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9-2020学年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word版
展开
秘密★考试结束前
凯里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理科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2、答题时,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小题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天然气、石油、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①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H2作能源,②可用酒精作能源,③砍伐树木作能源,④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的能源,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②和④ C.②和③ D.只有④
2.下列关于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的键能越大,说明物质所含的能量越高
B.有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有些化学键断裂时放出能量
C.新化学键的形成不一定放出能量
D.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3.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已知C(s)+O2(g)===CO(g) ΔH=-110.5 kJ·mol-1,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4.已知:P4(g)+6Cl2(g)===4PCl3(g) ΔH=a 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bkJ·mol-1, PCl3中P—Cl
键的键能为ckJ·mol-1,P4的结构为。则P—P键的键能为
A.(a-6b+12c)/6 kJ·mol-1 B.(a-3b+12c)/4 kJ·mol-1
C.(a-6b-12c)/6 kJ·mol-1 D.(a-3b-12c)/4 kJ·mol-1
5.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6.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
v(H2O)[单位:mol·L-1·s-1]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A.v(NH3)=v(O2) B.v(O2)=v(H2O) C.v(NH3)=v(H2O) D.v(O2)=v(NO)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目的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同样大小、形状的锌与铝分别加入到相同体积98%的浓硫酸中,前者反应速率更
快则锌比铝活泼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减慢反应的速率
C.SO2的催化氧化正向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
D.向5%H2O2溶液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产生气泡明显加快,FeCl3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8. 2SO2(g)+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
为v=
9.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化学反
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0.8 mol·L-1·s-1 B.v(A2)=30 mol·L-1·min-1
C.v(AB3)=1.0 mol·L-1·s-1 D.v(B2)=1.2 mol·L-1·s-1
1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C(s)+H2O(g)CO(g)+H2(g);
现有下列状态: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②各气体的浓度相等;③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假设为绝热容器);④相同时间内,断裂H—O键的速率是断裂H—H键速率的2倍;其中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B.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C.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12.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降低
C.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D.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1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A的转化率变大
C.D的物质的量变多 D.a
14. 下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973K
1173K
①Fe(s)+CO2(g)FeO(s)+CO(g) ΔH1
K1
1.47
2.15
②Fe(s)+H2O(g)FeO(s)+H2(g) ΔH2
K2
2.38
1.67
③CO(g)+H2O(g)CO2(g)+H2(g) ΔH3
K3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1<0,ΔH2>0
B. 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热满足关系:ΔH1-ΔH2=ΔH3
C. 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满足关系:K1·K2=K3
D. 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降温措施
15.将一定量的X加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 3Y(g)+Z(g),混合气体中X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减小
B. 在该条件下M点X平衡转化率为9/11
C.压强大小有P3>P2 > P1
D.平衡后加入高效催化剂使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16.已知可逆反应X(g)+2Y(g) 3Z(g) ΔH<0,一定温度下,
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该容器中加入1molX、2molY,达平衡时,X的平衡 浓
度等于0.125mol/L
B.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反应达平衡时,降低温度不能实现c到d的转化
D.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平衡常数K=3
17.关于恒容密闭容器进行的反应C(s)+ CO2(g) 2CO(g)Δ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S<0
B. 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小
C.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D.同一物质三态的熵值大小关系为:S(g)
18.已知2NO(g)+O2(g)2NO2(g) ΔH<0,下列与该可逆反应变化相符的图象是
A. B. C. D.
19.反应PCl5(g) PCl 3(g)+Cl2(g) ①
2HI(g) H2(g)+I2(g) ②
2NO2(g) N2O4(g) ③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均不变 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
20.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制取乙醇的反应为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ΔH<0。某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按CO2和H2的物质的量比为1:3投料,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百分数(y%)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平衡常数小于b点
B.b点,v正(CO2)=v逆(H2O)
C.a点,H2和H2O物质的量相等
D.其他条件恒定,充入更多H2,v(CO2)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1.(12分)I.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
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①上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1molNH3(g)过程中能量的变
化示意图,请问该化学反应属于 (放热或吸热)反
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用到的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 kJ·mol-1,请写出氢气的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
。
II.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回答
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
(1)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其数值常常小于57.3 kJ·mol-1,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I.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1)已知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溶液转化为MnSO4,每消耗1 mol H2C2O4转
移________mol电子。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H2C2O4与KMnO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________。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
II. 水煤气变换CO(g) + H2O(g)CO2(g) + 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已知T(大于100)℃时,将2molCO(g) 和3molH2O(g)通入一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进行到1min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1.8mol,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此时改变某一条件,能使H2的平均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______。
A . 恒容时充入氖气 B. 升高温度 C. 将体积缩小一半 D . 恒温恒容,移走CO2(2)已知在T ℃时H2(g)+CoO(s)Co(s)+H2O(g) K1=1
CO(g)+CoO(s)Co(s)+CO2(g) K2=4
求T ℃时,CO(g) + H2O(g) CO2(g) + H2(g)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
23.(12分)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将HCl气体
直接氧化成Cl2 ,方程式为:4HCl(g) + O2(g) 2Cl2(g) + 2H2O(g) ΔH=-116kJ/mol。400℃
时,将4molHCl 和4molO2(g)气体通入一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K(300℃)__________K(400℃)
(填“<”,“=” 或 “>”)。
(2)若平衡时a(HCl)为80%,在相同条件下,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为1L,此反应达平衡时放出
的热量(Q)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kJ。
A.0 (3)在一定条件下,体系中HCl的平衡转化率与L和X的关系如图所示,L和X分别表示温度
或压强。
i. X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ii. 判断L1与L2的大小关系:L1________L2(填“<”,“=”或“>”)。
(4)若已知达平衡时,该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为P,混合气体起始压强为P0,反应物HCl的转化率a(HCl)为_______(请用P0、P来表示),有利于提高HCl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
(填标号)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24.(14分)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氨,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
途径,其研究正是基于科学化学反应原理的指导。
(1)已知298K时,N2(g)+3H2(g)2NH3(g),ΔH=–92.2kJ/mol,ΔS=–198.2J/(K·mol),
则根据反应进行的方向综合判据,常温下合成氨反应 (填“能”或“不能”)自发进
行。
(2)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化学固氮新方法是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已知: N2(g)+ 3H2(g) 2NH3(g) ΔH1=﹣92.4 kJ/mol
2H2(g)+ O2(g) 2H2O(l) ΔH2=﹣571.6 kJ/mol
2N2(g)+ 6H2O(l) 4NH3(g) + 3O2(g) ΔH3
则ΔH3 = kJ/mol。
(3)合成氨反应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图是某一时间段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关系曲线图。
①t4时刻,体系中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t4__________。
②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
A.0~t1 B.t2~t3
C.t3~t4 D.t4~t5
(4)在容积为1L的密闭装置中,充入4mol合成气(N2、H2),在400℃时反应,N2的体积分数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N2、H2的投料比为___________。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装置中H2的体积分数为25%,则400℃时,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
为___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
③在恒温恒容下,N2、H2、NH3的投料为1.5mol、0.5mol、1mol,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
为 。
半期考试理科化学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A
D
D
D
A
D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D
B
D
C
B
D
C
参考答案
21.(12分,每空2分)I. (1) 放热 N2(g)+3H2(g)2lNH3(g) ΔH=—92 kJ·mol-1
H2(g)+1/2O2(g)===H2O(l) ΔH=—285.8kJ·mol-1
(2)环形玻璃搅拌棒 隔热,防止热量损失
不可避免的会损失一些热量(或者测量会带来误差)
22. (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I.(1) 2 5:2
(2)②③(1分) ①②(1分)
II. 0.1mol·L-1·min-1 BC
23.(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略 (1分) >(1分)
(2)B
(3)温度 >
(4)4(P0-P)/P0 B
24.(12分,每空2分)
(1)能
(2) +1530.0
(3)减小压强 A
(4)1:1 25/32 25%
凯里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理科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2、答题时,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小题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天然气、石油、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①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H2作能源,②可用酒精作能源,③砍伐树木作能源,④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的能源,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②和④ C.②和③ D.只有④
2.下列关于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的键能越大,说明物质所含的能量越高
B.有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有些化学键断裂时放出能量
C.新化学键的形成不一定放出能量
D.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3.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已知C(s)+O2(g)===CO(g) ΔH=-110.5 kJ·mol-1,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4.已知:P4(g)+6Cl2(g)===4PCl3(g) ΔH=a 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bkJ·mol-1, PCl3中P—Cl
键的键能为ckJ·mol-1,P4的结构为。则P—P键的键能为
A.(a-6b+12c)/6 kJ·mol-1 B.(a-3b+12c)/4 kJ·mol-1
C.(a-6b-12c)/6 kJ·mol-1 D.(a-3b-12c)/4 kJ·mol-1
5.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6.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
v(H2O)[单位:mol·L-1·s-1]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A.v(NH3)=v(O2) B.v(O2)=v(H2O) C.v(NH3)=v(H2O) D.v(O2)=v(NO)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目的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同样大小、形状的锌与铝分别加入到相同体积98%的浓硫酸中,前者反应速率更
快则锌比铝活泼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减慢反应的速率
C.SO2的催化氧化正向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
D.向5%H2O2溶液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产生气泡明显加快,FeCl3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8. 2SO2(g)+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
为v=
9.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化学反
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0.8 mol·L-1·s-1 B.v(A2)=30 mol·L-1·min-1
C.v(AB3)=1.0 mol·L-1·s-1 D.v(B2)=1.2 mol·L-1·s-1
1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C(s)+H2O(g)CO(g)+H2(g);
现有下列状态: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②各气体的浓度相等;③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假设为绝热容器);④相同时间内,断裂H—O键的速率是断裂H—H键速率的2倍;其中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B.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C.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12.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降低
C.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D.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1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A的转化率变大
C.D的物质的量变多 D.a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973K
1173K
①Fe(s)+CO2(g)FeO(s)+CO(g) ΔH1
K1
1.47
2.15
②Fe(s)+H2O(g)FeO(s)+H2(g) ΔH2
K2
2.38
1.67
③CO(g)+H2O(g)CO2(g)+H2(g) ΔH3
K3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1<0,ΔH2>0
B. 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热满足关系:ΔH1-ΔH2=ΔH3
C. 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满足关系:K1·K2=K3
D. 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降温措施
15.将一定量的X加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 3Y(g)+Z(g),混合气体中X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减小
B. 在该条件下M点X平衡转化率为9/11
C.压强大小有P3>P2 > P1
D.平衡后加入高效催化剂使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16.已知可逆反应X(g)+2Y(g) 3Z(g) ΔH<0,一定温度下,
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该容器中加入1molX、2molY,达平衡时,X的平衡 浓
度等于0.125mol/L
B.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反应达平衡时,降低温度不能实现c到d的转化
D.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平衡常数K=3
17.关于恒容密闭容器进行的反应C(s)+ CO2(g) 2CO(g)Δ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S<0
B. 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小
C.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D.同一物质三态的熵值大小关系为:S(g)
A. B. C. D.
19.反应PCl5(g) PCl 3(g)+Cl2(g) ①
2HI(g) H2(g)+I2(g) ②
2NO2(g) N2O4(g) ③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均不变 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
20.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制取乙醇的反应为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ΔH<0。某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按CO2和H2的物质的量比为1:3投料,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百分数(y%)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平衡常数小于b点
B.b点,v正(CO2)=v逆(H2O)
C.a点,H2和H2O物质的量相等
D.其他条件恒定,充入更多H2,v(CO2)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1.(12分)I.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
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①上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1molNH3(g)过程中能量的变
化示意图,请问该化学反应属于 (放热或吸热)反
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用到的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 kJ·mol-1,请写出氢气的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
。
II.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回答
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
(1)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其数值常常小于57.3 kJ·mol-1,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I.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1)已知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溶液转化为MnSO4,每消耗1 mol H2C2O4转
移________mol电子。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H2C2O4与KMnO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________。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
II. 水煤气变换CO(g) + H2O(g)CO2(g) + 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已知T(大于100)℃时,将2molCO(g) 和3molH2O(g)通入一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进行到1min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1.8mol,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此时改变某一条件,能使H2的平均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______。
A . 恒容时充入氖气 B. 升高温度 C. 将体积缩小一半 D . 恒温恒容,移走CO2(2)已知在T ℃时H2(g)+CoO(s)Co(s)+H2O(g) K1=1
CO(g)+CoO(s)Co(s)+CO2(g) K2=4
求T ℃时,CO(g) + H2O(g) CO2(g) + H2(g)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
23.(12分)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将HCl气体
直接氧化成Cl2 ,方程式为:4HCl(g) + O2(g) 2Cl2(g) + 2H2O(g) ΔH=-116kJ/mol。400℃
时,将4molHCl 和4molO2(g)气体通入一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K(300℃)__________K(400℃)
(填“<”,“=” 或 “>”)。
(2)若平衡时a(HCl)为80%,在相同条件下,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为1L,此反应达平衡时放出
的热量(Q)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kJ。
A.0 (3)在一定条件下,体系中HCl的平衡转化率与L和X的关系如图所示,L和X分别表示温度
或压强。
i. X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ii. 判断L1与L2的大小关系:L1________L2(填“<”,“=”或“>”)。
(4)若已知达平衡时,该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为P,混合气体起始压强为P0,反应物HCl的转化率a(HCl)为_______(请用P0、P来表示),有利于提高HCl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
(填标号)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24.(14分)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氨,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
途径,其研究正是基于科学化学反应原理的指导。
(1)已知298K时,N2(g)+3H2(g)2NH3(g),ΔH=–92.2kJ/mol,ΔS=–198.2J/(K·mol),
则根据反应进行的方向综合判据,常温下合成氨反应 (填“能”或“不能”)自发进
行。
(2)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化学固氮新方法是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已知: N2(g)+ 3H2(g) 2NH3(g) ΔH1=﹣92.4 kJ/mol
2H2(g)+ O2(g) 2H2O(l) ΔH2=﹣571.6 kJ/mol
2N2(g)+ 6H2O(l) 4NH3(g) + 3O2(g) ΔH3
则ΔH3 = kJ/mol。
(3)合成氨反应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图是某一时间段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关系曲线图。
①t4时刻,体系中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t4__________。
②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
A.0~t1 B.t2~t3
C.t3~t4 D.t4~t5
(4)在容积为1L的密闭装置中,充入4mol合成气(N2、H2),在400℃时反应,N2的体积分数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N2、H2的投料比为___________。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装置中H2的体积分数为25%,则400℃时,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
为___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
③在恒温恒容下,N2、H2、NH3的投料为1.5mol、0.5mol、1mol,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
为 。
半期考试理科化学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A
D
D
D
A
D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D
B
D
C
B
D
C
参考答案
21.(12分,每空2分)I. (1) 放热 N2(g)+3H2(g)2lNH3(g) ΔH=—92 kJ·mol-1
H2(g)+1/2O2(g)===H2O(l) ΔH=—285.8kJ·mol-1
(2)环形玻璃搅拌棒 隔热,防止热量损失
不可避免的会损失一些热量(或者测量会带来误差)
22. (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I.(1) 2 5:2
(2)②③(1分) ①②(1分)
II. 0.1mol·L-1·min-1 BC
23.(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略 (1分) >(1分)
(2)B
(3)温度 >
(4)4(P0-P)/P0 B
24.(12分,每空2分)
(1)能
(2) +1530.0
(3)减小压强 A
(4)1:1 25/32 25%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