    考点:盖斯定律的应用。
    14. 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 白磷比红磷稳定
    C. S(g)+O2(g)=SO2(g) ΔH1S(s)+O2(g)=SO2(g) ΔH2 则ΔH1>ΔH2
    D. CO(g)+H2O(g)=CO2(g)+H2(g) ΔH>0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总能量,所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A正确;白磷的总能量高于红磷的总能量,所以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可知,红磷比白磷稳定性强,B不正确;气态S的总能量高于固态S的总能量,所以气态S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放热越多反应热△H越小,所以C中ΔH2>ΔH1,C不正确;D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和应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影响反应热大小的因素,然后结合图像灵活运用即可。
    15. 下图为带可移动隔板的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左、右两侧反应均达到平衡,此时隔板处于容器中央。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左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侧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左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右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两侧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A
    【解析】向左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左侧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左侧压强比原来大了;对于右侧来说,压强也增大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两侧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选A。
    16. 已知:C(s)+H2O(g) =CO(g)+H2(g)ΔH=akJ·mol-1
    2C(s)+O2(g) =2CO(g) ΔH=-220 kJ·mol-1
    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 kJ·mol-1,则a为(  )
    A. -332 B. -118 C. +350 D. +130
    【答案】D
    【解析】①×2-②得到:2H2O(g)=2H2(g)+O2(g) △H=(-2a+220)kJ·mol-1,根据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2×2×462-(2×436+496)=220-2a,解得a=-130,故D正确。
    17. 在25 ℃、101 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1、285.8 kJ·mol-1、870.3 kJ·mol-1,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 -488.3 kJ·mol-1 B. +488.3 kJ·mol-1 C. -191 kJ·mol-1 D. +191 kJ·mol-1
    【答案】A
    【解析】在25℃、101 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285.8 kJ/mol、670.3 kJ/mol,①C(s)+O2(g)═CO2(g)△H=-393.5kJ·mol-1;②H2(g)+1/2O2(g)═H2O(l)△H=-285.8kJ·mol-1;③CH3COOH(l)+5/2O2(g)═3H2O(l)+2CO2(g)△H=-670.3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③-(①+②×2)得CH4(g)=C(s)+2H2(g),△H=(-670.3KJ·mol-1)-[(-393.5KJ·mol-1)+(-285.8kJ·mol-1)×2]=-688.3KJ·mol-1;故选A。
    18. 向足量H2SO4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12 kJ。如果向足量Ba(OH)2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盐酸时,放出的热量为2.2 kJ。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Ba2+(aq)+SO42-(aq) =BaSO4(s)ΔH=-2.92 kJ·mol-1
    B. Ba2+(aq)+SO42-(aq) =BaSO4(s)ΔH=-18 kJ·mol-1
    C. Ba2+(aq)+SO42-(aq) =BaSO4(s)ΔH=-73 kJ·mol-1
    D. Ba2+(aq)+SO42-(aq)=BaSO4(s)ΔH=-0.72 kJ·mol-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100mL 0.4mol•L-1Ba(OH)2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向H2SO4溶液中加入100mL 0.4mol•L-1Ba(OH)2溶液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Ba2+(aq)+SO42-(aq)=BaSO4(s),H+(aq)+OH-(aq)=H2O(l),100mL 0.4mol•L-1HCl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H+(aq)+OH-(aq)=H2O(l),根据放出的热量为2.2kJ,可知H+(aq)+OH-(aq)=H2O(l)△H=-=-55kJ•mol-1,设Ba2+(aq)+SO42-(aq)=BaSO4(s) △H=-QkJ•mol-1,则0.04Q+0.08mol×55kJ•mol-1=5.12kJ,解之得Q=18,所以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a2+(aq)+SO42-(aq)=BaSO4(s)△H=-18kJ•mol-1。故选B。
    考点: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19. 某温度下按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在锥形瓶内盛6.5 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 mL 2.5 mol·L-1的硫酸溶液,将产生的H2收集在一个注射器中,用时10 s时恰好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50 mL(若折合成0 ℃、101 kPa条件下的H2体积为44.8 mL),在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测定锌粒减少质量来测定反应速率
    B. 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H+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1 mol·L-1·s-1
    C. 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Zn2+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
    D. 用H2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 000 2 mol·s-1
    【答案】C
    【解析】A. 可以通过测定锌粒减少质量来测定反应速率,故A正确;B. H2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H+来表示10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02×2)/(0.04×10)]molL-1·s-1=0.01molL-1·s-1,故B正确;C. 消耗Zn的物质的量等于H2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Zn2+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速率为0.005mol·L-1·s-1,故C不正确;D. 用H2来表示10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02/10)mol·s-1=0.0002mol·s-1,故D正确。故选C。
    点睛:可以选择反应中不同物质在单位时间内不同物理量的变化如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物质的量的变化、质量的变化、气体体积的变化等表示反应速率。
    20. 如图,关闭活塞K,向A中充入1 mol X、1 mol Y,向B中充入2 mol X、2 mol Y,此时A的容积是aL,B的容积是2a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X(g)+Y(g)2Z(g)+W(g) ΔH<0。A保持恒压,B保持恒容。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4a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速率:v(B)>v(A) B. 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80%
    C. 若打开K,则A的体积变为2.6aL D. 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A 【答案】C
    【解析】A. 该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大,A处于减压中,所以反应速率:v(B)>v(A),故A正确;B. T、P一定,气体的n与V成正比。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4aL,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1.4倍,为2.8mol。A容器中气体增加0.8mol,对应消耗X0.8mol,所以X的转化率为80%,故B正确;C. 若打开K,A、B容器的总体积为1.4aL×3=4.2aL,则A的体积变为(4.2-2)aL=2.2Al,故C错误;D. 减压平衡右移,所以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A 21. 一定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 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2 min时测得剩余N21 mol,下列化学反应速率不正确的是(  )
    A. v(N2)=0.25 mol·L-1·min-1 B. v(H2)=0.75 mol·L-1·min-1
    C. v(NH3)=1 mol·L-1·min-1 D. v(NH3)=0.5 mol·L-1·min-1
    【答案】C

    22. 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 0~6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B. 6~10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C. 反应到6 min时,c(H2O2)=0.30 mol·L-1
    D. 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2H2O22H2O+O2↑,A.0~6min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n(O2) =" 22.4mL22.4L/mol" = 0.001mol,n(H2O2) =" 2" n(O2) = 0.002mol,v(H2O2) = = 0.002mol÷0.01L÷6min≈3.3×10-2 mol/(L•min),正确B.22.4÷6 = 3.73,(29.9−22.4)÷(10−6) = 1.88,3.73>1.88,故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0~6min大于6~10min,故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正确;C.6min时,c(H2O2) = 0.40-(0.002÷0.01) = 0.20mol/L,错误;D.6min时,H2O2分解的分解率为:(0.20÷0.40)×100% = 50%,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的知识。
    23. 把2.5 mol A和2.5 mol B混合盛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 s反应达平衡,在此5 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 (L·s)-1,同时生成1 mol D,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50%
    B. x=4
    C. 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6∶5
    D. 5 s内B的反应速率v(B)=0.05 mol · (L·s)-1
    【答案】A
    【解析】A. 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1molD,同时消耗1.5molA,所以A的转化率为1.5/2.5=60%,故A错误;B. 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2mol(L·s)-1×2L×5s=2mol,所以x=4,故B正确;C. 达到平衡状态时,气体增加1mol,气体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2.5+2.5+1):(2.5+2.5)=6∶5,故C正确;D. 5s内B的反应速率v(B)=v(C)/4=0.05 mol(L·s)-1,故D正确。故选A。
    24. KClO3和KHSO3可发生下列反应:ClO3-+HSO3-→SO42-+Cl-+H+(未配平),已知酸性越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越快。如图为反应速率v(ClO3-)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KClO3和KHSO3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B. 反应开始阶段速率逐渐增大可能是c(H+)逐渐增高导致的
    C. 反应后期速率逐渐减小的主要原因是c(ClO3-)、c(HSO3-))降低
    D. 纵坐标为v(HSO3-)时的v-t曲线与原图曲线完全吻合
    【答案】D
    【解析】A. KClO3中Cl的化合价降低6,KClO3作氧化剂,KHSO3中S的化合价升高2,KHSO3作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得KClO3和KHSO3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A正确;B. 反应开始阶段速率逐渐增大可能是c(H+)逐渐增高导致的,故B正确;C. 反应后期速率逐渐减小的主要原因是c(ClO3-)、c(HSO3-))降低,故C正确;D. KClO3和KH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对应KClO3和KHSO3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所以纵坐标为v(HSO3-)时的v-t曲线与原图曲线不会完全吻合,故D不正确。故选D。
    25. 已知反应:X+3Y2Z,建立平衡后改变条件Z的百分含量变化如图,则判断正确的是 (  )

    A. ΔH>0 B. ΔH<0 C. ΔH=0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T2所在曲线斜率较大,速率较大,所以T2>T1,可见,升温Z减少,平衡左移,所以ΔH<0,故选B。
    2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 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答案】A
    【解析】A. 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A不正确;B. 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B正确;C.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C正确;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D正确。故选A。
    27. 将m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mg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的接触面积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所以质量损失也更快,故虚线应该在实线上面,由于两次实验的碳酸钙质量与盐酸浓度质量都一样,故最终的质量损失一样,实线与虚线叠合在一起,故选D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点评:对该知识点的考查较为偏,属于易错题。需注意接触面积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28.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并向a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锌和硫酸反应,加入硫酸铜,会置换出金属铜,形成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加速金属铁和硫酸反应的速率,所以反应速率是:a>b,速率越大,锌完全反应时所用的时间越短,所以a所用的时间小于b的时间;产生氢气的量取决于金属锌的质量,而a中,金属锌一部分用于置换金属铜,导致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减少,所以氢气的体积是:a<b,故选D。
    29. 对于反应:3A+B===2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无论用A、 B. C何种物质表示,其数值都是相同的
    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C.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D. 若增加或减少A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速率用A、B、C物质表示的数值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C、增大压强只有引起物质的浓度的增加时,才会加快反应速率;
    D、固体物质的量增加时,不会加快反应速率.
    解:A、化学反应速率用A、B、C物质表示的数值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其数值都是不相同的,故A错误;
    B、升高温度,任何化学反应速率都会加快,故B正确;
    C、增大压强只有引起物质的浓度的增加时,才会加快反应速率,即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故C错误;
    D、固体物质的量增加时,不会加快反应速率,A的状态不确定,所以增加或减少A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不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故D错误.
    30. 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④不断分离出生成物 ⑤加入MnO2
    A. 全部 B. ①②⑤ C. ② D. ②③
    【答案】C
    【解析】①若反应物为固体或者纯液体,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则反应速率不变,所以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②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③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影响非气态物质的反应速率,所以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不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④不断分离出生成物,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⑤由于催化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所以加入MnO2,不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故选C。
    31. 研究NOx、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已知:
    ①CO(g)+1/2O2(g)=CO2(g) ΔH=-283.0kJ·mol-1
    ②S(s)+O2(g)=SO2(g) ΔH=-296.0kJ·mol-1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已知:
    CO(g)+NO2(g) =NO(g)+CO2(g) ΔH=-akJ·mol-1(a>0)
    2CO(g)+2NO(g) =N2(g)+2CO2(g) ΔH=-bkJ·mol-1(b>0)
    若用标准状况下3.36LCO还原NO2至N2(CO完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
    (3)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1=-574kJ·mol-1①
    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2=?②
    若1mo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ΔH2=________
    【答案】 (1). 2CO(g)+SO2(g)=S(s)+2CO2(g) ΔH=-270kJ·mol-1 (2). 0.3 (3). 3(2a+b)/80 (4). -1160kJ·mol-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2①-②可得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SO2(g)=S(s)+2CO2(g) ΔH=-270kJ·mol-1。
    (2)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得:4CO(g)+NO2(g) =NO(g)+4CO2(g) ΔH=-(2a+b)kJ·mol-1。若用标准状况下3.36L即0.15molCO还原NO2至N2,CO~2e-,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放出的热量为3(2a+b)/80kJ。
    (3)若1mo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①+②)/2得CH4(g)+4NO2(g)=2N2(g)+CO2(g)+2H2O(g) ΔH=-867kJ·mol-1,所以ΔH2=2ΔH-ΔH1=-1160kJ·mol-1。
    点睛:在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将与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无关的物质消掉。
    32. Ⅰ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是工业上制取H2SO4的重要反应。
    (1)在恒压条件下,该反应分组实验的有关条件如下表:

    已知Ⅰ、Ⅱ两组实验过程中,SO3气体的体积分数φ(SO3)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Ⅱ组与Ⅰ相比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
    ②将Ⅰ组实验中温度变为800 ℃,则φ(SO3)达到a%所需时间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t1
    (2)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甲:在500 ℃时,10 mol SO2和10 mol O2反应
    乙:在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10 mol O2反应
    丙:在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丁:在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Ⅱ 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碘单质难溶于水却易溶于KI溶液。碘水中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I2(aq)+I-(aq)I3-(aq),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b.可运用该反应原理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c.实验室配制碘水时,为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可加入适量KI溶液
    d.加入AgNO3溶液平衡向左移动
    (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 ΔH<0。
    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平衡后,加入N2,该反应的ΔH增大
    b.平衡后,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不变
    c.平衡后,充入NH3,新平衡时,NH3的百分含量变大
    d.若反应前充入的N2与H2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比H2的高
    ②欲提高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缩小容器体积
    b.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N2和H2
    c.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
    d.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e.液化NH3并分离
    【答案】 (1). 使用催化剂(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小于 (3). C (4). a (5). bc (6). ab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
    Ⅰ(1)Ⅱ组与Ⅰ相比反应速率较大,不同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将Ⅰ组实验中温度变为800℃,升温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则φ(SO3)达到a%所需时间小于t1。
    (2)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大;浓度较大,反应速率较大;加入合适催化剂,反应速率较大。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丁、丙,故选C。
    Ⅱ(1)a.碘溶于苯,平衡左移,故a不正确;b.硫粉不溶于KI溶液,可运用该反应原理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故b正确;c.实验室配制碘水时,为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可加入适量KI溶液,故c正确;d.加入AgNO3溶液生成AgI沉淀,平衡向左移动,故d正确。故选a。
    (2)①a.对于一定反应形式的ΔH,不受加入物质多少的影响,故a错误;b.平衡后,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不变,故b正确;c.平衡后,充入NH3,新平衡时,NH3的百分含量变大,故c正确;d.若反应前充入的N2与H2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比H2的低,故d错误。故选bc。
    ②a.缩小容器体积即加压,平衡右移,H2的转化率提高;b.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N2和H2即加压,平衡右移,H2的转化率提高;c.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H2的转化率不受影响;d.改变反应的催化剂,H2的转化率不受影响;e.液化NH3并分离,平衡右移,H2的转化率提高。故选abe。
    33. 向2 L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气体A和b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
    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反应2 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mol D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 min内,v(A)=________(2分),v(B)=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中,x=______,y=______,p=______,q=______。
    (3)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则B的转化率为________。
    【答案】 (1). mol·(L·min)-1 (2). mol·(L·min)-1 (3). 2 (4). 3 (5). 1 (6). 6 (7). ×100%
    【解析】(1)反应2min 时,A的浓度减少了,则△c(A)=×=amol/L,则v(A)==amol/(L·min);
    (2)平均反应速率V(C)=V(A),则x︰p=2︰1,A的浓度减少了,则消耗的A为amol,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 mol D生成,则x︰y︰q=amol︰mol︰amol=2︰3︰6,故x︰y︰p︰q=2︰3︰1︰6,则反应方程式为:2A(g)+3B(g)═1C(g)+6D;
    (3)反应达到平衡时,D为2amol,由方程式2A(g)+3B(g)=C(g)+6D(g)可知消耗的B为2amol×=amol,则B的转化率为×100%=×100%。
    34. 盐酸或硫酸和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NaOH溶液与盐酸或硫酸发生了反应,从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出发,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方案一:如图装好实验装置,图中小试管用细线吊着,细线的上端拴在细铁丝上。开始时使右端U形管两端红墨水相平。实验开始,向下插细铁丝,使小试管内盐酸和广口瓶内NaOH溶液混合,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该小组借助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盐酸混合前后有温度的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小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盐酸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则x=______
    (3)若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57.3 kJ·mol-1;现有:①稀H2SO4与Ba(OH)2(aq) ②浓H2SO4与Ba(OH)2(aq) ③稀HNO3与Ba(OH)2(aq)反应生成1 mol H2O(l)的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三者由小到大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U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 (2). 盐酸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3). 7 (4). ΔH2<ΔH1<ΔH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

    (2)方案二:根据消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热成正比,可以推测x=7。
    (3)浓硫酸稀释放出较多热量,生成硫酸钡沉淀放热,则ΔH1、ΔH2、ΔH3三者由小到大的关系为ΔH2<ΔH1<ΔH3。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