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7-2018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7-2018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第1页
    2017-2018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第2页
    2017-2018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7-2018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展开

    2017-2018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化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蔡燕清     质检人:苏志通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H:1   O:16   N:14  S:32 

    I(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参加反应物的性质                       B.加入催化剂

      C.温度和压强                             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2.已知反应A(g)+3B(g)=2C(g)+D(g)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1min-1,则此段时间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mol·L-1·min-1                    B.1mol·L·min-1

      C.2  mol·L-1·min-1                     D.3mol·L-1·min-1

    3.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下列反应:C(s)+O2 (g)=CO2(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木炭粉成粉末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增加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4.可逆反应A(g)+2B(g) 2C(g) ΔΗ<O在达到平衡时,要使C的浓度达到最大值,最适宜的条件是( 

      A.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高温、高压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5.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P(g)+Q(g)=R(g)+S(g)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P、Q、R、S的浓度相等     

    B.P 、QRS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C.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D.用P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速率与用Q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B.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D.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7.在1 × 105 Pa ,298 K条件下,2 mol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2(g) + O2(g) ==== 2H2O(g )    ΔH = 484 kJ·mol--1

      B. H2O(g) ==== H2(g) + 1/2O2(g)   ΔH = 242 kJ·mol--1

      C.H2(g) + 1/2O2(g) ==== H2O(g)   ΔH = +242 kJ·mol--1 

      D.2H2(g) + O2(g) ==== 2H2O(g)    ΔH = +484 kJ·mol--1 

    8.2A+B=3C+4D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s)       Bv(B)=0.3mol/(L.s)

      Cv(C)=0.8mol/(L.s)       Dv(D)=1mol/(L.s)

    9.下列表示戊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5H12(l)+8O2(g)5CO2(g) +6H2O(l) ΔH=-3 540 kJ·mol-1

    B.C5H12(l)+8O2(g)5CO2(g)+6H2O(g) ΔH=-3 540 kJ·mol-1

    C.C5H12(l)+8O2(g)5CO2(g)+6H2O(g) ΔH=+3 540 kJ·mol-1

    D.C5H12(l)+8O2(g)5CO2(g)+6H2O(l) ΔH=+3 540 kJ·mol-1

    10.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H2(气)+I2(气) 2HI(气)     

       B  3H­2(气)+N2(气) 2NH3(气)

       C.2SO2(气)+O2(气) 2SO3(气)     

     D. C(固)+CO2(气) 2CO(气)

    11.在N2(g)+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在t1时刻只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根据图像能得出的结论是

    A.t1时刻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1时刻后,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t1时刻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了体系的压强

    D.t1时刻时,正反应速率增大

    12.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13.在下列等温恒容中建立起平衡体系3NO2(g)+ H2O(l) 2HNO3(aq + NO(g)中加入O2 ,则化学平衡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判断

    14.已知反应:① 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 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是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稀醋酸(电离吸热)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15.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6.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2+O2 2SO3如果温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加SO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B增加SO2的浓度,逆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C增加SO2的浓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SO2的浓度,平衡常数不变

    1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O2(g)=ZnO(s)   H351.1 kJ/mol

     Hg(l)+O2(g)=HgO(s)   H90.7 kJ/mol

    由此可知反应Zn(s) + HgO(s) = ZnO(s) + Hg(l) H3 ;其中H3的值为  (    )

    A441.8 kJ/mol              B254.6 kJ/mol  

    C438.9 kJ/mol              D260.4 kJ/mol

    18.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N2(g)+3H2 (g)            2NH3(g)   ΔΗ<0下列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降低温度,平衡混合物里NH3的浓度减小

      D.增大压强,不利于氨的生成

    19.一定释放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      

    2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20MPa~50MPa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D反应CO+NO2CO2+NO ΔH <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II(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2分,10分)

    21.(4分)若1摩尔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时放热1299KJ,则乙炔的燃烧热           .热化学方程式是           ..

    22.(6分)已知S单斜S正交)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 S(单斜s)O2(g) == SO2(g)      H1297.16 kJ·mol-1

    ② S(正交s)O2(g) == SO2(g)      H2=-296.83 kJ·mol-1

    求:(1)、S单斜S正交)为            

         A、同位素   B、同素异形体   C、同分异构体   D、同种物质

    2)、写出单斜硫(s)转变为正交硫(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单斜硫的稳定性_________正交硫的稳定性(填大于小于

    三、(本题包括3小题,32分)

    23.(12,每空2分)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2O72--与黄色的CrO42--有下列平衡关系

         Cr2O72--+H 2O= 2CrO42--+2H

    现将一定量的K2Cr2O7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溶液呈橙色。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溶液,溶液呈____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__________方向移动(正或逆),溶液颜色将__________(加深或变浅)

    II工业上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

    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

    某实验中将6 mol CO28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曲线 ()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

    (2)若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一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对应改变的实验条件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增大H2浓度

    248分,每空2分)已知某可逆反应mA(g) + nB(g) q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所示

    反应在不同时间t ,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的体积分数的关系曲线

    根据图象填空

    1)、温度的关系T1_____T2 ;(填><=,下同

    2)、压强的关系P1_____P2

    3)、化学计量数的关系m + n_____q

    4)、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512分,每空2分)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3SiO2 (s) 6C(s)2N2(g)             Si3N4(s)      CO(g)

     

    1)在横线上填上化学计量数;

    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4)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     0大于小于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      不变);

    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四、10,每空2

    26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50mL0.50mol/L硝酸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相等、不相等”)

     

    五、计算题(8分)

    27、在1273 K时,有如下反应:

    FeO(s) + CO(g) Fe(s) + CO2(g)  K = 0.5

    1)、请写出求此反应平衡常数K的数学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COCO2的起始浓度为下列数值:c (CO) = 0.05 mol·L--1 c (CO2) = 0.01 mol·L--1 ,求它们的平衡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3)、平衡时,求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不用写计算过程)


    高二化学期中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A

    C

    D

    A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C

    B

    D

    D

    B

    D

    C

     

    21(1)1299Kj  (1) 2C2H2(g)+5O2(g)=4CO2(g)+2H2O(l)  H32598kJ·mol-1

    22 (1)B  2S(单斜s) == S(正交s)    H30.33 kJ·mol-1 

       3小于 

    23    1橙(2分); 增大H+ ,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2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变

    II(1)> (2)b

    241)、> 2)、<   3)、<    4)、吸热

    25 16    2N2

                                     

     

    4)小于;减小       5)逆   

    26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相等;相等   

    27、(1

    2解:设CO的转化浓度为x

    FeO(s) + CO(g) Fe(s) + CO2(g)                1分)c0/mol·L--1                      0.05               0.01

    Δc/ mol·L--1                      x                 x

    c()/ mol·L--1                  0.05 -- x            0.01 + x                  1

    解得x = 0.01 mol·L--1                         1

    c (CO) = 0.05 mol·L--1 -- 0.01 mol·L--1 = 0.04 mol·L--1                        1

    c (CO2) = 0.01 mol·L--1 + 0.01 mol·L--1 = 0.02 mol·L--1                       1

    3202分)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