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Word版)
展开2018-2019学年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科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单位中kJ·mol-1,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为“+”
2.中国锅炉燃煤采用沸腾炉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在于
①增大煤炭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 ②减少炉中杂质气体(如SO2等)的形成
③提高煤炭的热效率并减少CO的排放 ④使得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H2SO4稀释 ④KClO3分解制O2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CaCO3高温分解 ⑦CO2+C2CO
⑧Ba(OH)2·8H2O与固体NH4Cl混合 ⑨C+H2O(g)CO+H2 ⑩Al与HCl反应
A.①②④⑥⑦⑧⑨ B.②④⑥⑦⑧⑨
C.①④⑥⑧ D.①②④⑧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由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5.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可放出x kJ能量
C.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能量
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
6.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 2NH3(l) ΔH=2(a−b−c) kJ/mol
B.N2(g)+3H2(g) 2NH3(g) ΔH=2(b−a) kJ/mol
C. N2(g)+ H2(g) NH3(l) ΔH=(b+c−a) kJ/mol
D. N2(g)+。H2(g) NH3(g) ΔH=(a+b) kJ/mol
7.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SO2和O2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反应速率(v)与温度(T)、SO2的体积分数[V(SO2)%]与压强(p)的关系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曲线1表示逆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B.图甲中,d点表示温度为T0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C.图乙中,温度恒定时,a、b两点对应的反应速率:va>vb
D.图乙中,温度恒定时,c点的反应正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8.现有下列两个图像:
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像的是
A.N2(g)+3H2(g) 2NH3(g) ΔH<0
B.2SO3(g) 2SO2(g)+O2(g) ΔH>0
C.4NH3(g)+5O2(g) 4NO(g)+6H2O(g) ΔH<0
D.H2(g)+CO(g) C(s)+H2O(g) ΔH>0
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和含1 mol Ca(OH)2的溶液反应的ΔH=2×(-57.3) kJ·mol-1
B.增大N2的量,可使可逆反应N2(g)+3H2(g)2NH3(g)的ΔH增大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则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反应2SO2(g)+O2(g)2SO3(g)和反应4SO2(g)+2O2(g)4SO3(g)的ΔH相等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I(g) H2(g)+ I2(g) ΔH=-25.96 kJ·mol-1,由此可知1 mol HI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放出25.96 kJ的热量
B.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ΔH=-285.8 kJ·mol-1
C.肼(N2H4)是一种用于制造火箭燃料或燃料电池的原料,已知2H2O(g)+O2(g)2H2O2(l) ΔH=+108.3 kJ·mol-1 ①;N2H4(l)+O2(g)N2(g)+2H2O(g) ΔH=-534.0 kJ·mol-1 ②,则有反应:N2H4(l)+2H2O2(l)N2(g)+4H2O(l) ΔH=-642.3 kJ·mol-1
D.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65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3 kJ·mol-1
11.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
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
D.用CaCl2浓度的减少表示其反应速率
12.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 2 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 mol N2和 3 mol H2,3 min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在此时间内v(H2)是
A.0.2 mol/(L·min) B.0.6 mol/(L·min)
C.0.1 mol/(L·min) D.0.3 mol/(L·min)
13.一定温度下,100 mL 6 mol·L-1 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 B.硫酸钾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盐酸溶液
14. 合成氨工业为人类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2、H2完全转化为NH3 B.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C.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N2、H2、NH3的浓度不再改变
15.反应2A(g)2B(g)+C(g),正反应吸热,达平衡时,要使v(正)增大、c(A)减小,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 B.减压 C.减小B的浓度 D.升温
16.一定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的焓变为ΔH。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7.对于反应N2O4(g)2NO2(g)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NO2)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线为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关系为v(A)>v(C)
B.A、B、C、D、E各状态中,v正<v逆的是状态E
C.维持p1不变,E→A所需时间为x;维持p2不变,D→C所需时间为y,则x<y
D.使E状态从水平方向到达C状态后,再沿平衡曲线到达A状态,从理论上来讲,可选用的条件是从p1突然加压至p2,再由p2无限缓慢降压至p1
1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硫酸工业中,增大O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
B.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气泡
C.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
D.Fe3++3SCN-Fe(SCN)3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Fe(SCN)3固体,溶液颜色变深
19.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 ΔH,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时,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变化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m+n>p,ΔH>0
B.T1>T2,p1<p2,m+n>p,ΔH>0
C.T1>T2,p1<p2,m+n<p,ΔH<0
D.T1>T2,p1>p2,m+n>p,ΔH<0
20. 已知:2X+Y2Z,反应中w(Z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时,v正>v逆
B.正反应的ΔH<0
C.a、b两点的反应速率va=vb
D.T<T1时,w增大的原因是升温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1.(10分)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下表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
名称 | 托盘天平(带砝码) | 小烧杯 | 坩埚钳 | 玻璃棒 | 药匙 | 量筒 |
仪器 | ||||||
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生成1 mol H2O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3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 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 度t2/℃ | 温度差 平均值 (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
2 | 27.0 | 27.4 | 27.2 | 33.3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②用上述实验数值计算结果为53.5 kJ·mol-1,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22.(9分)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实验测得,1 g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29.7 kJ的热量,试写出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CH3—CH3(g)CH2CH2(g)+H2(g),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 C—H | CC | C—C | H—H |
键能/(kJ·mol-1) | 414.4 | 615.3 | 347.3 | 435.3 |
通过计算得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
(3)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C(石墨,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2H2(g)+O2(g)2H2O(l) ΔH2=-571.6 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3=-2 599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 K时由C(石墨,s)与H2(g)生成1 mol C2H2(g)反应的焓变:
ΔH= 。
23.(9分)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某同学通过如图实验装置测定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 ,影响此时间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A.O~t1 B.t1~t2 C.t2~t3 D.t3~t4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速率,欲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有 ;
A.蒸馏水 B.NaCl固体 C.NaCl溶液 D.通入HCl
(3)若盐酸的体积是20 mL,图中CO2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t1~t2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
v(HCl)= mol·(L·min)-1。
24.(12分)在一定条件下,容积分别为1 L和2 L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 ΔH<0,保持甲、乙两容器温度不变且相同,两容器中有关A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根据上述图像判断,x________3(填“>”“=”或“<”),对甲容器:当平衡时又充入1 mol A和1mol B,平衡______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平衡时C的含量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用B物质表示从0~3 min内乙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3)能说明甲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2n(A)=n(B)=x·n(C)
b.c(A)、c(B)、c(C)保持一个定值
c.x·v逆(B)=v正(C)
d.甲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甲、乙两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耗时间相同,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阳中学2018年秋学期段考高二化学理科试题
参考答案
- C 2.D 3.B 4.D 5.C 6.A 7.C 8.B 9.C 10.B 11.A 12.C 13.B 14.A 15.D 16.D 17.D 18.C 19.B 20.B
21.(10分,每空2分)Ⅰ.(1)5.0 (2)abe
Ⅱ.(1)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2)①4.0 ②acd
22.(9分,每空3分)(1)CH3CH2OH(l)+3O2(g)2CO2(g)+3H2O(l) ΔH=-1 366.2 kJ·mol-1
(2)+125.5 kJ·mol-1 (3)+226.7 kJ·mol-1
23.(9分,其中最后一空3分,其他每空2分)(1)B 反应放热,使反应速率增大 (2)AC (3)(3分)
24.(12分,每空2分) (1)= ,向右移,不变 (2)0.083 mol·L-1·min-1
(3)bc (4)乙容器中有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