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展开
蕉岭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Fe 56 N 14 O 16 Na 23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4小题,共5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改变条件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几率D.对于本来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改变条件可以使反应发生 2.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质量均为7 g的铁片同时放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气体速率最快的是A.150 mL 2 mol·L-1盐酸 B.500 mL2mol·L-1硫酸C.50 mL 3 mol·L-1盐酸 D.50 mL 18.4 mol·L-1硫酸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B.C(s)+O2(g)===CO(g) ΔH=-101.5 kJ·mol-1,该方程式的ΔH可表示碳的燃烧热C.2 mol氢气燃烧得水蒸气放热484 kJ:H2O(g)===H2(g)+O2(g)ΔH=+242 kJ·mol-1D.Ba(OH)2(aq)+H2SO4(aq)===BaSO4(s)+2H2O(l) ΔH=-2a kJ·mol-1,则任何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的反应热均为-a kJ·mol-1 4.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C2H2(g)+5/2O2(g)→2CO2(g)+H2O(l) △H= —1300kJ/mol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10 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B. 当1 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C. 当2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D. 当10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5.在C(s)+CO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2④恒容下充入N2 ⑤恒压下充入N2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③ D.①②④ 6.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①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②50 mL溶液中含A、B各0.05 mol③0.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④0.5 mol·L-1的A、B溶液各50 mL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7.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组号反应温度/℃Na2S2O3H2SO4H2O体积/ mL浓度/ mol·L-1体积/ mL浓度/ mol·L-1体积/ mLA1050.250.110B1050.150.110C3050.150.110D3050.250.210 8.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 D.t4时降低了温度 9.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改成可逆符号)A.升高温度,K减小 B.减小压强,n(CO2)增加C.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增大 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2)变大 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制取乙醇的反应为:2CO2(g)+6H2(g)CH3CH2OH(g)+3H2O(g) ΔH<0。某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按CO2和H2的物质的量比为1∶3投料,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百分数(y%)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A.a点的平衡常数小于b点B.b点,v正(CO2)=v逆(H2O)C.a点,H2和H2O物质的量相等D.其他条件恒定,充入更多H2,v(CO2)不变 11.在①、②、③容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入0.1 mol CO和0.2 mol 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测得三个容器中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三个容器的容积:①>②>③C.在P点,CO的转化率为75%D.在P点,向容器②中再充入CO、H2及CH3OH各0.025 mol,此时v正(CO)<v逆(CO) 12. 在373 K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物质的量的NO2和SO2,发生反应:NO2+SO2NO+SO3,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NO2和S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D.NO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13. 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e是ClOB.b→a+c反应的活化能为60 kJ·mol-1C.a、b、c、d、e中c最稳定D.b→a+d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aq)+2Cl-(aq) ΔH=-116 kJ·mol-114.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1 mol B和3 mol CB.2 mol A、1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C.1 mol B和1 mol CD.2 mol A、3mol B和3 mol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15. (12分)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甲 乙(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 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 __。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因素均已忽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 __图中仪器A名称为________,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__。 16.(12分)(1)反应Fe(s)+CO2(g)FeO(s)+CO(g) ΔH1,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FeO(s)+H2(g) ΔH2,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K1、K2值如下表: 700 ℃ 900 ℃ K11.472.15K2 2.381.67 ①反应CO2(g)+H2(g)CO(g)+H2O(g) ΔH平衡常数为K,则ΔH=________(用ΔH1和ΔH2表示),K=________(用K1和K2表示)。②能判断CO2(g)+H2(g)CO(g)+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字母)。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c(CO2)(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ΔH>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17.(12分)科学家研究出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烧前捕获系统”,其简单流程如图所示(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已知:CH4、CO、H2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 kJ·mol-1、283.0 kJ·mol-1、285.8 kJ·mol-1,则上述流程中第一步反应2CH4(g)+O2(g)===2CO(g)+4H2(g)的ΔH=______________。(2)\在300 ℃、8 MPa下,将CO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 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达到平衡时,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条件下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3)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2CO2(g)+6H2(g)C2H4(g)+4H2O(g) ΔH。在0.1 MPa时,按n(CO2)∶n(H2)=1∶3投料,如图所示为不同温度(T)下,平衡时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关系。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②曲线c表示的物质为________。③为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某兴趣小组用0.50 mol/L KI、0.2%淀粉溶液、0.20 mol/L K2S2O8、0.10 mol/L 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S2O+2I-===2SO+I2(慢)I2+2S2O===2I-+S4O(快)(1)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表中Vx=________mL,理由是___ _____________。(2)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蕉岭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4小题,共5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CBCACADBACCDD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15.(12分) (1)产生气泡的快慢 可以排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2H2O22H2O+O2↑(2)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过一会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分液漏斗 产生40 mL气体所需的时间 16. (12分)(1)①ΔH1-ΔH2 ②B、C(2)①2.0 0.67(或2/3) ②A 17. (12分)(1)-71.4 kJ·mol-1(2) K=________ (4分) (3)①< ②C2H4 ③加压(或不断分离出水蒸气) 18. (8分)(1)Vx=2.0;仅使反应物中S2O的浓度改变而其他物质浓度不变,才能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2)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此时曲线应画在已知曲线的右边;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明显增大,此时曲线应画在已知曲线的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