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1页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2页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展开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1-27  S-32  C1-35.5  Fe-56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 HCl、H2S、 NH3都是电解质
    C. 强酸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 D. FeBr3、FeCl2、CuS都不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高锰酸酐Mn2O7就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B.HCl都是电解质,但是H2S、NH3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HCl是强酸,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FeCl2可以用金属铁和氯化铁之间的化合反应来制备,故D错误。故选A。
    考点:考查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都正确的是(括号里的是类别)
    A. 空气(混合物)、C2H5OH(醇)、 H2SO4(离子化合物)、CO2(非电解质)
    B. 液氨(氢化物)、NH4Cl(铵盐)、HNO3(含氧酸)、NaOH(强电解质)
    C. HCl(共价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碱性氧化物)、CH3I(卤代烃)
    D. NO2(酸性氧化物)、CH3CHO(有机物)、CO(有机物)、CH3COOCH3(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H2SO4属于共价化合物;C.Na2O2属于过氧化物;D.CO是碳的氧化物,不属于有机物。
    考点:物质的分类正误判断。
    3.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都涉及化学变化
    B. 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C.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D. 治理“地沟油”,可将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肥皂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基础知识,记忆正确便可回答正确。
    解析:滴水石穿包括化学变化,这是由于水中有溶解的CO2,而CO2的水溶液能溶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即CO2+H2O+CaCO3=Ca(HCO3)2,绳锯木断是指用绳当锯子把木头锯断,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导致臭氧空洞,雾霾天气的形成与粉尘污染、汽车尾气有关,B错误;机动车在行驶中烃类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甚至冒黑烟,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在汽车发动机气缸内高温富氧环境下氮气和氧气的反应,不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C错误;地沟油主要成分为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胶体制备及胶体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 电泳实验证明胶体带电
    B. 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效应
    C. Fe(OH)3胶体粒子既可以通过滤纸又可以通过半透膜
    D. 向煮沸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胶体制备及性质。
    解析:胶体是电中性的,胶体粒子是带电的,电泳实验可以证明胶体中的胶粒带电,A错误;淀粉溶液是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正确;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Fe(OH)3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但不可以通过半透膜,C错误;向煮沸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沉淀,不能制备Fe(OH)3胶体,D错误。
    故选B。
    5.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 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B. 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用
    C. 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D. 生铁跟稀硫酸反应比纯铁的反应来得快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电化学理论的应用。
    解析:轮船水线下的船壳装上锌块后,可保护船壳在海水中不被腐蚀,因为Zn比Fe活泼,Zn与Fe构成原电池,在海水中锌被腐蚀,从而保护船壳,发生原电池反应可用电化学知识解释,A不选;镀锌铁发生金属被腐蚀现象时,因Zn比Fe活泼,Zn被腐蚀,镀锡铁破损后发生电化腐蚀,因Fe比Sn活泼,因而是铁被腐蚀.所以镀锌铁比镀锡铁耐用.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可用电化学知识解释,B不选;铝片在空气中被O2氧化,使铝片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保护内层的铝不再被氧化,所以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此现象与电化学知识无关,故C选;生铁中含杂质,在稀硫酸中形成了原电池,原电池反应使反应速率加快,D不选。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的事实进行分析,只要是存在原电池的反应,便可用电化学理论解释。
    6.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A. 体积比为1: 1 B. 体积比为16:11
    C. 物质的量比为16:11 D. 密度比为16:11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令二者的质量为1g,n(SO2)==mol,n(CO2)= =mol。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ol:mol=11:16,A、B、C错误;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之比为64:44=16:11,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和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进行计算判断即可。
    二、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7. 已知氨水的密度比水小,现有质量分数分别为10%利50%的两种氨水,将其等体积混合,则所得混合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A. >30% B. =30% C. A3+,下列反应能进行的是
    A. A3++Z-→Z2+A2+
    B. A3++X2++H2O→A2++XO4-+H+
    C. XO4-+A2++H+→X2++A3++H2O
    D. B2+X2++OH-→B-+XO4-+H2O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对反应进行分析,得出各种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再依据题给氧化性顺序进行判断。
    解析:反应A3++Z-→Z2+A2+中,氧化性:A3+>Z2,与题意不符,A错误;反应A3++X2++H2O→A2++XO4-+H+中,氧化性:A3+>XO4-,与题意不符,B错误;反应A3++X2++H2O→A2++XO4-+H+中,氧化性:XO4->A3+,与题意相符,C正确;反应B2+X2++OH-→B-+XO4-+H2O中,氧化性:B2>XO4-,与题意不符,D错误。
    点睛:答题时注意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判断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16. 20℃时,饱和NaCl溶液的密度为ρ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温度低于20℃时,饱和NaC1溶液的浓度小于cmol/L
    B. 此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58.5×c/ρ×1000)×100%
    C. 将1L该NaCl溶液蒸干可好到58.5cgNaCl固体
    D. 20℃时,NaCl的溶解度S=(5850c/ρ-58.5)g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解析:温度低于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钠减少,所以饱和NaCl溶液的浓度小于cmol/L,故A正确;1L该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液质量为:1000ρg,氯化钠的质量为cmol,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B正确;1Lcmol/L饱和NaCl溶液中,n(NaCl)=cmol,m(NaCl)=58.5cg,则蒸干可好到58.5cgNaCl固体,C正确;20℃时,1L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58.5cg,溶液质量为1000ρ,则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S=×100g=g,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题时注意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饱和溶液中溶解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17. 将0.4g NaOH科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混合溶液中含有0.01mol NaOH和0.01molNa2CO3。依次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NaCl和NaHCO3+HCl=NaCl+H2O+CO2↑,而且该问题中三个反应消耗一样多的HCl,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反应顺序。即先后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NaCl和NaHCO3+HCl=NaCl+H2O+CO2↑。还需要注意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和NaHCO3+HCl=NaCl+H2O+CO2↑消耗的HCl一样多。
    18. 25℃时,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mol/L的KHA溶液,其pH=10:c(HA-)>c(OH-)>c(H+)>c(A2-)
    B. 0.1mol/LNaHS溶液:c(S2-)=c(H+)+c(H2S)
    C. 100mL1.0mol/LFe(NO3)2溶液和10mL2.0mol/LHNO3溶液混合后:c(NO3-)=2.0 mol/L
    D. 0.1mol/LCH3COOH溶液和0.1mol/L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pHc(CH3COOH)>c(CH3COO-)>c(H+)>c(OH-)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和大小关系。
    解析:0.1mol/L的KHA溶液的pH=10,证明HA-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c(HA-)>c(OH-)>c(H+)>c(A2-),A正确;0.1mol•L-1NaHS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为:c(OH-)+c(S2-)=c(H+)+c(H2S),错误;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要和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部分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所以c(NO3-)<2.01mol/L,C错误;0.1mol/LCH3COOH溶液和0.1mol/L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pH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