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第1页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第2页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展开

    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注意:18,19,20题的选择题分A,B两组,重点班做A组,普通班做B组。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②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
    ③ 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④ 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⑤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⑥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很容易进行
    A.①②④⑤ B.②④ C.②③④ D.全部
    2.下列变化的熵变大于零的是( )
    A.H2O(l) H2O(g) B.CO2(g) CO2(s)
    C.NaOH(aq)+HCl(aq) = NaCl(aq)+H2O D.NH3(g)+HCl(g)=NH4Cl(s)
    3.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H4+)=c(SO42-) B.c(NH4+)>c(SO42-)
    C.c(NH4+)<c(SO42-) D.c(OH-)+c(SO42-)=c(H+)+c(NH4+)


    4.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




    5.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 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2(g)+2CO(g)= 2CO2(g)+S(l)   ΔHc(OH-)>c(H+) B.c(A-)>c(B+)>c(H+)>c(OH-)
    C.c(H+)>c(A-)>c(OH-)>c(B+) D.c(B+)>c(A-)>c(H+)>c(OH-)
    9.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电池反应如下:
    PbO2 + Pb + 2H2SO4 2PbSO4+ 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bO2放电时是电池的负极,充电时是电池的阳极。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SO– 2e – = PbSO4
    C.放电时,PbO2得电子,被氧化 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T2P1
    T2P2
    T1P1
    t
    0
    n(Z)
    10.反应2X(g)+Y(g)2Z(g);△HT2,P1 Q1 > 32.8 kJ c.达到平衡的时间:t2 > t1>2.5 min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g)+H2O(g) CO2(g)+H2(g) △H=-41 kJ/mol
    24.(8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ΔH
    (1)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分)
    (2) 右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 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0(填“>”、“<”或“=”)。(2分)
    ② 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K2(填“>”、“<”或“=”)。(2分)
    ③ 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2分)
    a. 升高温度 b. 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 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5.(9分)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                 (Ⅰ)
    (1)反应(Ⅰ)中氧化剂是_________。
    (2)火箭残骸中常出现红棕色气体,是因为:N2O4(g) = 2NO2(g)    (Ⅱ)
    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Ⅱ)为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550 ℃时,将2.0 mol SO2和1.0 mol O2置于5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n(SO3)/n(SO2)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C.再充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



















    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上学期
    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答题卡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
    21、(每空2分,共6分)
    (1) ;
    (2)
    (3) ;
    22、(前两空每空2分,后两空每空3分,共10分)
    (1)
    (2) ;
    (3)


    23、(前两空每空2分,后一空3分,共7分)
    (1)
    (2)
    (3)
    24、(每空2分,共8分)
    (1)
    (2) ① ② ③
    25. (每空3分,共9分)
    (1) _________。
    (2) 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 ____________
    考号: 姓名: 班级:
    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上学期
    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答案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A
    D
    A
    A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C
    C
    D
    C
    A
    D
    B
    二、填空题
    21、(每空2分,共6分)

    (1)K =__c(co)c(H2O)/C(CO2)C(H2)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吸热__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 __bc______  (多选扣分)。

    22、(前两空每空2分,后两空每空3分,共10分)
    (1) 1.0 X 10-14
    (2) 变大 ; CH3COOH CH3COO— + H+
    (3) C2(Ag+)·C(CrO42-)


    23、(前两空每空2分,后一空3分,共7分)
    (1) 80%
    (2) 0.04mol/(L/min)
    (3) a
    C(CH3OH)
    C2(H2)·C(CO)
    24、(每空2分,共8分)
    (1)
    (2)① < ② > ③ b
    25. (每空3分,共9分)
    (1) __N2O4_______。
    (2) ___吸热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 ___A__________。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